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劳务输出调研报告范文[工作范文]

上传人:花**** 文档编号:156632462 上传时间:2020-12-19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62.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年劳务输出调研报告范文[工作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XX年劳务输出调研报告范文[工作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XX年劳务输出调研报告范文[工作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年劳务输出调研报告范文[工作范文](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年劳务输出调研报告范文 引题:近年来,东宁县劳务输出已成为沿边口岸最具有 潜力、最富有活力的经济增长点,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 之一,劳务经济已成为县域经济重要组成部分。为深入研究 劳务输出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总结经验,分析问题和阻 碍因素,按照市农委领导指示要求,东宁县、镇、村三级劳 转机构工作人员,采取走村入户走访的形式,以填写市农委 下发的农村劳动力情况调查问卷为主要手段,调查范围 涵盖 6 个镇 30 个村,主要从学历结构、就业意向、影响外 出就业的原因等14 个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收集有关材料, 同时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形成此报告。紧紧围绕如何加快东 宁县富余劳动力转移这一课题,

2、在总结近年来成功经验的基 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供参考。 一、基本情况 东宁县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境内气候温和湿润,素有 “塞北小江南”之称,区域土地面积为7371 平方公里,其 中耕地面积万亩,地理概貌为“九山半水半分田”。全县现 辖 6 个镇 102 个行政村,农业人口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万 人,农业可用劳动力万人,农村的基本情况是人多地少,农 村劳动力相对比较丰富,按国家在农村现行计生政策,预计 今后 10 年,农村富余劳动力逐年增长。截至目前已经转移 万人,现有农村富余劳动力万人。20XX年全县农村经济总收 入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352 元,其中劳务收入1007 元。

3、 二、劳务输出现状 我县劳务输出工作正在实现着由无序流动就业向有序 转移就业、由体力型劳务转移向体力和技能并重转移、由政 府组织向市场配置的转变。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渠道主要有: 一是通过政府部门组织转移;二是通过中介组织介绍转移; 三是通过亲朋好友、 家族介绍转移; 四是通过用人企业招聘; 五是农民自己外出自主择业。 1、转移领域由埠内向境外延伸。我县充分发挥口岸优 势,扩大对外投资与合作,扩张农村富余劳力就业空间。目 前在俄远东地区乌苏里斯克市、十月区等地有劳务点300 多 个,承包耕地万亩,长期雇工4000 余人。为扩大有组织输 出规模,县政府在俄罗斯租赁土地1300 公顷,兴建农业技 术合

4、作基地,还在俄远东地区创办13 家中小型农场,年输 出县内外农民XX多人,劳务收入XX万元。县劳转办也分别 与俄罗斯海参崴帝王酒店、华森木业鞋业公司、俄罗斯乌苏 里斯克鞋业在俄罗斯建立了八个对俄劳务输出基地。 2、依托特色产业发展劳务经济。发展袋栽木耳亿袋, 耳农万户,年产量达万吨干品,成为全国黑木耳生产销售第 一县。全国最大的黑木耳集散中心绥阳黑木耳批发大市 场,带动6000 多名农民专门从事黑木耳销售、运输及其它 关联产业。县级黑木耳标准化示范区大城子村今年有230 户种植地栽木耳,发展1000 万袋,纯收入1800 万元。 3、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劳动力转移。在全县万名 农村富余劳动力

5、中,初中文化程度以上有万人,占总数的 85% ,他们对现代生产技术和各种新生事物具有较高的接受 能力。为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5 年来,我县先后建立了 农广校、东宁驾校和农机校等11 个市县级培训基地,可培 训专业有电脑应用、汽车驾驶、 俄语翻译、 食用菌生产技术、 汽车维修等专业。各培训基地均有完善的教学设施,还拥有 一批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年培训能力可单培训。根据 用人单位需求进行基本技能培训,形成了走出去订劳务合同 有针对性地培训定向有序输出的输出模式;二是特色培 训。根据东宁县地域、民俗、文化特色开展技能培训和国际 劳务输出培训等;三是储备培训。根据产业结构调整需要, 在部分培训基

