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工业化时期英国城市的转型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6006402 上传时间:2017-11-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前工业化时期英国城市的转型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前工业化时期英国城市的转型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前工业化时期英国城市的转型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前工业化时期英国城市的转型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前工业化时期英国城市的转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前工业化时期英国城市的转型(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前工业化时期英国城市的转型论文关键词前工业化时期 传统城市 新兴城市 伦敦 城市区位 近代城市网络体系 论文摘要前工业化时期英国城市适应乡村工业的 发展其经济结构和他所体现的经济职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一些因循守旧的行会城市落伍衰败了,另一些传统城市调整了自己的产业结构复苏了,而许多新兴城市则拔地而起,成为新的经济和工业中心。工业区位也由东部和南部向西部和北部转移。逐渐形成了近代城市网络体系。 15 世纪至 18 世纪,是西欧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 会过渡,从传统农耕世界向近代工业世界转变的时期。西 方史学界把这一时期称为“前工业化时期”或“原始工业化 时期”。英国率先实现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

2、会,由农 耕世界向工业世界的过渡。这一过渡始于农村圈地运动 带来的农村经济结构的变迁,动摇了封建社会的根基,影 响了城市经济结构和经济职能的转型。反过来又促进了 乡村变革的深化。城市的经济辐射能力大为增强,成为各地经济的中心,城乡之间的互相作用日益明显,城乡经济一体化初显端倪,到前工业化晚期,乡村非农业化和城市化略具规模。研究这一时期城市转型特点不仅具有历史意义,而且更具有现实意义。 一、城市经济结构和职能转变 我们可根据前工业化时期英国城市是否新生把他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传统城市,另一类是新兴的城市,即自由工商业城市。传统城市指中世纪遗留下来的城市。这类城市中,有些不能适应新的经济发展的需要

3、逐渐衰落下去。如林肯城是中世纪英国的名城,但巧世纪初却走向衰落,它的毛纺织业一级不振,港口也不断淤塞。另一部分传统城市由于调整了自己的产业结构,适应了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要求,便从衰落中复苏,并有长足的发展。如诺里奇和其他中世纪城市一样,尽管有过危机,但它仍然维持其主要呢绒制造中心的地位。其工业首先是因为荷兰与瓦隆的移民们引进了新呢绒生产技术而复兴,至 1580 一1620 年间趋向繁荣昌盛,1660 年以后又有更大规模的发展,以满足国内正在兴起的对新呢绒的需要。诺里奇作为纺织工业的地位能持续下来,原因有三:一是俄兰与瓦隆移民带来了毛呢纺织新技术;二是城市贸易结构在 17 世纪相当开放; 三是它

4、处于主要商业和集散中心地位,有开发国内所需的特殊经济部门的职能。新兴工商城镇的异军突起是英国在前工业化时期特别引人注目的现象。自由工商业城镇兴起是乡村工业发展和集中的结果,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特别是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因此.一般都会出现在重要的乡 村工业地区。它们的经济以某项或某几项手工业长足的, 专门的发展为特色,同时又对周围的乡村工业初级产品进 行最后的加工。所以、新兴工业城镇是沟通乡村经济和如 市经济生活的最主要的渠道。在乡村工业发展的基础上, 不少新兴小工业城镇逐渐成为主要的工商业中心,它们有 两种发展过程:一是从农村村落到工业村庄,再发展到工业城市;另一种是从乡镇发展到工业

5、城市。在近代英国工业地理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一些著名城市,许多是由乡镇成长起来的。如托特内斯、蒂弗顿、陶顿、利兹、设菲尔德、哈利法斯、威克菲尔德、布雷德福、曼彻斯特、普雷斯顿、波尔顿和伯明翰等。新型工商城镇的兴起,既然是乡村工业发展的产物,那么必然是与其周围的乡村组成一个密不可分的经济圈,中小城镇作为乡村经济的核心,使得它能够率领这个经济圈尽快脱去农业社会的性质,成为早期英国商品经济社会大系统中的基本成员,进而形成大大小小的新兴工业中心。总之,乡村工业的发展,新兴工业城市的兴起,大大改变了英国城市的经济结构,从而影响到城市的区位分布。 在英格兰,有一座城市始终处于发展之中,并且越来越使其他城市相形

