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第1章《生物科学与健康》测试(1)(新人教版选修2)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6014076 上传时间:2017-11-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第1章《生物科学与健康》测试(1)(新人教版选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生物:第1章《生物科学与健康》测试(1)(新人教版选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生物:第1章《生物科学与健康》测试(1)(新人教版选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生物:第1章《生物科学与健康》测试(1)(新人教版选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生物:第1章《生物科学与健康》测试(1)(新人教版选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第1章《生物科学与健康》测试(1)(新人教版选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第1章《生物科学与健康》测试(1)(新人教版选修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章 生物科学与健康一、选择题1. 在种植业和畜牧业生产中,使用抗生物可能造成耐药菌株的出现,理解正确的是( ) A. 是在抗生素的作用下普通菌株变异的结果B. 繁殖速度快,个别个体具有应变能力C. 抗生素对该种耐药菌不起作用 D. 长期使用抗生素,对菌株选择的结果2.人们吃了滥用抗生素培育的鸭子,这样的后果是 ( )A.该种抗生素进入人体后可以增强人们的免疫功能 B. 残留的抗生素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影响人们的健康。C. 残留的抗生素不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也不会影响人们的健康。D. 这样的鸭子更肥,更有营养。3日常生活中,要控制使用含有抗生素的清洁用品。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使

2、用这样的清洁用品,会使人们远离病菌的干扰 B使用清洁用品洗涤水果是,要洗干净。C长期使用抗生素也会造成污染D抗生素的滥用会使病菌的抗药性增强。4下列哪项不是抗生素的生产方式? ( )A微生物发酵工艺 B在植物细胞中合成C菌种诱变 D化学合成5.我国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构建工程菌,通过基因工程菌,将所带的外援基因进行表达,获得大量的外援基因产物,以此获得大量的抗生素。这项技术所依据的遗传学原理主要是 ( )A碱基的互补配对原则 B中心法则 C基因分离定律 D基因自由组合定律6. 利用微生物发酵法可以获得某些抗生素,这些微生物的代谢方式是 ( )A. 自养 B. 化能合成作用 C. 异养 D.

3、光合作用7. 利用紫外线照射,可以获得高产青霉素的菌株,这种方法所依据的原理是 ( )A. 基因突变 B.染色体变异 C.基因重组 D. 杂交8. 据新华社台北 2004 年 9 月 30 日报道:由于滥用抗生素导致细菌不断变异,一种无药可治的超强细菌“全抗性鲍氏不动杆菌”(英文名 PDRAB 菌)在台湾出现并蔓延,死亡率高达60%,据了解 PDRAB 菌是接触传染,以下对该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是 PDRAB 菌不断变异的主要原因B. PDRAB 菌的超强抗性是该细菌逐代对各种抗生素识别能力提高的结果C. PDRAB 菌传播途径和 SARS 一样是通过飞沫传染D.病

4、菌中原来就有抗药性强和抗药性弱的个体,在使用抗生素过程中淘汰了抗药性弱的个体9.下列不属于基因芯片技术的应用是 ( )A.发现疾病的相关基因 B.用于传染病的检测 C.基因芯片技术应用引起医学行为的改变 D.用于检测心理疾病 10.下列有关 PCR 技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PCR 技术是利用碱基互补配对的原理 B.PCR 技术需在体内进行 C.PCR 技术可用于基因诊断,判断亲缘关系等 D.PCR 技术经过变性、复性、延伸三个阶段 11.基因诊断所利用的原理是 (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DNA 分子杂交 D.染色体变异 12.下列疾病可进行基因诊断的是 ( ) SARS

5、 疑似患者 坏血病 艾滋病 肿瘤 血友病 苯丙酮尿症 甲状腺肿大 组织水肿 A. B. C. D. 13.某基因芯片上载有碱基序列 ATCGGC 的探针,则可检测下列哪些碱基序列 ( ) TAGCCG ATCGGC UAGCCG TUGCCG A. B. C. D. 14.观察肿瘤细胞切片,下列有关切片中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所有细胞经减数分裂增殖 B.所有细胞中都可见染色单体 C.所有细胞中都能合成蛋白质 D.所有细胞中 DNA 含量相同 15.对恶性肿瘤进行基因诊断的过程为 ( )将 DNA 转到一种特种的尼龙膜上 构建基因探针 从人体的尿液或血清等体液中获得少量的脱落细胞,

6、提取 DNA,经热处理成单链 DNA 将探针与尼龙膜上的 DNA 分子结合 对单链 DNA 进行 PCR 扩增 将扩增获得的 DNA 热处理得到大量的 DNA 单链 A. B. C. D. 16.21 世纪被认为是生物学的世纪,目前可以用放射性同位素(如 32P)、荧光分子等标记的 DNA 分子做探针,利用 DNA 分子杂交的原理,鉴定被检测标本上的遗传信息。以下与 DNA探针有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DNA 探针可用于病毒性肝炎的诊断 B.DNA 探针可用于遗传性疾病的诊断 C.DNA 探针可用于改造变异的基因 D.DNA 探针可用于检测饮用水病毒含量 17.基因治疗的步骤为 (

