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知识考试基础复习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6014098 上传时间:2017-11-0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5.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绘知识考试基础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测绘知识考试基础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测绘知识考试基础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测绘知识考试基础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测绘知识考试基础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测绘知识考试基础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绘知识考试基础复习(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节 测量学的任务与主要内容一、测量学的产生生产、生活的需要 建筑农田水利建设等 交通运输的需要 旅行航海等 军事的需要 测量学(surveying)的定义 根据它的任务与作用,包括两个方面:测定(测绘)(location) 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测量计算,得到一系列测量数据,或把地球表面的地形缩绘成地形图,供国家建设和科学研究使用。测设(放样)(seting-out) 把图纸上规划设计好的建筑物、构筑物的位置,通过野外测量的方法在地面上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普通测量学的任务普通测量学定义:是研究地球形状和大小以及确定地球表面空间点位的科学研究对象: 地球表面实质: 确定地面点位主

2、要任务: 包括测定和测设两大部分(1)测定: 从地面到图纸供使用是人类认识自然的过程(2)测设: 从图纸到地面作为施工依据是人类改造自然的过程 大地测量学 研究测定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及地球表面较大地区的点位测定和计算的有关理论与方法的学科。工程测量学 研究测量和制图的理论和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地图制图学 研究地图制图的理论和方法。地形测量学 研究将地球表面局部地区的地貌、地物测绘成地形图和编制地籍图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测量仪器学 研究测量仪器的制造、改进和创新的学科。物理大地测量学 研究地球的重力场的测量方法、分布情况极其应用的学科。测量工作的基本概基本原则 控制测量 地形测量 施工放样 基本

3、观测量(距离 角度 高差)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布局上:由整体到局部精度上:由高级到低级次序上:先控制后细部 测量工作的程序由整体到局部 由高级到低级 先控制后细部测量工作基本内容1.控制测量 (1).平面控制网 (2)高程控制测量 2 碎部测量确定地面点位的三个基本要素距离斜距、平距;角度水平角、垂直角;高差垂直距离第二章 水准测量2-1 高程测量概述地面点的高程 绝对高程 地面点沿铅垂线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1.高程测量测定地面点高程的工作2.高程测量的方法水准测量用水准仪进行高程测量的工作。水准仪的主要功能是能指出一条水平视线。3.高程系统与高程基准我国国家高程系统:黄海高程系我国国家高程基准

4、: 1985 年国家高程基准水准原点建在青岛市内,作为我国的国家高程基准。1956 年高程基准的高程为 72.289 米,1985年高程基准的高程为 72.260 米。4. 水准测量的等级一等水准测量:仅在国家等级中存在作为国家的高程控制,建立统一的高程基准;科学研究(地壳形变、地面沉降、精密测量)二等水准测量:作为大城市的高程控制;地面沉降;精密工程测量三、四等水准测量:作为小地区的高程控制;普通工程测量图根水准(普通水准)2-2 水准测量原理水准仪的主要轴线:望远镜视准轴(俗称视线),用于观察尺子,取读数水准管轴,水准管是水平状态指示器。用于把其轴置平仪器要求这两个轴平行。从而可以借助水准

5、器把视线置平连续安置水准仪的测量方法:两点间距离较长或高差较大时,在两点间设若干转点,分段测量高差,取各分段高差的总和。2-3 水准尺和的水准仪一.水准尺、尺垫直尺:双面(黑、红)水准尺,尺常数 4.687m、4.787m,用于三等以下水准路线测量。塔尺:可伸缩,伸足为 3 米、5 米,用于一般工程测量。尺垫:转点立尺用。二.水准仪望远镜、水准器、支架、基座三、水准仪的使用1.安置: 用连接螺旋把仪器固定在三脚架上2、粗平:使三脚架架头大致水平;转动脚螺旋使圆水准器的气泡居中3、瞄准:调节目镜:照准明亮的物体(如白色的墙)调节目镜使之适合自己的视力(十字丝最清晰);粗瞄准:转动仪器,利用望远镜

