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29湖心亭看雪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6054695 上传时间:2017-11-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4.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上:29湖心亭看雪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八上:29湖心亭看雪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八上:29湖心亭看雪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上:29湖心亭看雪》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上:29湖心亭看雪(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 届初三语文复习学案系列课内文言文1八下:22五柳先生传复习学案课型:复习 主备:曾兵 审核:初三语文备课组 时间:12 年 3 月【课前预习】一重点实词关。请仔细对照课本,解释加点词语。特别注意黑体字。先生不知何许( )人也,亦不 详( )其姓字 ,宅边有五柳树,因( )以为( )号焉。闲静少言,不慕( )荣利。好( )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 ) ,便欣然( )忘食。性嗜( )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 )知其如此,或( )置酒而招之;造( )饮辄 ( )尽, 期( )在必醉。既( )醉而退,曾( )不吝情去留( ) 。环堵 萧然( ) ,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 )空,晏如( )

2、也。常著文章自娱, 颇( )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 )于贫贱,不汲汲( )于富贵。 ”其言兹( )若人之俦( )乎?衔 觞( )赋诗,以乐( )其志( ) 。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二句子翻译关。加粗句子要能够流畅地背诵翻译。1闲静少言,不慕荣利。2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3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4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三背诵默写关。 1.“五柳先生”最突出的性格特征是:“_ _ , _。 ”2.“五柳先生”的三大志趣:“_ _” 、 “_ _”、 “_ _。 ”3.赞语“ , ”与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

3、相照应。【课堂整理】1 古 今 异 义 : ( 1) 每 有 会 意 古 : 今 : ( 2) 亲 旧 知 其 如 此 古 : 今 : 12 届初三语文复习学案系列课内文言文2( 3) 好 读 书 , 不 求 甚 解 古 : 今 : ( 4) 造 饮 辄 尽 古 : 今 : ( 5) 或 置 酒 而 招 之 古 : 今 : ( 6) 因 以 为 号 焉 古 : 今 : ( 7) 赞 曰 : 黔 娄 之 妻 有 言 古 : 今 : 2 一 词 多 义 :以 : 因 以 为 号 焉 ( ) 以 此 自 终 ( )之 : 或 置 酒 而 招 之 ( ) 葛 天 氏 之 民 欤 ( )言 : 闲 静

4、少 言 ( ) 黔 娄 之 妻 有 言 ( ) 如 : 晏 如 也 ( ) 亲 旧 知 其 如 此 ( )许 : 先 生 不 知 何 许 人 也 ( ) 自 富 阳 至 桐 庐 一 百 许 里 ( )其 : 其 言 兹 若 人 之 俦 乎 ( ) 亲 旧 知 其 如 此 ( )二内容写法关。1五柳先生的有哪三大爱好?(文中原句回答)刻画出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答:(1)“好读书”(2)“性嗜酒”。(3)“常著文章自娱”。刻画了一个虽然贫穷却淡泊名利、悠闲自适的隐士形象。2怎样理解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也可看做一种读书方法,你是赞同还是反对?请说

5、明你的理由。答:这与他“不慕荣利”有关。他读书的目的是一种求知的满足、精神的享受,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既不求名分,又不求利益,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他不求甚解也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一种反应。这两句分别说出了五柳先生读书时所采用的两种态度和方法。一是他的嗜好是读书,其方法便是只求懂得大概,不强求有深刻理解;二是表明了他读书的最高境界,往往因能“会意”而如痴如醉,其方法当是熟读深思。也就是“观其大略”在先,重在博览;“务于精熟”在后,期在“会意”。3说说你对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的看法。答:陶渊明的“不慕荣利”,宁愿淡泊自处,甘于贫穷,表明了他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生活情趣,也表现了他对黑暗现实的

6、厌恶,对功名利禄的鄙弃以及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生活态度。就这一点来说,无疑具有进步的意义。但是他这样不问世事的隐居态度,也有消极避世的成分,尤其是想回到过去那种小国寡民的状态里去,更是一种历史的倒退。4文章结尾提到“无怀氏之民”、“葛天氏之民”,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答:希望人类社会返璞归真,人们过上淳朴无争、怡然自乐的生活。5本文一反传记明确交代姓名籍贯的通则,以虚写代实写,有何用意? 答:突出旨趣,勾勒出五柳先生不拘形迹、不慕荣利的特征,表现出五柳先生的精神风貌。12 届初三语文复习学案系列课内文言文3八下:22五柳先生传过关检测(58 分)班级 姓名 得分 一解释加点的字词(36 分)

7、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 不慕荣利( ) 欣然忘食( )亲旧知其如此( ) 性嗜酒( ) 造饮辄尽( )曾不吝情去留( ) 期在必醉( ) 不戚戚于贫贱( )箪瓢屡空( ) 环堵萧然( ) 亦不详其姓字( )兹若人之俦乎( ) 晏如也( ) 衔觞赋诗( )或置酒而招之 ( ) 每有会意 ( ) 既醉而退( ) 二理解句中加点字含义及用法(6 分)1选出“之”字不同用法的一项 ( )A.兹若人之俦乎? B.或置酒而招之 C.无怀氏之民欤? D.葛天氏之民欤?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既醉而退 既出得其船 B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一百许里C期在必醉 与友期行 D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8、 属予作文以记之3下面各组中加点的词与其它三项意思或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亲旧知其如此 B其两膝相比者 C安求其能千里也 D其真无马邪三翻译句子。 (6 分)1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3. 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四内容理解(12)1. 用课文原句答题。用课文原句答题。 ( 9 分)分)(1) “五柳先生”名号来历的原因是:_ _ , _。(2) “五柳先生”最突出的性格特征是:“_ _ , _。 ”(3) “五柳先生”的三大志趣:“_ _” 、 “_ _”、 “_ _。 ”12 届初三语文复习学案系列课内文言文4(4)赞语“ , ”与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2. 本文刻画出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3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