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备考之钠及其化合物压轴突破训练∶培优易错试卷篇含答案解析一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59238874 上传时间:2021-01-0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06.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备考之钠及其化合物压轴突破训练∶培优易错试卷篇含答案解析一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考化学备考之钠及其化合物压轴突破训练∶培优易错试卷篇含答案解析一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考化学备考之钠及其化合物压轴突破训练∶培优易错试卷篇含答案解析一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考化学备考之钠及其化合物压轴突破训练∶培优易错试卷篇含答案解析一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考化学备考之钠及其化合物压轴突破训练∶培优易错试卷篇含答案解析一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备考之钠及其化合物压轴突破训练∶培优易错试卷篇含答案解析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备考之钠及其化合物压轴突破训练∶培优易错试卷篇含答案解析一(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化学备考之钠及其化合物压轴突破训练培优易错试卷篇含答案解析(1)一、高中化学钠及其化合物1 如图所示, “二氧化碳是否在有水存在时,才能与过氧化钠反应?”这个问题可通过以下实验加以证明。(1)按图装置,在干燥的试管中装入Na2 221O后,在通入 CO 之前,应事先将活塞(K、K )关闭好,目的何在? _。2(2)试管 I 内的试剂 X 是 _时,打开活塞K1、 K2 ,加热试管约 5 分钟后,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插入试管的液面上,可观察到带火星的小木条不能剧烈地燃烧起来,且内淡黄色粉末未发生变化,则所得的结论是_。(3)试管 I 内试剂为 CO2 饱和水溶液时,其他操作同(2),通过 _ 的

2、现象,可以证明2222Na O 与潮湿的CO 能反应且放出O 。( 4) CO2 与过氧化钠反应机理也可用示踪原子分析加以证明,请完成下列反应方程式:_Na2O2+_C18O2+_H218O _。【答案】以防止试管内的过氧化钠和外界相通时发生吸潮现象浓 H2 4SO 过氧化钠与干燥的 CO2不反应带火星的小木条在试管的液面上复燃,同时,内固体由淡黄色变为白色 22 2 2Na2 18 3 22C O +O +2H O【解析】【详解】(1)本题旨在利用对比实验,探究Na O 与CO 反应的环境,故实验步骤中,首先让Na O22222与干燥 CO2反应,必须保证整个环境中不能有22HO,故通入反应

3、装置前 CO 必须干燥,故答案为以防止试管内的过氧化钠和外界相通时发生吸潮现象;(2)二氧化碳必须是干燥的,所以使用试剂X 浓硫酸进行干燥;由带火星的小木条不能剧烈地燃烧起来,且内淡黄色粉末未发生变化,说明干燥的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没有发生反应,故答案为浓H2SO4;过氧化钠与干燥的CO2 不反应;(3)过氧化钠与潮湿的二氧化碳反应会生成氧气,所以带火星的小木条在试管的液面上会复燃;内固体由淡黄色变为白色,说明淡黄色的过氧化钠由于参加了反应生成了白色的碳酸钠,故答案为带火星的小木条在试管的液面上复燃,同时,内固体由淡黄色变为白色;(4)过氧化钠与潮湿的二氧化碳反应的实质为:二氧化碳与水结合生成碳

4、酸,碳酸电离的氢离子与过氧化钠反应,碳酸中18O 完全存在于碳酸根离子中,生成的水中不含18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 +2C18O2+2H218O 2Na2C18O3+O2 +2H2O,故答案为2; 2;2; 2Na2C18O3+O2 +2H2O。【点睛】本题考查了碱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考点和题型,试题基础性强,旨在考查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本题的易错点为(4),碳酸电离的氢离子与过氧化钠反应,碳酸中 18O 完全存在于碳酸根离子中。2 (加试题)(一)以一氯代乙酸钠(CH2ClCOONa)水溶液为原料,通过电解法可以制备1, 2-二氯乙烷(CH2ClCH2Cl)

5、,装置如图1 所示。( 1)所用的离子交换膜是 _(填 “阳”或 “阴 ”)离子交换膜。( 2)写出电解池总反应 _。(二) 1940 年,我国著名化工专家侯德榜先生成功冲破了“索尔维 ”法的技术封锁,并加以改进,用 NaCl 固体代替生石灰,加入母液,并联合合成氨厂一起生产出纯碱和氯化铵。这便是举世闻名的“侯氏联合制碱法”,工艺流程如图2。请回答:(1)关于合成氨反应,下列说法合理的是_。A反应体系中一般用V2O5 作催化剂B因为该反应S小于零,所以反应的H一定也小于零C因为该反应的S小于零,所以反应的压强控制越高越好D该反应往往控制在500左右,是因为该温度下反应物转化率最高(2)一定温度

