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护理健康教育中运用三篇(通用)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60680127 上传时间:2021-01-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维导图在护理健康教育中运用三篇(通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思维导图在护理健康教育中运用三篇(通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思维导图在护理健康教育中运用三篇(通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思维导图在护理健康教育中运用三篇(通用)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思维导图在护理健康教育中运用三篇(通用)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思维导图在护理健康教育中运用三篇(通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维导图在护理健康教育中运用三篇(通用)(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思维导图在护理健康教育中运用三篇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是一种革命性思维工具,运用图文并重的形式将一串枯燥的信息变成彩色、高度组织性的图形,帮助理解记忆1。现在大多数儿科的健康教育工作常采用口头讲述为主的形式来指导患儿或家属,由于护理人员水平的差异,患者接受能力的差异,往往健康宣教的效果常不理想。有研究表明,思维导图应用于教育领域可更有效地促进学习者理解和记忆教学内容2。我科从2016 年1 月开始将思维导图应用在健康教育工作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汇报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择2016 年1 月-12

2、月在我科住院的80 例患者, 其中,男48 例,女32 例,年龄6 个月-13 岁,家长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6 例,中学28 例,大专及以上46 例。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 例,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口头宣教形式,而观察组则使用思维导图进行健康教育, 具体内容如下:请专业人员用绘图软件绘图,并将内容打印在A4 纸上塑封,以便较好的保存能长期使用。根据科室及患儿的特点以及需要健康教育的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分门别类,用不同颜色的线条、图画、关键词等,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制成儿科健康教育图。那么科室的护理人员就可以根据此图对患儿及家

3、属进行健康教育,边讲解边与患儿和家属交流沟通,评估家属的掌握程度,必要时可重复讲解,并将此图放置于病房内,以供患儿和家属随时查看。专业代写医学论文 DYLW.NET1.3 观察指标采用我院设计的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调查,两组一共发放80 份调查表,回收80 份,回收率100%,总满意度=( 满意人数+ 非常满意人数) 调查人数100%。1.4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17.0 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使用% 表示, 采用X2 检验,P2 结果观察组满意25 例(62.5%),比较满意13 例(32.5%),不满意2 例(5.0%),总满意度95.0%;对照组满意18 例(45.0%),比

4、较满意15 例(37.5%), 不满意7 例(17.5%), 总满意度82.5%。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1430,P3 讨论思维导图创建于20 世纪60 年代,是由英国心理学家托尼? 巴赞最早提出,它是指学习者对特定主题建构知识结构的一种视觉化表征,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是应用于记忆、学习、思考等的思维“地图”3。而健康宣教工作是整体护理的内容之一,在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中,也有明确要求,要给患者提供全面的、系统的健康宣教,使得执行率100%,知晓率90%。由于儿科患者的年龄问题,所以儿科健康教育工作主要还是针对患儿的家长,有些家长由于文化程度的不同,

5、年龄的不同,理解能力的不同,以及社会背景的差异,不能很好的掌握健康宣教的内容,而且由于护理人员语言表达能力的各异,使得健康教育的效果存在很大差异,为了避免以上的不足,需要寻找新方法,借助更为简单易行实用的工具。思维导图是以放射性思考为基础的思维模式,将人的线型语言、逻辑思维转化为空间图形,弥补了语言在思考表达上的单一性和线性不足,能够有效集中信息并引导记忆,有利于学习者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4。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健康教育,一方面可以使护理人员对需宣教的内容记忆深刻,条例清晰,另一方面利用图形和色彩效果,吸引注意力5。我科将健康教育的资料在宣教过后,做成图形放置在病房,帮助患儿及家长理解记忆。将思维导

6、图应用在儿科健康教育工作中,此方法简单、实用、有效,增加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荐使用。随着技工院校教学改革的深入,专业课程已形成“工学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但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却仍停留在偏重知识灌输、学生被动学习的层面上。因此,如何将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能主动思考,形成自己独特的思维模式,自我调节心理状态,成为一名心理健康的技能人,就需要教育者巧妙设计教学过程,合理运用教学方法,使其自省其身、改其所为。思维导图是一个既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锻炼其思维能力,又能改善课堂教学的好方法。一、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上运用思维导图的意义思维导图是由英国人Tony Buzan开创的,是一种笔记方法或学习的方法。这

7、种发散性思维的表达深受人们青睐,故被广泛用于教育、企业、家庭等多个领域,而将其引入技工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具有重大意义。1.有利于技校生主动建构个人心理观建构主义理论提倡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学习者自身通过新旧知识经验反复和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建构而成,表明了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而是建构的过程。个人心理观的建构是在分析案例、交流讨论的基础上,对新知识、自身原有观念进行改造或重组的一个过程。思维导图的自身结构特点为学生提供了知识选择和建构的条件,能将建构的结果呈于纸上,进一步理清其知识结构、思维观念,使学习变得更为有效。因此,将思维导图