6、见细,这就是伦敦。伦敦既是传统城市,又具有我们所说的新兴工业城市的某些特点。因此,我们在谈英国城市经济结构和职能的转变时把它单独列出来考察。它的规模在亨利八氏时期是诺里奇的 5 倍,到 1600 年时,其规模已经是诺里奇的 12-14 倍了。16 世纪 20 年代初期,伦敦的人口是 7 万左右。但是到 1600 年时,它的人口超过了 20 万。在 1600 至 1650 年间,全国人口没有什么增长,而伦敦的人口却增加了一倍,总数达 ao 万人。在 17 世纪初的时候,每 20 个英国人当中就有 i 个人住在伦敦,而到该世纪末,每 9 个人当中就有一个人住在那里。伦敦,除 1665 年和 166

7、6 年发生“大瘟疫”和“ 大火灾” 时出现过极为短暂的停滞外,其发展几乎是一帆风顺的。据统计,1334 年,伦敦世俗财富占全国世俗财富的 2 % .1515 年则上升为 8. 9%, 在 1543-1544 年的补助税征收中.伦敦所交税额 30 倍于诺里奇,40 倍于布里斯托尔,等于所有城镇所交补助税的总和。伦敦的发辰 是与其经济结构和职能的调整相联系的。巧世纪以前, 伦敦的经济和职能与地方城市一样,也是工商并举。14 世纪伦敦的档案上,曾记载有 180 个不同的行业。但州 巧世纪中后期开始,这种工商并举的局面便发生了根本 的变化。伦敦由工商并重的城市向贸易占优势的商业如 市转化。伦敦的贸易活

8、动和伦敦人所从事的商业贸易活 动在全国占绝对统治地位。有人估计,1700 年伦敦的再 出口商品在全国所占的比重达 86%当然,伦敦的手工 业在前工业化时期也大有发展,只不过没有其商业发展那 么在全国举足轻重罢了。伦敦随着周边乡村工业的发展, 及时调整自己的产业结构,主要生产面向全国市场,甚至 海外市场的资本和技术密集的高级消费品和奢侈品。其 丝织、刀剑、造船、家具、钟表、金银首饰、兵器、丝线、火药、 炼铜等手工业部门大都在英国居于重要地位。由此可 见,在前工业化时期,伦敦作为英国民族经济的核心,由于及时调整了经济结构,其在全国的经济地位不但没有被广 泛分布的乡村工业所削弱,而且得到了加强和巩固

9、。 总之,前工业化时期,无论是传统城市的盛衰,还是自由工商城市的兴起,都与此时的乡村工业的发展息息相关。业及时调整自己的经济结构和经济职能以适应乡村 工业发展需要的城市就迅速发展、繁荣昌盛,否则就衰落 下去。 二、城市区位的变化 乡村工业的发展不仅促使城市经济结构和职能发生 重大调整,而且由于乡村工业自身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引起 了城市区位重心的转移。城市区位转移包括三个方面的 内容:一是沿海城市发展超过内地城市;二是城市中心带逐渐由东南部向西北部转移; 三是工业中心逐渐集中在新兴工业城市及其周围的乡村。 沿海城市的发展是与海道大通后世界航路重心转向大西洋相适应的.也与英国大力发展海上殖民、海上贸

10、易的政策有关,当然与其周围的乡村工业的发展更有直接的联系。这时较大的港口城市有:布里斯托尔、埃克塞特、大雅茅斯、赫尔、达拉姆、奇切斯特、伊普斯威治、利物浦等。这些港口城市的发展,适应了乡村工业区的外向交往的需要。到 17 世纪后期和 18 世纪,一些地方港口城市在国内外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700 年至 1715年间,埃克塞特哗叽呢对海外和沿海贸易额每年总值约为 50 万至 55 万英镑,对内贸易额约为 15。万英镑。因此,每年在埃克塞特市场上成交的呢绒.总值当在 200 万英镑以上。埃克塞特的进口贸易也很发达,从这里入境的有红酒、亚麻、烟草和糖料等商品。如此巨额的毛呢出口量,证明了埃克

11、塞特及其周围毛纺业的发达。在经过一段较长的沉寂之后,布理斯托尔在 17 世纪后期复兴起来,称雄于大西洋贸易和爱尔兰贸易.分发这些进口贸易货物的布里斯托尔城的圣詹姆斯和圣保罗集市,吸引着整个西南地区和南威尔士的消费者。这说明布里斯托尔不仅成为周围地区乡村工业品出口基地,而且周围地区也成为布里斯托尔城进口商品的主要消费地区。布里斯托尔与周围地区的经济联系可见一斑。它逐渐成为这一地区的经济中心。 正当港口城市日益兴旺发达之时,许多地处内陆的中世纪名城却急剧衰落下去。1500 年索尔兹伯里和考文垂已是相当大和相当富裕的了,但二者在 16 世纪其工业日渐衰落,人口日渐下降。这是由两个城市地处内陆,手工业

