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2-1-1雷雨同步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4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58355414 上传时间:2021-01-01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2-1-1雷雨同步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中语文 2-1-1雷雨同步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中语文 2-1-1雷雨同步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4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高中语文 2-1-1雷雨同步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4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高中语文 2-1-1雷雨同步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4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2-1-1雷雨同步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2-1-1雷雨同步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4(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专题二 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学习导言人生是一个大舞台,任你展示人性的丰富;人生是一本教科书,让你解读人性的复杂。只要有人生活的地方,人性的交响乐从来就没有停奏。一场雷雨,激荡出人性的真与伪;一滴眼泪,透视了人性的美与丑;一份名单,记录着人性的善与恶。你将从中得到心灵上的震撼,思想上的升华。关于人性,古贤孟子认为“人之初,性本善”,荀子觉得“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老庄提出人本“无知无欲”说,董仲舒得出人性“有善”亦“有恶”的结论,真可谓仁智互现。西方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费尔巴哈都持“人性本善”的

2、观点,而奥古斯等人却与之针锋相对,他们认为人在胚胎中就有罪恶无论如何,人们在对真善美的追求中逐渐学会了辨别假、恶、丑,在对人性是善是恶的追问中不断完成自身人性的升华。本专题三个板块各有侧重,诠释着共同的主题,需要我们比较阅读,用心感悟;更需要理性思考,角色体验。因为我们不仅要读懂人性,更要完善自己的人性;不仅要被闪光的人性所感动,更要用闪光的人性感动别人。板块一 灵魂的对白主题导读那是一个需要雷雨的时代,那是人物与时代的碰撞交锋,那是真实和虚假的电闪雷鸣。在假的反衬下,更能彰显真的可贵;在真的光芒中,更能突出假的卑俗。让我们走进雷雨,看看雷雨清洗出的人性的光辉。曹禺的雷雨是现代话剧成熟的标志,

3、雷雨(节选)剧情集中,两个人物在短短一瞬间内发生的故事,却牵扯了过去三十年的恩恩怨怨,剪不断,理还乱。狭小的舞台上不仅突现了伦常的矛盾,阶级的矛盾,还有个体对于环境、时代强烈不谐调的矛盾,在种种剧烈的冲突中完成了人物的塑造,其实悲剧早已潜伏在每一句台词,每一个伏笔中,无比强烈地震撼了每个人的灵魂。剧本以扣人心弦的情节,简练含蓄的语言,各具特色的人物和极为丰富的潜台词,如刀刃一般在读者的心弦上缓缓滑过,那抖颤而出的余音,至今未息。雷雨(节选)研习梳理【字词梳理】1.正音涟漪( ) 缜密( ) 报应( ) 汗涔涔( )佣人( ) 创伤( ) 樟木( ) 弥补( )咀嚼( ) 潜台词( ) 揣摩(

4、) 演绎( )忏悔( ) 江堤( )答案:,,。2.辨音伺机( ) 应届( ) 女佣( )伺候( ) 呼应( ) 佣金( )创造( ) 咬文嚼字( ) 核心( )重创( ) 咀嚼( ) 杏核儿( )答案:,;,;,;,;,;,。3.辨形演() 敲()站() 惭()名()收()入()答案:绎,驿;诈,怍;签,敛,殓。【词语积累】词义辨析意气 义气 “意气”指意志和气概,如“人民群众意气风发,斗志昂扬”;也指志趣和性格,如“他们两个意气相投”;还可以指由于主观的偏激而产生的情绪,如“这几天,他正在闹意气”。“义气”指由于私人关系而敢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名词,如“这人很讲义气”;也指有敢

5、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和感情,形容词,如“你看他多么义气”。工夫 功夫 “工夫”主要指时间、空闲时间、时候等,如“抄完这篇文章大约需要两个小时的工夫”。“功夫”指本领、造诣等,如“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指使 支使 “指使”是“出主意叫别人去做某事”,如“这件事幕后有人指使”。“支使”是“命令人做事”,如“把他支使走”。资料园地1.走近作者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中国现代剧作家。生于天津一个官僚家庭,祖籍湖北省潜江市。1922年入南开中学,加入“南开新剧团”。1925年开始演戏。1928年入南开大学政治系,1930年转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在此期间,广泛涉猎欧美文学作品

