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学生宿舍电脑及网络使用情况调查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5723854 上传时间:2017-11-0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学生宿舍电脑及网络使用情况调查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大学学生宿舍电脑及网络使用情况调查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大学学生宿舍电脑及网络使用情况调查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大学学生宿舍电脑及网络使用情况调查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大学学生宿舍电脑及网络使用情况调查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学生宿舍电脑及网络使用情况调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学生宿舍电脑及网络使用情况调查(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天津师范大学学生宿舍电脑及网络使用情况调查研究报告05 级英语 5 班沙尘暴小组刘强 吴晓程 霍梦陶 陈铎 曾小敏 赖嫣华 董妍天津师范大学学生宿舍电脑及网络使用情况调查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互联网正日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不可缺少的工具。它能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人们对它的依赖程度与日俱增。当代的大学生可以说是互联网最普及的人群,互联网为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各种便利。但有一个问题也不容忽视有部分大学生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对其学业和身心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本次调查将大学生中网络成瘾者的行为及心理特征呈现出来,为大学生合理利用网络提供依据,使大学生正确和积极地利用网络。 1正文:(一

2、)天津师范大学学生在宿舍使用电脑及网络方面存在下列问题。1 通过调查发现,男生网络成瘾者比例高于女生,分别为 6.75和 1.56。新生网络成瘾者比例低于老生,分别为 2.88和 5.54,因此高校应加强网络知识的 教育。2 初次上网时间 网络成瘾者与非网络成瘾者初次上网时间比较从表 1 可见,网络成瘾者与非网络成瘾者初次上网时间差异有显著性(P8h,5h 的人数仅占 11.2,而非网络成瘾者分别为 14.5和 65.4。网络成瘾者不仅上网时间长,而且上网频率高,其中 62.1每周上网次数 5 次以上,而非网络成瘾者仅为 18.4。网络成瘾者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网络上,必然会影响其学业。我们通

3、过调查发现,50.0%的网络成瘾者每天学习时间小于 1h,极少有超过 3h 的,其他大多在 12h,而非网络成瘾者分别为18.7、30.3和 51.0。调查结果表明在学习成绩上网络成瘾者明显低于非网络成瘾者。4 上网目的 网络成瘾者与非网络成瘾者上网目的比较,大学生上网的目的主要有学习新知识、阅读新闻、交友、娱乐等。网络成瘾者上网主要是为了娱乐,如游戏、聊天和看电影等,上网目的单一;而非网络成瘾者上网目的更加多元化,下载资料、与熟人沟通联络、看新闻、娱乐等。5 课外活动调查 网络成瘾者与非网络成瘾者课余生活比较 从表 3 可见,网络成瘾者课余活动上网比例高于非网络成瘾者,而自习、看书和参与其他

4、课余活动明显少于非网络成瘾者,说明网络成瘾者因为上网时间多,自习看书和参与其他课余活动明显减少,课余生活比较单一,而体育锻炼差异不大。(二)上述现象分析1CNNIC 第十八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http:/ 网络游戏者不仅可以享受到游戏本身的新奇刺激,还能把虚拟世界中的所感所想应用到现实生活中,从而提高他们应对现实生活、适应现实生活的能力。究其原因有: (一)网络游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大学生的好胜心理。游戏本身具有的娱乐性质使学生获得快感,当前市场上的网吧里的游戏多是含有淫秽、暴力、迷信和反动内容。这些内容以形象生动、刺激性极强的形式出现,对独立性差的人有极大的诱惑力。另外,许多网

5、络游戏内容具有挑战性和赌博性,这对心理还不成熟,对学生来说都极富诱惑力。 2(二)游戏对大学生有强化激励作用。电脑游戏有简单和复杂两类,简单的游戏只要掌握一般性操作,就可以使紧张、疲劳的大脑得以放松,复杂的游戏则可以锻炼大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反应灵活性增加,并且还可以培养大学生对某种行为的预见性。高级的游戏中,设计者将游戏结果通过屏幕显示出来,让人得到赞赏,可以促使游戏者为了得高分而过分投入,这种游戏的强化激励作用往往使大学生难以从游戏中自拔。在游戏中追求“高分”的成就动机提供了从事这种活动的源源不断的热情。我院一学生在玩传奇卖装备赚了三千元。 (三)网络游戏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学习困难者获得

