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医学)牙体缺损的修复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60169968 上传时间:2021-01-09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17.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荐医学)牙体缺损的修复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推荐医学)牙体缺损的修复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推荐医学)牙体缺损的修复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推荐医学)牙体缺损的修复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推荐医学)牙体缺损的修复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推荐医学)牙体缺损的修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荐医学)牙体缺损的修复(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牙体缺损的修复,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牙体缺损的修复原则 第三节 牙体缺损修复体的固位原理及临床应用 第四节 暂时修复体 第五节 固定修复印模方法 第六节 比色 第七节铸造金属全冠 第八节烤瓷熔附金属全冠,1,第三章 牙体缺损的修复,第九节 全瓷冠 第十节 嵌体与部分冠 第十一节桩核冠 第十二节贴面 第十三节牙体缺损修复体的粘结、粘固与完成 第十四节牙体缺损修复体的临床应用选择 第十五节修复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处理,2,第一节 概述,牙体缺损的病因 1. 龋病 2. 牙外伤 3. 磨损 4 .楔状缺损 5. 酸蚀症 6. 发育畸形,3,不良充填体导致的继发龋,牙外伤,酸蚀症,发育畸形,4,第一节

2、 概述,牙体缺损的影响 1. 牙本质敏感 2. 牙髓症状 3. 牙周症状 4. 咬合症状 5. 其他不良影响,5,第一节 概述,牙体缺损修复体的种类 1. 嵌体 2. 部分冠 3. 贴面 4. 全冠 5. 桩核冠,6,贵金属嵌体,全瓷贴面,普通烤瓷全冠、烤瓷桥,桩核冠,7,第二节 牙体缺损的修复原则,一、正确地恢复形态和功能 1. 良好的轴面形态 2. 正常的邻接关系 3. 恰当地恢复外展隙和邻间隙 4. 稳定而协调的咬合关系 5. 与修复体的美学要求相一致。,8,第二节 牙体缺损的修复原则,二、牙体预备过程中注意保护软硬组织健康 1. 充分去除病变组织。 2. 防止损伤邻牙。 3. 保护软组

3、织。 4. 保护牙髓。 5. 适当磨除牙体组织。 6. 预防和减少继发龋。 7. 牙体预备尽量一次完成。 8. 暂时冠保护。,9,充分去除病变组织,上龈线,减少牙龈损伤,适当磨除牙体组织,暂时冠保护,10,临时冠保护基牙,临时冠戴用一周后牙龈情况(镜面照),11,第二节 牙体缺损的修复原则,三、修复体龈缘设计 1. 三种边缘设计 龈上边缘、齐龈边缘和龈下边缘。 2. 五种常用的边缘外形设计 刃状边缘、斜面边缘、凹槽边缘、肩台边缘和带斜 坡肩台边缘。,12,齐龈边缘(左)和龈下边缘(右),龈上边缘,13,第二节 牙体缺损的修复原则,各种边缘设计优缺点比较,14,第二节 牙体缺损的修复原则,四、修

4、复体应合乎抗力形与固位形的要求 1. 抗力形 修复体和患牙须抵抗咬合力而不致被破坏或折裂。 2. 固位形 修复体固定于患牙上,不因咀嚼外力而致移位、脱落,这种抵御脱落的力称为固位力。,15,第三节 牙体缺损修复体的固位原理及临床应用,修复体获得固位的主要固位力包括 1.约束力和约束反力 2.摩擦力 3.粘结力 粘结力的大小跟粘结剂和修复体的种类、表面粗糙度、粘结面积、粘结剂厚度、粘着面状况、粘结剂调拌的稠度关系密切。,16,第三节 牙体缺损修复体的固位原理及临床应用,临床上常用的固位形 1. 环抱固位形 2. 钉洞固位形 3. 沟固位形 4. 洞固位形,17,第四节 暂时修复体,18,一、暂时

5、修复体的定义,暂时修复体(temporary restorations)是在固定修复的牙体预备后至最终固定修复体完成前患者不能自由取戴的临时性修复体,以暂时冠最为常见。,19,二、暂时修复体的功能和作用,(一)保护作用 (二)维持与稳定作用 (三)恢复功能作用 (四)自洁作用 (五)诊断信息作用,20,三、暂时修复体的种类,直接法和间接法 金属暂时修复体和非金属暂时修复体,21,四、制作方法,(一)直接法 (二)间接法,22,口内直接法全过程(一种方法示例),23,模型上选择成品牙面,成品牙面在模型上试戴合适,自凝树脂堆塑,暂时冠完成(唇面),暂时冠完成(舌面),间接法完成暂时修复体(一种方法

6、示例),24,五、试戴与粘固,试戴 调改 抛光 暂时粘结水门汀粘固,暂时水门汀两组份,两组份混合调匀,上颌暂时桥粘固,25,第五节 固定修复印模方法,26,一、固定修复印模的基本要求,精细 准确,27,二、排龈,目标 保持预备体边缘的干燥 使塌陷的牙龈与预备体边缘分开形成 间隙,28,排龈前,排龈后,排龈中,29,排龈技术,在取印模前,采用机械性和/或药物性的手段,让龈缘收缩,龈缘液体得到控制,使龈沟出现间隙并清晰暴露预备体边缘的技术,目的是让牙颈部的印模更准确、清晰。,30,排龈方法,机械法 机械化学联合法 高频电刀排龈等,31,使用排龈线的注意事项,排龈线的直径 操作轻柔 肾上腺素容易氧化

