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生生态德育意识的培养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158498687 上传时间:2021-01-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初中生生态德育意识的培养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初中生生态德育意识的培养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初中生生态德育意识的培养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初中生生态德育意识的培养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初中生生态德育意识的培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初中生生态德育意识的培养(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初中生生态德育意识的培养论文摘 要生态意识是生态文明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如果缺乏生态意识的支撑,人们的生态文明观念淡薄,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就不能从根本上得到遏止。可以说,公民生态意识的缺乏是现代生态悲剧的一个深层次的根源。本文在呼唤全民生态意识提高的基础上,结合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试图以大学生为生态意识培养的切入点,以高校德育为大学生生态意识培养的主阵地,结合生态意识培养,探索高校德育改革,最终提升高校德育的价值关怀,促进德育向人性的自然回归。 一、生态意识及其与德育的关系 鉴于生态意识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意义,在生态伦理学和生态哲学领域均对其进行了界定,其中前苏联哲学

2、家B基鲁索夫在生态意识是社会和自然最优相互作用的条件一文中提到,生态意识是根据社会与自然的具体的可能性,最优解决社会与自然关系问题所反映的观点、理论和情感的总和。国内学者也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诠释。有的学者认为,生态意识是指在处理人类活动与周围自然环境间相互关系时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具体来说,就是处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开发与保护、生产与生活、资源与环境等关系时应具备的生态学观念和常识。有的学者认为,生态意识是人类在生存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理性升华,是自然生态的众多辩证过程在人脑中的综合反映,并能合理运用生态理性处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思维活动。还有学

3、者认为,生态意识是从生物与环境的整体优化目标来理解和追求社会发展的一类意识要素与观念形态,是生态规律的支配作用和生态条件的制约作用在人的观念上的反映。 这是近几年大家谈得比较多的一个方面。我觉得还有一个方面也应引起我们的注意。那就是提高全民生态意识的过程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这其中需要重点把握一个点,然后由点到面慢慢铺开,这个点就是义务教育阶段群体。因为从整个社会来看,义务教育阶段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知识层次低、但接受能力强、社会责任感强,对生态问题感兴趣。他们今天的生态意识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未来社会生态意识的主流,也预示着未来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力度和强度。因此,培养中学生的生态意识、重视

4、他们的生态教育是我国国民生态意识水平提高的关键。 纵观国内各教育阶段,还没有形成对学生进行专门的普及性的生态知识教育。这样,这一艰巨的任务便落到了高校德育的肩上。长期以来,人们总是把德育的价值局限于政治价值,片面地认为德育只是解决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问题。其实马克思、恩格斯早就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视为道德观念应当反映的现实关系之一。他们指出:“这些个人所产生的观念,是关于他们同自然界的关系,或者是关于他们之间的关系,或者是关于他们自己的肉体组织的观念。”因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态危机的日益严重,德育必须冲破原有的价值局限,重视生态意识教育。这是时代赋予高校德育的全新课题。所以,教育者要充分

5、认识生态意识教育在中学德育中的重要作用,在教学活动中加强对中学生的生态意识教育。 二、中学生生态意识的物化倾向 人是有需要的,人类需要的特有性质决定了需要既是人活动的力量源泉,又是人活动结构中的一个因素,因而成了人性结构的内在规定。如果需要得不到满足,人的现实也就成了句空话,更谈不上进行价值创造。但是人的需要也存在着正当与不正当、合理与不合理的区分。我们认为,判断人的需要是否正当、合理,主要应看这种需要的满足是否有利于人的价值的提升。 在物欲横流的社会氛围之中,中学生的价值选择如何?据此,一些研究者曾就当代中学生的生态观念、生态道德、生态环境知识等做过一些调查。例如,吴鹏举等人于2000年对河

