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08常规病理染色技术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565392 上传时间:2017-06-26 格式:PDF 页数:69 大小:5.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1008常规病理染色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20141008常规病理染色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20141008常规病理染色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20141008常规病理染色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20141008常规病理染色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1008常规病理染色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1008常规病理染色技术(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常规病理染色技术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病理科徐开军Page 2病理制片的质量直接影响病理诊断的准确性Page 3HPV16抗酸染色要求:各步骤流程合理规范化的技术操作高度的责任心 HE染色Page 4染色中的基本原则一、染色前的处理(脱蜡至水)石蜡切片须经二甲苯脱蜡、梯度乙醇至水洗。二、染色苏木精染细胞核、分化、蓝化、伊红染细胞浆三、染色后的处理(脱水透明)1.染色后的脱水:由低浓度向高浓度乙醇逐级过度,保证脱水彻底。Page 52.脱水后的透明四、封固1.甘油明胶封固剂:脂肪染色的标准封固剂。2.中性树胶封固剂:最常用封固剂。Page 6染料具有染色能力须具备的条件:本身具有颜色,即其分子结构中

2、要含发色团。与被染组织有亲和力,即其分子结构中要含有助色团。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的化合物才能做染料掌握常用染色原理一、染料的性质Page 7苏木精被氧化呈苏木红 苏木红与媒染剂结合(一)苏木精染色原理铝 -苏木红色淀与胞核内磷酸根结合Page 8水溶性伊红 Y在水中离解伊红 Y是一种化学合成的酸性染料,在水中离解成带负电荷的阴离子,与蛋白质的氨基正电荷(阳离子)结合而使细胞质、红细胞、结缔组织等物质染成不同程度的红色或粉红色。(二)伊红染色原理Page 9(三)苏木精的氧化1.自然氧化(成熟氧化)暴露在阳光和空气中,这个过程比较缓慢,约需 3-4个月,但染液可使用较长时间。2.化学氧化采用氧化剂

3、(如氧化汞、碘酸钠、高锰酸钾等)使染液立即被氧化成熟。这种苏木精配制后即可使用。化学氧化苏木精较自然氧化的寿命要短。Page 101g苏木精所需氧化剂的量:氧化汞 100mg碘酸钠 40-100mg高锰酸钾 90mg高碘酸钠 35mg碘 200mg 高碘酸钾 50mgPage 11在几种氧化剂中,碘酸钠为首选氧化剂,其优点是在室温下易溶于水,无需加热,稳定性好。理论上, 1g苏木精( 3水)被完全氧化成苏木红需要185mg碘酸钠。1g苏木精(无水)被完全氧化成苏木红需要 218.2mg碘酸钠。在实际配制苏木精染液时,常用半量碘酸钠,目的是先使部分苏木精氧化成苏木素,染液中未被氧化的苏木素在染液

4、保存和使用过程中慢慢被完全氧化。Page 12苏木精属于进行性染色还是退行性染色,是由苏木精染液内苏木素的浓度和被氧化程度而定。1.进行性染色:苏木精染色后,组织和细胞的不同部分深浅恰如其分地被显示出来,无须分化。2.退行性染色:先将组织过染,再用分化剂有选择性去掉不该着色的部位。Page 13(四)苏木精的媒染剂苏木精被氧化成酸性染料苏木红后,仍不具有染色力,需与媒染剂结合,形成带正电荷的蓝色色淀,才能与细胞核结合而完成染色。媒染剂的多为二价或三价的金属盐如铝盐和铁盐,少数特殊苏木精也有采用铁等。常用的媒染剂有:硫酸铝钾(钾明矾)、硫酸铝铵(铵明矾)硫酸铁铵(铁明矾)、硫酸铝、三氯化铁Pag

5、e 14苏木红与铝盐结合形成蓝色色淀( Harris苏木精)苏木红与铁盐结合形成黑色色淀( Weigert铁苏木精)色淀与细胞核结合牢固,水、乙醇都难以洗脱,有利于苏木精染液的对比染色,且在完成染色后经脱水、透明、封固过程不容易脱色。Weigert铁苏木精染液作为耐受分化和用较强酸性染料做复染的首选细胞核染料。Page 15(五)苏木精染液配制试剂作用1.无水酒精:溶解苏木精,抑制真菌生长。2.碘酸钠(钾)、氧化汞:氧化剂,使苏木精经过氧化后变成苏木红。3.硫酸铝钾、铵、铁:媒染剂,其中三价铝离子与苏木红结合形成蓝 /黑色的色淀,与细胞核内核酸的磷酸根牢固结合而着色。Page 164.甘油:稳

