《舟曲救灾有感》

上传人:大米美心&****amp;... 文档编号:161184702 上传时间:2021-01-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舟曲救灾有感》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舟曲救灾有感》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舟曲救灾有感》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舟曲救灾有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舟曲救灾有感》(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章舟曲救灾有感灾难面前,人类为何总是这般脆弱、无助。汶川如是,玉树如是,哀恸自然之无常,慨叹国运之多艰。8月7日晚至8日凌晨,噩运又一次降临正处于熟睡中的甘肃舟曲。因强降雨引发的泥石流灾害,堵塞嘉陵江上游支流白龙江,形成堰塞湖,回水使舟曲县城三分之二被淹,电力、交通、通讯一度中断。从灾前舟曲的全景照片,几乎可以嗅到那个宁静山城的袅袅炊烟,而那一片祥和就在一瞬间被改变。目前的舟曲全城断电,通讯和道路中断,250万平米区域被夷为平地,超过5万人在此次灾难中身陷险境,缺少生活必需的饮用水和食物。无常的灾难为何如此频繁地降临。暂时放下琐事的争吵,放下盛世的欢闹,整个国家都应该垂下头,为罹难的同胞

2、哀悼,为命悬一线的失踪人员祈祷。尽管众所周知,泥石流灾害不同于地震,不难想象此中的失踪人口意味着什么。即便如此,正如所言,第一位的任务还是救人。有一线希望在,我们就应该做出百倍的努力。驰援的队伍已经赶到,灾区需要的,除了源源不断的物资,还有绝对不能有丝毫慌乱的强有力的领导。当然,还有信息传递的自由畅通。在这样一个对信息的依赖到了无以复加的时代,信息传递的便捷也为救灾带来以往所不能比的帮助。各类灾区现场的消息在电视、报纸、网络上不断被刷新,被传递,了解当地情况的人通过微博奇迹般为奔赴灾区的队伍提供最安小草全的救灾线路,时断时续的手机信号传出灾区同胞的需要和感念,让远在千万里之外的国人,感同身受,

3、境同亲临。救灾压倒一切,灾区的有生力量都应该被用到真正亟需的地方。阻拦信息的传播,试图控制公众对灾难的知情,负责任的权力运作都不应该有这样的闲暇。现在还不是反思的时候,但下一次灾难的发生不会坐等人们去慢条斯理地理顺思绪。近一段时间以来,全国先后出现十多次大范围强降雨过程,各地暴雨、山洪、泥石流、滑坡、城市内涝等多种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环境危局的严峻亟需整个社会的警醒。人民日报8月7日撰文我国近四成国土面临水土流失,已成洪灾频发元凶,就列举了陕西安康市中下旬大范围山洪、泥石流和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致使63人死亡、119人失踪、155万人受灾,经济损失达65.6亿元人民币,与该地区的水土流失有关。相

4、比地震灾害,泥石流虽然是次生地质灾害,但是这一次直接冲击理应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的县城,其中所暴露出的,不仅仅是城市规划和灾害防护中的设计缺陷。这已经不是泥石流第一次降临舟曲了,对于灾害的预防与预警工作是否得到了足够的重视呢。而据兰州晨报五年前的报道,曾有关于陇上小江南舟曲县水土流小草失严重而导致泥石流频发的警报。而据舟曲县志记载:舟曲山地,层峦叠嶂,万山皆翠50年代县境森林覆盖面大,山清水秀,生态环境平衡,空气清新湿润以后由于大面积开荒、毁林,水土流失严重。在天灾无常的背后,究竟是怎样的人类活动造就了现在的这一切。浑然不自知的人类,是不是该到了痛彻心扉的时候。面对灾难,人类能够做的,不仅仅是重复的不知所措,而且应当包括对教训的深切记取,以及对自身错误的清醒认知。死者已逝,有多少根本就是在睡梦中被泥石流所吞噬。活着的人们,究竟应该有一个怎样的继续。心在痛,血在滴,为在一次次灾难中逝去的同胞,为这个多灾多难的国家和民族。伤痛需要爱来弥合,爱有待再长一些的痛感来得以张扬:是这些痛,给我们反思的力量。 内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