6、南省部分义务教育阶段在校中学生的生态意识进行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中学生能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但生态意识还远没有成为中学生的普遍价值选择,不少中学生甚至逐渐迷失支撑其生命活动的价值资源和意义归宿。追求名牌、攀比、斗富已经在学校悄然升起,甚至成为时尚。在校园里, 随地吐痰、乱扔杂物 、践踏绿地 、长明灯 、长流水等现象随处可见。 可见,让人类从物的观念中自拔,是当务之急。培养中学生的生态意识是重中之重。对此,美国著名学者詹奇曾大声呼吁:“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我们一直所走的方向错在哪里,然后才能讨论人类情形的道德问题。我们当务之急是坐下来重新思考。这时,我们感到我

7、们迫切需要新的价值观念及新的方向。” 三、生态意识在义务教育阶段德育中的培养 1.体现生态意识的渗透性 培养中学生的生态意识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高度重视和通力合作。我国在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后,生态文明的提出,使得高校德育的终极目标越来越清晰、内涵越来越丰富。 为此,高校德育要从生存的高度,大力开展对中学生的生态意识教育,更新思想观念,使中学生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类文明的进程,以远大的目光和全球意识辩证地看待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充分认识人类在地球这个自然体系中的定位,能够以公平公正的态度对待自然的万事万物,并树立起协调发展、平衡发展的思想观念。只有使中学生在理论上对生

8、态文明有充分的理解,才能更好地培养生态意识。义务教育阶段德育作为中学生价值观培养的主要阵地,应该充分地体现这一时代性。但是,德育应该是向心的教育,而非生硬的灌输。这样,义务教育阶段德育更应体现生态意识的渗透性。目前义务教育阶段主要承担着学校德育的主要任务,主要包括“自然与科学”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等课程,这些课程是进行生态价值观教学和培养生态意识的重要基地。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应特别注重对学生良好的生态意识的培养,并引导学生转化为自己的自觉意识和文明习惯。例如,在“自然与科学”的授课过程中,应善于挖掘、整理和研究生态哲学思想,还应注重挖掘我国传统文化中 “天人合一”、“物我同一”等宝贵的

9、生态思想 。北京大学叶朗教授曾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概括为四点:“生”的思想;人与万物一体;天地万物都包含有活泼泼的生命和生意;人与万物生死与共,休戚相关。这些思想都将是我们在授课过程中需要挖掘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则要求教师深入理解和把握有关“可持续发展”、“和谐社会”、“绿色GDP”等重要思想。如果说前两门课更加注重的是生态知识的渗透,那么“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则要求在中学生进行的道德及法制教育过程中,增加生态法规的教育内容,从根本上进行制度的保障。因为在实施生态道德教育的同时,更迫切地需要有一种强制性的约束力来规范中学生的生态道德行为。加大义务教育阶

10、段生态法规的教育力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这也是中学生生态意识由知到行的过程中一个必要的环节。通过生态意识的培养与监督,促使中学生自觉维护自然界的有序性,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这些都是时代赋予高校德育的任务,也是高校德育能否与时俱进的关键。 当然这种理念的培养需要紧密结合高校德育的教学改革,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乃至教学考核上都要突破传统的方式,真正使德育成为一种向心的教育。在目前的德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生态意识的培养仅仅依靠的是个别老师课堂上的有意识渗透,还没有成为德育工作的主旋律,更没有列入德育考核的范围之内,德育工作将任重而道远。 2.体现生态意识的极限思想 早在20世纪70年代

11、,增长的极限一书曾讨论过这样一个话题:人类拼命追求经济增长是否合理,有没有一个极限?对此,有的学者大声疾呼:“地球是一切生命的家园,人类拥有一个地球,人类也只有一个地球。整个地球是一个有机的生命整体,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生态系统吸收我们排放的废物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如果人类自毁家园,明天我们将无处容身。”中国这个曾以世界上7%的土地养活了占世界1/4人口的大国,所面对的是土地资源、水资源的急剧减少和恶化,以及珍稀物种的锐减与灭绝,还有不断增长的人口。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该怎样才能继续实现中国人“丰衣足食”的理想?人的价值观也再一次接受拷问。 亚里士多德曾明确提出:美德是体现于两个极端之间的“中道