7、 ) 治疗基因的表达 选择治疗基因 将治疗基因转入患者体内 选择运输治疗基因的载体 A. B. C. D. 18.2000 年,在我国的“863 高科技项目”展览中,一背上长着“人耳”的裸鼠与众人见面,它背上的“人耳”以一种高分子化学材料聚羟基乙酸作为模型支架,培植“人耳鼠”的生物工程技术是 ( ) A.细胞和组织培养 B.细胞融合 C.动物胚胎移植 D.细胞核移植 19.肾移植手术是否能成功,其影响因素中关键的是 ( )A.手术技巧 B.供体器官质量 C.使用免疫抑制药物 D.供体与受体器官的组织相容性20.将甲品系的小鼠和乙品系小鼠的皮肤同时移植于 a 小鼠身上。不久,甲品系小鼠的皮肤在

8、a 小鼠身上生长良好,乙品系小鼠的皮肤肿胀潮红,最终死亡脱落。此时,将所用乙品系小鼠的皮肤再取一小块,第二次移植到 a 小鼠身上,移植的皮肤比第一次更快地死亡脱落。下列对第二次植皮后出现的现象解释,最合理的是 ( )A抗体具有特异性结合抗原的功能B乙品系小鼠的皮肤属于抗原,甲品系小鼠的皮肤不属于抗原C特异性免疫细胞具有记忆功能 D乙品系和 a 小鼠的亲缘关系较远21.下列关于细胞免疫发生过程的叙述中,不可能的一项是 ( )A抗原侵入机体后,被吞噬细胞处理,使内部的抗原决定簇暴露B被吞噬细胞处理的抗原呈递给 T 淋巴细胞CT 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之后,形成效应 T 淋巴细胞和部分记忆细胞D效应

9、T 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抗体和抗原结合产生免疫反应22.取一只小鼠的皮肤,分别移植到切除和不切除胸腺的幼年小鼠身上,切除胸腺鼠的皮肤移植更易成功,这个实验结果说明对异体皮肤排斥起重要作用的是 ( )A造血干细胞 BT 淋巴细胞 CB 淋巴细胞 D吞噬细胞23.在制备蛇毒抗毒素血清时,需将灭毒的蛇毒液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参与这一免疫反应的细胞有 ( )A吞噬细胞、效应 B 细胞、T 细胞、效应 T 细胞B吞噬细胞、T 细胞、B 细胞、效应 T 细胞C吞噬细胞、T 细胞、B 细胞、浆细胞D吞噬细胞、记忆细胞、T 细胞、效应 T 细胞24.关于细胞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有的抗原可以直接

10、刺激 T 淋巴细胞 B淋巴因子是由 B 淋巴细胞分泌的C抗体一般可以直接杀死入侵的细胞 D记忆 T 细胞经迅速增殖分化,可以形成大量的效应 B 细胞25.吞噬细胞不参与的是 ( )A非特异性免疫 B体液免疫 C细胞免疫 D合成并分泌抗体26.挤牛奶的女工常与患牛痘的奶牛接触,她们手上会出现牛痘脓疱,但在天花流行时, 却从不感染天花。这种免疫物质的产生与下列哪种细胞器的关系最密切 ( )线粒体 B内质网 高尔基 D核糖体27.关于细胞免疫效应阶段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效应 T 细胞能释放淋巴因子B效应 T 细胞可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C淋巴因子能增强效应 T 细胞的杀伤力D效应 T 细胞能

11、产生抗体28.下列关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体液免疫具有特异性,细胞免疫没有特异性B. 浆细胞和效应 T 细胞均能产生抗体C. 在细胞免疫的反应阶段主要进行 B 细胞的增殖和分化D. 人体中的特异性免疫是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共同完成29.艾滋病除了性传播之外,还通过 ( )A.水源传播B.握手传播C.输血传播D.空气传播30.下列关于试管婴儿不正确的是 ( )A.提取卵细胞要选择健康的B.选取精子数量要超过每毫升 20000 万个C.精卵结合要通过显微注射技术D.直接移植受精卵二、填空题31、在 1990 年,医生对一位缺乏腺苷酸脱氢酶基因而患先天性体液免疫缺陷病的美国女孩进行治疗。采用的方法是首先将患者的白细胞取出作体外培养,然后用某种病毒将正常腺苷脱氨酶基因转入人工培养的白细胞中,再将这些转基因白细胞回输到患者的体内,经过多次治疗,患者的免疫功能趋于正常。 (1)该病治疗运用了基因工程技术,在这个实例中运载体是 ,目的基因是 ,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是 。 (2)将转基因白细胞多次回输到患者体内后,免疫能力趋于正常是由于产生了 ,产生这种物质的两个基本步骤是 和 。 (3)人的腺苷脱氨酶基因与胰岛素基因相比其主要差别是 ;与大肠杆菌基因相比其主要特点是 。 (4)该病的治疗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