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地理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精品****大师 文档编号:158363112 上传时间:2021-01-0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3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地理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地理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地理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地理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地理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地理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地理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含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地理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含解析)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的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迹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4.保持卡

2、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5.作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第卷(选择题 共140分)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题意的。20世纪80年代,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市木乐镇的农民从外地买回原料,发放给各家各户,用家庭缝纫机和家用剪刀做起了皮衣、风衣、皮袋等产品。20世纪90年代,木乐镇一些服装企业为生存转型做运动服装。近年来,福建、上海、江苏等地的企业前来投资办厂,木乐镇已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最大的服装生产基地。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 20世纪80年代木乐镇服装加工业的生产特征是A. 管理方式先

3、进B. 企业规模大C. 生产过程分散D. 技术水平高2. 20世纪90年代木乐镇服装生产转型的原因可能是A. 同类企业间竞争压力大B. 国内服装市场完全饱和C. 木乐镇服装产品档次高D. 传统服装加工业门槛高3. 大量外地服装企业来到木乐镇投资建厂的最主要目的是A. 减少营销成本B. 节约运输费用C. 降低设备成本D. 节省劳动力成本【答案】1. C 2. A 3. D【解析】【1题详解】根据材料,20世纪80年代木乐镇服装加工业是从外地买回原料,发放给各家各户进行加工,因此当时木乐镇服装加工业的生产过程较为分散,管理方式落后,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低,据此选C。【2题详解】根据材料“20世纪9

4、0年代,木乐镇一些服装企业为生存转型做运动服装”,这说明服装业竞争剧烈,选A。当时国内服装市场不可能完全饱和;木乐镇服装产品档次较低,传统服装加工业设备简单,简单易操作,入行门槛低,BCD错误。【3题详解】服装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此,大量外地服装企业来到木乐镇投资建厂的最主要目的是节约劳动力成本,营销成本、运输费用、设备成本都不会因为转到这里而减少,甚至运费等还会增加,据此选D。【点睛】1828年,居住在“世界上最寒冷的城市”雅库茨克(62N)的舍尔金在自家后院尝试钻井取水,当年挖掘12米,之后挖掘工作多在冬季进行,夏季因工人在井底呼吸困难而无法挖掘。1831年挖至32米深处时,舍尔金准备

5、停止工作计划,但因俄美公司的资助而得以继续。1837年,井深达到了116.5米,但仍未取到井水。图为舍尔金井地质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 在雅库茨克难以获得井水的主要自然原因是A. 气候干旱B. 岩石致密C. 冻土层深厚D. 技术水平低5. 夏季工人在井底呼吸困难的原因是A. 大陆性气候夏季气温过高B. 井内C02无法通过对流排出C. 大陆升温快近地面气压低D. 大量冰雪融化导致井内潮湿6. 在舍尔金掘井10年时间里,其速度前慢后快,原因可能是A. 岩层前期坚硬,后期松软B. 前期气侯异常,气温过低C. 参与工人前期少,后期多D. 后期资金和技术得到保障【答案】4. C 5. B 6

6、. D【解析】考查雅库茨克区域环境特征。【4题详解】雅库茨克位于北纬62,在西伯利亚大陆腹部。称为“世界上最寒冷城市”,难以获得井水的主要自然原因是冻土层深厚。故选C。【5题详解】读材料可知,挖掘工作多在冬季进行,冬季气温低,井外冷空气收缩密度增大,容易下沉到井底,使井底CO2被迫抬升出井内;夏季温度较高,井外空气受热膨胀,密度减小,作上升运动,由于二氧化碳比空气重,井外空气不能沉入井底,而比重大的二氧化碳在井内低洼处聚集,浓度较高,井内C02又无法通过对流排出,使人在井底缺氧,导致呼吸困难而无法挖掘,造成井底的人员窒息等危害,B正确;雅库茨克位于北纬62,纬度高,夏季气温不会过高,A错误;近

