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长治市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精品****大师 文档编号:158363115 上传时间:2021-01-01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33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长治市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山西省长治市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山西省长治市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山西省长治市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山西省长治市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省长治市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长治市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西省长治市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有关组成细胞的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中C是最基本的元素,在细胞鲜重中的含量总是最多的B. 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含量很低,但是却不可缺少,如叶绿体色素的组成离不开镁元素C. 生物体内携带氨基酸进入核糖体的有机物一定不含S元素D. P是磷脂、蛋白质、ATP和核糖等多种化合物的组成元素。【答案】C【解析】【分析】组成细胞的大量元素有:C、H、O、N、P、S、K、Ca、Mg,其中C、H、O、N是基本元素,C是最基本的元素,但不是含量最多的元素,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元素化合物的元素

2、组成:(1)蛋白质由C、H、O、N元素构成,有些含有P、S;(2)核酸由C、H、O、N、P元素构成;(3)脂质由C、H、O构成,有些含N、P;(4)糖类由C、H、O组成。【详解】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中C是最基本的元素,在细胞鲜重中的含量最多的是O,A错误;Mg元素属于大量元素,B错误;生物体内携带氨基酸进入核糖体的有机物是tRNA,其组成元素是C、H、O、N、P,不含S元素,C正确;核糖是单糖,组成元素只有C、H、O,不含P元素,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和元素,要求考生识记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种类,明确C是最基本元素,O是鲜重含量最多的元素;要求考生识记不

3、同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再对C和D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选出正确的答案。2.如图表示人体细胞内的几种重要化合物甲、乙、丙的化学组成及它们之间的关系,X和Y表示构成这些化合物的元素(除C,H,O外)。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 X和Y代表的元素完全相同的B. 单体a和单体b的水解产物是磷酸、核糖和含氮碱基C. 甲、乙、丙都能传递遗传信息D. 丙从细胞质经核孔进入细胞核,与甲共同形成染色体【答案】D【解析】【分析】1、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反应形成肽链,肽链形成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的蛋白质;核酸根据五碳糖不同分为DNA和RNA,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RNA的基本组成单

4、位是核糖核苷酸;蛋白质是由DNA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控制合成的。2、分析题图可知,甲是DNA,a是脱氧核苷酸,乙是RNA,b是核糖核苷酸,丙是蛋白质,c是氨基酸;X是除了C、H、O之外的核酸的组成元素,为N、P;Y是除了C、H、O之外的蛋白质的组成元素,为N元素等。【详解】通过分析可知,X和Y代表的元素不完全相同,A错误;单体a是脱氧核苷酸和单体b是核糖核苷酸,前者水解产物是磷酸、脱氧核糖和含氮碱基,后者水解产物是磷酸、核糖和含氮碱基,B错误;丙是蛋白质不能传递遗传信息,C错误;丙是蛋白质,真核细胞中蛋白质可以与DNA形成染色体,D正确;故选D。3.根据如图判断,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5、 此细胞与人成熟的红细胞最明显的区别在于是否具有成形的细胞核B. 该生物没有叶绿体,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属于异养生物C. 该生物DNA上的和蛋白质不形成染色体D. 该生物无线粒体,生命活动所需能量只能通过无氧呼吸获得【答案】C【解析】【分析】图示是蓝藻属于原核生物,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类 别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细胞大小较小(一般1-10um)较大(1-100um)细胞核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染色体,只有拟核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细胞质只有核糖体,没有其它复杂的细胞器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等细胞壁细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增殖方式

6、二分裂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可遗传变异来源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共性都含有细胞膜、核糖体,都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等2、蓝藻包括蓝球藻、念珠藻和颤藻等多种类型。【详解】蓝藻细胞是原核细胞无成形的细胞核,人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A错误;蓝藻没有叶绿体,有藻蓝素和叶绿素可进行光合作用,属于自养生物,B错误;蓝藻原核细胞无染色体,故蓝藻的DNA上的和蛋白质不形成染色体,C正确;蓝藻虽然无线粒体,但是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仍由有氧呼吸获得,D错误;故选C。4.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过程中都有H的生成与利用,下列分析中合理的是( )A. 从本质上讲,二者都具有还原性,一定是同一种物质B.

7、 从来源上看,前者来源于水的光解,后者可来源于葡萄糖、H2O,C. 从去路上看,前者产生的H用于还原C5,后者与O2结合生成H2OD. 二者产生H在还原底物时,都释放出大量的能量,供给生物体生命活动的需要.【答案】B【解析】【分析】有氧呼吸:第一阶段 C6H12O6(葡萄糖) 4H(还原氢)+2C3H4O3(丙酮酸)+少量能量第二阶段 2C3H4O3(丙酮酸)+6H2O(水)20H(还原氢)+6CO2(二氧化碳)+ 少量能量第三阶段 24H(还原氢)+6O2(氧气)12H2O(水)+大量能量总反应式 C6H12O6+6H2O+6O26CO2+12H2O+大量能量无氧呼吸:C6H12O62C2H

