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7人谈

上传人:冷*** 文档编号:157721741 上传时间:2020-12-2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8.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6 7人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06 7人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06 7人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06 7人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06 7人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6 7人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6 7人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6 7人谈 展望2006 U21er21A1049ini2121作文/2006 7人谈_2006年是中国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国民经济发展开局的好坏,无论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是至关重要的。以十六届五中全会召开为标志,中国经济改革进入全面攻坚阶段,这意味着中国经济改革的内容和手段将有显著的变化。新年伊始,中国经济周刊特约国内经济学界知名人士,对2006年中国经济领域中的热点和重点,给予前瞻性的预测和分析。当然,他们的判断不尽相同,如关于2006年GDP的增长速度,国内学者张立群认为可能为9.2%,国外学者龚方雄的判断则是8.5%。中国经济运行恰逢经济增长稳定期的良好机遇,扩大消费成为保

2、持经济较高增长的关键因素;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各级政府在经济发展方面都会有一个积极动向;2006年,预计中国的经济增长仍可保持较好的增长水平,GDP增长率将达约9.2。宏观经济:从快速增长期转入稳定增长期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 张立群当前是“十五”计划和“十一五”规划的交接时期,中国正进入经济稳定增长期,这将对2006年乃至未来几年内的经济形势产生重要影响。当前政策的重点不是调控增长速度,而是完善经济增长的体制和机制,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为中长期发展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经济增长稳定期:结构优化,效益提高随着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活动趋于稳定,中国

3、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源头性拉动因素开始稳定;随着供给能力的迅速增长,市场供求关系明显改善,价格上涨对投资和生产活动的刺激明显减弱。这些使经济增长的稳定性以及总量关系的协调性有较大改善。在这一背景下,中国新一轮经济增长开始由上升期转入稳定期。经济增长稳定期的基本特征:高增长低通胀进入稳定期以后,经济运行在总量关系方面的特征是供求大体平衡,总供求总是围绕平衡点附近运动。其重要原因是:需求特别是消费结构升级引起的源头性需求拉动仍然比较强劲,这就决定了经济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水平;另一方面,供给增长能力强劲,市场对供给总量和结构的调节能力很强,使得供给能够及时跟随需求变化而变化,这就保证了供求关系的大体平

4、衡。在这一格局下,一方面市场空间很大,市场需求对产业和企业的拉动比较强劲;另一方面要求进入这一市场的产业和企业众多,增加的速度非常快。这样必然出现高增长和比较激烈的竞争相伴随的格局。这是中国经济增长以往所没有的特点。这为深化改革,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外部环境。保持经济较高增长的关键因素:扩大消费,保持家庭买车买房行为的稳定活跃,推动消费结构升级中国轿车产量,2002年增长55.1,2003年增长89.7,2004年增长11.7,2005年15月份则仅增长4(以上增长率均为比上年或上年同期)。这表明中国居民家庭购买汽车的活动开始由初期的爆发式增长转入调整稳定的过程。20

5、05年以来,随着房价上涨,买房活动不断升温,成为居民家庭投资最大的热点。2005年采取了相应的调控措施以后,已经逐渐稳定下来。目前也进入调整稳定过程。经过这些调整以后,预计车、房购买活动将趋于成熟和稳定,并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较为持久的动力。但在调整过程中,车、房的购买活动仍然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如果政策不当,有可能持续偏冷。由于买车、买房是拉动新一轮经济增长的重要源头性因素,这些方面如果持续偏冷,则可能导致经济增长率持续降低,过早进入萧条状态。这对于保持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是一个严重威胁,必须高度重视。由此也提出了稳定期的一个重要的政策目标是积极培养、引导居民家庭的买车买房活动,稳定提高经济增

6、长的源头性拉动因素。重化工业结构:调整升级加快在新一轮经济较快增长中,出现了重化工业加快发展的特点。其原因主要是:新一轮经济增长首先由住宅、汽车、电子通讯、城市基础设施以及传统消费品等终端行业拉动,其发展带动了具有中间投入性质的钢铁、有色、建材、机械、化工等行业,特别是住、行产品和城市基础设施,对中间产品的需求量很大,产业关联系数很高,对中间投入性行业的带动作用非常突出。而终端和中间投入性行业的发展,又共同拉动了能源、交通等基础产业发展;能源、交通的发展又加大了对中间产品的需求。所有这些产业联系的变化,集中起来,就是推动机械制造、冶金、化工、建材等重化工业加快发展。由于这些产业一般有建设周期长

7、、投资规模大、产业联系复杂的特点,因此这些方面的短缺现象短期难以消除;这些产业的建设一旦启动,惯性很大,带动面广,对投资的推动比较强劲。正是由于这些原因,近年来出现的一些行业性投资过热,很多集中在重化工业领域。在市场调节下,重化工生产能力有力迅速的提高,包括钢铁、水泥、有色等方面;另一方面,经过2005年以来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措施,投资过热的苗头得到有效控制,对重化工产品的需求增长趋稳;这就使重化工产品的供求总量关系得到根本改善。在此基础上,局部的产能过剩开始显露,价格下降,竞争趋于激烈,企业效益降低。这一格局必然带来重化工业的调整升级,必然使其由数量扩张型转入结构优化和质量、效益型。“三驾马车

8、”依然强劲2006年,世界经济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水平预计较2005年提高。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较好。同时,国际石油价格的不稳定性、国际局部冲突以及恐怖主义活动、不可预见的自然灾害等也对经济增长存在不确定影响。从国内条件看,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基础比较扎实,特别是通过近年来有针对性的宏观调控,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得到明显提高,可持续性也相应增强。特别要指出的,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各级政府在经济发展方面都会有一个积极动向。从三大需求方面分析,仍然可以保持较好的增长水平。消费:保持在较高水平近年来,居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特别是农民收入增幅提高;市场物价稳中趋降,供给丰富;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保