7、地面气压的高低不是井底呼吸困难的原因,C错误;读材料可知,“世界上最寒冷的城市”冻土层深厚,夏季气温不会很高,不会有大量冰雪融化导致井内潮湿,D错误。故选B。【6题详解】读材料可知,1828年到1831年挖至32米,后因俄美公司的资助而得以继续,1837年井深达到了116.5米。在舍尔金掘井10年时间里,其速度前慢后快,原因可能是后期因俄美公司的资助,资金和技术得到保障。故选D。目前,日本国内有约800万套空宅(住过后空置的房屋),且空宅数量仍在快速增长。另一方面作为社会“鲜活度”的衡量标准,日本的餐厅数量则在急剧减少,由25年前的约85万家减少到了现在的约35万家。供人饮酒作乐的酒吧的数量,

8、也由25年前的约25万家减少到了现如今的5万家左右。为了维持经济发展和社会制度,日本不得不提高个人所得税。据此完成下列各各题。7. 导致近年来日本酒吧数量急剧减少根本原因是( )A. 家庭观念越来越强B. 经济在不断萎缩衰退C. 老龄化越来越严重D. 出国经商的青壮年越来越多8. 受上述情况影响,目前日本的空宅数量在急剧增长,其原因最可能是( )A. 人们大量购房保值B. 房屋变卖转让要支付的费用高C. 经济衰退导致人们的购买能力不足D. 老房子质量差,配套设施不完善【答案】7. C 8. B【解析】【7题详解】本题以日本空宅数量快速增长、餐厅与酒吧数量急剧减少现象为载体,要求考生分析日本餐厅

9、数量急剧减少的原因。意在考查考生准确运用地理知识和有关信息分析和阐释地理问题的能力。住过后的房屋出现空置且越来越多,说明人口数量在减少;光顾酒吧的人多为年轻人,酒吧数量减少,说明年轻人数量减少。这些都反映老龄化越来越严重,C正确。经济衰退不会导致大量原来住人的房屋空置,日本国内就业机会多,青壮年出国经商出现举家房屋空置的现象很少,A、B、D错误。故答案选C项。8题详解】本题以日本的空宅数量在急剧增长为背景,要求考生分析其成因,意在考查考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地理现象的成因及其影响因素的能力。大量购房保值不会导致原来住人的房屋出现空宅,A错误;购买能力不足也不会导致原来住人的房屋形成空宅,C错误;老

10、房子质量差可能导致原有住人的房子空置,但不是由受上述影响(老龄化)造成,D错误;受老龄化严重影响,离世的老人多,他们的子女名下会因此而多出一套房屋,但子女变卖房产要支付因转让而产生的高额费用,故这些多出的房屋就会被空置下来,B正确。故答案选B项。某流域洪涝多发,为治理灾害,当地在该河一条支流的河口修建了水闸。下图示意某年6月26日至9月24日该水闸上下游水位(水面海拔)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小题。9. 在该河支流河口修建水闸的主要目的是 ()A. 阻止支流洪水汇入干流B. 防止干流洪水进入支流C. 减轻干流河床泥沙淤积D. 减轻支流河床泥沙淤积10. 为有效防御洪涝,在支流河口附近地区可以 ()A

11、. 建蓄洪区B. 裁弯河道C. 植树造林D. 河道清淤11. 根据资料推测,该河流可能 ()A. 辽河B. 黄河C. 淮河D. 珠江【答案】9. B 10. A 11. C【解析】考查洪涝灾害的防治措施,河流水文特征。【9题详解】读图可知,水闸上下游水位关系洪水期闸下水位高于闸上水位,故在该河支流河口修建水闸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干流洪水进入支流。故选B。【10题详解】该题主要考查洪涝灾害的防治措施。为有效防御洪涝,通过工程措施,进行分蓄洪工程与水库的建设等拦蓄洪水,以减轻洪水灾害。在支流河口附近地区可以建蓄洪区,故选A。【11题详解】读图文材料可知,该地警戒水位出现在6、7月份,8月份低于警戒水位

