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三语文考点 总复习 同步测试卷1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舍子 文档编号:156810 上传时间:2016-11-2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高三语文考点 总复习 同步测试卷1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7高三语文考点 总复习 同步测试卷1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7高三语文考点 总复习 同步测试卷1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7高三语文考点 总复习 同步测试卷1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7高三语文考点 总复习 同步测试卷1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高三语文考点 总复习 同步测试卷1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高三语文考点 总复习 同步测试卷1 Word版含解析(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同步测试卷新课标名师导学新高考第一轮总复习语文2017新课标名师导学新高考第一轮总复习同步测试卷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班级 姓名 学号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在湖北省云梦县城关睡虎地 11 号秦墓中,出土了一批秦简,其中一部分竹简上记录的是秦国的法律,后整理出了秦律十八种 。“环保条款”记录在其中的田律上,这部法律因此被看成是中国最早的“环保法” 。 田律中,除了前代规定的春季不准乱砍乱伐外,还有多条环保规定。其中有两条很新鲜,一是,规定不得堵塞河道,即“雍堤水” ;二是,不是夏季不准焚烧草木灰当肥料,即“不夏月,毋敢夜草为灰” 。特别

2、是后一条,可以避免大气污染,减少雾霾天气。云梦秦简的法律答问中还提到, 秦律规定,东方六国的人到秦国来,入秦时必须用火熏其车上的衡轭。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官方的解释是:如果来人不处治马身上的寄生虫,虫子附着在车的衡轭或驾马的绳索上,就会被带到秦国来,所以必须用火来熏。这简直就是现代海关卫生检疫的雏形,环保的意图十分明显。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战国时期赵国著名思想家荀子,提出了“环保治国”理念。 荀子王制 中曾专门谈及为王之道:“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 ”荀子将这种环保要求称为“圣王之制也” 。比荀子早约四百年的齐国上卿管仲在任时倡导环保治国,称

3、“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莱,不可以为天下王” 。他根据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不同环保要求,提出过环保“四禁”概念。据管子杂篇所记,其中“春禁”是:“无杀伐,无割大陵,倮大衍,伐大木,斩大山,行大火,诛大臣,收谷赋。 ”管仲这种环保观,不只提出了环保问题,还考虑到了民生。这种治国理念相当科学,齐国能成为“春秋五霸”之首,与此不无关系。从史书记载来看,世界上最早的“环境保护部”诞生在中国。据清黄本骥编纂的历代职官表记载,中国古代早期的环保部叫“虞” 。 “虞” ,既是机构名,又是官衔,其很大一部分职能与今天的环保部相同,但所管理的范围更大,山、林、川、泽的保护与治理,都是“虞”的职责。周代“环保

4、部”编制更大,被进一步细化为山虞、川衡、林衡、泽虞等四个平行部门, “虞”是山林川泽资源保护的监督机构, “衡”是山林川泽资源保护的执行机构。这四个部门统统归“地官司徒”领导。其中,山虞的地位最高,美国学者埃克霍姆称之是世界上最早的“山林局” 。秦汉时虞被“少府”替代,到三国之后,又恢复了“虞官” 。唐、宋、明、清诸时期,朝廷均设有虞衡司,此司即“虞部” ,属于最大“中央部委”工部的下属机构。中国古代环保法令多以诏令、礼、律、禁令等形式下达。在古代,如果有不环保的行为或违犯“环保法”的,都要受到处罚。西周时期周文王的“伐崇令”规定“令毋杀人,毋坏屋,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

5、赦” 。齐国的惩治条款比“伐崇令”更为严厉。 管子 地数中说:“有动封山者,罪死而不赦。有犯令者,左足入、左足断;右足入,右足断。 ”这种为保护环境而剁断肢体的残酷惩罚,早在殷商时期已出现。 韩非子内储说有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这样的记载, “殷之法,弃灰于公道者断其手” 。进入封建社会后,历代对违犯“环保法”者同样也不轻饶。如在唐、宋两代,随便烧荒者一旦被抓到,要被判处古代五刑中的笞刑“笞五十” ;“伐毁树木”的,则以偷盗罪论处。历代在保护水源方面的规定也很多,如唐宋法律上都有规定, “有穿穴垣墙以出秽污之物于街巷,杖六十”。(摘编自我国古代已有“环保法” )段内容的表述,

