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安全生产技术课件(ppt 66页)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58886001 上传时间:2021-01-03 格式:PPT 页数:65 大小:1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交通运输安全生产技术课件(ppt 66页)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交通运输安全生产技术课件(ppt 66页)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交通运输安全生产技术课件(ppt 66页)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交通运输安全生产技术课件(ppt 66页)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交通运输安全生产技术课件(ppt 66页)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交通运输安全生产技术课件(ppt 66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通运输安全生产技术课件(ppt 66页)(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5年全国注册安全工程师应试辅导讲座,科目3: 安全生产技术主讲人:张兴容 上海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 2005. 7,第六章 交通运输安全技术,第一节 铁路运输安全技术 主要内容:铁路运输安全基本要求,主要事故隐患与有害因素,安全技术措施的实施 一、铁路运输安全技术基础知识 1. 车务安全知识,2.机务安全知识,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 监控装置记录的运行信息,实行退勤、日常两级分析和运用干部辅助分析。退勤分析由退勤调度员,对乘务员趟车文件中所记录的非常信息进行核对并作好记录;日常分析是按铁道部规定的分析内容及要求,对列车操纵、行车安全、作业标准化和监控装置使用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认真进行分析;

2、指导司机对分管机班乘务员的制动机使用、列车操纵、监控盲区、标准化作业等信息进行重点分析;运用干部的辅助分析,由车队车间和段技术管理等干部,实行逐级复检、抽查的检索分析。,机车乘务员待乘休息管理的基本要求,担当夜间乘务工作并一次连续工作时间超过6h的乘务员,必须实行班前待乘休息制度。乘务员待乘卧床休息时间不得少于4h,待乘人员必须在规定时间持IC卡到达待乘室签到,按指定房间休息,待乘室值班人员按规定办理待乘人员的入、出待乘室手续;段、车间值班干部每天必须检查乘务员待乘休息情况,并实行IC卡写卡的检查管理制度,铁路局、分局应对管内各待乘室的管理工作进行不定期的抽查。,3.工务安全知识 4.电务安全

3、知识 5.铁道车辆安全知识,列车中关门车的限制规定,编入货物列车的关门车数不得超过现车总辆数的6%,超过时要计算每百吨列车重量换算闸瓦压力,不得低于280kN。列车中关门车不得挂于机车后部三辆之内;在列车中连续连挂不得超过二辆;列车最后一辆不得为关门车;列车最后第二、三辆不得连续关门。旅客列车不准编挂关门车;运行途中临时故障准许关闭一辆,但列车最后一辆不得为关门车。,红外线轴温探测设备设置的基本原则,在干线上。应设红外线轴温探测网,轴温探测站的间距一般按3Okm设置,铁路局设红外线轴温监控中心,铁路分局设监测中心及红外线轴温行调复示终端,列检所设复示中心。 6.牵引供电安全知识,二、铁路运输安

4、全影晌因素及典型事故隐患分析,( 一 ) 铁路运输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铁路运输安全影响因素包括人员影响因素和设备影响因素两大类。 1. 人员影响因素分析 由于人在运输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 使得人的因素在运输安全中起关键作用。影响铁路 运输安全的人员包括运输系统内人员和运输系统外人员。,运输系统内人员主要指车务、机务、工务、电务、车辆、安监、客运、货运等部门的各级领导人员、专职管理人员和基层工作人员 , 他们是保证运输安全的最关键因素 , 应具 有良好的思想品质、技术水平及心理素质 .,运输系统外人员主要指旅客、货主以及铁路沿线居民、机动车驾驶人员等。他们对运输安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旅客携带“三品

5、”上车而酿成事故;货主托运危险品而不如实申报导致事故;在铁路公路平交道口,车辆行人强行过道导致事故;铁路沿线人员拆卸铁路设备以及在线路上放置障碍物威胁铁路运输安全。,2. 设备因素分析,铁路运输设备是影响运输安全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影响运输安全的铁路运输设备包括运输基础设备和运输安全技术设备两类。 运输基础设备有线路 ( 路基、桥隧建筑物、轨道 )、车站、信号设备、机车、车辆、通信设备等; 运输安全技术设备包括安全监控设备、检测设备、自然灾害预报与防治设备、事故救援设备等。,铁路运输事故按性质及所造成的损失, 可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大事故、险性事故和一般事故等 5 个级别。典型的铁路运输