6、地中开展以就业为目的的劳务培训,对即将成 为富余劳动力的人群进行超前培训。 三、存在的问题 近五年,我县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输出虽有长足的进步, 但与海林、林口等劳务输出先进县还有一定的差距,劳务输 出总体也呈现出“四多四少”现象,即自发性务工多,长年 性、稳定性务工人少;从事低收入体力型工程多,从事技术 性高收入工程少; 县内、 国外转移多, 县外、 国内转移的少。 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1、思想认识不到位。虽然县委、县政府对农村劳务输 出转移工作高度重视,但长期以来,一些基层干部还没有完 全把发展劳务经济提高到促进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的战略高度上来认识,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输出是一项投资 小

7、、见效快的富民工程认识不够,总认为劳务输出对本地经 济发展的贡献不大,只是补充家庭收入的零打碎敲。部分职 能部门的干部,也没有真正将发展劳务经济当作是统筹城乡 经济社会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来对待,缺乏 认真、深入、高效的工作作风。还有一部分农民有着浓厚的 守土为本和“小富即安”的思想,仍然抱着“在家千日好, 出门一日难”的心态,不愿出门务工,严重影响劳务输出工 作的开展。 2、农民外出打工缺乏自信心和规律性。目前农民外出 就业仍然是以依托传统血缘、地缘、人际关系络为主,在转 移方式上仍然存在着相当程度的无序性和盲目性。据调查, 虽然有一定数量的富余劳动力乐于外出打工,对外出打工持

8、肯定态度,但由于自身素质低,文化程度低,除了种植和养 殖技能又没有其它专业技能,适应能力较差,在工种选择和 酬劳方面不好定位,导致找不到自己理想的工作,只能打消 了外出打工的想法。大部分农民愿意参加政府组织的阳光工 程技能培训,但是又希望政府全部承担培训费用,对于自己 承担大部分培训费用不是很理解,又因为在短期之内看不到 经济效益,舍不得自己拿出钱来进行技能培训,只能在非脑 力行业找寻就业机会,一方面造成劳动力富余,另一方面造 成部分企业雇工难的现象。一些农民与外界接触少,缺乏沟 通,信息不灵,找不到挣钱门路,只能在亲戚的带领下和政 府的有序组织下外出打工。大部分农村劳动力转移仍以短期 外出为

9、主,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这些短期外出的劳动力绝大 多数保留着对农村土地的承包经营权,每年除外出务工外, 农忙季节都要回乡从事农业生产,属亦工亦农性转移,季节 性还体现在劳动力转移存在一定间隔性和随意性,今年外出 而明年可能不外出。 3、专项经费投入不足。一是缺乏工作经费。县、镇虽 然成立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办事机构,却没有专项工作经费, 机构运转困难,束缚着工作开展。二是缺乏培训经费。XX 20XX 年近百万元的阳光工程培训资金分摊给全县的富余劳 动力,人均仅有450 元,特别是对一些技术含量要求较高的 技能培训, 如汽车驾驶、 机械修理、 建筑工、 电焊工等培训, 人均 450 元便显不足。单一、

10、少量的资金投入,造成多数培 训基地的专业设置、师资条件、办学设施等条件与劳动力转 移培训不相适应,又无法开设日益发展的中俄企业 制造业、加工业等所急需的新技术、新专业的技能培训, 严重制约着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培训。培训不到位,导致大 部分农民主要从事短期的劳动强度大且工资较低行业。 4、管理服务工作比较薄弱。面对不断扩大的劳务输出, 一是劳务市场建设滞缓。大部分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是自 发的,而由政府职业部门和中介组织安排外出的很少。农民 怕上当受骗,担心一些中介组织是黑市不仅收了介绍费,工 作又不太理想。官方办的职介机构,也担心企业等用人单位 不能及时兑现工资,还有人身安全问题,顾虑很多。二

11、是服 务跟不上。由于用工信息不畅、未能做到进村入户等原因, 致使部分富余农村劳动力难以找到用工单位,只好眼睁睁地 呆在家里而有力无处使。三是监管跟不上。农民工与用人单 位签订劳动合同缺乏有效的政策措施保障,劳动保障监察执 法机构和监察队伍不健全,使得农民工合法权益时常受到侵 害。 5、务工环境还存在诸多问题。国家虽然取消了许多针 对农民工的不合理规定,城乡二元结构对农民劳动力转移的 制约有所减弱,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些农民进城务工, 已经获得了较长期稳定的职业和住所,但却享受不到与城市 职工和当地居民平等的待遇,如医疗、工伤保险、子女上学 等其它一些公共服务。一些用工企业和单位同农民工的劳动