6、某种成功的体验。长期以来,由于学习压力过重,加上家长期望值过高,致使许多大学生心理不堪重负。当他们遇到困难、挫折、失败时,又找不到合适的渲泄途径,而玩网络游戏不仅能够渲泄压抑的情绪,还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在游戏中暂时的受挫不但不会削弱他们的斗志,反而使他们越战越勇,平时在学校时体验到的“压抑感”在这里荡然无存。 (四)网络游戏可帮助大学生逃避现实。网络游戏所营造的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可以使大学生尤其是那些在同学中人际关系较为紧张的孩子逃避现实中的许多不愉快。这些孩子在自己能控制的这个虚拟世界中能得到愉快的体验。一旦迷上网络游戏,成瘾心理的形成在所难免。三、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帮控对策 信息网络是随着

7、科技、经济、社会发展而出现的必然产物,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面对网络成瘾带来的挑战,高校应该采取多方位措施,针对网络成瘾者及有网络成瘾倾向者建立起帮控系统,使他们远离网络成瘾,积极健康生活。 31.加强各种教育引导,建立心灵“防火墙” (1)加强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提高他们的自律能力、自控能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建立起心灵“防火墙”,帮助他们完善人格。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互联网,更好的利用网络的便利功能,抵御网络的各种不良信息的侵害。 (2)加强网络安全及案例教育,把网络游戏、无节制上网聊天所带来的危害,通过一件件活生生的事例展现给他们,特别是有网络成瘾倾向的学生以及已患有

8、网络成瘾的学生,让他们从思想深处认识到网络成瘾的严重后果,尽早树立改变这一不良行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自己的专业学习中去。 2王立皓,童辉杰大学生网络成瘾与社会支持、交往焦虑、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J】 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11(2):9496 3蓝燕 6.4%大学生有网络成瘾倾向 http:/ (3)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比如在校园网上建设网络道德教育网站,进行系统的网络道德教育;组织网络道德的诸如辩论赛、演讲赛、坐谈会等的文娱宣传活动等,以营造浓烈的正面宣传氛围,造成强有力的正确舆论态势,对上网学生的思想形成一种大趋势的引导。 2. 建立心理咨询网站和咨询室,开展心理

9、健康教育 4建立心理咨询网站,通过剖析案例及开办网上心理讲座,让学生进行对照,明确自己的心理问题,寻求满足心理需要的正确途径;设立心理咨询室,安排有经验的心理教师和网瘾者进行沟通,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针对他们的人格特点探讨解决方法,并在学习心理、人际交往心理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指导,使他们以健康的、科学的态度投入学习生活,适应社会。 3.充分发挥党团组织、辅导员的作用 一方面,学生工作干部、辅导员应深入学生社区,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尤其要与班级中经常出没于网吧的学生谈话,做到重点防范,正确引导,同时号召全班同学进行监督,以“一助一”或“二助一 ”的形式,进行帮带【10】 ,如配他上自习,给他必要的

10、辅导等,在学生中尽量营造一种团结互助的氛围,以情动人。另一方面,在发现学生有网络成瘾倾向时及时与家长联系,家长和老师齐抓共管,用正确的方法与其沟通与交流、鼓励与鞭策,来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学生。 4. 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 学校应经常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创造条件让学生展示才能,把学生的兴趣吸引到健康向上的活动中来,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感受人际交往的乐趣,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帮助他们克服压力,正确面对挫折和挑战,更好得适应大学生活,走出孤独寂寞的阴影。 5.采用制方法控制上网并逐渐消除“网络成瘾症” 针对已经网络成瘾的大学生,我们建议这类大学生承认并正视成瘾问题,采