6、事故有机车车辆冲突脱轨事故、机车车辆伤害事故、电气化铁路触电伤害事故, 以及营业线施工事故等。,(二)几类典型事故主要隐患分析,1. 机车车辆冲突事故的主要隐患 机车车辆冲突事故的隐患主要是车务机务两方面:车务方面主要是作业人员向占用线接入列车,向占用区间发出列车,停留车辆未采取防溜措施导致车辆溜逸,违章调车作业等;机务方面主要是机车乘务员运行中擅自关闭“三项设备”盲目行车,作业中不认真确认信号盲目行车,区间非正常停车后再开时不按规定行车,停留机车不采取防溜措施。,2.机车车辆脱轨事故的主要隐患,机车车辆脱轨事故的主要隐患有:机车车辆配件脱落,机车车辆走行部构件、轮对等限度超标,线路及道岔限度

7、超标 , 线路断轨胀轨,车辆装载货物超限或坠落,线路上有异物侵限等。,3.机车车辆伤害事故的主要隐患,机车车辆伤害事故的主要隐患有:作业人员安全观念淡薄,违章抢道,走道心、钻车底;自我保护意识不强,违章跳车、爬车,以车代步,盲目图快,避让不及,下道不及时;作业防护不到位,作业中不加保护措施,线路上作业不设防护或防护不到位等。,4.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触电伤害事故的主要隐患,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触电伤害事故的主要隐患有:电化区段作业安全意识淡薄,作业中违章上车顶或超出安全距离接近带电部位;接触网网下作业带电违章作业;接触网检修作业中安全防护不到位,不按规定加装地线,或作业防护、绝缘工具失效;电力机车错误

8、进入停电检修作业区等。,5.营业线施工事故的主要隐患,营业线施工事故的主要隐患有:施工组织缺乏安全意识和防范措施,施工安全责任制不落实,施工人员缺乏资质;施工前准备工作滞后,施工中安全防护不到位,施工后线路开通条件不具备,盲目放行列车;施工监理不严格,施工质量把关不严,施工监护不落实等。,三、铁路运输安全技术措施,铁路运输安全技术措施包括三大类: 铁路运输安全设计技术 铁路运输安全监控与检测技术 铁路运输事故救援技术,( 一 ) 铁路运输安全设计技术,通过铁路运输安全设计来消除和控制各种危险,是减少铁路运输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的最佳手段。常用的铁路运输安全设计技术方法有强化运输设备的安全性、隔离

9、、闭锁等等。,( 二 ) 铁路运输安全监控检测技术,铁路运输安全监控与检测技术有铁路列车检测、铁路列车超速防护、铁路车辆探测系统等。,( 三 ) 铁路运输事故救援技术,铁路运输事故救援包括两部分: 事故调查处理 救护救援,( 四 )几种典型事故的安全防范措施,1. 机车车辆冲突脱轨事故防范 严格执行行车作业岗位的标准化作业,认真落实非正常行车安全措施,强化机车作业安全联控,加强机车车辆检修和机车出库、车辆列检的检查质量,提高线路道岔养护质量,落实工务防折、防胀和施工安全措施,加强货物装载加固措施和商检检查作业标准等。,2. 机车车辆伤害防范, 分类等级 凡在铁路列车运行和调车作业中,发生火车撞

10、轧行人、与其他车辆碰撞等情况,招致人员伤亡或其他车辆破损,均列为路外伤亡事故。路外伤亡事故分两个等级:事故造成一次死亡和重伤5人及以上的;火车与其他车辆碰撞后伤亡人数虽未达到,但铁路损失达到铁路行车事故处理规则( 简称事规)规定的重大、大事故条件的;火车与牲畜碰撞后达到事规规定的重大、大事故条件的;以上3种情况都列为重大路外伤亡事故。凡伤亡人数不足5 人,铁路损失达到险性及一般事故的,列为一般路外伤亡事故。,有人看守道口安全防范措施,3.电气化铁路安全 4.营业线施工事故防范 基本要求 严格按施工计划组织施工,实行施工组织单一指挥,按规定距离设置防护信号,保证施工联系畅通,根据不同施工等级安排

11、施工防护员、联络员,落实施工监护措施,加强施工中相关工作的联系协调,严格落实施工安全措施。,施工前准备和施工后开通的基本条件及规定 施工前准备工作严禁超范围,施工后必须严格确认具备放行列车的开通条件,方可按允许运行速度放行列车,原则上施工后放行第一趟列车不安排旅客列车,线路允许速度必须根据运行条件逐步提高,严禁盲目臆测放行列车。,施工机具、设备管理的规定 施工机具、设备必须统一管理,专人负责检修、保养及使用,保证状态良好,严禁带病运行,机具、设备下道必须存放稳妥,严禁侵入限界,机具、设备上道使用必须落实专人防护措施。,四、事故调查处理及救护救援,1. 事故责任判定的基本原则 事故责任依次划分为

