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经验[参照]

上传人:x****育 文档编号:157003303 上传时间:2020-12-20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503.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经验[参照]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经验[参照]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经验[参照]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经验[参照]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经验[参照]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经验[参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经验[参照](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经验 中央企业是我国技术创新能力积累时间最长、技术创 新制度建设和基础设施最为完善、总体技术创新能力最强 的一类企业,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 用。多年来,央企从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出发,坚持依靠技 术创新支撑和引领业务发展,大力实施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工程,取得了一系列如高速铁路、载人航天、探月工程、 西气东输等丰硕的成果,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认真归纳 总结现有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对进一步加强央企技术创新 体系建设,推进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 参考意义。 1 典型央企的成功做法 为充分掌握央企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实际情况,本文对中 国航天科工集团(简称航

2、天科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 司(简称中国石油)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石 化)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移动)、国家电网 公司(简称国家电网)等10 多家典型央企进行了现场调研 和案例分析。依据对典型央企的实地调研情况,央企技术 创新体系建设的成功做法可概括为以下六方面内容。 1.1 把技术创新作为公司的核心战略,建立起比较完善和有 效的决策和规划体系一是把技术创新作为公司的核心战略 1 / 14 之一。按照国家“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 来”的科技工作方针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结合公司实 际,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驱动力为核心,制定 公司科技发展战略

3、、目标任务、战略重点,确定年度计 划,并按照“探索一代预研一代研制一代生产运用一 代”的思路,制定有序接替的科研计划体系。二是设立科技 决策规划与管理体系。设立了由主要领导牵头、各业务部 门负责人参加的科学技术委员会,负责公司重大技术创新 战略问题决策。同时,为了落实公司科技战略规划、规范 科技管理工作,央企集团层面大都设立了行使科技管理职 能的相关部门,负责公司科研项目管理、科技规划计划、 科技条件平台建设、科研成果管理、科技奖励、考核监督 指导下属单位科技管理工作,以及对外科技交流等;在子 公司层面,根据具体情况设立对口部门,配备专职科技管 理人员,负责组织科技规划和项目建议计划编制,组织

4、科 技项目实施和新技术推广应用,开展技术需求分析等。三 是组建辅助科技决策的专家咨询团队。部分央企设立了专 门的技术咨询委员会,由内外部专家组成专家团队,对重 大事项开展调查研究,提出咨询意见和建议。有的央企在 技术咨询委员会的基础上,还按领域组建专业分委员会, 为公司各类技术决策提供咨询意见,支撑公司科技决策。 以航天科工为例,公司建立了以顶层战略为导向的技术创 2 / 14 3 / 14 层次”的技术创新组织体系具有典型代表性。中国石油总部 直属科研院所与企业研究机构两级各有侧重、分工合作。 总部层面科研机构,包括直属科研院所、专业技术研究中 心,主要从事应用基础、重大基础理论、超前共性和

5、重大 关键技术(装备)研发。下属企业层面科研机构,包括地 区公司研究院和特色技术中心,主要按照特色进行定位, 从事与下属企业自身生产经营相关的特色技术攻关、新产 品开发、生产技术攻关、技术集成应用以及支持日常生产 的相关科技工作。 1.3 保持较高水平的研发投入,形成强有力的条件平台支撑 体系和标准管理体系一是建立稳定增长的科技投入机制。 通过绩效考核、激励政策、专项基金及多种渠道筹集资金 等,保持科技投入的稳定增长。一些央企还建立了计划、 财务、预算、科技、审计等部门的会商和协调制度,加强 对科技投入的统筹管理,完善科技经费监督管理和绩效评 估体系,提高经费使用效率,切实把资金用到“刀刃”上

6、。二 是搭建基础条件平台。为改善科研硬件条件,投入资金更 新实验设备和装置,建立公司重点实验室、试验基地、国 家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部分央企还集中公司科研资 源,建立了企业科技园。经过多年的投入和建设,央企基 础条件平台的仪器设备新度系数总体上有较大提高,实 4 / 14 验、试验能力大幅度提升。三是形成标准管理体系。为加 强对公司技术标准的统一集中管控,形成技术标准体系, 在集团总部层面建立负责技术标准战略规划、技术标准管 理的相关机构;制定标准管理办法和流程,规范公司技术 标准管理工作,提升标准编制质量;将标准制定、国际标 准化作为公司科技创新工作评估及研究机构经营业绩考核 指标;通过积