6、不正确的一项是()A.秦律十八种是根据云梦出土的竹简上记录的秦国法律整理出来的,其中有环保条款的记录,因此这部法律被看成是中国最早的“环保法” 。B. 秦律十八种中保留了前代春季不准乱砍乱伐的规定,还新增了不能堵塞河道的规定,为避免污染,规定除夏季外不准焚烧草木灰当肥料。C.荀子王制中谈及的为王之道强调在草木开花结果的时候,不能入山砍伐树木,不能破坏草木生长,这一要求体现了“环保治国”的理念。关注了民生,这从他根据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不同环保要求所提出的环保“四禁”可以看出。【答案讲评】A(被看作中国最早的“环保法”的应为田律 ,而不是秦律十八种 。)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秦律规定,齐、赵

7、等国的人入秦时须用火熏其车上的衡轭,以防带入寄生虫,此举措有卫生检疫的意味。姓等都应该遵守环保要求,齐国能成为“春秋五霸”之首,与他先进的环保治国理念有关。有人违犯了周文王颁布的“伐崇令” , “地官司徒”应将此人交由他的下属部门山虞来处治。D.韩非子内储说 中的记载,说明为保护环境而剁断肢体坚决不轻饶的残酷惩罚,早在殷商时期就已出现。【答案讲评】C(山虞所辖当为山林之事,而“伐崇令”所言不局限于山林之事。且“虞”是山林川泽资源保护的监督机构,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而不是执行机构。)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随便烧荒、伐毁树木、乱倒污水等行为,都一一列出,严令禁止并给予不

8、同的惩罚,可见唐代的环保法律条文已经较为详尽。虞制定的种种环保条款对当时生态环境的保护都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在当今仍具有现实意义。”在周以前已经出现,秦汉时称少府,唐宋明清时期为虞衡司,不同时期名称会有一些变化,但职能大体上相同。保法”的人加以惩治,这有助于保障广大民众的长远利益和国家的可持续性发展,这是古代法律对今人的启示。【答案讲评】B(西周时期泽虞负责川泽,山虞负责山林;“都”表述过于绝对;泽虞制定的种种环保条款不一定仍具有现实意义。)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知识分子精神危机的反省在俄罗斯命运的转捩点上,知识分子的处境及其使命,是俄罗斯著名学者别尔嘉耶夫一直关注的命题, 路

9、标文集的开卷之作就是其哲学的真与知识分子的真理 。别尔嘉耶夫在文章中指出,知识分子的急躁冒进是造成其尴尬和悲剧的主要原因。这种功利主义的表现源自他们对哲学的隔膜和误解,他们像对待经济生产一样对待哲学创造,怀疑哲学的独立性,以道德主义、科学主义的判断对它提出要求。在俄罗斯,哲学的命运是痛苦而悲惨的,它时而受到蒙昧主义的迫害,时而受到理性主义的怀疑,一直处在被放逐的位置上,进入不到民族生活的深处,只能在大学和研究院里找到一个落脚的地方,寻求避难。哲学意识的匮乏使俄罗斯知识分子始终处于软弱的状态中。在俄罗斯的社会演变过程中,知识分子无疑起着极为重要的、极为特殊的作用。他们作为民族文化的杰出代表,既继

10、承了弥足的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传统特性,又受到外来文化的刺激和影响,变成了一种特殊的构成物,标志着俄罗斯在世界历史的进程中所达到的高度。俄罗斯知识分子的形成,最早可追溯到 18 世纪初彼得大帝时期,俄罗斯一部分贵族青年知识分子接受了西方的教育,认识到自己文化的落后性,不满足于现实,起而支持彼得的改革,在教育、出版、科学、政治、经济等等方面提出了许多设想和建议,对俄罗斯的文化结构和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是,在君主专制和农奴制的政权下,知识分子的政治积极性是不可能得到充分发挥的,他们为了自己的理想所付出的代价是惨重的,从他们的鼻祖拉吉舍夫开始,流放和死刑似乎成为俄罗斯知识

