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中考[语文]母题解密:课内文言文阅读(全国)(教师版)

上传人:瑶*** 文档编号:158358214 上传时间:2021-01-01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628.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年中考[语文]母题解密:课内文言文阅读(全国)(教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年中考[语文]母题解密:课内文言文阅读(全国)(教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年中考[语文]母题解密:课内文言文阅读(全国)(教师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年中考[语文]母题解密:课内文言文阅读(全国)(教师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年中考[语文]母题解密:课内文言文阅读(全国)(教师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年中考[语文]母题解密:课内文言文阅读(全国)(教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年中考[语文]母题解密:课内文言文阅读(全国)(教师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真题中考真题母题解密 真金试炼真金试炼备战中考备战中考 中考真题 | 母题解密 精品资源 | 备战中考2 编在前面:编在前面: 历年的中考卷可以让学生认识到中考的题型,命题风格,各知识板块的分值分布,考查 的重点及难点。这对于初三学生备战中考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而且历年的中考真题还有中 考风向标的作用,学生可以通过中考试卷分析命题趋势自我预测一下可能会出现的重点难点。 这对于学生来说帮助非常大。 很多学生在初三在复习阶段会买很多的预测试卷儿或者是模拟题。虽然也能够帮助学生 扩展题面见识更多的题型,但是这些复习资料是与中考真题相比是无法比拟的。利用好中考 真题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老师通

2、常会在中考第二轮复习期间要求学生做至少三遍中考真题,每一遍都会有不同的 侧重点。通常第一遍就是按照中考节奏去完成试卷。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掌握中考的节 奏。了解中考题试卷难易的题型分布等。中考真题通常是 80%是基础题型,20%是难题。第一 遍做中考真题并不强调分数的重要性。主要是要把握中考的做题节奏,合理安排时间。第二 遍通常要注重准确率。因为通过第一遍做题和对答案以后,需要花时间对错题进行分析,对 难题做出归纳总结。掌握中考真题的做题思路和方法。而且在做第二遍的时候,要尽可能的 去缩短时间。同时避免再犯第一次做题的错误,以能够锻炼做题的速度和准确率。做第三遍 的时候就要要求百分之百的正确

3、率。因为经过前两次的反复练习,对中考真题已经很熟悉。 尤其是对中考试卷进行研究以后,那么对于平时的模拟考试,就会显得非常简单。一般情况 下模拟考试的题型都能够在之前的中考真题中找到真实题型!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第三次, 做中考真题的时候还会出现错误,那就需要好好地反省一下了。 中考真题的作用是独一无二的,你做再多的模拟试卷都不如做一套中考真题作用大,所 以在考试前一定要认真做中考真题,并总结分析真题规律! 中考真题 | 母题解密 精品资源 | 备战中考3 专题专题 09 课内文言文阅读课内文言文阅读 【母题来源母题来源】2020 年中考广西卷 【母题原题母题原题】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马 说

4、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 枥之间,不以干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 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 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 ) B安求其能千里也 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 C骈死于槽枥之间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穿井得一人 ) D其真不知马也 其西南诸峰(醉翁亭记 )

5、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策之不以其道 A斗折蛇行(小石潭记 ) 中考真题 | 母题解密 精品资源 | 备战中考4 B横柯上蔽(与朱元思书 ) C不蔓不枝(爱莲说 ) D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用的是“托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 重用人才。 B本文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开头,一开篇就奇峰突起,发人之所未发,点明全文主旨, 突出千里马的重要作用。 C “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一句运用了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刻画出“食马者”愚昧专 横的形

6、象。 D最后一段把“真无马”和“真不知马”对照起来, “无马”一句用“邪”字轻轻带过,而“不知马” 一句则用“也”字收住,对“食马者”的深刻嘲讽跃然纸上。 【答案】 1B 2C 3B 【试题解析】1此题考查的是文言虚词的意义。A有时 / 或许;B都是“怎么”的意思;C在 / 向; D表示推测 / 代词,它的;故选 B。 2此题考查的是词类活用。例句中的“策”在这里是名词用作动词,意思是“用鞭子打” 。A名词用作 状语,像蛇一样;B名词作状语,在上面;C名词用作动词,生藤蔓;D名词用作状语,用箕畚; 中考真题 | 母题解密 精品资源 | 备战中考5 故选 C。 3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的理解。B 项