7、极参与国内外行业技术标准制定、担任国内 外技术标准机构的领导职务、主动与国际标准融合、搭建 国际技术合作平台等策略和措施,大力提升公司技术标准 的话语权,推进技术标准的国际化进程。以中国移动为 例, 2010 年以来科技投入增长率大于10% ,2012 年企业科 技投入总额达157.87 亿元。在科技条件平台建设方面,中 国移动信息技术实验室的规模和先进性已居国内外同类通 信实验室前列,拥有2 个国际组织全球测试认证基地、2 个 国家级工程 (重点 )实验室 (中心 )、7 大测试认证实验室、6 大 基础研究实验室和4 大开放试验中心。同时,中国移动建 立了集中化标准管理体系(图2) ,以占领

8、国际博弈的制高 点。具体内容包括:一是在集中化体系框架下,实现公司 标准工作策略和标准计划的统一制定,企标和国际标准文 稿的统一评估管理;二是在网络规划、可研、设计、设备 采购等环节狠抓企标实施落地,保障中国移动全程全网的 完整性和一致性,降低建设成本、提高运营质量;三是形 5 / 14 成了目标明确、计划周密、组织完善、评估严谨的国际标 准长效工作机制,国际标准话语权明显提升。 1.4 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广泛开展合作共建,形成有效的协 同创新体系一是开展联合研发。为减少研发中的不确定 性、缩短研发周期、广泛利用外部科技资源,央企从自身 需要和科技资源情况出发,以合作项目为纽带,与国内外 优秀

9、大学、科研机构、外部企业开展合作研究。这种联合 研发一般设定了明确的合作目标和期限,制定了合作研 发、成果分配和风险承担等方面的规则,合作形式包括资 金、人才、技术成果等多种方式。二是共建科研平台。为 提高公司科技研发水平、吸引和利用外部科研资源、培养 公司科研人才,一些央企选择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 企业建立联合研发平台,包括联合研发中心、联合实验 室,长期从事涉及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并形成优势互 补、分工明确、风险共担的长效合作机制。三是开展产业 链协同创新。一些央企以国家重点产业、区域支柱产业发 展需要和公司业务需求为基础,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 校、科研院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形成产

10、业技术创新联 盟,围绕产业技术创新的关键问题,开展技术合作,突破 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形成产业技术标准,实行知识产权 共享,实施技术转移,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人员交流 合作。例如,多年来,国家电网依托发展特高压重大工 6 / 14 程,将国内电力、机械等相关行业的科研、设计、制造、 施工、试验、运行单位和高等院校等资源整合起来,以科 研为先导,以设计为龙头,以设备为关键,以建设为基 础,开展联合攻关,在世界上率先全面攻克了特高压交流 输电技术难题,建成了商业化运行的试验示范工程(图 3) 。在协同创新中,国家电网坚持作为创新链的发起者, 创新目标的提出者,创新过程的组织者、参与者、保障者 和

11、决策者,创新成果的首次应用者及大规模商业化的推动 者,成为创新联合体的核心主体,主导创新全过程。国家 电网充分调动创新链各利益相关方的积极性,集中国内外 的优势资源和力量,拉近创新成品与实际需求之间的距 离,为创新过程赋予强大的动力源。 1.5 采取经济手段与行政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一体化的 技术开发与成果推广应用体系一是设立研发、设计、生产 一体化专项。为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打破部门壁垒,打通 技术创新链条,将研发、设计、生产、推广等领域的相关 人员集合起来,实现各专业部门的协同合作,保障科研成 果的顺利转化。二是建立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制度与流 程。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制定了科技成果转化办法