6、外壳上的准星瞄准目标; 精确瞄准:转动调焦螺旋使目标象清晰,直至无“视差”。用微动螺旋 慢慢转动望远镜,直至精确瞄准目标为止(十字丝的纵丝靠近水准尺)4、 精平 用微倾螺旋使水准管气泡居中(符合气泡符合)5、读数 用十字丝的横丝在水准尺上读数(先读毫米数,然后米,分米,厘米数。每次读四位数,“0”也 是必须记录的数字。)2-4 水准测量的方法及成果处理一、水准点和水准路线(一)水准点埋设在永久、固定的地点(二)水准路线1、支水准路线 2、闭合水准路线 3、附合水准路线第五节 水准路线测量2-5 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一、水准仪的主要轴线及满足的条件:(一)水准仪的主要轴线视准轴:十字丝分划中心与物

7、镜光心的连线。水准管轴:经过水准管零点的切线 纵轴:仪器旋转轴 圆水准轴:经过圆水准管零点的法线(二)水准仪满足的条件圆水准器轴平行于仪器纵轴 LLVV、十字丝的横丝垂直于纵轴、水准管轴平行于视准轴 LLCC二、水准仪检验与校正(一)圆水准器轴平行于仪器纵轴的检验与校正误差的影响:不影响读数,但使纵轴倾斜,影响操作速度1、检验:(如何发现误差?)a)以圆水准器为准(气泡居中)安置仪器的纵轴b)把仪器连带水准器绕纵轴旋转 180 度。如果气泡仍然居中,则水准器轴平行仪器纵轴。否则,水准器轴不平行仪器纵轴。2、校正:(如何减少误差?)气泡移动量一半所表示的倾斜度就是纵轴的倾斜度。动校正螺丝,使气泡

8、返回移动量的一半。重复上述检验和校正一二次,使这误差尽可能小。( 二) 十字丝的横丝垂直于纵轴(三)水准管轴平行于视准轴2-7 水准测量的误差分析测量误差主要有三种:仪器误差、操作误差、外界的影响、其它水准测量也具有这些误差1、水准测量的仪器误差2、水准测量的操作误差:气泡居中不准引起的误差、水准尺倾斜引起的误差、瞄准和读数的误差3、外界条件对水准测量的影响地球曲率的影响、大气折光的影响、大气抖动的影响、温度对仪器的影响第三章 角 度 测 量3-1 水平角与垂直角观测原理两种角度水平角 用于确定点的平面位置(计算坐标)竖直角 用于两点间高差计算、斜距改正成平距测角仪器: 经纬仪、电子全站仪一.

9、水平角观测原理水平角过一点到两个目标的方向线垂直投影到水平面上所成的夹角。0整平基座、照准部、水平度盘、读数装置3-3 水平角观测一.经纬仪的安置:对中整平瞄准读数二.水平角观测(一).测回法观测程序(二).方向观测法 一个测站观测 4 个或 4 个以上方向时,采用方向观测法,也称“全圆测回法”。3-5 经纬仪的检验与校正目的:使经纬仪各轴线间保持正确的几何关系一.经纬仪的轴线及其应满足的条件经纬仪的轴线横轴 视准轴 水准管轴 竖轴 圆水准轴轴线间应满足的条件水准管轴垂直于竖轴 LLVV圆水准轴平行于竖轴 LLVV十字竖丝垂直于横轴 竖丝HH 视准轴垂直于横轴 CCHH横轴垂直于竖轴 HHVV

10、二.经纬仪的检验与校正校正项目 校正目的1.平盘水准管的检验与校正 LLVV2.圆水准器的检验与校正 LLVV(次要)3.视准轴的检验与校正 CCHH4.横轴的检验与校正 HHVV 5.十字竖丝垂直于横轴 6.竖盘指标差的检验与校正7.光学对中器的检验与校正3-6 测角误差分析一、照准部偏心差 o1 o 不重合度盘偏心差:o 与 o 不重合二、经纬仪轴系误差的影响 (一)视准轴误差 C 不H视准轴误差 C 不H(二)横轴误差:H 不V(三)竖轴误差: L 不V水准管轴误差: L 不V三、水平角测量误差来源与处理方法1.仪器误差:仪器校正的残余误差视准轴误差(CCHH) 盘左盘右观测取平均消除横