9、、医疗、教育等方面改革的推进,居民的消费预期不断改善。从未来看,这些因素仍然会继续发挥作用。车、房市场经过调整后,会逐步转向稳定,增长水平会有所提高,可持续性会增强。与此相伴随,居民家庭在旅游、文化娱乐、通讯、互联网等方面的消费也会继续较快增长。因此,未来国内消费增长将持续保持在较高水平,综合预测结果,2006年消费增幅在12左右。投资:平稳较快增长当前总量矛盾缓和,市场价格走低,投资,特别是过热行业发展受到的市场需求约束不断增强。在此背景下,市场对投资的拉动作用下降,二约束力增强。这一因素可能会使投资出现下降态势,并会有效抑制投资反弹苗头。但投资增长大幅度下滑的可能性也不大。理由是:第一,房

10、地产投资、城市建设投资仍然有很大空间。在收入和家庭财产增长的基础上,广大城市居民改善居住条件的需求潜力巨大;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速度很快,也蕴含着很大的住房需求。总体看,房地产市场的需求空间仍然十分广阔。与住房开发和人口向城市的转移联系,对城市建设的需求十分旺盛,城市建设的需求空间也十分广阔。目前对房地产业的支持逐步增加;特别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个地方政府建设城市的热情将比较高。这些仍然会推动房地产投资和城市建设投资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第二,设备更新投资仍有较大潜力。在需求约束下,当前市场竞争比较激烈。食品、轻纺、家电、汽车、电子信息等领域产品更新、技术更新速度很快;在民营经济

11、、外资经济发展很快,国有企业体制机制进行了一定转变的基础上,企业适应市场需求,主动进行更新改造的能力明显增强。在此背景下,设备更新性投资,包括建设新的生产线的投资比较活跃,增长潜力很大。第三,能源运输、社会公共事业投资仍会保持较快增长。由于这些方面的能力仍然短缺,政府在这些方面的支持力度很大,因此这些方面的投资仍会保持较快增长。在以上几方面因素支持下,未来投资仍然将保持较高增长。综合分析,2006年投资增长仍然会保持在20左右。 外贸出口较快增长顺差继续保持较大规模 如前面分析指出的,支持出口高增长的主要是一些中长期因素,预计在2006年将继续发挥作用,支持出口高增长;另一方面,国内竞争加剧的

12、格局,必将继续抑制进口增长。综合分析,随着贸易摩擦加剧和外贸增长方式转变,预计出口增幅会平稳降低;随着国内市场开放程度进一步提高,进口增幅会平稳提高。预计2006年出口增长仍会保持在20以上,进口增长会接近20。贸易顺差比2005年减少,但仍会保持较大规模。综合三项需求的分析,2006年经济增长的需求支持还是比较稳定的,在其拉动下,经济会继续保持较高增长水平,综合预测,2006年GDP增长率为9.2左右。2006年,稳健的财政政策将继续得到实施,支持“增长方式转变”和“社会全面发展”,将是稳健财政政策执行中的两大重心;财政将以坚定而积极的姿态支持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综合改革,使公共财政的阳光更多照

13、耀农村;税收除积极运用多种扶持措施促进科技进步,鼓励自立创新之外,将在税制改革方面力求有所作为。财税:稳健中深化改革文/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所长 贾康2005年,我国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财政工作部门以“控制赤字、优化结构、深化改革、增收节支”方针服务于发展、改革、稳定的大局,国民经济总体状况良好,财政收支情况正常,预计全年全国财政收入将突破3万亿元大关,增收5000亿元左右,财政赤字可以控制在预算安排的数量之内。2006年是国家“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正处于承前启后的新起点上。展望2006年,在科技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方针的指导和统筹协调之下,稳健的即中性导向的财政政策将

14、继续得到实施,财政、税收部门将按照党中央关于“十一五”规划的建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继续狠抓增收节支,坚持在同筹兼顾中确保重点,并继续推进财税体制改革,为实现经济平衡较快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而努力做出贡献。2006年财政收支的安排中,估计会进一步适当收缩长期建设国债发行规模,同时以适当增加预算内建设投资安排等方式,保持中央政府总体投资力度不发生低于上年度的变化,并把政策重点放在调整优化资金使用结构上。农村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资源节约、西部大开发等方面的重点项目建设,将得到优先支持。财政支出还会对教育(特别是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科技(特别是增强自立创新能力)、卫生(特别是公共医疗卫生防疫体

15、系)、社会保障,以及鼓励和引导消费的事项,给予必要的倾斜支持。支持“增长方式转变”和“社会全面发展”,将是稳健财政政策执行中的两大重心。2006年将是我国全面取消农业税的第一年,在连续数年“少取”方针走到农业税“寿终正寝”状态之后,“多予”和“放活”方针的执行还会加大力度,估计在粮食直补、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方面,会进一步加大补贴强度,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会以多种方式积极支持。农村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改革试点,将扩大范围并提高中央、省级补助标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社会事业发展方面,将推出财政支持的新举措。财政将以坚定而积极的姿态支持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综合改革,使公共财政的阳光更多照耀农村。2006年还将是财税继续大力深化改革之年。在按照中央“建立健全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的指导方针、积极研讨深化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的同时,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将在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政府收支分类改革、金财工程建设等方面继续扩展和深化,并积极研究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问题和积极加强政府废水收入管理,以及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对于缓解县乡财政困难和加大转移支付力度,都将有新的努力。税收方面除积极运用多种扶持措施促进科技进步,鼓励自立创新之外,还将在税制改革方面力求有所作为,这中间包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