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燃烧与灭火》第一课时 刘文霄71086

上传人:野鹰 文档编号:1589882 上传时间:2017-06-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2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化学《燃烧与灭火》第一课时   刘文霄71086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初中化学《燃烧与灭火》第一课时   刘文霄71086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初中化学《燃烧与灭火》第一课时   刘文霄71086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初中化学《燃烧与灭火》第一课时   刘文霄71086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初中化学《燃烧与灭火》第一课时   刘文霄71086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燃烧与灭火》第一课时 刘文霄7108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燃烧与灭火》第一课时 刘文霄7108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全国第四届中小学优秀教学教案设计初中化学燃烧与灭火第一课时作者:刘文霄 陈荣珍 地址:广西桂平市中沙一中 电话: 13788667559 邮编:537216 电子邮箱: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 中学 小学 2、学科:化学(初中)二、课时安排:1 课时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蜡烛、棉手帕、酒精、小木条、玻璃条、坩埚钳、酒精灯、纸张、水、火柴、多媒体课件。(2)学生准备:准备简单的实验器材。四、教育目标通过实验,探究燃烧与灭火,认识燃烧的条件及防火灭火的措施是新课程标准对本节课提出的要求。根据这一要求和教材具体内容,结合学生情况,我确立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

2、的原理。了解化学与社会生活实际联系,并能以此分析有关的简单问题。2、能力目标:通过实验认识探究问题方法。实验对比在化学学习中作用。通过活动和探究,体会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3、德育目标:通过对燃烧条件、灭火原理的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乐趣,激起对化学的学习欲望。 通过对燃烧利弊的分析,树立科学的物质观,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待事物。感受并赞赏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五、教材分析燃烧与灭火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经教育部 2012 年审定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化学

3、上册,本节分为三部分内容: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本节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第一单元课题 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认识燃烧2的实质是化学变化;学习了第二单元课题 2 氧气,第六单元课题 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知道可燃物通常在氧气中燃烧而在二氧化碳中熄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并且在生活中有很多关于燃烧现象的直观认识,大部分学生进行过燃烧与灭火的实际活动。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本节内容并不是很难。教学重点:燃烧条件 、灭火原理。教学难点:燃烧条件的探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六、学情分析学生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有了一定的化学知识积累,对燃烧的现象也有

4、一定的了解,教学中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从生产、生活实际中发现和提出问题,通过实验探究得到结论;同时创造条件让学生亲自完成燃烧条件的探究、灭火的方法等实验。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使学生在实验中发展学习的兴趣,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生在学习本课时,对 “着火点”的含义可能理解不够,教学中注重帮助学生理解。根据课堂教学需要,用百度在网上搜索有燃烧、灭火的图片,给学生视觉上的直观感受。用百度视频在网上搜索燃料燃烧条件的实验视频,放给学生看,给学生视听上的直观感受,节约时间,避免了污染。七 、教学设想教学方法及教学思路分组实验探究法教

5、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燃烧与灭火这一节课的相关教学材料,找了很多教案和材料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关于燃烧现象紧密联系的视频:2008 年北京奥运会圣火点燃 ,引起学生兴趣,引出燃烧与灭火的课题。体现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本节课着力体现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突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把学生带入一个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空间。这节课的探究性的学习活动,具有知识浅、实验操作方便结论易获得的特点,适宜初中生探究。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设置多个探究活动,学生通过进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体验动手实验

6、、动脑思考的科学探究的过程,从而掌握科学探究的思路和方法,并从中获得成功的愉悦。俱体做法是:观看视频,概括燃烧的特征;温故知新,知道燃烧要有可燃物和氧气;演示实验分析归纳燃烧的条件;观看烧不坏的手帕魔术并解密说明燃烧的条件要三者同时俱备;学生实验探究熄灭蜡烛的方法并讨论灭火的原理;挑战中考试题抢答,深入理解灭火的原理;课堂练习,全面深化知识;课堂小结,回味所学知识;课堂延伸,展现知识价值;作业布置,巩固所学知识。3利用百度搜索关于燃烧现象紧密联系的中考试题,并把一部分改为适于抢答的选择题,加强了师生间的交流,让学生感到知识的实用价值,并深化了对知识的理解,使学生感到了学习的成功与学习的乐趣。教

7、学流程图: 燃烧与灭火八、教学过程(一)设置情景,引出课题,兴趣导入新课,【教师活动】1.【引入】 我们先来重温一下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2008 年北京奥运会圣火点燃【百度视频】http:/ 。火炬点燃了激情,激励大家奋勇拼搏。看着熊熊燃烧的圣火,激动之余,大家想过没有,在什么条件下才能燃烧?怎样控制好燃烧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内容:-燃烧与灭火。【学生活动】观看视频,并认真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设置情景,观看视频,引出课题,概括燃烧的特征温故知新,推测燃烧的条件观看魔术,理解燃烧的条件分组探究灭火的方法和原理(设置抢答)观看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运用灭火原理解释生活中的灭火方法(设置知识抢答

