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议论文写作阅读材料选编时评:诱惑(8K)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6013933 上传时间:2017-11-0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7.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议论文写作阅读材料选编时评:诱惑(8K)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高二议论文写作阅读材料选编时评:诱惑(8K)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二议论文写作阅读材料选编时评:诱惑(8K)》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议论文写作阅读材料选编时评:诱惑(8K)(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高二议论文写作主题材料(2)关键词:诱惑创新诱惑 乔布斯卖苹果我们啃苹果来源:天极网 作者:雪花 发表时间 :2011-08-12有人说三个苹果改变了世界,一个诱惑了夏娃,一个砸醒了牛顿,一个握在乔布斯手中。这三个苹果分别象征着欲望、知识、激情,或者说分别代表着诱惑力、求知力和创新力。如今,乔布斯的苹果又创造了一个奇迹:苹果 8 月 11 日正式超越埃克森美孚,成为全球最有价值的上市公司。不得不说,苹果是个神奇的公司,8 年来,其股价势头连涨,市值先超越 IBM、谷歌,再超过微软,成为全球最大科技公司,如今又超越“百年老店”埃克森美孚,这堪称科技公司对传统企业的胜利。科技企业上一次从

2、传统企业手里夺下全球市值第一的宝座,已是 9 年前的2002 年 10 月微软以 2629 亿美元市值击败通用电气公司,跃居当时第一。苹果超越埃克森美孚其实具有一定必然性,诚如美国著名的计算机世界杂志所称:“美孚的主要业务就是向消费者兜售全球日益减少的不可再生资源,而苹果则通过向消费者推销创新理念而致富。 ”简言之,苹果胜在创新,而美孚这种老牌传统企业只是在透支未来。透支未来的何止美孚,我们不少资源性垄断企业何尝不是如此?悲哀的是,我们没有苹果。苹果的成功有多重解读空间,最不容忽视的是不断创新。有人说,苹果公司虽已有 35 年历史,但“发展起来就像是一家新创企业” 。而乔布斯本人“Stay h

3、ungry,Stay foolish”(求知若渴,虚心若愚),一个人改变了一个公司,缔造了一个传奇。苹果未来能否雄踞世界第一不好说,但只要创新精神不死,苹果就有活力,就会吸引无数“果粉” 。创新其实是一个老掉牙的话题,但它正是我们最缺的。当中小企业融资难,在生存线上苦苦挣扎时,它们无法创新;当垄断企业不断大发横财、地位一再强化时,它们没有动力创新。而且在特定时期,垄断企业越强大,就越挤压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去年 8 月底,全国工商联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 500 家最大的民营企业的利润加起来还不如两家最能赚钱的央企。再考察中国企业 500 强排行榜可以发现,雄踞前列的几乎都是垄断性国企。而世界企

4、业 500 强中利润率最高,主要是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为主的企业,其创新能力十分强劲。也许,这正是令国人忧虑之处。值得一提的是,苹果公司发大财,我们只能“啃”苹果,也渴望“啃”苹果。正如报道所称,苹果的魔力不限于赚钱,更在于对其营造的产业生态超强的影响力。从软件到硬件,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上,诸多公司的命运甚至由它左右。 “啃苹果”是所有人都想做的事,得之则荣,弗得则损。在代工业领域,鸿海、广达去年均因苹果订单而业绩大涨,而没有“啃”上苹果的仁宝则陷入衰退。早就有人说过, “与世界 500 强相比,我们投入多,收益少;干得多,收益少;我们卖产品,他们卖品牌;我们卖力气,他们卖知识;我们卖市场,他们

5、卖技术;我们卖资源,他们卖文化;我们人赚钱,他们钱赚钱。 ”如果没有创新,谈何世界市场的话语权?乔布斯卖苹果,我们“啃”苹果;乔布斯创造苹果,我们追随苹果。中国的乔布斯在哪里,我们的苹果何时面世。“富县戴穷帽”源于诱惑东北新闻网 2011 年 08 月 24 日2011 年全国百强县名单近日公布,有网友发现,这份主要用于衡量县域 GDP 的名单中竟包括安徽无为等多个贫困县。 (8 月 23 日中国经济网)百强县排名,是反映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富创造能力的重要指标,美国高盛公司也采信这一测评结果并将其作为指导投资行为的方向性指标。而国家级贫困县,则是依据人均 GDP、农民人均纯收入等指标所制定的

