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XX年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实施

上传人:世*** 文档编号:159189222 上传时间:2021-01-0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6.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镇XX年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实施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乡镇XX年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实施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乡镇XX年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实施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乡镇XX年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实施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乡镇XX年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实施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乡镇XX年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实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镇XX年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实施(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乡镇XX年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实施方案*镇XX年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建设美丽乡村,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升农民生活品质的重大举措,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抓手。为继续深入推进我镇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解决当前村庄“脏、乱、差”现象。根据关于印发*县XX年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农村会议和省、州农牧区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县委、县政府关于建设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和产业发展、农牧民

2、增收、民生改善紧密结合起来,以实现“环境净化、道路硬化、房屋美化、村庄绿化”为目标,按照“统筹规划、分部实施,政府引导、群众自愿,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原则,全民动员动手,社会广泛参与,努力创建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的新农村新牧区,让广大农民享受到现代文明的成果。二、目标要求高原美丽乡村建设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以农民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以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牧民生活质量为目标,以集中建设脏、乱、差为切入点,着重抓好村庄环境卫生综合建设、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乡

3、村人居环境,基本形成村容整洁、生态良好的农村牧区新环境格局。三、建设原则1、规划先行,突出地方特色的原则。坚持“一村一规划、一村一特色”的要求,对村庄整体规划从村庄布局、基础设施建设、景观改造、产业发展等方面进行高起点、高标准的科学合理规划。2、支农项目资金捆绑使用,优势资源向建设村倾斜原则。各村整合游牧民定居工程,农村危房改造、农村奖励性住房、扶贫异地搬迁及水、电、路、棚等各类涉农涉牧资金,统筹规划、精心组织、集中建设。并积极争取各村联点及结对单位的帮扶支持,全面完成建设任务,提高建设成效。四、建设范围XX年镇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包括*等6个村,共涉及*户农户的大门围墙统一建设、道路硬化、环境建

4、设、村庄绿化、路灯亮化和配套设施完善等方面的新农村建设。五、建设内容村庄环境建设。重点开展以“四清五改治六乱”为内容的村庄环境建设活动。1、四清:清垃圾、清粪堆、清柴草、清路障。全面清理巷道、房前屋后、公共场所等生产生活所产生的垃圾、粪堆、柴草、废料和主干道、巷道旁各类堆放物,保持道路畅通。清垃圾、清粪堆:做到屋边、路边、村边无牲畜粪便,无垃圾和白色污染,结合备耕生产,农肥全部到田,做到家家无粪堆、村村无散粪。清柴草、清路障:严禁村民侵占公用土地堆放粪堆、垃圾、柴草、杂物、清理不符合规划的道路两侧围墙、简易围栏,拆除私搭乱建,对残垣断壁、破旧房屋进行拆除、修复,对农村借路搭建的各种设施要全面拆

5、除。2、五改:改水、改院、改门、改厕、改圈。各村要加大对村庄周边河道水塘建设力度,排除洪水、泥石流等潜在隐患。引导农牧民按规划修整院落,院内规整、不乱堆乱放,整齐条理,清洁美观;大门及围墙要充分体现地域、民族、风俗特征,做到院墙的颜色、高低统一,院落大门涉及合理统一、美观大方;把改厕与沼气池建设相结合,实现户户有卫生厕所,做到清洁卫生,在拆除过程中对已建卫生厕所需拆除的,必须按照拆一建一的要求进行;所有禽畜圈养,禁止散放,实现人畜适度分离。3、治六乱:坚决治理垃圾乱倒、粪土乱堆、柴草乱垛、污水乱泼、棚圈乱搭及畜禽乱跑等不良行为,健全保洁制度,落实保洁措施,巩固建设成果。道路硬化。1、通村主干道

6、。做好前期规划统计,对6个村需建设的通村主干道,按照上级交通部门农村路网规划组织实施。3、进户路。多形式建设,立足节约成本、因村而异、凸显特色,即可铺设水泥路,也可就地取材用石条、鹅卵石的铺筑路面,实现户户相连、户路相通。3、道路管护。成立各种形式的养路护路组织,抓好日常养护,保障道路整洁、安全畅通。村庄绿化1、围绕主干道实施造林绿化过程。2、庭院绿化。有庭院的农户在院内中上花草、绿化树或盆景等,把绿色引入庭院、引入家居。3、环境绿化。组织开展“创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活动,发动农民群众自己动手,实现村内主干道及巷道两旁、村旁、农户房前屋后以及适宜绿化的荒地、荒山绿化全覆盖,落实各项管护措施。

