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专用5年高考3年模拟A版2021高考地理专题五地表形态的塑造课件1299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156998831 上传时间:2020-12-20 格式:PPTX 页数:41 大小:1.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标专用5年高考3年模拟A版2021高考地理专题五地表形态的塑造课件1299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课标专用5年高考3年模拟A版2021高考地理专题五地表形态的塑造课件1299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课标专用5年高考3年模拟A版2021高考地理专题五地表形态的塑造课件1299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课标专用5年高考3年模拟A版2021高考地理专题五地表形态的塑造课件1299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课标专用5年高考3年模拟A版2021高考地理专题五地表形态的塑造课件1299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标专用5年高考3年模拟A版2021高考地理专题五地表形态的塑造课件129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标专用5年高考3年模拟A版2021高考地理专题五地表形态的塑造课件1299(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五地表形态的塑造,高考地理,考点清单,考点一岩石圈物质循环,基础知识,1.岩石的分类 (1)岩浆岩:岩浆冷却凝固而成,分为侵入岩(如花岗岩)和喷出岩(如玄武岩)。 (2)沉积岩:在外力作用下形成,具有层理构造,可能含有化石。如石灰岩、页岩、砂岩、砾岩等。 (3)变质岩:在高温、高压的变质作用下形成。如石灰岩在变质作用下形成大理岩。,2,2.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岩石圈的物质在内外力作用下不断运动和变化,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新岩浆的产生,周而复始,构成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3,重点难点,1.岩层新老关系的确定 (1)沉积岩是受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因而一般的规律是岩层年龄越老,其位置越靠

2、下,岩层年龄越新,其位置越靠上。即由下往上,岩层年龄由老到新。 (2)岩浆岩可以按照其与沉积岩的关系来判断。喷出岩的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侵入岩晚于其所在的岩层。 (3)变质岩是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多受岩浆活动的影响,因而变质岩的形成晚于其相邻的岩浆岩。,4,2.判断三大类岩石和岩浆(以下图为例) (1)判断三大类岩石和岩浆,大致可以用进出箭头的多少来区分。 岩浆:三进一出。 岩浆岩:一进三出。 变质岩和沉积岩:二进二出。,5,注:沉积物指向的一定是沉积岩,化石只存在于沉积岩中,且只有沉积岩具有层理构造。 (2)判断箭头含义 指向岩浆岩的箭头冷却凝固,是内力作用。 指向沉积岩的箭头风化、侵蚀

3、、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是外力作用。 指向变质岩的箭头变质作用,是内力作用。 指向岩浆的箭头重熔再生作用,是内力作用。,6,考点二内力作用与地貌,基础知识,1.内力作用 (1)能源来源: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2)主要表现形式及影响,(3)结果:总的趋势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7,2.内力作用地貌 (1)褶皱山:岩层在挤压下发生塑性变形而形成的山脉。 (2)断块山:由断层发育而成的山岭。 (3)火山:岩浆沿着地壳的中央喷出口或管道喷出,往往会形成火山。,8,3.板块分布示意图,9,思维延伸内力作用引发的地质灾害 主要是地震和火山喷发,全球有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

4、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均位于板块边界处。,10,1.板块运动边界类型,重点难点,11,2.地质构造的应用图示 地质构造在工程选址、找水、找矿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可通过下图进行理解。,12,3.地壳运动性质的判断 (1)根据岩层上下关系。若岩层呈水平状态,并且从下到上依次由老到新连续排列,说明在相应地质年代里,地壳稳定,地理环境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2)根据岩层的弯曲。若岩层出现弯曲、倾斜甚至颠倒,说明岩层形成后,因地壳水平运动使岩层发生褶皱运动。 (3)根据岩层的缺失。若岩层出现缺失,可能是缺失岩层所代表的时代地壳发生隆起,使当地的地势抬高,终止了沉积过程,或者原沉积物被剥蚀完

5、毕,也可能是当时当地气候变化,没有了沉积物来源。 (4)根据侵蚀面。若上下两岩层之间有明显的侵蚀面存在,说明下部岩层形成后,遭受到外力侵蚀。若侵蚀面上覆盖新的岩层,是因为之后该地又经历了沉积作用。如图中甲处上部岩层不完整说明经历了侵蚀作用,沉积岩的覆盖说明又经历了沉积作用。,13,(5)根据侵入岩。若地层中有侵入岩存在,说明围岩形成之后又发生了岩浆活动,岩浆活动晚于围岩形成时代。如图中花岗岩的存在说明经历了岩浆侵入。,14,考点三外力作用与地貌,基础知识,1.外力作用 (1)能量来源: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 (2)主要表现形式: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等。,温馨提示风化