7、中“突出千里马的重要作用”理解有误,应该是突出了伯乐对千里马 的重要作用。故选 B。 【参考译文】 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却不会经常有。因此即使有千里马,也 只能在仆役的手里受屈辱,和普通的马并列死在马厩里,不能以千里马著称。 一匹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一石食。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的食量多加饲料来喂养它。这样 的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能力,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好的素质也就不能表现出来,想要和一般 的马一样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鞭策它,却不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它,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能通晓它 的意思。反而拿着鞭

8、子走到它跟前时,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他 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吧! 【命题意图】 此题主要考核学生文言实词、虚词、翻译、概括、筛选等能力,注意首先在基本理解文段内容的基础 上作答。重视日常文言文的积累。 【考试方向】 1文言实词。根据语文课程标准 、各地考试大纲及近年来的中考试卷分析,今年及今后对文言实 词的考查将呈现这样几个不变的趋势:一是对文言实词的考查将更加注重理解和运用的趋势不变;二是考 查对象为常见的实词的趋势不变;三是题型重具体释义(含句子翻译) ,轻选择、判断的趋势不变:四是 命题的文本材料由课内向课外迁移的趋势不变。 2文言虚词。在中考试题中,虽没

9、有把文言虚词作为重点,但对常见的文言虚词用法的考查还是很 普遍的。随着中考改革的逐步深入,对文言虚词的考查将更加注重理解和运用,不再考查那些繁琐的词法、 句法等古汉语知识。纵观近几年各地中考试题,文言虚词的考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虚词在语 境中的意义;二是虚词在朗读中的作用;三是文言句子的翻译。前两种是对文言虚词的显性考查,后一种 是对文言虚词的隐性考查。 3文言文翻译。中考文言语句翻译题考查的题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选择题,另一种是书面表达题。 文言语句的翻译要做到三点:一是要务必准确,要忠实于原文,符合原文文意,力求字字落实。要想做到 中考真题 | 母题解密 精品资源 | 备战中考6

10、 这一点,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注重积累,分门别类地牢记一定量的文言词语的活用义和通假字,翻译时 尽量使用直译的方式,文中涉及到的名、号、朝代等不必译出。二是译文语句要通顺。对文言文的特殊句 式(倒装句、后置句、前置句)要调整语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对文言文的省略成分,要根 据上下文的语意补齐;直译后如果行文不是很连贯,应增加必要的词语,使译文文意贯通,语言流畅。三 是译文语言应得体、生动、优美。值得注意的是,翻译文言文切不可不辨句式,望文生义,也不可词义含 混,只求大概。 4内容理解。要求能在对文言文的基本内容正确领会的基础上,进行初步分析。在理解的基础上, 有时需要根据文段内容作进

11、一步的延伸,即针对文段内容谈体会、感悟、认识和自己的观点,这就需要紧 扣文段内容,进行开放式的回答。 【得分要点】 (一)文言实词大部分具有多义性,关键是要确定一个实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具体含义。命题人往往将 考查范围锁定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方面。 1一词多义 一般说来,一个文言实词诸多义项之间会有一定的联系,其中有一个是本义,其他义项则是它的引申 义、比喻义或假借义。如“亡”的本义是“逃亡” 。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中的“亡” ,用的就是它的 本义。成语“亡羊补牢,犹未晚也”中的“亡”用的是它的引申义“丢失” 。文言文中, “亡”通“无” , 读作 w,解释为“没有” ,