6、定剂,防止苏木精在空气中不断氧化,延长染液的使用时间。5.冰醋酸、柠檬酸:抵消氧化剂的氧化作用,使苏木精与苏木红保持均衡。同时又可增加细胞核的选择性染色,使细胞核染色质显示清晰细致。 1g柠檬酸 =20ml冰醋酸。(醋酸比例一般为染液 3%-5%的量比例)Page 17(六)影响苏木精氧化的因素1.酸碱度:染液偏碱性氧化快,中性时稍慢,酸性时较慢。染液内加酸(冰醋酸或柠檬酸)可延缓氧化作用。2.氧化剂的量:加入氧化剂后苏木精可立即被氧化成熟可用。3.温度:碘酸钠作为氧化剂时,在常温下加入即可,氧化汞作为氧化剂时,需煮沸苏木精加热才能起到氧化作用。Page 18(七)配制后苏木精染液的判断1.采

7、用组织进行预染色。Page 192.将几滴苏木精染液到自来水中:不散开且仍保持红色 :未足够成熟一瞬间由红色转变为紫蓝色慢慢扩散 :成熟且质量好很快散开呈蓝色 :已经失效Page 203.将苏木精染液滴在滤纸,染液在滤纸上扩散片刻,外周呈紫蓝色,中心呈紫红色圆斑:质量好的染液。周边不呈紫蓝色:染液不成熟或没有配制好。Page 21(一) Harris苏木精传统、经典的经氧化汞化学氧化成熟的明矾苏木精。属于退行性染液。染液对细胞核着色较深,染色约 5分钟左右。适用于常规 HE、细胞学等染色。二、苏木精染液的性质Page 22组织学、细胞学染色Page 23不足之处:配制烦琐、需加热煮沸,氧化时间

8、不易控制,氧化汞有毒。染液表面常形成一层金黄色氧化膜而污染切片。染液所用的硫酸铝钾量也较多,但随着时间推移和(或)温度降低会有结晶析出及沉淀产生。可减少硫酸铝钾的用量,氧化汞换成碘酸钠。Page 24(二)改良 Lillie-Mayer苏木精苏木精 5g 无水乙醇 50ml硫酸铝钾 50g 蒸馏水 650ml碘酸钠 500mg甘油 300ml冰醋酸 20ml染液短时间内无氧化膜形成,使用时间长,细胞核染色质着色较深细微。染色时间在 3-5分钟即可。Page 25(三)伊红 (曙红 )人工合成染料。桃红色或粉红色的粉末。伊红是由荧光素衍生而来,有多种,常规病理染色中,主要是水溶性伊红 Y和醇溶性

9、伊红 Y。常用浓度 0.5%-1%。微量醋酸( 1000ml染液中加入 0.5ml)可增强着色。常规病理染色中不采用伊红 B染色。Page 26水溶性伊红 YY:代表黄色 ,化学名称为四溴荧光素二钠盐,其分子内含溴愈多,颜色愈红。醇溶性伊红 Y:称为四溴荧光素 ,易溶于酒精 ,不溶于水。水溶性伊红 B又称蓝光伊红,二溴二硝基荧光素二钠,易溶于水。醇溶性伊红 B又称醇溶伊红 B,溶于乙醇。伊红 B略带蓝色,与蓝色的苏木精对比染色不理想,Page 27水溶性伊红配制简单,最为常用。但染液使用一久后易长真菌而污染切片及出现沉淀,需经常过滤。染色后需要流水稍洗再进行脱水。(水洗及低浓度酒精脱水均有分化

10、作用。 )醇溶性伊红染色可不经水洗直接进行乙醇脱水、二甲苯透明和封片。较常用 0.5-1%水溶性伊红,染色时间为 2-5分钟。Page 28三、分化与蓝化分化目的:酸能破坏苏木精的醌型结构。用盐酸乙醇将细胞核中结合过多的染料、细胞质中吸附的染料及不需要着色的部位离解,以利于伊红的进一步染色。分化控制:分化液的新鲜程度和浓度决定分化时间。新配制、高浓度分化液分化时间要短一些,反之分化时间要长一些;苏木精染色时间久分化的时间要长一些,反之分化时间要短一些。Page 29返蓝目的:蓝 红 蓝过程苏木红与 Al3+形成蓝色色淀的结合、离解和再结合的过程。蓝色色淀在酸性环境处于离子状态,呈红色(色淀离解