8、运用于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不仅能激发学生对自己内心世界探索的兴趣,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协作,还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构建健康、适应社会需求的心理观。2.有利于提高技校生的智商在心理学中,把智力定义为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记忆、想象、思考、判断等。因此,当学生的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得到提高,智商也就随之提高。思维导图具有色彩鲜艳、使用自己熟悉的关键词、全程自己做主等特点,调动全身的感官参与记忆,使记忆所需掌握的知识成为一件事半功倍的事情。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人们需要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独特图形。而在创造的过程中,就需运用“想象”这一心理过程,同

9、时还需联想到两个分支之间的联系点。构建思维导图就是发散一个点,再发散一个点的过程,可以将新学知识和已有经验进行很好的迁移,从中发现彼此的联系,形成一个更大的知识体系网络。因此在课堂学习中运用思维导图,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智商,促进其更好地思考自己的人生。同时,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上掌握这一学习方法后,能运用于专业课程的学习。3.有利于加强师生关系、生生的交流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讨论如何绘制导图,确定关键词,汇报讨论结果等;在遇到困难时,及时与教师进行面对面、一对一的交流,改变以往教师单方面传输知识的状况,增进师生关系的交流。二、思维导图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上的运用步骤1

10、.教师介绍思维导图的相关内容教师在开学的第一周,都会介绍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意义、学习方法,即解决学什么、为什么学、怎么学这三大问题。此时,教师应具体介绍与学生以往学习方法不同的思维导图法,使学生了解思维导图的有关理论知识和使用技巧,及其在教学过程和自我成长中所起的作用,以便从心理上接受且乐于使用思维导图进行学习。2.教师示范思维导图的绘制教师在进行新课讲授时,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板书,使学生清楚掌握思维导图绘制的步骤:先将关键词(如课题、要解决的问题)写在纸张的中央,并画上与关键词相关的图案,然后在2点钟方向,引申出一个分支(用曲线绘制),写出关键词。教师还可在板书的过程中,采

11、用填空的形式,让学生在书本上找到相关内容,并提取关键词,从而帮助学生形成绘制思维导图的思路,为后续自己绘制思维导图做好准备。3.教师布置绘制思维导图的任务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设计相应的任务,让学生绘制思维导图。设计的任务主要包括分析案例中人物的心理困惑及其表现、原因、解决方法、预防措施;对照教材内容,以自我为剖析对象,进行地毯式分析;整理思路,理清某个问题等。教师在布置任务时,一定要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绘制思维导图的个性化和创新性,同时要鼓励学生完成相应任务。绘制完毕后,学生根据绘制出来的思维导图,根据关键词,汇报本组讨论结果。4.教师点评思维导图的绘制教师在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要巡视课

12、堂,并记录每组学生的表现,特别是一些细节,以便指出学生需要改进的地方。另外,教师需记录学生的汇报情况,按照评分表客观地给出分数,并指出好的和不足的地方。三、思维导图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上的应用实践1.在心理案例分析上的运用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上,运用最多的就是案例教学法,即要求学生对心理案例进行分析,探索案例中的人物出现了什么心理困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理困惑,该如何帮助其解决心理困惑,如何预防这样的心理困惑等。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按部就班地与学生一一进行讨论、讲解;引入思维导图后,教师可以把课堂交给学生,在共同研讨出案例中的人物有何心理困惑后,学生分组讨论其表现、原因、解决办法、预防措施,并绘制出思

13、维导图,再按照思维导图将小组讨论结果汇报给全班同学听。2.在个人心理问题上的运用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上,解决自身心理问题、预防心理疾病是重点之一,因此要求学生以自身为例,深度挖掘自己内心,认清自己,客观评价自己的行为,从而改进自己的学习、生活状况,促进自身心理健康,是十分必要的。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只是将条条框框的标准一一分析给学生听;引入思维导图后,学生对照标准,填写出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关键词,并促使自己进行内心独白,改变自我。如讲授“认识自我”这一课时,要求学生根据生理我、心理我、理想我来绘制专属自己的思维导图,并画出自己的努力方向。3.在心理课程回顾上的运用任何科目在期末都需要进行复习,而复习功课最好的方法就是绘制思维导图。因此在最后一次课上,教师要求学生绘制一张概括本学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思维导图,则可帮助学生理清本学期学习了心理健康的哪些方面、自己在这些方面做得如何、是否能很好地调节自己的心态。当然,不少学生也将此方法运用于专业课的学习、复习上,效果不错。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作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