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塔塔基防碰撞方案(中建)

上传人:f*** 文档编号:156802996 上传时间:2020-12-20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群塔塔基防碰撞方案(中建)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群塔塔基防碰撞方案(中建)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群塔塔基防碰撞方案(中建)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群塔塔基防碰撞方案(中建)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群塔塔基防碰撞方案(中建)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群塔塔基防碰撞方案(中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群塔塔基防碰撞方案(中建)(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微软中国 目 录塔机防碰撞施工方案 键入公司地址目 录1 编制说明及依据31.1 编制说明31.2 编制依据32 工程概况及施工特点32.1 工程概况33 群塔概况及防碰措施53.1 群塔概况53.2 群塔防碰措施54 技术措施64.1 技术准备64.2平面布置原则:64.3顶升程序与高度计算75 组织管理106 具体防碰撞措施126.1 水平方向低位塔吊的起重臂与高位塔吊塔身之间碰撞126.2 塔吊在垂直方向的碰撞126.3 塔吊与现场周边建筑及设施的碰撞136.4群塔施工中应遵循的原则147 群塔运行的控制148 群塔施工安全措施与使用操作159 群塔作业安全运行奖罚181 编制说明及依据

2、1.1 编制说明本方案为惠州市xxxxxx花园二期工程结构施工阶段中,安装于整个施工现场的11台平臂塔机的群塔作业防碰撞专项方案,本方案主要采用差开塔吊安装高度来保证群塔作业安全。1.2 编制依据(1)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2009修正)国务院令第549号)(2)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166号)(3)起重机械安全监察规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92号)(4)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5)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4-2006)(6)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7)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6067(8)现场的施工平面布置图

3、和施工组织设计(9)xxxxxx二期工程建筑及结构施工图纸(10)QTZ80(6012)、(5613)型自升式塔式起重机使用说明书2 工程概况及施工特点2.1 工程概况xxxxxx二期项目工程共有18栋高层及小高层建筑,其中 9#、10#栋为17层(屋面水箱顶标高为60.65m;);8#、13#、14#、15#栋为25层(屋面水箱顶标高为84.65m);19#、21#栋为32层(屋面水箱顶标高为105m);20#栋29层(屋面水箱顶标高为97.5m);31#、36#栋为3层结构;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在上述栋号边共布置11台塔吊可覆盖整个二期现场,能满足材料二期现场垂直及水平运输。现场塔吊臂长最长

4、60米,其他均为50或55米。本工程主体施工阶段安装的塔吊,主要满足各类钢筋、周转材料及小型机具的出入场和模板、木枋等材料的垂直和水平运输,如何保证群塔安全作业,为工程提供足够、持续、安全可靠的垂直运输成为工程顺利完成的重要条件。其平面布置如下图所示:由塔吊平面布置图,可看出本工程群塔作业存在如下几个方面问题:(1)塔吊数量较多、制约条件多;在整个施工区域内共存在11台塔吊共同作业。(2) 13、14、15#塔吊互相干扰,19、20、21#塔吊互相干扰。(3)塔吊与塔吊之间、各班组之间的配合等,经常出现相互交叉的作业区域。因此,从塔机进场安装的组织、运行使用的管理、顶升的合理安排,必须制订一套

5、切实可行的群塔施工方案和完善的管理体系,才能保证群塔施工的安全、有序、高效的运行。塔吊平面布置图详见下图。xxxxxx一期工程 【群塔作业防碰撞方案】3 群塔概况及防碰措施3.1 群塔概况由于本工程11台塔机分布面较广,可以利用塔机自身安装高度错开塔机大臂的碰撞的可能性,同时,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来避免塔机碰撞的可能。3.2 群塔防碰措施(标准节按2.8m计算):编号型号臂长(m)高度(m)群塔关系防碰措施8#QTZ601255109.20高度覆盖9#、13#塔吊与9#、13#塔吊工作区域交叉使其高度一直高于13#塔吊(9#塔吊低于8#和13#塔吊),采用高度错开,交叉施工区域严格分开,信号工

6、、塔司时刻关注9#QTZ561355 78.40被8#塔吊高度覆盖,与8#、10、14#、15#塔吊工作区域交叉与8、10、14、15#塔吊高度错开;交叉施工区域严格分开,信号工、塔司时刻关注10#QTZ60125584.00被15#塔吊高度覆盖,与9、15#工作区域交叉。与8#、15#塔吊高度错开;交叉施工区域严格分开,信号工、塔司时刻关注13#QTZ601250100.80被8#、14#塔吊覆盖与8#、14#塔吊工作区域交叉使其高度一直低于8#、14#塔吊高度错开,交叉施工区域严格分开,信号工、塔司时刻关注14#QTZ561350 109.20高度覆盖13#、9#、15#塔由与13#、9#

7、、15#工作区域交叉;使其高度一直高于13#、9#、15#塔吊高度错开,交叉施工区域严格分开,信号工、塔司时刻关注15#QTZ601260100.80高度覆盖9、10、31#塔机,被14#塔吊覆盖;与9、10、31、14#塔吊工作区域交叉使其高度一直高于9#、10#、31#塔吊,低于14#塔吊;高度错开,交叉施工区域严格分开,信号工、塔司时刻关注31#QTZ60125542.00被15#塔吊覆盖,与36#塔吊同一平面;与36、15#塔吊工作区域交叉使其高度一直低于15#塔吊高度错开,交叉施工区域严格分开,信号工、塔司时刻关注36#QTZ60125033.60与31#塔吊工作区域交叉;交叉施工区

