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儿歌艺术与儿歌审美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5720669 上传时间:2017-11-0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4.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议儿歌艺术与儿歌审美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浅议儿歌艺术与儿歌审美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议儿歌艺术与儿歌审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议儿歌艺术与儿歌审美(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议儿歌艺术与儿歌审美摘要:现行人教版中等幼儿师范幼儿文学对儿歌的艺术审美特质论述不够丰富,笔者查阅大量资料,就儿歌的艺术与儿歌的审美做了专题研究,本文是对教材的必要补充,也是对幼师幼儿文学人才素质培养的一个贡献。关键词:儿歌;艺术特质;审美一.儿歌的情感美情感美不仅是指儿歌本身所特有的意境,更是指亲子游戏中父母的情感表达。第一,摇篮曲(母歌) 。摇篮曲不同于其他歌曲,它是具有催眠特性的典型乐曲,通常以摇摆节奏的 6/8 拍写成。它曲调平和,节奏缓慢,所以最容易使宝宝安静下来,而且很快进入睡眠状态。孕妇唱摇篮曲,腹中的胎儿也会学着“歌唱 ”,这种有氧运动能刺激胎儿脑细胞的生长、提高其运动的活力

2、、改善母体和胎盘。有许多适合孕妈妈听的外国乐曲,如普罗科菲耶夫的彼得和狼 ,罗伯特舒曼的梦幻曲等。一些中国名曲也可以作为选听对象,如平湖秋月 、 采茶扑蝶等。第二,念唱中的童趣之美(子歌) 。娱情歌、颠倒歌、幼儿唐诗都可以。体现孩子的稚拙可爱,又具有健康的教育意义。子歌最好是母亲可以和着音乐同步吟唱,既让宝宝熟悉妈妈的声音,又利于培养其倾听习惯。事实上,幼儿在婴儿期已经能够接受简单的语感训练,比如 0-3 个月时,孩子能通过简单的语句进行情绪识别。幼儿在这种称作“子歌” 的哼唱中,从其优美的音调和旋律中体会到的是一种温馨的母爱,潜移默化地培养了一种信任、关爱的性格情操。此外,心理学中讲到儿童的

3、思维具有“泛灵观念” ,这使得儿童看待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有意识、有感情的。儿歌也通过拟人赋予童趣。如:“ 小露珠,真淘气,坐着绿叶打滑梯,咚的一声摔下来,一头钻进泥土里”。二.儿歌的音乐美儿歌自身以短句为主,辞格中夹杂儿化音、叠声、叠韵、回环、反复,并构成了节律性,使整体变得优美。常见如连锁调、绕口令、字头歌等,可以纠正发音,锻炼记忆力。第一,儿化音和轻声。儿化音给语言带来了柔美和亲切感,轻声使语言和谐动听。“ 一颗小谷粒儿,没当一回事。小兔一顺手儿,把它扔进地儿。谷粒生谷苗儿,谷苗生谷穗儿,谷穗磨小米儿,小兔吃一顿儿。 ”第二,顶真、反复。顶真就是指用前一个句子的结尾部分作后一个句子的开头

4、,使相邻的两个句子头尾蝉联、环环相扣的辞格方式。“ 羊,羊,跳花墙;花墙高,跳石桥;石桥大,跳篱笆;篱笆低,跳水池;水池小,啥好跳,蹲在圈里啃干草。 ”6“xx/xxx/xxx/xxx”的节奏,加之其采用连锁调的形式,以相同的词连接上下句,随韵结合,句法简短,顺口、易记,有着浓郁的游戏色彩,深受幼儿的欢迎。第三,叠词叠韵,合辙押韵。常见于绕口令,通常将若干双声、叠韵词汇或发音相同、相近、易混淆的词汇集中在一起,编成简单有趣、语言拗口的童谣。“ 有个小猴叫毛毛,一天下山去摘桃,摘下桃它就跑。跑上山,把桃咬,沾了一嘴白毛毛,原来是只大棉桃。 ”第四,列锦。列锦就是将两个以上的名词性成分并列在一起,

5、铺排成句,形成一个有强大语势链的辞格方式。读来如珠落玉盘,流转自如,令人听来悦耳。常见于字头歌,例如:“ 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六五四三二一。七个阿姨来摘果,七个花篮手中提,七个果子摆七样:苹果,桃儿,石榴,柿子,李子,栗子,梨。 ”三.儿歌的形象美儿歌的形象美体现在修辞方面。修辞中的摹状、拟人、设问、比喻夸张等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渲染力。第一,摹状: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所要描述的事物的状态、颜色及声音模拟出来,给人一种鲜明的印象。摹声是用象声词来描摹事物声响的一种形状。小猫 cat 瞄瞄瞄, cat、cat 是小猫;小狗 dog 旺旺叫,dog、dog 是小狗;摹色是用色彩词来描摹事物颜色的

6、一种摹状。“ 大萝卜,水灵灵,小白菜,绿莹莹,西红柿像灯笼,黄瓜一咬脆生生,多吃蔬菜身体好,壮壮实实少生病” 。摹形是用象形词来描摹事物的一种摹状。“ 兔子尾巴一点点,公鸡尾巴弯又弯,鸭子尾巴扁又扁,孔雀尾巴像把扇。 ”对形体的模拟活灵活现,增添了作品的情趣。第二,设问:它可以引人注意和深思,同时也能使儿歌的抒情状物有起有伏,生动别致。如:什么虫儿嗡嗡嗡?什么虫儿提灯笼?什么虫儿爱跳舞?什么虫儿吃害虫?蜜蜂飞来嗡嗡嗡,萤火虫儿提灯笼,花儿蝴蝶爱跳舞,蜻蜓最爱吃害虫。第三,起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 板凳板凳歪歪,菊花菊花开开,开几朵?开三朵,爹一朵,娘一朵,留下一朵给白鸽。 ”第

7、四,比喻和夸张。大螳螂,穿绿袄,举着两把大镰刀,走啊走,跳啊跳,害虫抓住跑不了。四.儿歌的行为美第一,锻炼肌肉群。幼儿天性好动,听唱儿歌时喜欢随着节奏摇摆身体。因此边唱边玩,且歌且舞,可以增强趣味性,锻炼肌肉群,提高对儿歌的认知度。游戏歌中的手指操 、 健康歌都属于此。第二,社会常识训练。生活自理“ 肚皮上开个洞,剥呀剥呀剥桔子,剥好了,尝一尝,酸酸甜甜,味道香”。安全防范“ 小白兔乖乖,把门开开,快点开开,我要进来,不开不开就不开,妈妈没回来,谁叫也不开。 ”卫生健康“ 我是一个大苹果,小朋友们都爱我。请你赶快洗洗手,要是手脏别碰我。 ”谦逊礼让“ 排排坐,吃果果,你一个,我一个,爸爸睡了留一个。 ”“ 小板凳,你莫歪,让我爷爷坐下来。我帮爷爷捶捶背,爷爷说我好乖乖。 ”环保节约“ 水龙头,滴滴答,一滴一滴流泪花,小小手,拧拧紧,水管忍住不哭啦。 ”通过对儿歌艺术形式及审美特质的解读,我们可以发现,儿歌来源于生活,最后也要回归于生活,它的载体更是丰富多彩地渗透在生活中的各个领域。我们要充分地利用儿歌的美学特征,以达到促进儿童语言能力发展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