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课件(公开课)

上传人:oy****8 文档编号:158085427 上传时间:2020-12-29 格式:PPTX 页数:42 大小:4.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4.2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课件(公开课)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4.2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课件(公开课)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4.2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课件(公开课)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4.2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课件(公开课)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4.2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课件(公开课)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4.2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课件(公开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2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课件(公开课)(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思维导图,运动是有 规律的,运动 .静止概念,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规律概念,特点,方法论,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 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普遍性 客观性,必须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认识、利用规律,1. 一江春水向东流 2. 铁在室外生锈了 3. 光的传播 4. 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A. 机械运动 B. 化学运动 C. 物理运动 D. 社会运动 E. 生命运动,下列分别属于什么运动?,结论

2、: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5.,哲学上所讲的运动(含义): 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一、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注意区分:,1、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2、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刻舟求剑者在物质和运动关系上犯了什么样的错误?,离开了运动谈物质形而上学,运动能不能离开物质呢?,机械运动的载体,化学运动的载体,生物运动的载体,社会运动的载体,思维或精神运动的载体,宏观物体,原子、离子,生命有机体,物质资料生产方式,人脑,物质是运动的载体,物理运动的载体,热、光、电及分子、原子,不是风动, 不是幡动, 仁者心动!,到底是什么在动?,慧能,反对两种错误倾向,A.物质是运

3、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物质离不开运动),B.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载体。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运动离不开物质),离开物质谈运动的观点 ,离开运动谈物质的观点 ,(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唯心主义(如仁者心动),形而上学(如刻舟求剑),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因而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这些有没有在“运动”呢?,(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A. 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B. 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体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

4、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空间位置 保持不变,性 质 基本不变,两种情形,法国巴黎的报纸上曾登过一则广告,上面写道:“每个人只要花25生丁(100生丁等于1法郎)就可以得到既经济又没有丝毫困惫痛苦的旅行方法。”,想一想:这则广告利用了什么观点来狡辩?,有个人按照广告刊登的地址寄去了25生丁。,不久,他收到一封回信:“先生,请您安静地躺在您的床上,并且请牢记:我们的地球是在旋转着的。在巴黎的纬度49度上,您每昼夜要跑数万公里。假如您喜欢看沿路美好的景致,就请您打开窗帘,尽情地欣赏星空的美丽吧!”,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芝诺提出,由于箭在其飞行过程中的任

5、何一 个瞬间都有一个暂时的位置,所以它在这个 位置上和不动没有什么区别,承认相对静止,否认绝对运动,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形而上学的不变论,相对主义和诡辩论,整个物质世界,物质的具体形态,宇宙中一切事物的变化和过程,性质相对稳定;位置或运动状态相对稳定,无条件的、绝对的、永恒的,有条件的、相对的、暂时的,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运动与静止的关系,区别,联系,1.赫拉克利特:“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2.克拉迪鲁:“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3.芝诺认为“飞矢不动”。

6、,看到物质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看到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是相对主义诡辩论。,看到静止,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观点。,烧脑的时候到了!,1. 古希腊哲学家克拉底鲁认为,万物只是一种不可名状的“旋风”,瞬息万变。他拒绝给事物以名称,主张对客观事物“什么都不能说”。他错误在于( ) A. 否定了事物的客观性 B. 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C. 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 D. 割裂了物质与运动的关系,课堂练习,C,2.坛经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慧能的观点 ( ) 是唯物主义观点 是唯心主义观点 割裂了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 是离

7、开物质谈运动的观点 A. B. C. D. ,B,3.“任何一个有机体,在每一瞬间是它本身又不是它本身,始终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这句话是说( ) 事物的变化是捉摸不定的 事物的运动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对立统一是各种运动形式的普遍联系 A. B. C. D. ,D,那么运动有没有规律呢?,有!,规律的内涵:,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不是主观赋予或是上帝创造,不是表面的、现象的、外在的,是确定不移的,不是偶然的,具有重复性,不是多变易逝的,探究一: 牛顿是发现还是发明了万有引力规律?,规律不是主观创造的联

8、系, 而是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判断下列哪些是规律(多选),A. 喜鹊叫喜,乌鸦叫丧 B. 新陈代谢 C.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D. 天灾预示国家衰败,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探究二:为什么我们能看到苹果落地,而没有看到万有引力?,规律不是现象的联系, 而是事物本质的联系,万有引力规律,价值规律,遗传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探究三:下一个苹果是不是还落在地上?,规律不是偶然的联系, 而是事物必然的、稳定的联系,A. 大龙打到一半被对方团灭,最后一个套路:,C.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B.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规律是必然的、稳定的联系,(1)人类对自然界的改造,能否

9、被看做是改变或创造规律?,“我出生在冬天,但是我依然又大又甜。”,“我能让水往高处流灌溉农田!开闸时还能发电和航运。”,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必须尊重客观规律!(这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前提),拔苗助长,事与愿违,庖丁解牛,事半功倍,在规律上能用、不能用的词语,发明规律,发现规律,消灭规律,尊重规律,创造规律,认识规律,改变规律,利用规律,提醒,规律联系。规律是一种联系,但是并非任何联系都是规律。 规律规则。规律是客观的,不能被制定、修改或废除。规则是主观的,可以制定、修改、补充或废除,正确的、合理的规则总是根据客观规律制定的,是对客观规律的反映。 哲学上

10、讲的规律具体规律。二者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规律的客观性,规律无好坏之分。规律并非永恒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规律的特点):,(1)原理:,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的客观性集中表现为它的不可抗拒性。,知识总结:,(2)方法论:,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11、。,发挥主观能动性,深化拓展,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提醒 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要反对两种错误倾向。 一是“宿命论”,夸大规律的客观性,认为人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二是“唯意志论”,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规律的客观性。,物质、运动、规律三者的关系,物质都是运动的,物质离不开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载体,运动是

12、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世界就是按其固有的规律运动着的物质世界,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要在物质的运动中把握规律,规律的客观性根源于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归纳总结,认识运动把握规律,运动的含义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静止的含义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规律的含义 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课堂小结,运动是有规律的,1.“鸿雁出塞北,举翅万余里。冬季食南稻,春日复北翔。”这表明( ) A. 事物都是运动. 变化. 发展的 B. 事物的运动是永恒的 C. 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D. 事物的运动都有自身的规律,

13、课堂练习,D,2. 规律是物质运动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其中必然联系是指( )A. 可能出现的联系B. 可能这样或那样出现的联系C. 事物变化发展中的确定不移的必然如此的联系D. 可能出现和可能不出现的联系,C,3. 专家指出,洪水的形成,天灾是一方面,人祸更值得关注。由于“人祸”形成洪灾,这表明( ) A. 人们能够利用规律,为人类服务 B. 事物的联系是无条件的 C. 人们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 D. 规律是客观的,违背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D,4. “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与“人不能听从规律的摆布”对比,正确的认识是( )A. 两种说法自相矛盾B. 两种说法辩证统一C. 两种说法互不相关D. 前一种说法是唯物主义,后一种说法是唯心主义,B,5. 人的思维活动和认识发展是有规律的,这种规律( ) 受到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制约 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是可以改造和创新的 是能够 被人们所认识和利用的 A. B. C. D.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