12、”。那么,人对自然的美德也应体现于两个极端之间,即体现于极限意识之下的“禁欲”与“纵欲”间的“节制”,即人类不要过度。事实上,古人所提的“适度”与“中庸”都是这个意思。如果说中世纪的“禁欲主义”是对人性的扭曲,现代人对自然的“纵欲”同样也扭曲了人性,人欲找回自己人之为人的根本,需做到对自然的“节制”。 对自然做到“节制”要求人类对自然的活动限制在大自然能吸收消化的范围之内。一些单位为片面地追求利润而过度开采、浪费有限的人类资源,这是不符合人类发展的长远利益的。人类应当珍惜资源与环境,尽量节约使用,这样才能使人与自然之间保持一个平衡稳定的状态,那种不顾长远利益而急功近利的行为是对未来的不负责任。

13、可见,“节制”是调整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平衡的重要途径,也是人与自然保持基本张力的理智选择,更是避免人类因过分自我膨胀而走向灭亡的明智之举,同时也是高校德育中必不可少的内涵之一。 在中学生生存的最主要空间就是校园,因此,学校能否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至关重要,每一个寝室 、教室、宣传栏、草坪等等都应该看成一个活生生的生态教育模板,辅导员 、班导师 、任课老师 ,各职能部门员工应该形成一个生态教育网络。让学生时时处于一种良好的生态氛围之中,为此学校团队组织要积极举办丰富多彩的生态环保活动以发挥其教育作用。例如,可以用专题讲座,观看生态科普电影、电视片、知识竞赛等活动 ,让学生充分融

14、入到一种以保护环境为己任的氛围之中。让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观念深入人心,深入到每一个大学生群体,而不是去刺激每个人积累更多的财富、享受更高的消费、占用更多的资源。 3.体现生态意识的平等观念 有学者认为,关注自然是因为自然本身具有内在的价值,然而其内在的价值恰恰体现在对人的有用性上。由此可见,关注自然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人类自身。简言之,关注自然是“为人”的。 重新审视 “人-社会-自然 ”系统的复杂关系,人应该确立自己在自然界正确的、合乎自然规律的地位,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作为一项基本的道德原则,重新调整人类的行为和实践,促进人类的行为准则和价值取向根源并服从于生态规律。德育必须倡导生态伦理精

15、神,在德育过程中注重人的环境道德意识、情感和行为的养成,使人正确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为此要鼓励学生在德育实践活动中积极开展与生态环保相关的考察和调研活动。在校园里要鼓励学生参加校园美化、绿化活动,使学生在自然的怀抱中感受美、创造美,培养热爱生活、创造生活的高尚情操。还可举办有关环境知识的竞赛、演讲会、辩论会等活动,使学生巩固所学环境知识,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感受人与自然的平等关系。这样,学生可以通过亲身感受和体验,进一步深入地了解生态环境状况,增强危机感,激发强烈的责任意识,通过翔实的调查和认真分析后撰写调查报告。这样的实践活动所达到的生态教育效果可能是几本教材、几堂课所不能企及的。 4.体现

16、生态意识的约束机制 人需要对自己的德行进行反思,然而道德的约束力,要依靠扎根于内心的信念。运用道德的规范作为调节机制,需要人类发自内心的自觉行为来保证。而人对自然的德行欲真正内化为一种内在的自觉的需要,更需要一个复杂的过程。因为人往往会在“得”的驱使下而忽略了自己的德行。可见,单纯地依靠良心的革命是不现实的。所以为了走出生态危机的困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不仅需要道德环境的确立,还需要法律的约束和保障。在法的客观制衡下,使人对自然的“德”成为自然,并在社会中逐渐形成自觉守法和守道德规范的自律精神,从而提高全民的生态道德意识,形成良好的生态道德秩序。因此对生态环境保护来说,生态道德建设与生态法制建设同等重要,后者是制度层面的,是强制性的,前者是内心深处的,是基础性的,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这就要求把生态意识体现在政策和立法之中,通过宣传、教育和培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