11、用以下方法控制上网,以期最终减轻并远离网络成瘾: (1)自我警示法。玛丽麦克默伦在其成瘾心理学一书中指出:成瘾后个体陷入的程度取决于当时的情形和他的支付能力。当大学生发现自己被互联网“俘获”并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可以让他分别用两张卡片列出网络成瘾给我们的学习、生活都带来哪些危害和摆脱网络成瘾带来的好处,然后让其随身携带这两张卡片,时时处处提醒自己,约束自己的行为。 (2)行为契约法。让大学生网络成瘾者与家人、朋友、学校共同订立行为契约,让学生用诚信度等来约束自己。 (3)代替法。如吸收网瘾者参加社团、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郊游等,用有意义的活动来代替上网。 (4)探索学校图书馆。尽管通过网络

12、也能找到想要的东西,给予我们帮助,但图书馆具有更强的组织性,它能引导大学生更有效地找到所需的资料。更为重要的时,图书馆时一个十分安静的地方,非常适于学习,这是坐在电脑前所不具备的,所以,我们建议大学生能多去图书馆,尽情地再知识的海洋中徜徉。4林绚晖 阎巩固 大学生上网行为及网络成瘾探讨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J】 ,2001,15(4) : 281 参考文献:【1】CNNIC 第十八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 【2】王立皓,童辉杰大学生网络成瘾与社会支持、交往焦虑、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J】 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11(2) :9496 【3】蓝燕 6.4%大学生有网络成瘾倾向

13、http:/ 【4】林绚晖 阎巩固 大学生上网行为及网络成瘾探讨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J】 ,2001,15(4) : 281 附录 1 课题研究报告附录 2 调查报告附录 1天津师范大学学生宿舍电脑及网络使用情况调查小组名称:沙尘暴小组成员:刘强 陈铎 霍梦陶 吴晓程 董妍 曾小敏 赖嫣华一、问题的提出与背景由于宿舍上网条件比较便利,目前我校学生宿舍使用网络比较普遍。便捷的网络环境渠道虽然提高了同学们获取信息的效率,却使很多同学沉溺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甚至严重影响了学业。网络对于今天的在校大学生来说,就像是课堂之外的第二个空间,成为大学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如何健康有效地利用网络,是当今高等教

14、育领域面临的一个新问题。我们对此十分关注并对此进行调查分析二、文献检索 网络的普及给人们的日常带来了翻天覆的变化。人们利用网络资源来填补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不足。然而,网络却是一把“双刃剑” 。人们享受网络便利资源的同时,另一方面也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侵蚀。网络,随之而来的一些问题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甚至危害到社会的秩序。大学生网络成瘾就是伴随网络而来的突出问题。大学生网络成瘾会带来三种后果。从微观方面讲,会影响大学生的学习和前程,以及大学生和家庭之间的关系。从宏观上来说,大学生网络成瘾会使我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战略受到阻碍或破坏,影响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因此,对大学生网瘾问题,我们全社会必须

15、予以关注。1.网络成瘾的概述“网络成瘾” (INTERNET ADDIVTION) ,又称“网络成瘾综合症” (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 简称 IAD) ,目前对网络成瘾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和诊断标准。不同的学者对其命名也不同。诸如网络狂、上网狂、计算机依赖、因特网成瘾障碍、病态因特网使用、因特网成瘾或因特网依赖。都是对过度使用因特网的描述。网络成瘾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精神病医生 Goldbery 在 1994 年提出的。当今学术界对网络成瘾的内涵认识基本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种观点:网络成瘾是一种网络技术下的心理疾病;网络成瘾是一种因为习惯而导致的行为成瘾。2.大学生网瘾问题的现状:大学生上网的目的主要有上网聊天交友、玩网络游戏、网上收集信息等。由于处理不当,对上网产生了一种心理上的依赖。其主要表现为网络聊天与交际成瘾、网络游戏成瘾、网络信息收集成瘾等多种形式。据中国 Internet 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截至 2004 年 6 月 30 日,中国网民人数为 8700 万,大专以上学历的占 56.8%,1824 岁的网民占 36.8%(这正是大学所处的阶段) ,大学生中约 84%在上网。网络给人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网络成瘾现象越来越严重,而大学生网络成瘾已引起人们的关注,国外一项研究表明,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