11、轴误差 (HHVV) 盘左盘右观测取平均消除竖轴误差 (LLVV) 盘左盘右观测取平均不能抵消,仔细整平。2.仪器安置误差:对中误差,整平误差对中误差:边长较短时采用光学对中。整平误差:管水准器气泡偏离中心应小于 1 格。观测目标垂直角较大时,应特别注意。3.标杆倾斜误差竖直标杆,观测时尽量瞄准目标底部4.观测误差:瞄准误差,估读数误差5.外界因素:温度引起仪器轴线变化,热辐射引起视线跳动,土壤松软使仪器安置不稳定第五章 测量误差基础知识一、测量误差的来源1、仪器精度的局限性 2、观测者感官的局限性 3、外界环境的影响产生测量误差的三大因素:仪器原因 仪器精度的局限,轴系残余误差,等。人的原因

12、 判断力和分辨率的限制,经验,等。外界影响 气象因素(温度变化,风,大气折光) 二、测量误差的分类与对策(一)分类系统误差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误差出现在符号和数值相同,或按一定的规律变化。偶然误差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误差出现的符号和数值大小都不相同,从表面看没有任何规律性,但大量的误差有“统计规律”粗差特别大的误差(错误)(二)处理原则系统误差找出规律,加以改正偶然误差多余观测,制定限差粗差细心,多余观测三.偶然误差的特性 偶然误差的特性有限性:渐降性:对称性:抵偿性:第 6 章 小地区控制测量6.1控制测量概述控制测量为建立测量控制网而进行的测量工作 。控制点具有准确可靠坐标(X,Y,H)的

13、基准点。控制网 由控制点按一定规律构成的几何图形。作用:可控制全局;为减少误差积累;可分组进行作业。控制测量的原则:1、 分级布网、逐级控制(由高级到低级)2、要有足够的精度;3、要有足够的密度;4、要有统一的规格。内容:平面控制、高程控制。控制测量的概念1.目的与作用为测图或工程建设的测区建立统一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网控制误差的积累作为进行各种细部测量的基准6.2导线测量导线测区内相邻控制点连成直线而构成的连续折线。导线测量在地面上按一定要求选定一系列的点依相邻次序连成折线,并测量各线段的边长和转折角,再根据起始数据确定各点平面位置的测量方法。6.3小三角测量 在测区内布设边长较短的小三角网,观

14、测所有三角形的各内角,丈量 12 条边的长度(基线),用近似方法对角度进行调整,不考虑地球曲率,应用正弦定理计算各三角形的边长,再根据已知边的坐标方位角和已知点坐标推算各三角点坐标。6.4交会定点 分为测角交会和距离交会两类第七章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 地形图按一定的投影方法和比例关系,将地面上所有的地物、地貌,经综合取舍、用规定的符号,按相似的原理,缩绘在图纸上的技术资料。图上仅表示地物,而无等高线表示的地貌时,也称平面图或地物图。一、地形图的比例尺 1比例尺 :地形图上任意线段长度(d)与地面上相应线段的水平长度(D)之比,称为地形图的比例尺,一般用分子为 1 的整分数表示,即二大比例尺地形

15、图的分幅、编号和图外注记1、分幅和编号 图幅指图的幅面大小,即一幅图所测绘地貌、地物的范围。 矩形分幅的图幅一般为 40cm40cm、 50cm50cm 或 40cm50cm,以纵横坐标的整公里数或整百米数作为图幅的分界线。 矩形图幅的编号一般采用该图幅西南角的 x 坐标和 y 坐标(以公里为单位)加连字符 x-y 来表示。 2、图外注记 (1)图名和图号 (2)接图表 (3)图廓和坐标格网 7-2 地形图图式一、地形图图式的概念在地形图中用于表示地球表面地物、地貌的专门符号规定称为地形图图式 。一个国家的地形图图式是统一的,它属于国家标准。二、地物符号地物符号分为四种类型: 比例符号 :将实际地物的大小、形状和位置按测图比例尺缩绘在图上的符号 非比例符号:不按测图比例表示实际地物大小与形状的符号 半比例符号:在宽度上难以按比例表示、 在长度方向可以按比例表示的地物符号 注记符号 :具有说明地物名称、性质、用途以及带有数量、范围等参数的地物符号 三、地貌符号地貌形态可分为四种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小,地面倾斜角一般在 3以下,称为平地;地面高低变化大,倾斜角一般在 3 10,称为丘陵;高低变化悬殊,倾斜角一般在 10 25,称为山地;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