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2卷)

上传人:野鹰 文档编号:1580723 上传时间:2017-06-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2卷)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2卷)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2卷)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2卷)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2卷)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2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2卷)(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 1 页2010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 试题部分第卷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C 12N 14O 16一、选择题(本题共 13 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6下列反应中,可用离子方程式 H OH =H2O 表示的是 ()ANH 4ClNaOH NaClNH 3H 2OBMg(OH) 22HCl= =MgCl22H 2OCNaOHNaHCO 3=Na2CO3H 2ODNaOHHNO 3=NaNO3H 2O6DA 项离子方程式为 NH OH =NH3H 2O;B 项离子方程式为 Mg(OH)422H

2、=Mg2 H 2O;C 项离子方程式为 OH HCO =CO H 2O;只有 D 项离子方程式为3H OH =H2O。7下面均是正丁烷与氧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5 ,101 kPa):C 4H10(g) O2(g)=4CO2(g)5H 2O(l) H2 878 kJmol113C 4H10(g) O2(g)=4CO2(g)5H 2O(g) H2 658 kJmol1C 4H10(g) O2(g)=4CO(g)5H 2O(l) H1 746 kJmol 19C 4H10(g) O2(g)=4CO(g)5H 2O(g) H1 526 kJmol 1由此判断,正丁烷的燃烧热是()A2 878 kJ

3、mol 1 B2 658 kJmol 1C1 746 kJmol 1 D1 526 kJmol 17A燃烧热的定义是 1 mol 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放出的热量。本题中的稳定氧化物指的是 CO2(g)和 H2O(l),故 A 项正确。8在相同条件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小于在纯水中的溶解度B碘在碘化钾溶液中的溶解度大于在纯水中的溶解度C醋酸在醋酸钠溶液中电离的程度大于在纯水中电离的程度D工业上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空气可提高 SO2的利用率8CCl 2H 2O H Cl HClO,在饱和食盐水中,Cl 浓度较大,故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小于纯水中的溶

4、解度,A 项正确;I 2I I ,故碘在碘化钾中的溶解度大于在纯水中的溶3解度,B 项正确;CH 3COOH CH3COO H ,CH 3COONa 的存在抑制 CH3COOH 的电离,C 项错误;使用过量的空气可提高 SO2的利用率,D 项正确。9相同体积、相同 pH 的某一元强酸溶液和某一元中强酸溶液分别与足量的锌粉发生反应,下列关于氢气体积( V)随时间( t)变化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第 2 页9C相同体积,相同 pH 的一元强酸和一元中强酸相比较,中强酸的浓度大,与足量的锌粉反应产生的氢气体积大;起始产生氢气的速率相等,反应过程中中强酸继续电离,溶液的 c(H )大,产生氢气的速率快

5、,C 项正确。10若(NH 4)2SO4在强热时分解的产物是 SO2、N 2、NH 3和 H2O,则该反应中化合价发生变化和未发生变化的 N 原子数之比为()A14 B12 C21 D4110B(NH 4)2SO4中, n(N) n(S)21,在强热下分解,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得失电子数相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变化的 n(N) n(S)23,故化合价发生变化和未发生变化的 N 原子数之比为2(322)12,B 项正确。11在一定的温度、压强下,向 100 mL CH4和 Ar 的混合气体中通入 400 mL O2,点燃使其完全反应,最后在相同条件下得到干燥气体 460 mL,则反应前混合气体中

6、 CH4和 Ar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4 B13 C12 D1111A由于 Ar 不参与反应,CH 42O 2 CO22H 2O,O 2一定过量,气体干燥,所以气体中一定 点 燃无水蒸气,根据差量法:CH42O 2 CO 22H 2O V1 2 1 2V(CH4)(100400460) mLV(CH4)20 mL,则 V(Ar)100 mL20 mL80 mL,V(CH4) V(Ar)14,A 项正确。12短周期元素 W、X、Y、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 W、X、Y 、Z 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其电子层数的比值依次为 2、3、4、2(不考虑零族元素)。下列关于这些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X

7、和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至少 2 种的二元化合物BW 和 X、Z 两种元素分别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均有直线形分子CW、X 和 Y 三种元素可以形成碱性化合物DZ 和其他三种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其水溶液均呈酸性12D根据题意分析 W、X、Y、Z 分别是 C、O、Na、S。C 和 O 可形成 CO 和 CO2,Na 和 O 可形成Na2O 和 Na2O2,S 和 O 可形成 SO2和 SO3,A 项正确;CO 2和 CS2均为直线形分子,B 项正确;W、X 和 Y 三种元素可形成 Na2CO3,Na 2CO3是弱酸强碱盐,水溶液呈碱性,C 项正确;C 和 S 形成 CS2,不溶于水,呈中性,Na