6、下合成氨反应的平衡常数K48。若在该温度下,在9L 的恒容容器中投入1mol氮气和3mol氢气进行反应,则氨气的平衡产率y _;若氮气和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 1,相应平衡体系中氨气的物质的量分数为x,请在图3 中绘制x 随 n 变化的示意图(计算时不计副反应)。 _(3)侯氏制碱法最大的优点是使原料氯化钠的利用率从70%提高到 90%以上,主要是设计了_ (填上述编号)的循环。(4)关于侯氏联合制碱法,下列说法合理的是_。A往沉淀池中先通入 CO2 再通入氨气的目的是提高NaHCO3 的产量B往母液中加入食盐的目的是使NaHCO3 更多地析出C从母液中经过循环进入沉淀池的主要是Na2CO3、

7、 NH4Cl 和氨水D往母液中通氨气目的仅仅是增大NH4 的浓度,使 NH4Cl 更多地析出【答案】阳2CH2 ClCOO 2H2OCH 2ClCH2Cl 2CO2 H2 2OH B50%C【解析】【分析】(一)电解溶液成分中只有溶质一氯代乙酸钠有氯元素,因此根据原子守恒结合装置图,利用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书写其电极反应式,考虑二氯乙烷会与 OH 反应来选择离子交换膜,据此分析作答;(二)( 1) A. 催化剂具有选择性;B. 根据G=H-TS 公式作答;C. 结合理论与实际经济成本考虑;D. 综合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影响效果作答;( 2)根据三段式结合平衡常数K 计算产率与氨气的物质的

8、量分数变化情况;( 3)从碳酸氢钠的溶解性角度分析;( 4) A. 二氧化碳微溶,氨气易溶;B. 加入盐可提高氯离子浓度;C. 根据侯氏联合制碱法的原理作答;D. 根据氨气的溶解度及化学反应的原理作答。【详解】(一)根据上述分析可知,阳极上每消耗-产物 CH2ClCH2Cl,阳2mol CH2ClCOO可得到 1 mol极同时生成气体 CO2,阴极上溶液中水电离的,可书写电解池总反H+放电,生成 H2 和 OH应:2CH2 2H2O2222,为了防止二氯乙烷与ClCOOCH ClCHCl 2CO H 2OH 2H2OCH2ClCH2ClOH 反应,应使用阳离子交换膜,故答案为:阳;2CH2Cl

9、COO22;2CO H 2OH(二)(1) A. V2O5 是 SO2 和 O2 合成 SO3 的催化剂,不是合成氨反应的催化剂,A 项错误;B. 通过饱和氯化钠溶液中通入氨气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晶体,该反应能自发进行,则根据G=H-TS 可知,若反应S 小于零,则H 一定小于零,B 项正确;C. 实际在合成氨工业生产中,压强不能太大,否则能耗太高,并且对设备要求高,C 项错误;D. 提高温度可以适当加快氮气合成速率,温度太高则该放热反应平衡逆向移动,转化率降低,且催化剂活性降低,因此反应控制在500 C 左右, D 项错误;答案为 B;(2)设平衡时氮气消耗x mol/L ,则平衡时氮

10、气为111(-x) mol/L ,氢气为 3 ( -x) mol/L=(-9933x) mol/L ,氨气为 2x mol/L ,根据 K=48 计算可得 x=1,产率为 50%。当氮气与氢气的物18质的量之比为合成氨反应的计量系数之比为3:1,到平衡时氧气的物质的量分数最大,因此横坐标 n= 1 时纵坐标达到峰值,画图如图所示:,故答案为:350%;(3)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中还含有碳酸氢钠、氯化钠、氯化铵、氨水等物质,因此循环I 可以提高氯化钠的利用率;(4) A. 氨气溶解度大,通入氨气后使溶液显碱性,吸收二氧化碳的量增加,A 项错误;B. 加入盐的目的是提高氯离子浓度,促进氯化铵结晶析出,

11、B 项错误;C. 通入氨气的作用是增大铵根离子浓度,增强碱性和碳酸氢钠反应,从而使碳酸钠、氯化铵和过量氨水通过循环 I 进入沉淀池, C项正确;D. 往母液中通氨气目的,可增大铵根离子浓度,在促进氯化铵析出的同时,还可增强溶液的碱性,有利于在循环 I 后吸收二氧化碳, D 项错误;答案选 C。3 向 200mL 某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 溶液中缓慢通入一定量的CO2,充分反应,测得最后溶液的 pH7。(1)此时溶液的溶质如果是单一成分,可能是_;如果是多种成分,可能是_。( 2)在上述所得溶液中,逐滴缓慢滴加 2molL-1 的盐酸,所得气体 (不考虑溶解于水 )的体积与所加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加入盐酸200mL 之前,无气体产生,写出OA 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B 点时,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 (溶液体积的变化忽略不计)。( 3)将标准状况下的 2.24LCO2 通入 150mL1mol L-1NaOH 溶液中, c(HCO3-)与 c(CO32-)的关系是_。【答案】 Na2 CO3 或 NaHCO3NaOH 和 Na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