12、和相 关制度,规范科技成果转化职责、流程及绩效,规定成果 转化的条件、机制、指标、程序。三是采取分层管理的成 果转化模式。央企总部层面集中管理科技成果的知识产 7 / 14 权,制定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管理办法与评估机制,形成 新技术成果推广目录,运用经济和行政手段促进成果转 化。同时,成立专业技术服务或推广中心具体负责成果推 广应用工作。四是科技成果的有形化。为推动科技成果和 核心技术在公司内部的共享和推广应用,开展技术有形化 集成和自主创新重要产品认定。公司组织各下属单位专家 对研发的实用特色技术进行系统的梳理提炼和总结集成, 围绕已形成的核心技术,开展公司各业务领域核心技术系 列的有形化、

13、集成化工作,有效促进了技术的产业化、商 业化和推广应用,并将技术成果有形化纳入科技项目验收 管理。典型案例如中国石化的“十条龙”科技攻关模式。公司 自 1991 年起建立并开始实施“十条龙”攻关制度,对带有共 性、关键性和对公司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科技开发项 目,坚持实行“十条龙”攻关,即把公司内部的科研、设计、 设备制造、工程建设、生产和销售等各方面的力量组织起 来联合攻关(图4) ,确保自主开发的技术以最快的速度实 现工业转化,工业化成功后迅速大力推广。20 多年来,中 国石化形成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支撑主业的核心技 术,已经实现122 项技术的工业转化,取得了显著的经济 效益和社会

14、效益。图4 中国石化“十条龙”科技攻关模式 1.6 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完善技术创新考核体系一是加强对 企业领导班子的技术创新业绩考核。将自主创新成果、产 8 / 14 品推广应用等列入对企业领导班子的业绩考核。二是开展 技术创新评价工作。制定专门的技术创新评价办法,建立 技术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如科研成果产出、专利情况、科 技成果转化等) ,对下属单位及研究机构的技术创新工作进 行全面系统的年度评价,并与单位绩效挂钩,或者针对下 属机构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每年发布技术创新能力 评价报告。三是开展科研人员绩效考核。采用个人岗位目 标责任制,对创新项目团队的负责人和团队成员设置不同 的绩效考核目

15、标。对于项目负责人,依据项目团队取得的 创新成果以及推广应用情况进行考核;对于团队科研人 员,采用关键绩效指标与工作目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 核。宝钢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宝钢)的技术创新评价管理 具有典型代表性(图5) 。宝钢技术创新评价管理由技术创 新体系能力评估和技术创新指标绩效评价两部分组成。体 系能力包括统筹策划能力、外部资源利用能力、组织保障 能力等;技术创新指标包括共性指标和个性指标,共性指 标反映集团的总体要求,包括研发投入率、新产品销售 率、专利申请量等指标,个性指标体现各子公司重点推进 工作要求,如环境友好产品率、合理化建议经济效益等。 评价管理采取季度跟踪和年度最终评价相结合的

16、模式。年 初,公司制定技术创新年度计划,确定集团及各子公司科 技目标,下达至相关子公司。每季度进行绩效跟踪,通过 9 / 14 技术创新例会(绩效对话会)进行点评。各单位技术创新 年度评价纳入集团对单位负责人的年度评价。 2 主要经验 2.1 紧密围绕国家需要,充分借助政府的协调和推动作用, 是央企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关键央企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必 须与国家战略相吻合,服务和服从于国家战略需要。而 且,央企只有站在国家与民族发展的高度,紧密围绕国家 发展需要,坚持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公司发展的推动力 量,才能拥有更加宽广的视野,掌握更全面的信息,形成 更正确的判断,制定出更合理的技术创新战略与计划,凝 聚更多的创新力量与资源,取得更大的创新价值,建成更 适合自身发展的技术创新体系。航天科工、中国石油、中 国移动等一批央企正是靠着围绕国家重大需求,紧密结合 公司发展需要,不断提升完善主营业务领域核心技术,持 续开展前瞻性基础性研究,才逐渐建立完善起公司的技术 创新体系。政府在央企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 引导和推动作用。特别是在产业发展政策制定、市场环境 培育、政府采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理论文章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