12、,出现水位低的极值,说明6月份多雨,8月份少雨,该河位于江淮流域,排除ABD,故选C。第卷(非选择题,共160分)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245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135分。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雪豹是我国珍稀的一级保护动物,是世界上生活在最高海拔的动物之一,主要在夜间活动大部分分布在亚洲的高山雪线附近陡峻的山地,其中一半以上分布在我国的西部地区。中外学者考察发现我国的雪豹活动区域与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分布的重合几率只有25%。因此,学者们认为藏族社区居民参与保护雪豹是行之有效的措施。藏族居民十分喜爱和

13、崇尚雪豹,国际山水自然保护组织的科学家号召牧民们学会摄像,随时记录雪豹的行踪,并在雪豹经常出没地区安放红外夜视相机进行监视。(1)简析雪豹在我国西部能够广泛分布和生存的自然原因。(2)分析青藏高原地区与新疆地区雪豹在空间分布的差异。(3)针对青藏高原雪豹活动的区域,提出保护的有效措施。(4)有人提出使用RS技术解决记录雪豹行踪的方案但有人提出反对意见,请为反对者提出判断依据。【答案】(1)雪豹抗寒和攀岩能力极强,我国西部地形陡峭,气候严寒,有广阔的雪域高原;饮水条件优越,冰川广布;雪豹食物链上的顶层动物,没有天敌 (2)青藏高原地区因平均海拔高达4000米,雪线以上的区域广布,故雪豹空间分布很

14、广;而新疆地区沙漠面积浩瀚,高大山脉雪线以上的区域狭小,故雪豹空间分布集中在阿尔泰山脉和天山山脉(3)建立青藏高原雪豹自然保护区;动员藏族居民区群策群力;借助国际和民间组织的资金与技术设备保护及研究雪豹的生存空间 (4)卫星影像地图需要高密度地连续拍摄才能够捕捉到雪豹的踪迹价格昂贵;雪域高山面积广大,色彩单调,冰雪的白色与雪豹的肤色近色,实际拍摄中捕捉目标十分困难;雪豹是昼伏夜出的夜行中型猫科动物,夜间卫星影像拍摄困难。【解析】(1)本题要求剖析自然原因,雪豹在我国西部能够广泛分布和生存的自然原因源于雪豹自身的生存适应能力也因为中国特殊的环境。根据材料,雪豹抗寒和攀岩能力极强,我国西部地形陡峭

15、,气候严寒,有广阔的雪域高原;饮水条件优越,冰川广布;雪豹属于食物链上的顶层动物,没有天敌。(2)地域空间及海拔高度的不同直接导致了两地雪豹分布的差异。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雪线以上的区域广布,故雪豹空间分布很广;新疆地区沙漠面积大,高大山脉雪线以上的区域狭小,故雪豹空间分布集中在阿尔泰山脉和天山山脉。(3)青藏高原雪豹活动的区域多在海拔4000米的雪线以上的区域,为保护该环境,应建立青藏高原雪豹自然保护区;动员藏民参与保护;借助国际和民间组织的资金与技术设备保护及研究雪豹的生存空间。(4)反对是基于影像造价高且拍摄难度大等原因。卫星影像地图需要高密度地连续拍摄才能够捕捉到雪豹的踪迹,价格昂贵;冰雪的白色与雪豹的肤色近色,拍摄难度大;雪豹喜欢夜间出行,夜间卫星影像拍摄困难。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在高纬度或高海拔地区,冬季湖水随气温降低而迅速封冻,这时,如果湖泊底部有微生物分解产生的甲烷气体,在上升过程中会被“冻”在湖面的冰层中,形成形态各异的冰冻气泡。透过平滑如镜的冰面便可欣赏到瑰丽的“冰泡”景观。加拿大的亚伯拉罕湖原本是一片地势低洼的森林,1972年因修建水电站而形成长达30多公里、形态狭长的人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