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精品****大师 文档编号:158364008 上传时间:2021-01-01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82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四川省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四川省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四川省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四川省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卷(单选选择题)一、基础过关类(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1. 我国疆域的四个端点中,位于北温带的有北端 南端 东端 西端:A. B. C. D. 【答案】B【解析】略在中国的民间习俗中,人们习惯从冬至(12月22日前后)起开始“数九”,每九天算一个“九”。第一个九天叫做“一九”,第二个九天叫做“二九”,以此类推。我国某区域的“九九歌”为: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 判断“数九”中天气最冷的是 ( )A. 一九

2、二九B. 三九四九C. 五九六九D. 七九八九3. “七九河开”所指的该区域自然地理现象是( )A. 河冰解冻B. 河流溃堤C. 河水暴涨D. 河流结冰4. 下列四个地区的特征与“九九歌”描述相符合的是( )A. 珠江下游B. 长江中下游C. 黄河下游D. 松花江下游【答案】2. B 3. A 4. C【解析】【2题详解】数九大约从12月22日开始,北半球陆地气温最低是一月,三九四九时间约为1月9日1月26日,“数九”中最冷的是“三九四九”,因为此时大气的热量收入低于热量支出、冷空气活动频繁,地面温度更低、冬季风较强,B正确,ACD错误。故选B。【3题详解】七九(时间约为2月14日2月22日)

3、的时候冰雪开始融化,冰封的河面会慢慢解冻,又听到了潺潺的流水声,A正确,BCD错误。故选A。【4题详解】“九九歌”中所描述现象体现了当地四季分明,冬季寒冷的特征,应为我国温带地区。材料中“九九歌”三九四九冰上走,而长江中下游地区和珠江下游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不结冰;松花江下游春耕的普遍时间在4月末和5月初进行,不符合松花江下游的实际情况。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九九日期表山脉是地形的骨架,判断下列两组图形,完成下列各题。5. 下图中的所代表的山脉分别是( )A. 阴山 昆仑山 秦岭 南岭B. 天山 昆仑山 秦岭 南岭C. 昆仑山 天山 阴山 秦岭D. 天山 阴山 昆仑山 南岭

4、6. 关于下图中的所代表的山脉附近地区的地理特征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山脉附近地区的地形特征是山高谷深,山河相间分布B. 山脉东侧的降水多于西侧C. 山脉是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D. 山脉是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分界线【答案】5. B 6. C【解析】试题分析:【5题详解】由图中经纬网可以看出是天山、是昆仑山、是秦岭、 是南岭,故选 B。【6题详解】由图中经纬网可以看出山脉是横断山脉,该处地形特征是山高 谷深,山河相间分布;山脉是贺兰山,其东侧为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山脉是巫 山,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而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分界线为太行山,故 D 项 错误;山脉是大兴

5、安岭,是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故答案选C。考点:中国的地形。【知识拓展】中国地形1中国地形多种多样 在中国辽阔的大地上,有雄伟的高原、起伏的山岭、广阔的平原、低缓的丘陵,还有四周群山环抱、中间低平的大小盆地。陆地上的5种基本地形类型,中国均有分布,这为中国工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条件。多种多样的地形为我国农业生产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也使工业生产的发展有了一定基础。2山区面积广大 通常人们把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称为山区。中国山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2/3,这是中国地形的又一显著特征。山区面积广大,给交通运输和农业发展带来一定困难,但山区可提供林产、矿产、水能和旅游资源,为改

6、变山区面貌、发展山区经济提供了资源保证。3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地势是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我国地理诗词、谚语众多,如“清明时节雨纷纷”;“黄梅时节家家雨”;“三月无雨旱懈起,麦苗不秀多黄死”;“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山北黄牛下地,山南水牛犁田”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 诗词依次反映的是我国哪几个地区的地理特征()A. 青藏高原黄土高原黄淮海平原西北地区B. 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北平原青藏高原C. 东南沿海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北平原西北地区D. 江淮地区华北平原西北地区四川盆地8. 属于谚语所示地区南部区域特征的有() 地带性土壤肥

7、力较高 河流众多 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水热条件优越,盛产甜菜、油菜 有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A. B. C. D. 【答案】7. C 8. D【解析】【分析】人民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7题详解】反映夏季风在我国华南沿海地区登陆;反映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反映的是华北平原的春旱现象;反映我国西北地区温带大陆性气 候特征-日较差大C正确。【8题详解】“山北黄牛下地,山南水牛犁田”中的山是指秦岭,秦岭以北是北方地区,耕地类型是旱地,秦岭以南是水田,属于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土壤肥力较低;南方地区河流众多,有水乡之称,正确;南方地区的植被类型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南方区水热条件优越,盛产甘蔗、油

