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备战中考化学二轮化学溶液的形成专项培优易错难题含答案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57249750 上传时间:2020-12-2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96.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备战中考化学二轮化学溶液的形成专项培优易错难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0-2021备战中考化学二轮化学溶液的形成专项培优易错难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0-2021备战中考化学二轮化学溶液的形成专项培优易错难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0-2021备战中考化学二轮化学溶液的形成专项培优易错难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0-2021备战中考化学二轮化学溶液的形成专项培优易错难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2021备战中考化学二轮化学溶液的形成专项培优易错难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备战中考化学二轮化学溶液的形成专项培优易错难题含答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2021 备战中考化学二轮化学溶液的形成专项培优易错 难题含答案一、初中化学溶液的形成1对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的分析合理的是A通过闻气味区别厨房中的醋和白酒B往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该沉淀一定是BaSO4C加入足量稀盐酸可以除去硫酸镁溶液中混有少量的氧化镁D降温某溶液有晶体析出,该原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答案】 A【解析】分析: A、白醋与酒气味不同B、溶液中加入氯化钡生成白色沉淀,并不一定说明是硫酸钡,也可能是碳酸钡氯化银等沉淀C、加入足量稀盐酸可以除去硫酸镁溶液中混有少量的氧化镁,确实能除掉氧化镁,但同时又引入了新的杂质D、降温某溶液有晶体析出,不一定说明原溶液饱和,即使原

2、溶液不饱和降温溶液照样会析出晶体解答:解: A、白醋与酒气味不同,闻气味可以区分,故此选项正确B、溶液中加入氯化钡生成白色沉淀,可说明有可能生成了硫酸钡、碳酸钡、氯化银等沉淀,故此选项错误C、加入足量稀盐酸可以除去硫酸镁溶液中混有少量的氧化镁,确实能除掉氧化镁,但同时又引入了氯化镁的杂质,正确的做法是加入稀硫酸除掉氧化镁,故此选项错误D、降温某溶液有晶体析出,不一定说明原溶液饱和,即使原溶液不饱和降温溶液照样会析出晶体,只要在降温过程溶液达到饱和时即可,故此选项错误故选 A2 下列有关溶液、乳浊液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油污溶于汽油得到的混合物属于乳浊液)B可用过滤的方法将溶液和乳浊液中的分散物质

3、分离出来C植物油分散到水中形成的混合物不稳定,静置后会分层D用洗洁精清洗油脂得到的混合物属于溶液【答案】 C【解析】 A. 油污溶于汽油得到的混合物属于溶液,错误;B. 通过过滤只能除去难溶性的固体物质,错误;C. 植物油分散到水中形成的混合物属于乳浊液,乳浊液不稳定,静置后会分层,正确; D. 用洗洁精清洗油脂得到的混合物不属于溶液,错误。故选C。3 如右图为市售浓盐酸的部分标签内容,多次打开瓶盖倒出部分盐酸后,不能精确表示剩余盐酸信息的数字是()A3CDB 500mL 1.19g/cm 36.5 37%【答案】 A【解析】A、由于倒出一半盐酸,所以剩余盐酸的体积为250mL 而不是 500

4、mL;故选;B、 1.19g/cm 3 表示的是盐酸的密度,倒出一半盐酸,也不会改变,仍是1.19g/cm 3;故不选;C、 36.5 表示的是相对分子质量,所以倒出一半盐酸也不会改变;故不选;D、虽然倒出一半盐酸,但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会改变,仍是37%;故不选。点睛:溶液的特点是均一性和稳定性其中,均一性是指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和成分均相同(如一瓶溶液中,上下左右等各部分的密度都是一样的);稳定性是指在条件不变(即温度、压强等不改变,溶剂不蒸发等)的情况下,溶液中的溶质永远不会析出(即溶质与溶剂永不分离)。4 如图是固体物质a、 b、 c 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t 1时, a、

5、 b、 c 溶解度的大小顺序是:a bcB t 2时, a、 b 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C t 2时,将 40 g 的 c 加到 100 g 水中,制得的溶液不饱和D欲使 c 从溶液中结晶,可以采用降温结晶或蒸发溶剂的方法【答案】 B【解析】 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 1 时, a、 b、 c 溶解度的大小顺序是:c b a,错误; B、 t 2 时, a、 b 的溶解度相等,那么它们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正确;C、 t 2 时, C 的溶解度为40g,即该温度时40gC 溶解在 100g 水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错误; D、 c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欲使c 从溶液中结晶,