8、域严格分开,信号工、塔司时刻关注19#QTZ601260120.40覆盖20#塔吊(20栋仅29层可错开)与20#塔吊工作区域交叉(交叉面较小)使其高度一直高于20#塔吊高度错开,交叉施工区域严格分开,信号工、塔司时刻关注20#QTZ601260114.8被19、21#塔吊覆盖,与19、21#塔吊工作区域交叉使其高度一直低于19、20#塔吊高度错开,交叉施工区域严格分开,信号工、塔司时刻关注21#QTZ601250120.40覆盖20#塔吊(20栋仅29层可错开)与20#塔吊工作区域交叉(交叉面较小)使其高度一直高于20#塔吊高度错开,交叉施工区域严格分开,信号工、塔司时刻关注4 技术措施 4

9、.1 技术准备根据现场情况收集相关的塔吊资料和现场数据,编制单体塔吊施工方案,施工方案方案中充分考虑各栋号间塔吊相互错开,尽量保证塔吊起重臂与塔身、起重臂与平衡臂间相互错开。4.2平面布置原则:(1)塔吊应尽量覆盖整个施工区域。(2)塔吊相互之间满足安全距离,在平面布置不能错开时,必须保证空间位置错开一个安全距离。(3)因塔吊布置较多,布置时利用施工进度之间的时间差,来保证满足安全距离要求。便于安装和拆除。(4)考虑到结构施工时,均需要吊上或吊下,故应考虑到角模高度、索具高度、吊钩的高度限位安全距离,吊物与障碍物安全距离,保证各施工阶段塔机吊钩距施工面的安全距离。(5)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如果现

10、场安装施工电梯,其安装高度均不能超过与之相邻(或可能相碰撞)的塔吊(吊钩)高度。这不仅只影响塔吊的工作效率,关键是潜在的安全隐患太大,因为两者之间存在盲区。4.3顶升程序与高度计算4.3.1各种安全距离计算多塔机同时作业,既要使塔机发挥应有的工作效率,又要保证施工安全,在进行垂直运输施工方案设计时,必须特别注意塔机安全高差的控制。安全高差的控制在于保证群塔的安全;高差太小,有可能造成高位塔吊钩与低位塔吊起重臂碰撞;高差过大,由于群塔的连续排序,造成连锁反应,结果是:要求过多的塔机进行附着;建筑结构施工达到的高度太低,不满足塔机锚固高度要求。因此,塔机的高差须进行合理的计算。在现行规程中,许多规

11、程对塔机的高差进行了规定,但并没有统一的规定。如建筑塔式起重安全规程GB5144-94中第10.5条规定:“处于高位起重机的最低位置的部位(吊钩升至最高点的垂直距离不得小于2m”。这是最低的高差要求。新颁布的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第4.4.25条规定“当同一施工地点有两台以上塔机时,应保持两塔机间任何接近部位(包括吊重物)距离不的小于2m”。故可以参考以下步骤确定合理的高差值。a、 最底层塔机的顶升高度H=hi+D+hf-H6 i=15式中:D塔机吊钩至起重臂下弦的极限距离; hf塔臂架弹性变形端头下沉值。其中hf对空载时的大臂上扬的塔机一般影响不大,但对于空载仰臂的塔机

12、影响就比较明显,根据经验值,塔机在端头额定负载时测定的下垂值为1.21.5m,取1.2m。H6的取值按塔机基础(顶)高于建筑物底标高。H6取正值;反之取负值。由于本工程塔机埋深不一,为方便计算0.00以下塔身高度按5.3米计算(H6=5.3m);H5为建筑物顶面标高,本计算式按19、21栋32层建筑顶标高为计算代表(H5=105m),其他参数H1=1.5m,H2=3m,H3=1.5m,H4=1.5m,D=2.1m,hf=1.2m,计算可得:H塔(塔身安装高度)=H1+H2+H3+H4+H5+H6+D+Hf=1.5+3+1.5+1.5+105+5.3+2.1+1.2=121m即满足最高点施工时塔

13、吊起重臂距塔吊基础顶面的高度为121m。b、 确定高差计算参数及合理的高差数值计算塔机高差常用的参数有: 塔基高差Hj; 塔机起重截面高度Bh; 塔机塔帽高度Tm; 高位、低位塔机起重臂到基顾顶面高度HG、HD; 高、低位塔机起重臂安装高差 H。群塔布置竖向设计中,塔机高差参数的合理确定,分以下三种情况:(1)、起重臂交叉不大于1/2起重臂长的高差计算: H=HG-HD+HjBH+hf+D=5(2)、起重臂交叉大于1/2起重臂长,且小于3/4起重臂长的高差计算: H=HG-HD+HjTm=6.5(3)、起重臂交叉大于3/4起重臂长(或覆盖低塔塔身)的高差计算: H=HG-HD+HjTm+2m=

14、8.5群塔其中臂交情况示意图本工程20#塔吊与19、21#塔吊;19#塔吊与20#塔吊;14#塔吊与9#塔吊、13#塔吊、15#塔吊均属于起重臂交叉不大于1/2起重臂长的情况,故只需高差大于5米即可。本工程其它塔吊均按交叉臂长超过3/4计算,高差必须大于8.5米。经过计算:确定相连塔吊间最终高差相连塔吊间最终高差(m)塔吊编号8#9#10#13#14#15#31#36#19#20#21#8#/30.80/8.40/9#-30.80/-5.60/-30.80-22.40/10#/5.60/-16.80/13#-8.40/-8.40/14#/30.80/8.40/8.40/15#/22.4016.80/-8.40/58.80/31#/-58.8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