8、)挑战中考(设置知识抢答) 课堂练习(设置抢答) 课堂小结(学生提问学生)课堂延伸,活用知识作业布置4(二)回忆生活,了解燃烧的特征【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回忆思考,完成对燃烧特征的描述。(1)物质烟花要在晚上燃放,说明燃烧发出 。(2)火能煮熟食物,说明燃烧放出 。(3)回忆我们学过的碳、硫、磷、铁的燃烧,说明燃烧一般要有 参加。【学生活动】抢答燃烧的特征,查阅书本并完成燃烧【百度百科】http:/ 【教师活动】1.提出问题:燃烧的条件有哪些?(1)煮饭生火时,木柴可以燃烧而灶里的泥土不可以燃烧,猜想燃烧要有 。(2)燃着的木条伸进氧气中燃得更旺,而伸进二氧化碳中会熄灭。猜想燃烧要有 。(3

9、)天冷时摩擦双手会发热,常温下存放的火柴不会燃烧,而火柴与火柴合的侧面摩擦会发生燃烧。燃烧要温度达到 。2、出示物质着火点的图片【百度问问】http:/ 【教师活动】1、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 129 页表 7-1 找出白磷与红磷的最大差异。热水的温度大概是多少?要求学生进行分组讨论。2、讨论结束后让学生观看实验【百度视频搜索】探究燃烧的条件http:/ 129 页上的讨论 4 个问题,归纳出燃烧的条件。4、引导学生思考钻木取火【百度百科】http:/ 、擦燃火柴的“钻”和“擦”都有是满足了燃烧的哪一个条件?5、课堂练习 2。 【学生活动】1、按老师的要求分组讨论。2、认真观看录像。3、思考总结燃

10、烧的条件。4、认真听老师的解释,并做好记录。5、认真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并积极回答。(五)探究燃烧三个条件的关系【教师活动】51、做实验(魔术):烧不坏的手帕【百度知道】http:/ 10 揭秘魔术。同时总结:燃烧发生要三个条件同时满足,如果破坏燃烧的一个条件燃烧就熄灭也就是可以灭火了。3、要求学生思考完成课本第 129 页讨论 3 个灭火实例,分析灭火的原因。【学生活动】1、认真观看魔术。2、认真听思考,完成课堂练习 10,并做好回答。3、积极思考问题,动手操作做好记录。(六)灭火大比拼,归纳灭火的原理【教师活动】1、请学生用尽可能多的方法熄灭燃着的蜡烛【百度知道】http:/ 1。【学生活

11、动】认真做题,感受中考的方向。(八)课堂练习为了让学生接触更多的题型,加强知识的应用迁移,巩固提高可以通过以下的题目。其中(3)-(10)为快速抢答题。1、选择题、 (2011年重庆市,10题)下图四支蜡烛都将熄灭,其中一支熄灭的原因与另外三支不同的是A B C D、钻木取火、燃火柴的“钻”和“擦”都有是满足了燃烧的哪一个条件? A提供可燃物 B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C提供空气6、用灯帽熄灭酒精灯,该灭火方法的主要原理是A清除可燃物 B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C隔绝空气、森林着火时,救火员开辟防火隔离带的目的是A隔绝空气 B使可燃物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C隔离可燃物 、餐厅服务员都用

12、盖子熄灭酒精灯火锅,该灭火的主要原理是( )A、清除可燃物 B、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C、隔绝空气、浇灭柴火该灭火方法的主要原理是A清除可燃物 B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C隔绝空气、吹灭火油灯该灭火方法的主要原理是A清除可燃物 B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C隔绝空气、关停煤气炉火灭火方法的主要原理是A清除可燃物 B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C隔绝空气、 “釜底抽薪”灭火方法的主要原理是A清除可燃物 B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C隔绝空气、 什么手帕烧不坏A、手帕不是可燃物 B、手帕不与氧气接触C、水蒸发吸收大量的热,温度始终没有达到手帕的着火点2、实验探究题、 (2

13、011 年江西南昌,22 题)某化学小组围绕燃烧与灭火的主题开展了相关活动。请你参与完成:【知识回忆】可燃物燃烧的必备条件是 、 ;【交流讨论】 (1)改进后的装置(如图二)与图一相比,其优点是 。欲使图二中的红磷着火,可将试管从水中取出并 后才能对试管加热;(2)将装有某气体的大试管口朝下垂直插入水中,使试管罩住白磷(如图三所示) ,结果观察到了“水火相容” 的奇观,则大试管所装气体可能是 ;【综合应用】 “水火不相容” 是指水能灭火,其实水有时也可以“生火”,比如钾遇水会立刻着火,因为钾遇水生成 H2 和一种碱,该反应是 (填“吸热”或“ 放热”)反应。 (九)课堂小结1、让学生快速浏览全节教材内容,并回忆教师的讲述内容,从整体上感知和把握所学知识。2、要求某个学习小组向另外的学习小组提问与本节课内容关的问题。3、让学生口头表述自己的收获。告诉同学们,如果有不理解或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通过去上网搜索相关内容参考复习。7(十)课堂延伸1、出外野营如何熄灭明火?2、野外没有火柴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