6、标准,在国家财政补贴、土地政策、税收减免、农民收入补贴等方面获得相应倾斜和照顾。有些县域同时戴着“贫困县”和“百强县”两顶帽子,要么这些县涉嫌以虚报统计数据的方式跻身百强,要么则应归入“伪贫困县”之列。客观来讲,在当前并不完备的统计制度下,两种情况都有可能,但出现后一种情况的概率更大。贫困,在特定语境下俨然成了资源和财富。 “贫困县”的帽子闻起来臭但吃着香,只要抢来这顶帽子,将极大地缓解地方财政的压力。据中央财政预算,仅 2011 年用于贫困县的扶贫基金就高达 306 亿元;不仅如此,按照中央有关部门要求,所有国家认定的贫困县都将得到中央部委的“对口扶贫” 。某贫困县与财政部“结对子”之后,从

7、 1994 年到 2006 年共获得专项扶贫资金和“对口扶贫”资金就超过 10 亿元。正是这种巨大的诱惑导致“富县戴穷帽”现象出现,它实质上再次说明当前的扶贫制度可能存在严重缺陷。一方面,贫困县总额由国家核定,但具体名额的分配缺乏量化指标,各地方政府势必展开激烈暗战, “走后门” 、 “进省公关” 、虚报贫困人口数量等花样层出不穷。另一方面,我国尚没有明确的“贫困县”退出机制,缺乏动态的评估体系和监督体系。一旦某县被认定为“贫困县” ,除非该县自行申报“摘帽” ,否则将一直能够享受扶贫政策和扶贫资金优待。这也正是很多县域早已摆脱贫困甚至跻身“百强县” ,却一直死抓“贫困县”帽子不放的原因。扶贫

8、的终极目的是消除贫困,进而最大限度地追求公平正义,但现在暴露出的“富县戴穷帽”的问题,却消解了扶贫制度的良好初衷,甚至制造了新的不公平。要让扶贫政策和资金用在最需要救助的地区,需要有关部门形成比较完整的贫困监测和评估体系,挤干贫困统计数据中的水分,以刚性的制度设计和严格的退出机制杜绝“伪贫困县”乱象的出现。抵制住“违建房收作保障房”的功利诱惑来源:扬子晚报 2011-05-10中央给地方下了保障房建设任务,地方怎么完成任务呢?各地各显神通,河北石家庄的办法是,没收违建房作保障房(5 月 9 日人民日报 ) 。从高调地接受人民日报的采访推介这一政策,显然是很自得于这个政策创新的。表面看来,这个政

9、策将几种利益融合到一起:既是对违规建筑的威慑(没收) ,又很好地处理了违规建筑(拆是浪费,而作保障房则是物尽其用) ,还解决了群体的住房问题,更分担了政府的廉租房建设任务。这一举,可谓“四赢” 。真的是一箭四雕的“四赢”吗?不是, “四赢”是臆想出来的。不错, “没收违规房”并没有错,这是有法可依的,根据国家土地管理法、城乡规划法和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有关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权没收违规住宅用房问题是,法律并没有规定政府可以随意处置这种没收来的违建房。对一般公民来说,法无明文禁止即可为,而对公权来说,法无明文授权则不可为。违法建筑,不能因为政府“没收”了,就可以合法化,并在“平抑房价”的名义

10、下洗白为政府的廉租房。违规建筑,是怎么违规的?或者是影响到城市整体规划;或者是侵占了公共资源,土地未经审批;或者是违反建筑法规;或者是豆腐渣无论如何,违规表明的是,这房子有问题,或者影响整体规划,或建在不该建的土地上,或很不安全。这些问题,都事关公共利益。政府无法用另一个“公益”的名义,来洗白这种违建房对公共利益的侵犯。这些房子成为保障房后,并没有因为换了一个动听的名字,摇身一变点石成金,那些违规所产生的问题就自然消失了。赏读精锐时文学写深邃文章- 2 -这样的政策,政府有推卸责任之嫌。建保障房,本该是政府实实在在去完成的任务,专门的保障房建设土地,专门的规划,专门的工程,专项的资金,不要打折

11、扣。而“违建房作保障房”则是在转移和转嫁责任,拿违规建筑来充数。平民不能建违规建筑,政府更不能。将平民建的违规建筑充公为政府保障房,无异于政府在建违规建筑。在这种偷梁换柱中,法律受到了伤害。这样的规定,也容易滋长政府的偷懒和滥用权力。此前,政府对违规建筑一般是缺乏执法积极性的,因为政府在其中没有多大的利益。而有了这个规定后,他们就会非常积极地去执行这条法律因为这可以装点和增加政府的“保障房政绩” 。如此,必将引导政府对“违规建筑”有非常宽泛的解释,动不动就说老百姓的建筑违法违规,这将造成很大的权力滥用。动不动就将违建房充公为保障房,怕会引起更强烈的冲突,将比如今拆迁引发的冲突还强烈。所以,这个