8、5OH + 2CO2 + 少量能量(植物,低等动物和微生物) C6H12O6 2 C3H6O3(乳酸)(高等动物和某些植物,例如马铃薯的块茎和甜菜的块根等)。2、光合作用的过程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光反应阶段:场所是类囊体薄膜a水的光解:2H2O 4H+O2bATP的生成:ADP+Pi+能量ATP。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基质:aCO2的固定:CO2 +C52C3b三碳化合物的还原:2C3 (CH2O)+C5【详解】从本质上讲,二者都具有还原性,但不是同一种物质,有氧呼吸中是NADH,光合作用中是NADPH,A错误;从来源上看,前者来源于水光解,后者来源于葡萄糖和反应物中的H2O,B正确

9、;去路上看,前者产生的H用于还原C3,后者与O2结合生成H2O,C错误;光合作用产生的H用于C3的还原且消耗能量,该过程不为其他生命活动提供能量,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的比较简单,只要识记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每一个阶段的反应物和产物就可以,要结合课本的模式图进行记忆。5.下列说法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A. 细胞膜和原生质层都可以相当于渗透装置中的一层半透膜B. 用丙酮从人的成熟红细胞中提取的脂质,在空气水界面铺成单分子层面积S1与该细胞表面积S2最恰当的关系是S12S2C. 葡萄糖、氨基酸等分子先协助扩散再主动运输进入细胞时需要细胞膜上同一种载体蛋白D.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

10、的流动性,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此外还有少量的糖类,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磷脂最丰富,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由于组成细胞膜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因此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细胞需要的离子、小分子可以通过细胞膜,细胞不需要的小分子、离子和大分子不能通过细胞膜,因此细胞膜的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详解】细胞膜和原生质层都可以相当于渗透装置中的一层半透膜,A正确;红细胞的细胞膜有双层磷脂分子组成,故用丙酮从人的成熟红细胞中提取的脂质,在空气水界面铺成单分子层面积S1与该细胞

11、表面积S2最恰当的关系是S12S2,B正确;葡萄糖、氨基酸等分子一般都是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两者进入细胞需要细胞膜上不同种载体蛋白,C错误;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D正确;故选C。6.下面关于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质和细胞核中都有ATP的分布B. ATP合成所需的能量由磷酸提供C. ATP中含有活跃的化学能,葡萄糖中含有稳定的化学能D. 正常细胞中ATP与ADP的比值在一定的范围变化【答案】B【解析】【分析】ATP的结构简式是:A-PPP,其中A代表腺苷,T是三的意思,P代表磷酸基团。ATP和ADP的转化过程中,酶不同:能量来源不同:ATP水

12、解释放的能量,来自高能磷酸键的化学能,并用于生命活动;合成ATP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场所不同:ATP水解在细胞的各处,ATP合成在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详解】细胞质和细胞核中都有ATP的分布,A正确;ATP合成所需的能量来自光合作用或呼吸作用,B错误;ATP中含有活跃的化学能,葡萄糖中含有稳定的化学能,C正确;正常细胞中ATP与ADP的比值在一定范围内变化,D正确;故选B。7.已知某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25和30.如图是在30一定浓度的CO2条件下,测定某植物叶片在不同光照下的光合作用速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点时,叶肉细胞内产生ATP的主

13、要场所是线粒体和叶绿体B. 影响C点的外界因素主要是CO2浓度C. C点时的光合作用吸收CO2量是叶小时D. 若只降低温度到25,则B点将左移,C点上移【答案】A【解析】【分析】1、解答本题关键是利用题中所给条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因此由30下降到25的条件下,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均改变,光合作用强度增加,而呼吸作用强度下降,再由此判断三点移动方向。2、分析图形:A点代表呼吸作用速率,B点代表光补偿点,C代表最大净光合作用强度。【详解】A点时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三个阶段均能产生ATP,其产生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A错误;C点是光饱和点,

14、故影响C点的外界因素不再是光照强度,而主要是CO2浓度,B正确;图中可得,在C点光照下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为15mg/(100cm2小时),光照时总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的量=黑暗时呼吸作用量+ CO2的净吸收量=15+5=20 mg/(100cm2小时),C正确;若将温度降低到25的条件下,光合作用酶活性上升,光合速率上升,而呼吸作用酶活性下降,呼吸速率下降,因此要达到光补偿点,必须光照减弱,即B点左移,而净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总量-呼吸作用量,此值将增大,C点上移,D正确;故选A。8. 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 与白色花瓣相比,采用红色花瓣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B. 用黑藻叶

15、片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C. 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D. 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有色素,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答案】B【解析】红色花瓣细胞的液泡呈红色,比白色花瓣更便于观察质壁分离现象, A 正确;黑藻叶片的叶肉细胞中液泡呈无色,叶绿体的存在使原生质层呈绿色,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B错误;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不一定都相同,用相同浓度的外界溶液进行质壁分离实验时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C 正确;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含有色素,呈紫色,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D 正确。【考点定位】本题考查质壁分离,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9.下列关于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A. 转换物镜时应该手握物镜小心缓慢转动B. 以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为材料不能观察到质壁分离C. 苏丹染色后的花生子叶细胞中可观察到橘黄色颗粒D. 在新鲜黑藻小叶装片中可进行叶绿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