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社会稳定  建设平安珠江(通用)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60613912 上传时间:2021-01-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维护社会稳定  建设平安珠江(通用)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维护社会稳定  建设平安珠江(通用)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维护社会稳定  建设平安珠江(通用)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维护社会稳定  建设平安珠江(通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维护社会稳定  建设平安珠江(通用)(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平安珠江xx区xx镇是xx区委、区政府所在地,全镇辖区面积192平方公里,下设16个村,4个涉农居委会,9个城区居委会,常住人口10万余人,流动人口2万余人,境内有各类企业200多家,高校2所。特殊的区位使xx镇各项事业的发展具有相应的优势,而同时也使得这里成为各种矛盾纠纷的集发地如何为占尽天时、地利的xx镇营造一个“人和”的氛围、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是xx镇党委政府的工作重点,也是我们司法所的职责。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各项改革的深入,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们xx镇的矛盾纠纷以及各类上访也日益

2、繁多繁杂,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稳定,影响了经济发展,为此,我们司法所一班人紧紧围绕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平安xx这个大局,努力工作,锐意进取,以“防激化”为重点,着力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围绕一个“中心”,化解不稳定因素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离不开党委政府的重视与支持,而基层司法行政工作也唯有紧紧围绕党委政府工作中心,才能取得党委政府的重视,其职能作用也才能得以充分发挥。因此,我们司法所在工作中始终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工作中心,认真履行各项职能,为党委政府排忧解难。一是化解疑难纠纷,做好助手。近年来,尤其是区县合并以来,随着新区规划的调整,我镇用地量急剧增加,征地拆迁一度成为党委政府工

3、作中心,而随之产生的矛盾纠纷尤其是群体性上访,越级上访在数量、规模上都较往年有所扩大,党委政府感到压力很大,主要领导为此也分散了大量精力,为此,我们司法所总是冲在矛盾的最前沿,对党委、政府的召唤,一呼即应,不讲困难,不讲价钱,想方设法调处各类疑难纠纷,为党委、政府排忧解难。我们镇五里村西华组于1997年被征用200多亩土地,当时(原属建设乡)政府考虑到群众的实际情况,征得群众同意后,按每人每年600斤稻谷对符合安置条件的予以补偿,直至其死亡,此项补偿办法群众均已签字认可,并一直实施,到了2001年4月份,西华组的群众听说本镇另一组征地补偿标准达12000元/人,有人一算帐,认为他们的标准太低了

4、,西华组先后两次聚集80多人到省政府上访,要求按现行标准予以补偿。党委、政府骤感压力很大,群众情绪也十分激动,司法所全体干警,按党委、政府的安排,不分昼夜,深入群众家中做思想工作。我们反复向群众宣传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指出97年征地,只能按当时的政策,2001年的标准不能用于97年行为,经过我们反复宣传教育,以情动人,群众的情绪渐渐趋于缓和,但他们提出,要求变更补偿办法,按97年的补偿标准用现金一次性补偿到位,我们及时把这一情况向党委、政府作了汇报,党委、政府经过研究,从财政调拨近400万元一次补偿到位。对此,群众十分满意,党委、政府对司法所在此事件中所作的大量工作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二是

5、开展调研,当好参谋。经济建设始终是党委政府的工作中心。近年来,随着我镇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土地流转日益频繁。在这个过程中发生的土地承包合同纠纷随之增多。我们司法所在调处这些纠纷的过程中,对这类纠纷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并在各村进行了认真调研,撰写了一篇调研报告xx镇土地承包合同问题及对策,提交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人手一份,指出了当前我镇土地承包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并建议党委政府加强管理,规范土地承包。这篇报告引起党委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立即责成司法、农经等有关部门,拟制了土地承包合同格式文本,规定了工作程序,并要求所有合同须经司法所确认。这些工作制度建立后,我镇因土

6、地承包合同引发的纠纷明显减少。三是加强法制宣传,做好“吹鼓手”。我镇司法所在抓好各类重点对象法制教育的基础上,围绕党委、政府工作中心,适时开展有针对性的法制宣传,为中心工作鸣锣开道,当好“吹鼓手”。在党委政府决策企业改制时,我们深入有关企业,开展劳动法的宣传,一方面规范企业行为,另一方面告知职工相应的权利、义务及救济途径;在党委政府转向征地拆迁时,我们下到田头,向群众宣讲土地管理法和有关政策;村委会换届选举中,我们向群众宣讲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这些法制宣传活动,有效地提高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律素质,提高了他们依法办事的能力,一定程度上也减少了矛盾纠纷的发生。二、依托两个阵地,提高调解成功率一是依托

7、“重大疑难纠纷调处中心”,积极调处重大纠纷,有些纠纷,特别是一些重大疑难纠纷,往往涉及几个部门,以往当事人总是求助无门,从这个办公室跑到那个办公室,相互推诿现象时有发生。2001年我镇成立了重大疑难纠纷调处中心,我们司法所紧紧信托“调处中心”,对于涉及其他部门的重大疑难纠纷,主动与他们协商、沟通,请他们一起“三堂会审”,共同调处,极大地提高了调解的效率、成功率,当事人也十分满意。二是依托基层调委会,筑牢调解“第一道防线”基层调委会干部是人民调解工作的中坚力量。为此,我镇司法所紧紧依托基层调委会,要求各调委会做到小矛盾不出组,大矛盾不出村,将大量矛盾纠纷消灭在了基层。我镇司法所一方面积极争取党委

8、政府的支持,加强了调委会组织建设,将调解工作机制深入到了村(居)民小组,各村(居)民小组都成立了调解小组、十户联防小组,健全了调解网络;另一方面,加强基层调解干部的学习,我们司法所坚持每月召开一次民调主任工作例会,交流调解经验,精典案例评析,学习法律法规知识等,努力提高队伍素质,提高调解水平。三、坚持三个制度,规范调解机制一是坚持矛盾纠纷排查、月报、快报制度。我镇司法所要求各基层调委会每月将其工作情况、辖区内纠纷情况25日前上报司法所,对重大纠纷实行快报,便于我们及时掌握全镇稳定动态,消除不稳定因素。2003年6月的一天,司法所突然接到快报,我镇团结居委会近期被征地的三个组因对补偿标准不满,部分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