12、全部责任、主要责任、重要责任、次要责任和无责任。重大事故由铁路局调查判定,报铁道部审查批复;大事故由铁路局调查判定,并报告铁道部备案;险性事故和一般事故由发生事故的铁路分局或单位调查判定。,2. 主要行车设备破损鉴定和直接经济损失估算方法 行车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系指机车、车辆、线路、桥隧、通信、信号、信息系统、给水、供电等技术设备损失费用及事故救援、伤亡人员处理费用。设备报废时,按报废设备账面价值减除折旧及残值计算;破损的设备按修复费用计算。,3. 事故调查处理报告的编写原则 发生重大、大事故的基层单位,应于事故发生后7日内向分局提出重大、大事故报告,分局接到报告后10日内向铁路局提报重

13、大、大事故调查处理报告,铁路局接到报告后7日内报送铁道部重大、大事故调查处理报告。险性事故发生后,由主要责任单位在事故发生后3日内,向分局提出事故处理报告,分局于7日内公布处理结果,并报铁路局。一般事故发生后,责任单位5日内处理完毕,将“行车事故处理报告”(安监报2)报分局。,4.行车事故救援设备,救援列车应编组成出动时不需改编的完整车列并配备一定的人员、机具、器材,经常保持完备状态,随时准备出动。轨道起重机应置于救援列车的一端。轨道起重机是以柴油机为动力的起吊设备,起吊吨位从 60160t不等,具体作用是将脱轨、颠覆的机车、车辆吊起复位。复轨器是事故救援的基本器具,一般用铸钢制造,其特殊的形

14、状可使脱轨车辆在牵引机等设备的牵拉下,车轮由地面沿复轨器斜坡面滚动升高至钢轨顶部复轨。液压破切设备也是救援列车的基本设备之一。其工作原理是由电动机带动液压泵,产生高压油,驱动液压剪,剪开破损变形的机车、车辆钢板或钢梁,救出被困的受伤人员。柴油发电机组的作用是,在无外接电源的事故现场向各种救援机具提供电源。,五、铁路运输安全技术规程与规范,第二节 公路交通和运输安全技术,主要内容: 公路运输安全基本要求,主要事故隐患与有害因素,安全技术措施的实施。,一、道路交通安全基础知识,(一)道路交通系统的三要素 道路交通的基本要素:人、车、路 人驾驶员、行人、乘客及居民 车客车、货车、非机动车 路公路、城

15、市道路、出入口道路及其相关设施 在三要素中,驾驶员是环境的理解者和指令的发出和操作者,它是系统的核心,路和车的因素必须通过人才能起作用。三要素协调运动才能实现道路交通系统的安全性要求。,(二)各种车辆的安全运行要求,要求包括: 客货运输车辆安全运行要求 特种车辆或特殊用途车辆的安全运行要求 超限运输车辆的安全运行要求,(三)道路交通安全设施,交通安全设施对于保障行车安全、减轻潜在事故程度,起着重要作用。良好的安全设施系统应具有交通管理、安全防护、交通诱导、隔离封闭、防止眩光等多种功能。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包括:交通标志、路面标线、护拦、隔离栅、照明设备、视线诱导标、防眩设施等。,二、道路交通安全影

16、响因素分析,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因素包括三大类 : 人员因素 设备因素 管理因素,( 一 ) 人员因素,人员因素是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最关键因素,包括驾驶员、行人、乘客等。,1.驾驶员,驾驶员在驾驶车辆过程中,通过感官(主要是眼、耳)从外界接受信息,产生感觉(主要是视觉和听觉), 然后经过大脑一系列综合反映产生知觉,在此基础上形成所谓“深度知觉”。驾驶员就是凭借这种“深度知觉” 形成判断(如目测距离、估计车速等)。可见,驾驶员的生理、心理素质及反应特性对保障交通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据统计,大约90% 的道路交通事故与驾驶员有关。 机动车驾驶员必须取得从业资格证书才能从事道路运输,并严禁酒后驾车。,2. 行人,行人的遵章意识、交通行为会对道路交通安全产生明显影响。一些交通事故就是由于行人不遵守交通规则而导致的。加强行人的法律法规教育,规范他们的行为,将会对保障道路交通安全产生重要作用。,3.乘客,乘客的行为也会对道路交通安全状况产生影响。乘客具备较强的安全意识,一旦事故发生能够采取必要的自救措施,有助于减少事故发生或降低事故的损害程度。,( 二 ) 设备因素,道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