12、问题上,一定要抵制住“违建房作保障房”的功利诱惑,保障房建设,来不得半点投机取巧。 (北京 曹林)矿难死成“生病死” 金钱诱惑下如何坚守底线生活新报 2011-4-9 7 日,宣威市政府对包村煤矿瓦斯事故进行通报,经初步核查,包村煤矿对事故隐瞒不报,性质严重,影响恶劣。但死者家属却一口咬定死者乃“生病死” 。一幕现实的侦探剧:明明大部分证据指向矿难,但死者家属却一口咬定是“生病死” 。无论是从受害人家属自相矛盾的话语中,还是其坚决反对尸检的态度中,都让人隐隐感觉到背后可能存在交易。真要证实自己所言非虚,就该坦荡地配合调查组的工作;真是自己所言就是真相,为何言辞之中又有那么多漏洞呢?根据举报信,

13、我们隐约知道该矿管理者已用 82 万元和死者家属“私了” 。82 万元的高价,对多数人而言,是一种诱惑,当钱进了死者家属的口袋时,也必然堵住了他们的嘴。在这样一起事件背后,我们看到生命的价值是如此脆弱!的确,在一个商品社会,连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都拿“40 岁 4000 万”说事,无论这是不是一种励志说法,背后对金钱的过度追崇可以窥见。连贵为高知的教授,也沾上铜臭味,那贫穷的死者家属,又如何洁身自好呢?对这些愿“私了”的家庭而言,我们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他们的遭遇令人心痛,让人不得不同情,设身处地想想,换作是我们,家境贫苦,亲人去世,面对那 82 万元的诱惑,又有多少人能经得住考验呢?但同时,我们

14、也是愤怒的,因为他们的“不争” ,就是对非法煤矿的包庇与纵容,接下来,不知道还有多少人会因此而丧失性命。这,难道不该我们愤怒么? 愤怒的情绪永远只是一种表达方式,不可能真正解决问题。对家属的“不争” ,一方面的确是经不住 82 万元诱惑,但另一方面,也可能有工亡待遇标准不高与鉴定困难的缘故。按照工亡待遇标准,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总额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二十倍。而 2010 年,我国人均 GDP 达到 29748 元,这意味着,即便拿到这补助,也最多只是 60 万,而工亡标准的鉴定与审批程序往往又比较复杂,钱也比不上“私了”来得多,这样的抉择,的确很艰难。事实上,对死者家属而言,既要算好小

15、账,即当前能获得的赔偿,也要算好大账,即“私了”之后的负面影响。违法矿灾这次吞噬的是丈夫,谁能担保下次吞噬的不是自己的孩子呢?金钱诚可贵,生命价更高。我们或可提高工亡补助,简化审批程序,对要“私了”摆脱困境的煤矿管理者而言,总会开一个比工亡标准更高的赔偿金额,面对这样的诱惑,每个人需算好“大账” 。 (本报评论员龙敏飞)抵抗诱惑来源:互联网 从前,一个人捡到了一个精美的盒子,上面写着:“记着,无论如何,都不要打开这个盒子。否则,人类将要遭到灭顶之灾。 ”这人开始吓一跳,可不久就恢复了正常:“这盒子里面究竟装的是什么东西呢?什么东西有如此强大的力量呢?”最终他经受不住诱惑打开了盒子。结果,这盒子

16、里的东西跑出来了。从此,人类开始有了灾难。原来这是一个魔盒,里面装的全都是邪恶。 这则故事说明,抗拒诱惑是多么不易。每个人都有许多需要,有衣、食、住、行的需要,也有爱的需要。如果这些需要既符合我们的眼前利益,又符合长远利益,我们就应该努力满足这个需要。比如,求知的需要就是这样的需要。 然而,有些需要只能满足暂时需要,却造成长远的和重大的损失。对这种需要,我们要拒绝。如果这个需要吸引着我们,这就是诱惑。如吸烟、喝酒、赌博等,这些嗜好只能满足我们的一时快乐,从长远角度看,对我们有害无益。 可见,符合我们近期及长期利益的就是需求;只符合短期利益、妨碍长期利益的就是诱惑。不妨碍未来学习的看电视,就是需求;妨碍学习的看电视,就是诱惑,中学生处于发展过程中,许多活动虽能带来一时满足,却贻误终生。所以,遇到的诱惑格外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玩的诱惑。游戏机、体育活动、电影、电视,有的人不顾一切地去玩儿, “活到老,玩到老” ,从不想玩过之后如何面对老师和家长;还有的人玩过后总后悔,但每次都经不住诱惑。 二考试作弊的诱惑。一些人希望考出好成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