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备战中考化学综合题专题复习【生活中常见的盐】专题解析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57359179 上传时间:2020-12-2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81.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昆明备战中考化学综合题专题复习【生活中常见的盐】专题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昆明备战中考化学综合题专题复习【生活中常见的盐】专题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昆明备战中考化学综合题专题复习【生活中常见的盐】专题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昆明备战中考化学综合题专题复习【生活中常见的盐】专题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昆明备战中考化学综合题专题复习【生活中常见的盐】专题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昆明备战中考化学综合题专题复习【生活中常见的盐】专题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昆明备战中考化学综合题专题复习【生活中常见的盐】专题解析(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昆明备战中考化学综合题专题复习【生活中常见的盐】专题解析一、初中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1 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钙的化合物,小明同学将稀盐酸滴在鸡蛋壳上,产生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这说明鸡蛋壳一定含有A Ca( OH)2B CaCOC CaClD CaO32【答案】 B【解析】澄清石灰水通常用来验证二氧化碳 ,将稀盐酸滴在鸡蛋壳上,产生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这说明鸡蛋壳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证明蛋壳中含有碳酸根,结合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含钙的化合物,说明蛋壳中含有碳酸钙。故选B2 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23A钙离子: CaB纯碱: NaCOC 3 个氢原子: 3H2-2D水中氧元素化合价

2、: H O【答案】 C【解析】【分析】【详解】A、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 个电荷时, 1 要省略。钙离子应该是:Ca2+,故选项错误;B. 纯碱是碳酸钠,化学式为 Na2CO3,故选项错误;C、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 3 个氢原子应该是: 3H,故选项正确;D、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可表示为2,故选项错误。H 2 O故选 C。3“侯氏制碱法 ”过程中涉及反应:CO2 +

3、 NH3 + H2O + NaCl = X +4ClNH(已配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X 由四种元素组成BX 属于酸类物质C医疗上X 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D饱和X 溶液可用来除去CO2 中少量HCl 气体【答案】B【解析】【分析】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出现了1 个碳原子、1 个氮原子、5 个氢原子、3 个氧原子、1个钠原子和1 个氯原子,反应后出现了1 个氮原子、4 个氢原子和1 个氯原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尚缺的1 个钠原子、1 个氢原子、1 个碳原子和3 个氧原子存在于X 中,则X的化学式为NaHCO3。【详解】A、由分析可知,X 是由钠、氢、碳、氧四种元素组成的,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4、;B、由 X 的化学式可知,该物质中含有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属于盐,选项错误,符合题意;C、由分析可知, X 为碳酸氢钠,碳酸氢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所以碳酸氢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D、碳酸氢钠溶液能与HCl 气体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将杂质转化为欲保留的物质,符合除杂原则,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除杂的原则:1、不能引入新杂质;2、除杂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欲保留的物质发生反应;3、最佳的除杂方法是除杂剂与杂质反应生成欲保留的物质。4 下列离子在pH 1 的溶液中能大量存在的是A CO32B HCO3C OHD Cl【答案】 D

5、【解析】【分析】【详解】A. pH 1 的溶液显酸性, CO32-不能在强酸性溶液中大量存在,能与氢离子结合生成水、二氧化碳气体,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 HCO3-不能在强酸性溶液中大量存在,能与氢离子结合生成水、二氧化碳气体,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 OH-不能在强酸性溶液中大量存在,能与氢离子结合生成水,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 Cl-可在强酸性溶液中大量存在,此选项符合题意。故选 D。【点睛】离子之间能结合为气体、水的离子不能共存是解答此题的关键。5 已知 A, B, C, D, E分别是铁、硝酸铜溶液、二氧化碳、稀硫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 E 是气体。有关物质之间转换关系如图所示,

6、其中“-”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可能会有红色固体析出B A 可能是硝酸铜溶液C反应可能会产生蓝色絮状沉淀D反应和反应可能属于同一种反应类型【答案】 D【解析】【分析】A、 B、 C、 D、 E 分别是铁、硝酸铜溶液、二氧化碳、稀硫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 E 是气体,则 E是二氧化碳, E 能 D 反应,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则 D 是氢氧化钠, D 能与 C 反应,硝酸铜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硝酸钠,氢氧化钠能和稀硫酸生成硫酸钠和水,则C可能是硝酸铜或硫酸,C 能与B 反应,硝酸铜能和铁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铁能和稀硫酸反