11、分子的宿命。然而比上述外在的流放更富于悲剧性的是,俄罗斯知识分子普遍都体验过内心的流亡,孤独和无根性是俄罗斯知识分子的特征之一。面对着上层社会的反动腐朽和下层人民的愚昧落后,知识分子承受着双重的压迫。作为前者的叛逆,他们良知的天平无疑倾向于后者,为争取后者的利益和权利而斗争。当他们以人民的名义去反对官僚和帝国时,人民应和他们流血的呐喊的却只是沉默。在孤立无援的状态下,知识分子成了一种没有根基的存在,亦即 19 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经常出现的“多余人” 。由于这种无根性,知识分子不知不觉滋生了急于获得社会和民众认可的愿望。因此他们在文化上接受了虚无主义的理论,在实践上则往往采取盲动主义和冒险主义的方

12、式,民粹派 知识分子在这方面堪称楷模。结果,在俄罗斯的历史上,就出现了以手段代替目标的做法,利益可以凌驾于真理之上。知识分子在正义、平等、幸福、善、爱的幻象下从事革命,甚至不惜牺牲人性和真理。实际上, “以恶抗恶”不仅没有从根本上消除“恶” ,反而使原有的“恶”有变本加厉的危险,导致俄罗斯知识分子勇敢无私的牺牲变成了无价值的英雄主义。这里纯正的精神探索被物质世界的诱惑所玷污了。对此,当代文化研究者认为,俄罗斯知识分子必须进行自我批评,摆脱技术理性的控制,通过自省与忏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悔去探索新的意义,坚持思想的独立品格,接受哲学的炼狱之火,让真之本能苏醒过来,从而完成自己

13、追求终极价值的使命。(选自汪剑钊创造是人的使命 ,有删改)【注】民粹派: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俄国一批代表农民利益的资产阶级自由知识分子和平民知识分子走上民主革命的道路,自称人民的精粹,故有“民粹派”之称,代表人物拉甫罗夫、巴枯宁和特卡乔夫。正确的一项是()哲学产生了隔膜和误解,从而使得他们在社会演变过程中具有急躁冒进的特征。君主专制和农奴制的政权使他们为理想的实现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良知为愚昧落后的下层人民争取利益和权利,而在现实中他们却孤立无援。践方式上的盲动主义和冒险主义,使俄罗斯知识分子勇敢无私的牺牲变成了无价值的英雄主义。【答案讲评】B(结合第二段的主要内容, “源于外来文化的影响”范围

14、过于狭小,应是既有外来文化的影响,也有对自身文化的不足的认识等原因。)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俄罗斯的社会演变起了极为重要和特殊的作用。 种悲剧性的遭遇使他们成为俄罗斯民族文化的杰出代表。成为了具有孤独和无根性的特征的“多余人” 。 “以恶抗恶”的革命方式,甚至不惜牺牲人性和真理,渴望以此获得社会和民众的认可。【答案讲评】B(俄罗斯知识分子作为民族文化的杰出代表,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是因为既继承了弥足的传统特性,又受到外来文化的刺激和影响,从而形成这一民族精英群体,而“流放和死刑的宿命”是指结果。)列分析或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罗斯的哲学一直处于被放逐的命运中,无法深入民族生活,除了在大学与研究院,难寻落脚之处。 哲学意识的匮乏使俄罗斯知识分子始终处于软弱的状态之中。于自省和忏悔意识的欠缺,他们在人民的沉默中失去了存在感。持思想的独立品格、接受哲学的炼狱之火、让真之本能苏醒,能够使俄罗斯知识分子由行为的无价值到完成追求终极价值的使命。【答案讲评】C(原文“当他们以人民的名义去反对官僚和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