6、、侵蚀作用都是对岩石的破坏,但风化作用是指岩石在外力静止状态下的破坏(如岩石因热胀冷缩而破碎,再如水体结冰体积变大而使岩石破碎等),而侵蚀作用强调岩石受外力运动状态下的破坏(如流水侵蚀)。 (3)结果:总的趋势是使地表起伏状况趋向于平缓。,15,2.河流地貌的发育 (1)河流侵蚀地貌 初期:以溯源侵蚀和下蚀为主,侧蚀为辅,河谷不断加深和延长,形成“V”型谷。 中期:下蚀减弱,侧蚀加强,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河谷拓宽,出现连续的河湾。 成熟期:以侧蚀作用为主,河谷进一步展宽,呈“U”型。,16,知识拓展以瀑布为例分析河流的三种侵蚀作用 瀑布是河流侵蚀作用的强烈表现之一,瀑布主要是由于河流对软硬不同

7、的岩石产生的差异侵蚀而形成的。瀑布发育的地区,上部较坚硬的岩石不易遭受侵蚀,下部较松软的岩石容易遭受侵蚀,在河流侵蚀作用下,瀑布逐渐形成。瀑布形成后,由于溯源侵蚀,瀑布逐渐向河流源头退缩;由于侧蚀,瀑布逐渐加宽。,17,(2)河流堆积地貌,18,19,20,3.外力作用引发的地质灾害,21,重点难点,1.侵蚀作用与地貌,22,23,24,思维延伸河流凹岸、凸岸的判读技巧,25,易错辨析侵蚀河岸与堆积河岸的判定 (1)平直河道: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河水右偏,右岸为侵蚀岸,左岸为堆积岸;南半球河水左偏,左岸为侵蚀岸,右岸为堆积岸。 (2)弯曲河道:无论南半球还是北半球,河水受离心力的影响,凹

8、岸侵蚀、凸岸堆积。,26,知识拓展河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原理及形成过程 河流流经弯道时,水流做曲线运动,产生离心力。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表层水流趋向凹岸,冲刷凹岸,使凹岸水面略高于凸岸,因此,底部水流在压力作用下由凹岸流向凸岸,形成弯道环流,在弯道环流作用下,凹岸发生侵蚀,凸岸发生堆积,河流变得越来越弯曲。如下图:,27,28,2.沉积作用与地貌,29,思维延伸(1)干旱、半干旱区以风力作用为主,湿润、半湿润区以流水作用为主,沿海多海浪作用地貌。 (2)利用流动沙丘坡度陡缓来确定风向,30,3.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的地貌,31,4.自然灾害的关联性与典型区域分析 (1)地质灾害在

9、成因上的关联性分析,32,(2)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及危害,33,考点四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基础知识,1.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1)运输方式以公路为主,铁路为辅。原因是修建公路的成本和难度均低于铁路。 (2)线路分布:主要分布在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其地势相对和缓,施工难度较小,建设和运营成本低。 (3)延伸方向:迂回前进。,34,2.河流对聚落的影响 (1)河流对聚落形成的作用 提供充足的水源;方便对外联系和运输;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 (2)河流对聚落规模的影响 耕地破碎地区,乡村的规模较小;耕地连片地区,乡村规模较大。 (3)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河流上游山区,聚落多呈带状分布于

10、相对低平的河谷、河漫滩平原、冲积扇等处。 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聚落多沿河或沿海呈条带状,平原多呈团状分布。,35,方法技巧,方法地质构造的判断方法,36,37,38,例(2018江苏单科,56,4分)下图为“某区域地质简图”。该区沉积地层有Q、P、C、D、S2、S1,其年代依次变老。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1)从甲地到乙地的地形地质剖面示意图是(),39,(2)为揭示深部地质状况,在丙处垂直钻探取芯,可能发现的地层是() A.志留系B.石炭系C.二叠系D.第四系,方法应用(1)由甲乙沿线等高线数值判断地形;由甲乙沿线地表岩层(CPC)分布及其新老关系判断地质构造为向斜岩层向下弯曲 (2)图示丙处地表岩层为D运用岩层垂直分布规律(下老上新)判断其下部岩层年龄要老于D结合图例可得出答案,40,解析(1)等高线图可看出,甲乙之间最高海拔为185米,甲、乙两地的海拔均小于100米,因此甲乙之间的地形为山峰,排除C和D选项。再由图可知,甲乙之间地表地层为P、甲地和乙地的地表地层为C,与A选项的剖面图相符,故A项正确。(2)沉积地层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规律一般是老地层在下,新地层在上。丙处地表为D地层,比其老的地层为志留系地层,故A项正确。,答案(1)A(2)A,4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