6、可以采用升温的方法,错误。故选B。点睛: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5 如图是固体A、 B 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0 t 2, A 的溶解度始终大于 B 的溶解度B t 2时分别将 100g A 、 B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 1,析出固体质量A 小于 BC t 1时, A、 B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D2时, A 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1 3 t【答案】 D【解析】 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 0 t 2, B 的溶解度始终大于A 的溶解度,错误;B、t 2时 A 的溶解度大于B 的溶解度, t 1时两物质的溶

7、解度相等,故t 2时分别将100gA、 B 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 1,析出固体质量 B 小于 A,错误; C、 t 1时, A、 B 的溶解度相等,那么它们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错误;D、 t 2时, A 的溶解度为 50g,即 t 2时, 100g 水中能溶解 50gA 恰好形成饱和溶液,此时溶质的质量为50g,溶液的质量=50g+100g=150g,即 t 时, A 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1 3,正确。故选2D。6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氯化铵和熟石灰混合研磨,闻到刺激性气味B打开盛浓盐酸的试剂瓶塞,瓶口上方出现大量白烟C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氧化镁D氢

8、氧化钠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答案】 A【解析】 A、氯化铵和熟石灰混合研磨,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氨气,所以会闻到刺激性气味;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盛有浓盐酸的瓶盖,瓶口出现白雾;C、根据镁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溶液温度的变化进行分析判断。解: A、氯化铵和熟石灰混合研磨,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氨气,所以会闻到刺激性气味,故A 正确;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盛有浓盐酸的瓶盖,瓶口出现白雾,而不是白烟,故B 错误;C、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生成氧化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C 错误;D、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溶液温度明显升高,故D 错误。

9、故答案为: A。7 已知NH4NO3 和KH2PO4 固体混合物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4%,则混合物中KH2PO4 的质量分数为A 80%B 60% C 40%D 20%【答案】 B【解析】 14% 1x 35 ,x 60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有关质量分数的计算。8 溶液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面有关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配制 5%的医用葡萄糖溶液的一般步骤是计算、称取、量取、溶解和转移B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溶液中含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C 10mL98%的硫酸溶液加入到10mL水中得到49%的硫酸溶液D消除路面上的积雪可以撒些盐,这样可以使雪较快地融化【答案】 C【解析】 A 、配制5%的医

10、用葡萄糖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葡萄糖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葡萄糖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故正确;B 、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溶液中含有较多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故正确;C、 10mL98% 的硫酸溶液加入到10mL 水中,由于微粒之间有间隔,总体积会小于20mL ,故错误;D、溶液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消除路面上的积雪可以撒些盐,凝固点降低,这样可以使雪较快地融化,故正确。点睛: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是这样的,所用仪器有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操作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装瓶贴签。9 厨房中的下列物质放入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拌,能形成溶液的是()A面粉B

11、食盐C冰块D花生油【答案】 B【解析】充分搅拌,能形成溶液的是块,只有一种物质。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溶液和浊液的概念。B. 食盐。A.面粉,D. 花生油,均形成浊液。C. 冰10 用括号内试剂有能一次性将组内物质鉴别出来的是()A固体: NaOH、 NH4NO3、 NaCl(水)B液体:稀盐酸、H2O、Ca(OH)2 溶液(石蕊溶液)C固体: ZnSO4、 CaCO3、 KCl(水)D液体: Ba(NO3)2 溶液、 MgCl2 溶液、 K2CO3 溶液(稀硫酸)【答案】 C【解析】试题分析: A、NaOH、 NH4NO3 溶于水分别放热、吸热,使温度分别升高、降低,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几乎无变化,

12、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B、稀盐酸、 H2O、 Ca( OH) 2 溶液分别显酸性、中性、碱性,分别能使石蕊溶液变红色、紫色、蓝色,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C、ZnSO4、 KCl 均易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CaCO3 难溶于水,用水不能鉴别,故选项正确;D、稀硫酸能与 K2CO3 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能与Ba( NO3) 2 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与氯化镁溶液不反应,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考点:考查酸、碱、盐的鉴别。11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物质的溶解度小于甲物质的溶解度B t2时,甲乙饱和溶液降温到t1,甲析出晶体多C t1时,甲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 2,甲溶液仍为饱和溶液D t 2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 1,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减少【答案】D【解析】A 、比较溶解度的大小要指明温度,错误;B、 t 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故t2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到t 1,甲析出晶体多,错误;C、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t 1时,甲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 2,甲溶液会变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