8、菜,甜菜是我国北方地区的糖料作物;南方地区的沪宁杭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正确。D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我国降水时空分布和南方地区的相关知识点,熟记课本知识点分析后解答即可读“黄河干流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9. 黄河容易发生凌汛的河段是()A. B. C. D. 10. 我国古籍中以“河水一石,其泥六斗”描述黄河的多沙状况。这种状况出现在黄河的什么河段()A. B. C. D. 【答案】9. B 10. C【解析】【9题详解】凌汛发生要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河流由低纬流向高纬,另一个是要有结冰期。符合条件的是段。黄河上游河段和入海口河段,河流明显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故

9、可能形成凌汛。正确,B正确,ACD错误。故选B。【10题详解】“一石水,六斗泥”可知,河流含沙量大;黄河流经黄土高原,由于水土流失严重,大量泥沙入河,导致河流含沙量大,河段流经黄土高原,流经下游,位于黄土高原上游,因此黄河的多沙状况出现在黄河的河段。C正确,ABD错误。故选C。下图是长江干流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1. 图中各省市区编号是2010年某项指标在全国的排名,该指标可能是()A. 面积B. 人口C. 城市化水平D. 经济总量12. 长江干流河段的特征是()A. 水流平缓河道弯曲B. 水量丰富流速急C. 江水混浊泥沙多D. 峡谷幽深猿声啼【答案】11. B 12.

10、 A【解析】试题分析:【11题详解】西藏的面积相对是比较大的,不可能排第31位,可以排除A;上海的城市化水平和经济总量不可能排第24位,可以排除C和D。【12题详解】长江干流河段位于长江的中游,水流平缓河道曲。考点:中国河流经过地球球心的直线与地表相交的两点,称为对跖点。读图,回答下面小题。13. 甲点的地理坐标为(20N,130E),则图中属于甲点的对跖点是()A. B. C. D. 14. 图中四地位于北京(116E,40N)的东南方向,且经度间距离较近的是( )A. B. C. D. 15. 在四幅图中斜线所表示的经纬线方格内,面积最大的是( )A. 所在方格B. 所在方格C. 所在方格

11、D. 所在方格【答案】13. D 14. A 15. C【解析】【13题详解】甲点的地理坐标为(20N,130E),对跖点的经纬度关系是纬度数相等、南北纬相反,经度和为180、东西经相反,因此其对跖点的坐标是(20S,50W),因此属于甲点的对跖点是,D正确,ABC错误。故选D。【14题详解】根据图中纬度判断南北方向,图中四地都位于北京的南方;根据经度判断东西方向,根据图中的经度排列顺序判断:地位于北京以东,经度差大约为10;地为100W,与北京的经度差大于180,地位于北京东方;位于20E,位于北京西方;地50W,与北京的经度差小于180,所以位于北京西方;因此位于北京(116E,40N)的

12、东南方向的是,位于西南,经度间距离较近的是,A正确,BCD错误。故选A。【15题详解】据图分析:图中四地所跨的经纬度相等。地球上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所以四地南北距离相等。地球上不同纬线长度一般不相等,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纬度越低,东西距离越大。图中地纬度最低,所以面积最大。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纬度1间隔距离相同,都是111千米。经度1间隔只有赤道上是111千米,纬度越高,经度1的间隔距离越小。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6. 图示区域( )A. 丘陵地形为主B. 地势东南高西北低C. 平原地形为主D. 地势呈三级阶梯17. 图中铜矿产地到丁村的直线距离约为

13、( )A. 0.7千米B. 1.8千米C. 2.6千米D. 3.8千米18. 图中地可见的居民点是( )A. 甲B. 乙C. 丙D. 丁19. 图中陡崖相对高度是( )A. 46米B. 53米C. 158米D. 350米20. 图示区域的最大高差可能为( )A. 549米B. 395米C. 488米D. 632米【答案】16. A 17. B 18. C 19. B 20. C【解析】【16题详解】图示区域大部分地区海拔在200500米之间,地形起伏较大,应该是以丘陵地形为主,A正确,C错误;据等高线、河流流向判断,该区域地势东北高西南低,B错误;地势大致呈2级阶梯,分为平原、低山丘陵,D错误

14、。故选A。【17题详解】图中铜矿产地到丁村纬度差为1,纬度差1距离都是111千米。因此图中铜矿产地到丁村的直线距离约为1.8千米,B正确,ACD错误。故选B。【18题详解】图中地与甲之间有山脊相隔,看不到甲,A错误;图中地与乙之间有陡崖相隔,看不到乙,B错误;图中地与丙之间是山谷,没有遮挡物,可以看见,C正确;图中地与丁地之间是凸坡,看不到丁,D错误。故选C。【19题详解】图中陡崖由2条等高线相交,等高距是50米,陡崖相对高度范围是50H150,只有53米符合,B正确,ACD错误。故选B。【20题详解】图示区域地是最高点,其海拔高度范围是500550米,最低点是50100米,因此最大高差范围是400-500米,只有488米最符合题意,C正确,ABD错误。故选C。二、能力提升类(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45分)“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南北分界线,而实际上并非真正的“线”,而是有一定宽度,准确地说应该叫“中国南北分界带”,而且,东西宽度不同,如下图所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