11、);红色离子状态的色淀,在碱性 /中性环境中处于结合状态,呈蓝色(色淀形成)。返蓝控制:通常用流动自来水冲洗 10-15分钟。若用碱性蓝化液可缩短时间,但蓝化后也需流水冲洗 2-3分钟。Page 30分化液:0.5ml 浓盐酸 +99.5ml 70%酒精蓝化液:1g碳酸锂 +100ml蒸馏水0.3ml浓氨水 +99.7ml蒸馏水Page 31四、常规 HE染色流程Page 32细胞核呈蓝色,细胞质、肌纤维、胶原纤维、和红细胞呈不同程度的红色。Page 33细胞学 HE染色Page 34五、 HE切片的规范技术标准质量标准 满分(分) 质量缺陷减分1 切片完整 15 稍不完整:减 1-7分不完整

12、:减 8-15分2 切片厚薄均匀 15 厚薄不均:减 3-6分切片厚,影响诊断:减 7-15分3 切片无刀痕、无皱褶、无颤痕15 有 刀痕、皱褶、颤痕尚 不影响诊断:减 2-7分;影响诊断:减 8-15分。4 切片无污染 15 有污染物:减 15分5 切片染色对比清晰、红蓝适度、透明度好20 细胞核着色灰淡或过蓝:减 4分; 红蓝对比不清晰:减 4分透明度差:减 1-4分;组织结构不清:减 5-8分6 切片封胶适中、无气泡,洁净10 封胶外溢:减 3分 有气泡:减 3分切片不洁净:减 4分7 切片标签端正牢固,编号清晰10 标签粘贴不端正及牢固:减 3-5分 编号不清晰:减 5分合计 100切

13、片质量分级标准: 1.甲级片: 90分(优)2.乙级片: 75-89分(良)3.丙级片: 60-74分(基本合格)4.丁级片: 59分(不合格)Page 35六、冰冻切片染色流程1.取材后组织放臵标本托,立即放到冰冻切片机速冻台,添加包埋剂放上冷冻锤。( 1-2min)2.将冻好的组织移到切片机夹头内夹紧,修片至适度面,即可切片,切好的组织薄片( 4-8um),黏贴在编号的载玻片。( 1-2min)3.立即固定( 95%酒精 /甲醇 -冰醋酸 )。( 30s-1min)4.改良 Carazzi苏木精染色。( 50s-1min)5.稍水洗,碳酸锂水溶液蓝化。( 15s)6.1%水溶性伊红染色。(

14、 15s)7.稍水洗, 80%酒精、 95%酒精 、 95%酒精 、无水酒精 、无水酒精 逐级脱水,二甲苯 、二甲苯 透明。8.中性树胶封固,贴附标签。Page 36子宫内膜腺体 肺腺癌Page 37子宫肌瘤 乳腺导管Page 38冰冻切片质量要求1.操作流程规范、速冻及固定及时2.切片完整、厚薄均匀、无皱褶、无刀痕、无冰晶3.染色核浆分明、红蓝适度4.组织透明度好、封裱美观5.单件标本冰冻切片制片总时间在 15分钟内Page 39冰冻切片几个细节问题1、速冻冷冻切片的关键环节,减少冰晶产生。速冻的关键在于:组织取材厚度适宜冷冻切片机冷台的设臵速冻锤的正确应用包埋剂的量切片的速度Page 40

15、冷冻的速度Page 412、固定:防止细胞退变。切片后立即固定。切记勿采用电吹风或酒精灯加热固定。95%酒精或甲醇固定细胞收缩小、作用快、染色清晰、对比鲜明。Page 42固定的速度Page 431、 切片要求2、 染色要求1、 组织脱水 、 包埋2、 组织切片 、 染色1、 试剂管理2、 设备维护试剂、设备影响因素质控要求结果(七) HE制片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保证正确病理诊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Page 44(一)常规 HE制片质控要求1.切片完整、厚薄均匀,无刀痕、无皱褶组织包埋面按有病灶的一面向切面包埋胃肠道等管腔组织应有层次、小组织各块切全厚度为 3-5um为宜,淋巴结组织稍薄切片刀需锋利,展片水温适度(石蜡熔点减 15 C)2.贴片位臵恰当“定点”“定向”Page 45面部包块临床诊断:面部痣?两个 不同包埋面 结果最终病理诊断:基底细胞癌Page 463.染色核浆分明、红蓝适度4.无污染组织污染是制片的禁忌5.封片采用湿封片6.封片无气泡、胶不外溢封片树胶适量,浓度适中7.切片标签端正、编号清晰Page 47关于封片切片经过酒精脱水、二甲苯透明后必须湿封片。如干封片,切片会出现黑色结晶样黑点(胞核炭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