7、环保建设在建设过程中要重点突出节能环保,防止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为此重点要做好:1、积极实施安装玻璃封闭、太阳能热水器及粘贴房屋外墙节能保温层为一体的国家节能环保项目。2、改变传统主要能源来源方式,采用节能材料,重点采用太阳能路灯等绿色能源。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规划完善村庄基础设施配套,依托整合项目和共建、联姻单位的支持,因地制宜修建村级综合活动场所,配套文体设施。培育发展村级主导产业。要把建设高原美丽乡村建设与推进村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科学谋划,统筹考虑后续产业的布局和培育,根据地域特色和地理位置特点,引导群众理清发展思路,因地制宜发展一些乡村旅游、特色种养殖业等项目,使建设高原美丽乡村真正

8、成为惠民工程、富民工程。五、实施步骤宣传发动阶段。各村根据要求,制定活动方案,安排部署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全方位、多层次宣传发动,营造舆论氛围,大力宣传这次农牧区高原美丽乡村建设活动的重要意义,激发广大群众对建设活动的积极性,确保在最短时间内形成全民参与的热潮全面提高农村牧区广大干部群众的环境意识,为搞好农村牧区环境假设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调查摸底阶段 。1、征求党员干部意见。2、成立调查小组,经行入户调查。成立高原美丽乡村建设摸底调查小组,由镇领导带头对今年实施建设项目的6个村庄进行摸底调查,对各村所建设的内容进行详细调查摸底。在调查的过程中务必要做到实施求实,不夸大实事,也不弄虚作假,为下

9、一步工作打下坚实基础。集中清理阶段。各村结合本地实际,根据调查摸底的情况对涉及到的所要清理的项目经行集中清理。集中建设阶段。完善提高阶段。本阶段的工作重点是认真总结前几阶段建设经验和取得的成绩,进一步完善措施,巩固成果,通过辐射带动,全面推进农村环境建设活动。检查验收阶段。六、建设技术方案基础做法:一是若持力层为砂砾层时,开挖深度必须在-1.2m以上,开挖宽度不小于70cm,基础垫层坐落于原砂砾层上,基础垫层为厚度不小于20cm强度为C15素混凝土,然后做砖基础。二是若持力层为软土层时,开挖深度必须为冰冻线一下,开挖宽度不小于70cm,并进行原土打夯后,做厚度不小于30cm强度为C15素混凝土

10、垫层,然后做砖基础。砌体工程:砌筑墙体前先浇湿粘土砖,砌体采用水泥砂浆砌筑,严禁用土拌砂进行砌筑,墙宽为240。砌筑时灰缝饱满均匀,不能有通缝,横平竖直,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墙体的垂直度必须保证不得超过5毫米,砌体转角处外延墙高度每50厘米放置6墙体拉结筋且每边深入墙内100厘米。墙体每5米要设370x370砖抗风柱,根据项目户自己的要求在抗风柱旁靠近地面设12x12泄水口。如需要,每32米设置一道收缩缝,缝宽30毫米。墙头压顶必须用水泥砂浆砌筑,严禁用土拌砂进行砌筑,防止造成二次污染。七、工作要求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镇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为副组长,各村联点领导、村两委负

11、责人、驻村干部为成员的镇XX年度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各村也要切实把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相应组织机构,由镇级连点领导负总责,村、镇干部亲自抓,精心组织,明确责任,细化目标进行集中建设。坚持科学规划。要按照有关文件精神和要求根据区位优势经济发展条件,传统风俗习惯等,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步推进、量力而行,注重实效的原则科学的进行住房规划和环境建设规划。严把项目质量。对农户自建和统建的项目工程实行督促检查制,确保工程基础和墙体结构安全可靠,所用材料合乎标准。突出区域特色。各村在建设工程中要转换思想观念和视角,要跳出原来固有的理念和视野,凸显地域、民族、风俗特征和自

12、然美、生态美。多方筹措资金。在资金的筹措上,按照“项目支持一点、政府扶持一点、农户自筹一点”的原则。一是整合各类涉农资金,捆绑使用,集中建设。二是争取上级项目和资金。三是加强与共建帮扶单位、联姻结对单位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协调联系,争取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美丽乡村建设中。强化宣传引导。各村要强化宣传动员,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广大的农民群众认识到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让广大农民群众认识到通过综合建设,能够改善和提高自己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水平,促进生产生活质量的提高。建立长效机制。各村要建立健全环保卫生管理的长效机制,完善环境卫生管理村规民约,约束不卫生、不文明、不健康的行为,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卫生意识和公共道德意识。加大监督力度。镇高原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定期不定期深入建设一线,及时了解进展情况,掌握工作动态,通过普查、抽查等方式,加强对我镇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督查力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