12、行会控制较严,城市工匠纷纷离开城市所致。沿海城市迅速发展,内陆城市日渐衰落,两者发展的趋势当然是沿海城市的发展超过内地城市。 英国城市区位变化第二方面是城市中心带逐渐由东南部向西北部转移。以毛纺织工业区位转移为例,东部的东盎格里亚及其附近的剑桥、埃塞克斯郡的部分地区,在 16 世纪后期至 17 世纪前期是英国毛织业最重要的地区,但到 18 世纪时,后期的西北部地区的约克郡西区的毛纺 业却取而代之,约克郡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毛纺工业 区。曼彻斯特城由中世纪的一个小城镇逐渐发展为前工业化时期的棉纺中心,并形成为一条 5 至 10 英里宽的棉麻混纺地带。当然,我们所指城市区位重心由东南转向 西北部,只

13、是指工业区位分布的变化,并不是指英国经济中心也转移到西北部,因为作为英国经济中心的伦敦在东南部,其经济核心地位在前工业化时期不但没有被消弱, 而且得到了加强。 城市区位变化的第三个方面是工业重心逐渐偏离老城市,而集中在新兴工业城市及其周围的乡村。16、17 世纪,在乡村工业发达的地区形成了新兴工业城市新兴工业城镇的起源一般与三种地区类型有关:一是城市或港口 所在地,利兹、利物浦等就是因此而兴起的。二是水源充 沛、落差较大的河谷地区,水利漂洗坊往往设立与此,形成 许多纺织中心,如肯达尔、利兹华尔德、比斯利等等一三是 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采矿、冶金等行业在这里发展也促 使一批工业城市的产生,伯明翰

14、、设菲尔德均属此类当然划分以上三种类型只是为了突出各自特点.实际上每个工业城市都可能兼有以上两种或三种情况。总之,这些新兴的工业城市的兴起都与其周围乡村工业的发达有很大 的关系。他们大都是本地区的工业中心。新兴工业城市的兴起是英国 17 世纪经济运动的主要特点之一。三、近代城市网络体系的初步形成 随着乡村工业的发展,城市经济结构和经济职能的日益商品化、专门化、外向化.城市与外界的经济联系日益强化.便初步形成了以伦敦为核心,以地方大都市为骨干以中小城镇为基础的城市网络体系。无论是伦敦,还是大中城市.或中小城市,都是这个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15 至 18 世纪,伦敦与地方城镇之间的关系中,一直是

15、伦敦占主导地位。在巧世纪以前,城市的经济结构和职能尚未发生根本性变化,城市在很大程度上,主要与周围乡村构成略呈封闭性的经济活动圈,因此,城市之间的交往就不那么频繁,也不那么重要。伦敦虽然是全国的首都、全国最大的工商业中心和经济中心,但它的经济辐射能力尚不足以影响全国,更谈不上全面控制地方城市和地方经济。15、16 世纪海道大通、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之时,伦敦得天时地利,急剧膨胀,伦敦商人无孔不人,不仪在国外商贸中大显身手,而且在国内经济中也找到了用武之地。伦敦商人牢牢控制着各地方城市的工商业和市场二不过从 17 世纪后期起.随着地方城市的复兴和新兴工商业城市的崛起,伦敦商人对地方城市的支配能力逐渐

16、下降.它们之间的平等联系与交往增多。地方城市对伦敦经济的依赖性逐渐减弱,独立性日益加强。但这种“独立性”是相对的,一方面体现在地方城市不像以前那样受伦敦的控制,另一方面体现在地方城市仍属于以伦敦为核心的近代城市网络体系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地方城市“独立性加强,说明前工业化时期地方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实力的上升。伦敦对地方城市的控制首先表现在伦敦商人资本对地方城市工业活动的制约,以及各地手工业产品对伦敦市场的依附。如伦敦商人直接支配着约克城和约克郡的毛纺织品的生产和销售。Liz西南部毛纺区的呢绒产品也多运往伦敦。17 世纪早期,单格罗斯特郡就有两百来个呢绒制造商”专门将本地所产呢绒送到伦敦。兰开夏纺织业的原料棉花,17 世纪基本上依赖伦敦商人进口,其产品也主要运往伦敦。 伦敦商人对地方城市商业贸易活动的控制是与伦敦在国内贸易中作为全国最大的消费市场和物资集散中心的地位分不开的。如 17 世纪 30 年代,切尔姆斯福德城申诉:“伦敦的杂货零售商出没于靠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