6、,特别喜欢古希腊悲剧和莎士比亚、易卜生的戏剧作品,为其以后的戏剧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33年大学行将毕业时,写出震惊文坛的处女作雷雨,经巴金推荐,在文学季刊第一卷第3期上发表。1935年夏,又创作出以都市生活为背景的四幕悲剧日出。两部作品的相继问世,奠定了曹禺在中国话剧史上的地位。以后,他又陆续创作了原野蜕变北京人明朗的天胆剑篇(与人合写)、王昭君等有名的剧本,并改编了巴金的小说家。曾任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中国文联主席等。曹禺擅长以现实主义的笔触,深入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示紧张、尖锐的戏剧冲突。戏剧氛围浓重,语言富有诗意。有些作品被译成多国文字,在国外上演。2.写作

7、背景曹禺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封建家庭。他青少年时代就目睹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社会的黑暗现实,产生了强烈的反抗情绪,经过几年酝酿、构思,1933年在清华大学读四年级时,完成了他的处女作雷雨。作者在谈到写作意图时说,雷雨是在“没有太阳的日子里的产物”“那个时候,我是想反抗的。因陷于旧社会的昏暗,腐恶,我不甘模棱地活下去,所以我才拿起笔。雷雨是我的第一声呻吟,或许是一声呼喊”(曹禺选集后记)。又说“写雷雨是一种情感的迫切的需要”,“仿佛有一种情感的汹涌的流来推动我,我在发泄着被压抑的愤懑,毁谤着中国的家庭和社会”(雷雨序)。3.戏剧形象(1)周朴园:他是一个由封建地主转化而成的资本家,残忍、冷酷、自私、

8、贪婪而又虚伪。年轻时,他对侍萍始乱终弃;年老了,他似乎在深情地“怀念”已死的侍萍,打听侍萍的坟墓,并表示要为侍萍修墓,以表示自己的“纪念”。成为绝妙讽刺的是,与此同时,他还谎称侍萍是“贤慧、规矩”的“小姐”,只跟她“有点亲戚”关系。周朴园的感情很复杂,他确曾对温柔美丽的侍萍动过情,但他对欺辱侍萍的卑鄙行径必须掩饰,因为在他看来,同“下人”有一些什么“关系”是有损门第的。到了晚年,身边的妻子繁漪很不驯服,儿子对他敬而远之,他时时感到家庭生活不如意,感到寂寞孤独,因此怀念侍萍,借以弥补他灵魂的空虚,使精神得到自我解脱。其实,他的怀念是十分“廉价”的,也是十分自私的。因此,当他知道侍萍就是眼前的鲁妈

9、,立即声色俱变,以至于最后凶相毕露,辞退四凤和鲁贵,开除鲁大海,并声称:“以后鲁家的人永远不许再到周家来。”他对侍萍的欺辱、摧残,他对侍萍的忽热忽冷、软硬兼施,充分显露了他的残忍、自私、冷酷、虚伪,说明了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伪君子。侍萍与周朴园的对话,从私生活领域揭露了周朴园的丑恶灵魂;而鲁大海与周朴园的冲突,则从社会斗争的角度揭露了周朴园反动阶级的本性。周朴园使用卑鄙的手段一方面血腥镇压工人,一方面收买工贼,分化、瓦解工人队伍,并开除了罢工工人代表鲁大海,残忍与狡猾集于一身。鲁大海在愤怒申斥周朴园时,揭露了其血淋淋的发家史:在哈尔滨包修江桥时,故意叫江桥出险,淹死二千三百名小工,每个小工的性命

10、他扣三百块钱。为了镇压罢工运动,他还唆使矿警开枪打死三十多个工人。他“绝子绝孙的昧心”的发家史,充分暴露了他的狠毒、残忍,是一个人格卑下、没有任何仁义和道德可言的反动资本家。(2)鲁侍萍:这是一个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形象。她善良、正直,备受欺辱和压迫,但又始终保持了自己的刚毅、顽强。她尝尽了人间的辛酸。年轻时她在周家当女佣,被周朴园引诱,生了两个儿子。第二个儿子刚生下三天,周朴园就逼得她抱着奄奄一息的婴儿投河自尽。被人救起后,她一直挣扎在社会最底层,“什么事都做,讨饭、缝衣服、当老妈子、在学校里伺候人”。为了孩子,她嫁过两次人,但“遇人都很不如意”。三十年悲惨遭遇、痛苦经历把她磨练得坚强勇敢,对残