7、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B 可能铁,A是硫酸或硝酸铜。将猜想代入关系图,猜想正确。【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反应可能是硝酸铜能和铁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会有红色固体析出,故A 正确;B、 A 可能是硝酸铜溶液,故B 正确;C、反应可能是硝酸铜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硝酸钠,会产生蓝色絮状沉淀,故 C 正确;D、反应是硝酸铜能和铁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或铁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这两个反应都是置换反应,反应硝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硝酸钠或氢氧化钠和稀硫酸生成硫酸钠和水,这两个反应都复分解反应,反应和反应不可能属于同一种反应类型,故 D 错误。故选 D。【点睛】在

8、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6有碳酸钠、硝酸银、氯化钡及稀盐酸四瓶失去标签的溶液,为鉴别它们设计实验如下:用三支试管各取少量其中的三种溶液,再分别加入少量剩下的最后一种溶液。下列推测的现象或结论中,错误的是A若三支试管中都出现白色沉淀时,则最后加入的是硝酸银溶液B若两支试管中出现气泡,一支试管中出现白色沉淀时,则最后加入的是碳酸钠溶液C若三支试管中的观象分别为出现气泡、白色沉淀、无明显变化时,则最后加入的是稀盐酸D若两支试管中出现白色沉淀,一支试管中无明显变化时,则最后加入的是氯化钡溶

9、液【答案】 B【解析】【分析】【详解】碳酸钠与硝酸银可生成碳酸银的白色沉淀、与氯化钡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与盐酸放出气体二氧化碳,硝酸银还可与氯化钡、盐酸也形成氯化银的白色沉淀,氯化钡降与碳酸钠、硝酸银形成白色沉淀而与盐酸不反应,盐酸与碳酸钠放出气体二氧化碳、与硝酸银产生白色沉淀、与氯化钡不反应而无现象;A、四种溶液中,只有硝酸银能与其它三种物质都形成白色沉淀,故A 正确;B、四种溶液中,只有碳酸钠与盐酸混合才能产生气泡,因此不可能出现两支试管中出现气泡的现象,故 B 错误;C、四种溶液中,只有盐酸与其它三种物质反应能出现这样三种明显不同的现象,故C 正确;D、四种溶液中,只有氯化钡能与其它三种

10、物质中的两种物质都形成白色沉淀而与另一种物质不反应无明显变化,故 D 正确。故选 B。7 下列化肥分别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能闻到刺激性气味的是()A碳酸氢铵B氯化钾C过磷酸钙D尿素【答案】 A【解析】【分析】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能闻到刺激性气味说明生成了氨气。【详解】A、碳酸氢铵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和氨气,能闻到刺激性气味,故A 正确;B、氯化钾和熟石灰研磨不能闻到刺激性气味,故B 不正确;C、过磷酸钙和熟石灰研磨不能闻到刺激性气味,故C 不正确;D、尿素和熟石灰研磨不能闻到刺激性气味,故D 不正确。故选A。【点睛】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能闻到刺激性气味,则化肥是氨态氮肥。8 下列物质的提

11、纯所用试剂和主要实验操作均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试剂主要实验操作ANa2CO3(NaCl)水溶解、过滤BH2( HC1)NaOH溶液洗气CKCl (NaOH)盐酸溶解、蒸发结晶DKNO3溶液( KOH)FeCl 3 溶液沉淀、过滤A AB BC CD D【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 A、NaCl、 Na2CO3 均易溶于水,用过滤的方法不能除去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B、 HC1 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氢气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 NaOH 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12、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D、 KOH能与 FeCl3 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钾,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钾,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故选B。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碱的化学性质9 一定温度下,向碳酸钠饱和溶液里不断加水(V),溶液里碳酸钠的质量(W)、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a%)、碳酸钠溶液的pH、以及碳酸钠的溶解度(S),随加水的质量变化图示中正确的是()ABCD【答案】 D【解析】【详解】A 项,向溶液里加水溶质的质量不变,所以碳酸钠的质量应是一条直线,不应减少,错误;B 项,向溶液里加水溶质的质量不变,溶剂的质量不断增加,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不断减小,而不应变大,错误;C 项,碳酸钠溶液的 pH 7,而不应小于 7,错误;D 项,一定温度下,溶质、溶剂确定的情况下,温度不变,物质的溶解度不变,正确。故选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