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三节硫及其重要化合物学案新人教版98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156951466 上传时间:2020-12-20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2.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三节硫及其重要化合物学案新人教版98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2021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三节硫及其重要化合物学案新人教版98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2021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三节硫及其重要化合物学案新人教版98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2021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三节硫及其重要化合物学案新人教版98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2021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三节硫及其重要化合物学案新人教版98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三节硫及其重要化合物学案新人教版9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三节硫及其重要化合物学案新人教版98(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硫及其重要化合物最新考纲:1.掌握硫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2.了解硫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3.了解二氧化硫对环境质量的影响。核心素养: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从不同层次认识硫单质及化合物的多样性,并对其进行分类。2.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能根据硫单质及化合物的性质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从问题和假设出发,确定探究目的,设计探究方案,进行实验探究。知识点一硫及其氧化物性质1自然界中硫元素的存在2硫的物理性质3.硫的化学性质H2 O2(3)与强氧化剂反应(如浓硫酸):S2H2SO4(浓)3SO22H2O,表现还原性。(4)与碱溶液反应:3S6NaOH2Na2S

2、Na2SO33H2O,表现氧化性和还原性。4二氧化硫(1)物理性质(2)化学性质填写下列表格:(3)SO2对大气的污染与防治酸雨的形成过程:SO2对大气的污染与防治:5三氧化硫(1)物理性质:熔点16.8 ,沸点44.8 ,在常温下为液态,在标准状况下为固态。(2)化学性质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Na、O、S三种元素形成的一种盐溶于水后加入稀盐酸,有黄色沉淀析出,同时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2下列物质的转化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实现:SSO3H2SO4()提示:S燃烧只能生成SO2。3SO2和SO3混合气体通入Ba(NO3)2溶液可得到BaSO3和BaSO4 ()4硫和氯气分别与铁

3、反应后铁元素的价态相同()提示:S与Fe反应生成FeS,Cl2与Fe反应生成FeCl3。5SO2通入品红溶液中褪色的原理与SO2通入溴水中褪色的原理相同()提示:SO2通入品红溶液中体现漂白性,SO2通入溴水中体现其还原性。6洗涤附着在试管内壁上的硫用CS2或热的浓NaOH溶液()7除去CO2中的SO2可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洗气瓶()8SO2使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体现了SO2的漂白性()1二氧化硫有毒,不能漂白食品,但能用作干果、葡萄酒等食品防腐剂。2汞蒸气有毒,实验室里不慎洒落一些汞,可撒上硫粉进行处理。3硫在过量、纯净的O2中燃烧的产物是SO2而不是SO3。4SO2

4、不能漂白酸碱指示剂,只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但不能使之褪色。5SO2能使溴水、酸性KMnO4溶液褪色,体现了SO2的还原性,而不是漂白性。6SO2、Cl2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但两者按物质的量11混合后通入溶液中无漂白性,反应为:Cl2SO22H2O=2HClH2SO4。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A残留在试管内壁上的硫可用CS2溶解除去,也可用热的NaOH溶液除去B硫单质与变价金属反应时一般生成低价态的金属硫化物C汞蒸气有毒,实验室里不慎洒落一些汞,可撒上硫粉进行处理D单质硫或含硫物质燃烧时,氧气少量时生成SO2,氧气足量时生成SO3解析:硫能溶于CS2,且能与NaOH反应生成可溶性的Na2S和

5、Na2SO3,A项正确;硫在氧气中燃烧只生成SO2,D项错误。2(2020厦门模拟)有下列两种转化途径,某些反应条件和产物已省略,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途径:SH2SO4途径:SSO2SO3H2SO4A途径反应中体现了浓硝酸的强氧化性和酸性B途径的第二步反应在实际生产中可以通过增大O2浓度来提高产率C由途径和分别制取1 mol H2SO4,理论上各消耗1 mol S,各转移6 mol电子D途径与途径相比更能体现“绿色化学”理念,是因为途径比途径污染相对小且原子利用率高解析:S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硫酸、二氧化氮和水,该反应中只体现了浓硝酸的强氧化性,不体现其酸性,A项错误;增大一种反应物的浓度

6、,可以提高另一种反应物的转化率,所以途径的第二步反应在实际生产中可以通过增大O2浓度来提高SO2的转化率,从而降低成本,B项正确;途径和都是由硫单质来制备H2SO4,硫元素的化合价从0升高到6,制取1 mol H2SO4,理论上各消耗1 mol S,各转移6 mol e,C项正确;途径中S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硫酸、二氧化氮和水,有副产物二氧化氮,二氧化氮会污染大气,并且途径中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原子利用率高,所以途径与途径相比更能体现“绿色化学”的理念且原子利用率高,D项正确。3下图是一种综合处理SO2废气的工艺流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向B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可能变为红色B溶液B转化

7、为溶液C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H2Fe2O2=2Fe32H2OC溶液酸性ABCD加氧化亚铁可以使溶液C转化为溶液A解析:SO2与Fe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Fe2,若二氧化硫足量,则溶液中无Fe3,加入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色;若二氧化硫不足,则溶液中有Fe3,加入KSCN溶液,溶液显红色,A正确;电荷不守恒,B错误;溶液A转化为溶液B后溶液酸性增强,C错误;FeO与H反应生成Fe2,故溶液C不能转化为溶液A,D错误。4如图,利用培养皿探究SO2的性质。实验时向Na2SO3固体上滴几滴浓硫酸,立即用另一表面皿扣在上面。下表中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或所做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选项实验现象解释ABaC