11、酷的现实有清醒的认识,充满了痛恨。在课文中,她从周朴园前后态度的变化中,终于看清周朴园的本性,她以撕毁五千元支票的举动,用“我这些年的苦不是你拿钱算得清的”的控诉,表现了她的骨气和尊严。(3)鲁大海:鲁大海刚生下来就被母亲抱着投河,侥幸地跟着母亲屈辱地活下来,又饱尝了人间的痛苦。后来他到周家矿上当工人,由于具有较高的觉悟,成了罢工工人的代表。他看透了周朴园为了赚钱什么都干得出来的阶级本性。当他知道周朴园这次又用金钱收买了工人败类,平息了罢工斗争后,无情地揭露了周朴园的种种罪恶,顽强地同打手们“还手”对打,痛骂周家的人是一群强盗。虽然由于他的斗争经验不足,有着鲁莽等弱点,但通过他的斗争毕竟表现出

12、了工人阶级的大公无私和英勇、顽强的反抗精神,表现了中国无产阶级斗争到底的决心。4.标题和情节雷雨写的是一个封建资产阶级大家庭的矛盾。周朴园是这个大家庭的统治者,其妻繁漪不堪他的专横,与周朴园的大儿子周萍发生了暧昧关系。怯懦、自私的周萍又勾引了婢女四凤。出于嫉妒,繁漪通知四凤的母亲侍萍把她领走。侍萍正是三十年前被周朴园引诱,而后又被遗弃的侍女,她是周萍的生身母亲,而被她带走的儿子鲁大海又正在周朴园的矿上做工,作为罢工工人的代表,他和周朴园面对面地展开斗争这些矛盾酝酿、激化,终于在一个“天气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的下午趋向高潮,又经过一番复杂的矛盾冲突,周萍和四凤终于知道他

13、们原是同母异父的兄妹。于是一场悲剧发生了,四凤触电而死,繁漪的儿子周冲为救四凤不幸送命,周萍也开枪自杀这个罪恶的大家庭终于崩溃了。这一切都是在雷电交加的狂风暴雨之夜进行的,整个故事的背景、情节都和雷雨有关。同时,作者以象征的手法告诉人们,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沉闷的空气里,一场大雷雨即将到来。这就深刻地反映了酝酿着一场大变动的中国社会的现实。5.舞台说明的作用(1)周家客厅的布景设计:既看出是个阔绰豪华的资本家家庭,又有浓重的封建色彩。一个立柜和上面触目的大照片,既透露出故事发生的根由,又为剧情发展提供了条件。这旧家具、这照片,在剧情发展的几个关键处都发挥了作用。(2)人物的服装:鲁侍萍上场,衣

14、着反映她的性格,白毛巾裹头是劳动妇女的习惯,又反映她的身份。(3)人物动作:(鲁侍萍)有关窗的习惯,“自然地走到窗前,关上窗户,慢慢地走向中门”。“很自然地”暗示了她的身份,“慢慢地”表明了她内心的痛苦、矛盾。她的动作,自然地使周朴园回想起三十年前的梅姑娘,推动剧情发展。(4)表情:(周朴园)“汗涔涔”显出一副狼狈相;(周朴园)“惊愕”表示他极度的恐惧和不安。 (5)人物的上下场:作者总是在剧情发展最需要的时候让人物登场,让人物下场,又是为剧情下一步发展创造条件。上下场都是为戏剧的冲突和发展服务的。合作探究1.本剧在结构上的特点是什么?探究:本剧结构紧凑集中。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四顾”和“穿插”的表现手法,将“过去生活”和“现在生活”交织在一起。鲁侍萍为找四凤来到鲁家,与周朴园不期而遇,这是“现在生活”。侍萍关窗的动作和无锡口音,使周朴园感到“奇怪”,引出他的追问,于是有了侍萍的讲述和回忆。这是“过去生活”。在这一节里,周朴园急于了解“梅家小姐”的情况,步步追问;侍萍则强压悲愤,欲言又止,沉痛地诉说着自己三十多年的悲惨遭遇。周朴园由疑惑而慌张,由慌张而恐惧,最后惊讶地发现站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