7、,需密封保存 放入排龈线前,冲洗干净龈沟内的唾液和血液 5分钟左右取出排龈线,立即制取印模 双线法排龈,32,高频电刀法排龈,利用极微细的高频电刀头去除部分沟内上皮,使游离龈与预备体边缘之间出现微小间隙而利于印模材的进入,33,三、固定修复印模材料的选择,弹性橡胶印模材料 藻酸盐印模材料 琼脂印模材料,34,橡胶印模材料,加成型硅橡胶印模材,聚醚橡胶印模材,35,藻酸盐印模材,36,琼脂印模材料,琼脂印模及注射枪,琼脂与藻酸盐形成的混合印模,37,四、固定修复的印模方法,(一)托盘的选择 (二)非橡胶类印模材料的印模制取方法 (三)橡胶类印模材料的印模制取方法,38,一步法硅橡胶印模制取法,油

8、泥型加成型硅橡胶与高流动型硅橡胶同期调拌混合,终印模局部,一次就位口内形成终印模,39,两步法硅橡胶印模制取法,油泥型加成型硅橡胶 就位口内形成初印模,初印模上加入高流动型橡胶印模材 就位口内形成终印模,40,第六节 比色,41,主要内容,一、颜色的基本知识 二、颜色的描述系统 三、天然牙的颜色特征 四、常用比色板、比色仪器及使用方法 五、比色的基本条件和要求,42,一、颜色的基本知识,颜色的产生 光源 观察者 被观察物,43,观察者对颜色的感知,主观感觉和客观现象; 裸眼可识别的范围:380760nm波长的 电磁波 视网膜:视杆细胞(rods)强弱 视锥细胞(cones)颜色,44,45,二

9、、颜色的描述系统,(一)孟塞尔系统(Munsell system) (二)国际照明委员会(CIE)表色系统,46,孟塞尔颜色系统 它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颜色描述系统。 颜色的三个特质为色调(hue)、饱和度(chroma or saturation)、亮度(value or brightness),颜色的描述系统,47,色调: 波长越短,色调越近于光谱的紫色部分,而波长越长,色调越近于光谱的红色部分。 饱和度:指色调的强弱。 亮度:又称明度。是指物体反射光线的强弱。 孟塞尔系统的亮度值由黑至白有010共11个等级。天然牙的亮度值一般为48。,48,三、天然牙的颜色特征,(一)增龄性改变 (二)

10、牙位、性别与牙齿颜色变化的关系 (三)半透明性 (四)天然牙的乳光现象(opalescence) (五)天然牙的荧光效应(fluorescence) (六)天然牙的表面质地 (七)表面特征色(stains),49,天然牙牙冠的半透明,半透明性(translucency) 天然牙釉质的分布、厚度与质量是影响天然牙牙冠半透明特性的主要因素。,50,天然牙的乳光现象,天然牙的釉质由95无机物组成。有机物含量很少,主要存在于柱间质, 围绕在釉柱的周围。这样,可见光进入釉质内,在反射光下可见光经内部散射后只有波长较短的蓝光进入人眼而产生乳蓝色的外观。,透射光,反射光,51,(三)天然牙牙冠的表面质地,5

11、2,表面特征色,天然牙牙面特别是中老年人常常具有一些独特的、个性化的视觉特征,如隐裂、深染色、磨耗面、钙化不全的白垩斑等,我们称之为表面特征色。,53,四、常用比色板、比色仪器及使用方法,比色板是由能基本代表天然牙颜色色调、饱和度和亮度的标准烤瓷牙面组成。 临床上金瓷冠的选色通常是医师采用比色板以目测方式进行的。,54,目前比较常用的比色板有Vitapan Classical比色板 、Vitapan 3D-Master比色板等。,55,Vitapan classical Vacuum比色板,该比色板的应用历史悠久,可以称它是比色板中的国际标准。 A组的色调与自然牙正常色调吻合度较高,色调偏橙黄

12、、棕黄,常用于青年人。 B组的色调接近纯黄色,天然牙中并不多见。AB组合常用于中年人,用来表达界于A,B之间的色调。 C组可看作是B组的一个补充色调,与D组色调相似,但亮度较低、偏灰,常用于中、老年人或四环素牙。 D组可看作是A组的补充,色调与A组相近,亮度较低,牙色偏红。,56,57,选色方法和步骤,色调的选择 首先选择色调。在A、B、C、D四组牙面中选择最接近的色调。选择色调时要根据天然牙中饱和度较高的区域,如尖牙、牙颈部等来选择。 饱和度的选择 在已决定的色调组中选择与天然牙最接近的饱和度。 亮度选择 金瓷冠的亮度可通过瓷粉中添加白粉或表面上色等方法进行小范围的增高或降低。在金瓷冠的制作中最容易出现的一个错误就是亮度大于相邻的天然牙面使金瓷冠看起来很不自然。,58,选色方法和步骤,即使在同一牙面中天然牙的颜色也存在部位的差异性,因此选色时需将牙色分区进行,特别要注意龈13,切13及邻间隙颜色的变化。,5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外科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