8、l2溶液变浑浊SO2与BaCl2溶液反应产生了BaSO3沉淀BNa2S溶液变浑浊SO2与Na2S溶液反应产生了S单质C酸性KMnO4溶液褪色SO2具有还原性D品红溶液褪色SO2具有漂白性解析:SO2与水反应生成H2SO3,H2SO3为中强酸,不与BaCl2溶液反应。5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物质性质的探究实验。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C)A若品红溶液褪色,则说明产物中含有SO2B若溴水褪色,则说明SO2具有还原性C若烧瓶中产生黄色浑浊和无色气泡,则说明Na2S2O3只作氧化剂D若品红溶液不褪色、Na2SiO3溶液中出现白色浑浊,则说明亚硫酸比碳酸的酸性强解析: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A正确;二氧化硫

9、使溴水褪色表现还原性,B正确;此反应中Na2S2O3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C错误;品红溶液不褪色说明无二氧化硫,Na2SiO3溶液中出现白色浑浊说明通入了二氧化碳,依据强酸制弱酸的原理说明亚硫酸比碳酸的酸性强,D正确。6葡萄酒中常加入亚硫酸盐作为食品添加剂,为检测某葡萄酒样品中亚硫酸盐的含量(通常以酒样中SO2的量计),某研究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已知还原性:SOICl)。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若试剂A选择氯水,则试剂B可选择NaOH标准液B通入N2和煮沸的目的是为了将产生的气体从溶液中全部赶出C葡萄酒中加亚硫酸盐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氧化,利用了亚硫酸盐的还原性D若试剂A选择碱液,调节吸收后溶液

10、为中性,则试剂B可选择I2标准液解析: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可以被氯水氧化为硫酸,但是氯水也可以和氢氧化钠反应,所以此时不能选择NaOH标准液,A错误;根据上述分析知道:通氮气是为了将生成的二氧化硫从溶液中全部赶出,B正确;SO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SO,葡萄酒中加亚硫酸盐的主要目的是防止葡萄酒被氧化,利用了亚硫酸盐的还原性,C正确;若试剂A选择碱液,可以和二氧化硫反应得到亚硫酸盐或是亚硫酸氢盐,该盐可以被碘单质氧化为硫酸盐,试剂B可选择I2标准液,D正确。素养二氧化硫性质探究及污染防治1二氧化硫的实验室制备与探究流程发生装置(原理)性质探究尾气处理Na2SO3固体与70%的浓硫酸反应:Na2S

11、O3H2SO4=Na2SO4SO2H2O酸性KMnO4溶液褪色,说明SO2具有还原性,离子方程式为2MnO5SO22H2O=2Mn25SO4H;Na2S溶液中产生淡黄色浑浊,证明SO2具有氧化性,反应方程式为3SO22Na2S=2Na2SO33S;品红溶液褪色,证明SO2具有漂白性,但褪色后的液体加热后又会恢复红色用NaOH溶液吸收尾气2.SO2和CO2的鉴别3.漂白性物质分类汇总4.四种常见的SO2尾气处理方法方法一:钙基固硫法为防治酸雨,工业上常用生石灰和含硫的煤混合后燃烧,燃烧时硫、生石灰、O2共同反应生成硫酸钙,从而使硫转移到煤渣中,反应原理为CaOSO2CaSO3,2CaSO3O22

12、CaSO4,总反应方程式为2CaO2SO2O22CaSO4。方法二:氨水脱硫法该脱硫法采用喷雾吸收法,雾化的氨水与烟气中的SO2直接接触吸收SO2,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SO2H2O=(NH4)2SO3,2(NH4)2SO3O2=2(NH4)2SO4。(或生成NH4HSO3,然后进一步氧化)方法三:钠、碱脱硫法钠、碱脱硫法是用NaOH/Na2CO3吸收烟气中的SO2,得到Na2SO3和NaHSO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SO2=Na2SO3H2O,Na2CO3SO2=Na2SO3CO2,Na2SO3SO2H2O=2NaHSO3。方法四:双碱脱硫法先利用烧碱吸收SO2,再利用熟石

13、灰浆液进行再生,再生后的NaOH碱液可循环使用,化学反应原理为吸收反应:2NaOHSO2=Na2SO3H2O,2Na2SO3O2=2Na2SO4。再生反应:Na2SO3Ca(OH)2=CaSO32NaOH,Na2SO4Ca(OH)2=CaSO42NaOH。1(2017北京卷)根据SO2通入不同溶液中的实验现象,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C)实验现象结论A含HCl、BaCl2的FeCl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SO2有还原性BH2S溶液产生黄色沉淀SO2有氧化性C酸性KMnO4溶液紫色溶液褪色SO2有漂白性DNa2SiO3溶液产生胶状沉淀酸性:H2SO3H2SiO3解析:A对:SO2通入含HCl、BaCl2的

14、FeCl3溶液中,发生反应:SO22Fe3Ba22H2O=BaSO42Fe24H,产生白色沉淀,该反应中SO2作还原剂,表现出还原性。B对:SO2通入H2S溶液中,发生反应:SO22H2S=3S2H2O,产生黄色沉淀,该反应中SO2作氧化剂,表现出氧化性。C错: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发生反应:5SO22MnO2H2O=5SO2Mn24H,该反应中,SO2作还原剂,表现出还原性而不是漂白性。D对:SO2 通入Na2SiO3溶液中,发生反应:Na2SiO3SO2H2O=H2SiO3Na2SO3,该反应符合“强酸制弱酸”的反应规律,则酸性:H2SO3H2SiO3。2(2020河南开封一模)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SO2的性质,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A的作用是安全瓶 B中试剂更换为Ba(NO3)2后,无明显现象发生C中的现象说明SO2具有氧化性D用于检验SO2的漂白性解析:SO2易溶于水,且中为酸性KMnO4溶液,能与SO2反应,所以之间需要一个安全瓶,用于防止倒吸,A项正确;中的酸性KMnO4溶液更换为Ba(NO3)2溶液后,将生成Ba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