12、 合同达 1 万人。培训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订签约率低,经 常出现劳动岗位不稳定、工资不能及时兑现、发生工伤事故 企业推卸责任等问题。城市大量需求技术型工人,以及城市 生活成本较高、农民工工资低、相应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等 原因,也导致回流人员日益增多。据统计,我县今年回流人 员近 XX人。 四、对策、建议 今后一个时期,我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主要任 务,是在扩大农民就业的同时,提高农民就业的层次。虽然, 我们在工作中取得了初步成效,但还有相当数量的富余劳动 力沉积在农村,农民增收还面临严峻的考验,面对建设沿边 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如何有效地解决全 县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

13、题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紧迫而 艰巨的任务。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解放思想,开拓创新, 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 从多方面采取措施,把农村劳动力转移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 段。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培养新型农民,推动富余劳 动力转移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 非农产业转移,是农民增收致富的关键,关系到我县建设沿 边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的实施,建议各镇村要提高认 识、形成共识,进一步增强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的 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牢牢抓在手 上。加强对农村劳务输出开发工作的领导,调整充实县镇农 村劳动力转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具体

14、责任和工作人员,研 究制定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方针、政策、工作目标及优惠政策, 特别是制定相应的奖惩机制,用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 的健康快速发展。同时,加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先进典型经 验的宣传力度, 帮助农民拓宽思路,消除顾虑, 使外出务工, 增收致富成为广大农民的自觉行动。 2、加大专项资金投入。大力发展劳务经济,重点是培 训,关键在转移,经费是保障。增加财政对劳转工作专项经 费的投入,积极推行劳转工作目标责任制,并将做好农村富 余劳动力的转移培训工作作为相关部门经济考核的重要内 容,年度考核的内容之一,加强考核、定期检查。采取各种 有效形式,抓好试点,树立榜样,以点带面,积极推动此项 工作

15、。为使县、镇二级劳转办事机构有一定的办公经费,村 级劳务联络员获得适当的经济补助,建议上级劳转办下拨项 目管理资金,或允许我们在下拨的培训费中按一定比例提取 项目管理费。 3、加强对农村劳务输出人员的引导性培训。紧紧围绕 “发展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这条主线,引导农民解放思 想、更新观念,使他们具备城镇工作与生活所需要的各种基 本能力,减少损害他们合法权益事件的发生率,提高他们的 生存能力与自我保护能力。善于用典型引路,一方面用他们 创业成功经验教育和影响其他农民走出去创业,一方面用典 型疏通劳动力转移的渠道。通过典型引路,教育引导农民破 除小富即安、故土难离的传统观念和保守思想,树立多渠道

16、增收、多业发展、自主择业、自主创业的新观念。 4、以市场为导向,开展有针对性的专业技能培训。将 培训导向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坚持定向培训、 定单培训,切实提高培训的就业率,争取在一定地区或一定 行业形成有一定知名度的特色劳务品牌。加强与用工企业、 部门或单位的劳务供需联系,根据用工订单需求,按照国家 职业标准和对不同行业、工种、岗位的要求, 做好订单培训, 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使他们能够适应订单 岗位的要求。 制定相应规定, 激励劳务输出人员多参加培训, 多学技术,对取得相应合格证或资格证书的人员给予一定的 学费减免和奖励,并优先考虑安排就业;扩大减免特困家庭 劳务输出人员的培训费用范围,并适当给予参加培训的路费 和培训中的生活补贴。同时抓好培训基地建设,鼓励社会力 量办学,对社会组织、机构、企业及个人对培训的投资实行 税收优惠政策,实现办学主体多元化。 5、实施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战略。一是要加大招 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各类经济园区,实施“工业兴市、工 业强市”战略,使大批农村劳动力进工厂,由农民变“工人”, 不断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渠道。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