8、和 S 形成 Na2S,水溶液呈碱性,D 项错误。13三位科学家因在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中的杰出贡献而荣获 2005 年度诺贝尔化学奖,烯烃复分解反应可示意如下:下列化合物中,经过烯烃复分解反应可以生成 的是 () 第 3 页13A根据烯烃复分解反应的规律 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 和 CH2 CH2,A 项正确。第卷27(15 分)向 2 L 密闭容器中通入 a mol 气体 A 和 b mol 气体 B,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xA(g) yB(g) pC(g) qD(g)已知:平均反应速率 vC vA;反应 2 min 时,A 的浓度减少了 ,B 的物质的量减少了 mol,有1132aa mol

9、D 生成。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 2 min 内, vA_, vB_;(2)化学方程式中, x_、 y_、 p_、 q_;(3)反应平衡时,D 为 2a mol,则 B 的转化率为_;(4)如果只升高反应温度,其他反应条件不变,平衡时 D 为 1.5a mol,则该反应的 H_0(填“”“”或“”);(5)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将容器的容积变为 1 L,进行同样的实验,则与上述反应比较:反应速率_(填“增大” “减小”或“不变”),理由是_;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率_(填“增大” “减小”或“不变”),理由是_。27答案:(1) mol(Lmin)1 mol(Lmin)112a8a(2)2316(3

10、) 100%(4)ab(5)增大体积减小,反应物的浓度增大,因而使反应速率增大减小体积减小,气体的压强增大,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少的方向(即逆反应方向)移动,因而使反应物转化率减小解析:(1) vA mol(Lmin)1 ,ct32minolL1avB mol(Lmin)1 ,tial8vD mol(Lmin)1 。c2nolL4(2)根据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的计量系数之比 x y p q2316,故x2, y3, p1, q6。(3)反应平衡时,若生成 D 为 2a mol,则消耗 B 为 a mol,B 的转化率为 100%。ab(4)若只升高温度,其他反应条件不变,平衡时 D 为

11、1.5a mol,则说明升温平衡向逆方向移动了, H0。(5)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将容器容积变为 1 L,则相当于加压,反应速率增大,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率减小。28(15 分)A、B、C、D、E、F、G、H 和 I 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气体,它们均由短周期元素组成,具有如下性质:A、B、E、F、G 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I 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C、D、H 不能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色; 第 4 页A 和 I 相遇产生白色烟雾;B 和 E 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将红热的铜丝放入装有 B 的瓶中,瓶内充满棕黄色的烟;将点燃的镁条放入装有 F 的瓶中,镁条剧烈燃烧,生成白色粉末,瓶内壁附着黑色颗

12、粒;C 和 D 相遇生成红棕色气体;G 在 D 中燃烧可以产生 E 和 H2O;将 B 和 H 在瓶中混合后于亮处放置几分钟,瓶内壁出现油状液滴并产生 A。回答下列问题:(1)A 的化学式是_,中烟雾的化学式是_;(2)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3)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4)C 的化学式是_,D 的化学式是_;(5)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6)H 的化学式是_。28答案:(1)HClNH 4Cl(2)CuCl 2 CuCl2点 燃(3)2MgCO 2 2MgOC点 燃(4)NOO 2(5)2H2S3O 2 2H2O2SO 2点 燃(6)CH4(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解析:由可确

13、定 I 为 NH3;由可确定 A 为 HCl 烟雾为 NH4Cl;由可确定 B 为 Cl2;由可确定F 为 CO2;由确定 C、D 为 NO 和 O2,再根据确定 D 为 O2,则 C 为 NO;由确定 G 为 H2S,E 为SO2;由结合 B 为 Cl2确定 H 为 CH4等小分子烷烃,然后进一步答题。29(15 分)下图是一个用铂丝作电极,电解稀的 MgSO4溶液的装置,电解液中加有中性红指示剂,此时溶液呈红色。(指示剂的 pH 变色范围:6.88.0,酸色红色,碱色黄色)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关于电解过程中电极附近溶液颜色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_(填编号);A 管溶液由红变黄B 管溶液由红变黄A 管溶液不变色B 管溶液不变色(2)写出 A 管中发生反应的反应式:_;(3)写出 B 管中发生反应的反应式:_;(4)检验 a 管中气体的方法是_;(5)检验 b 管中气体的方法是_;(6)电解一段时间后,切断电源,将电解液倒入烧杯内观察到的现象是_。29答案:(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