12、如“河曲智叟亡以应”中的“亡” 。掌握一词多义,一靠学习课文时及时理解, 二靠准确识记。我们可以通过制作卡片的形式来积累相关知识。 2古今异义 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有着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古今异义概括起来,大致有如下几种情况: (1)词义扩大。如“河” ,古代专指“黄河” ,现在则泛指大大小小的一切河流。 (2)词义缩小。如“亲戚” ,古代还包括内亲,即自己的父母、兄弟、妻、嫂等,现在多指旁系亲属。 (3)词义转移。如“媵人持汤沃灌”的“汤” ,古代指热水、开水,现在多指菜汤。 (4)感情色彩变化。如“先帝不以臣卑鄙”的“卑鄙” ,古代是中性词,指地位低下,见识浅陋,现 在则成了贬义词,指品行恶劣

13、。需要注意的是,现代汉语中的有些双音节词,在古代是两个单音节词,如 “地方”指土地方圆, “感激”指感动振奋, “可以”相当于“可以之” ,翻译为“可凭借这个条件” 。 3通假字 中考真题 | 母题解密 精品资源 | 备战中考7 通假,指古书上有些音同或音近的字可以借用的现象,有点像我们今天说的别字。我们在理解时,一 定得找出其本字。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说” ,按“说”的一般用法,在这里讲不通,原来本 字应是“悦” , “高兴”的意思。通假字的数量并不是很多,我们可逐课进行整理,先摘出原句,之后找出 通假字,再写出本字,以便归纳记忆。 4词类活用 在古代汉语里,某些词,主要是实词,可

14、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语句中临时改变它原来 的词性。如“一狼洞其中”的“洞”本为名词,表示“洞穴” ,这里临时改变了词性,用作动词充当谓语, 表示“打洞” 。这种现象就是词类活用。古代汉语词类活用常见的有: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作状语,名 词、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动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或名词,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数词活用为动词等。 (以上四类词汇的整理归纳见第四部分古诗文速记手册 ) 另外,在具体解答这类题目时,要看清题干要求,明确是要找出“词语意思相同的两项”还是“词语 意思不同的两项” 。在解答的过程中,可以采用: 1代入法 即以选项中左句词语的意思代入右句,看

15、是否解释得通,以此来判断异同。 2排除法 把自己有把握的选项进行排除,再在剩下的选项中进行分析比较,也可以找到答案。 3词性法 根据两个词语在句子(成语)中的词性,判断两个词的意思是否相同。来源:ZxxkCom (二)翻译浅易文言文中的句子。 1翻译的标准和要求 文言文翻译的标准和要求可概括为“信” “达” “雅” 。 (1)信。所谓“信” ,就是译文要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要忠实于原文,不误解、歪曲,不遗漏,不 牵强附会,不随意增删内容。 (2)达。所谓“达” ,就是译文明白晓畅,通顺无语病,符合现代汉语语法的表达要求和习惯。 (3)雅。所谓“雅” ,就是译文语句规范、得体、生动、优美。 2翻

16、译的原则 中考真题 | 母题解密 精品资源 | 备战中考8 文言文的翻译有其原则,概括地说,就是: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和意译相结合。 (1)直译。直译,指译文要与原文保持对应关系,对句子中的每个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 就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并且,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和运用相近的表达方式,力求语言风 格也和原文一致。 (2)意译。意译,指在直译有困难的地方,从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出发,在忠于原意的前提下, 灵活翻译原文的词语,灵活处理原文的句子结构。 3翻译的方法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可概括为“扩” “换” “留” “删” “补” “调”六字,即六字诀。 (1)扩。古汉语中有大量的单音节词,翻译成现代汉语时,要把单音节词与另一个字组合,扩充为 双音节词,或者直接用对应其意义的、现代汉语中的一个合成词代替。 如:晋陶渊明独爱菊(爱莲说 ) 。译为:晋朝的陶渊明偏偏喜爱菊花。 另外,要特别注意不要把文言文中的两个单音节词误认为是现代汉语里的一个双音节词,如“于是” “虽然” “妻子” “以为” “交通” “可以” “卑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