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技术的发展目标:4A和5W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5649562 上传时间:2017-11-0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8.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信技术的发展目标:4A和5W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通信技术的发展目标:4A和5W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通信技术的发展目标:4A和5W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通信技术的发展目标:4A和5W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通信技术的发展目标:4A和5W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信技术的发展目标:4A和5W》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信技术的发展目标:4A和5W(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太阳计算机系统公司开放分类: IT、SUN、太阳计算机系统公司http:/ 公司的名称,实际为 Stanford University Network 三个英文单词首写字母之缩略,中文意为:斯坦福大学网络。Sun 起初由包括 Scott McNealy(现任 Sun 公司首席执行官)等四名在 Stanford 大学和加州大学 Berkeley 分校的研究生创建, 1982 年 2 月正式注册,先以工作站的设计制作为业务重点,6 个月后开始创收盈利;全球雇员人数达 2 万 6 千余人。IT 行业日新月异,而 Sun 始终保持一个理念;并且这一理念,深植于我们当今的一切行动之中,从研发技术到系统产

2、品,从创新软件到完善服务,乃至于我们就未来而作准备之核心,都渗透着这一理念The Network Is The ComputerTM(网络就是计算机) 。开放的界面、行业的标准、以及独立于平台的 JavaTM 技术,Sun 始终在努力:为任何人,无论任何地点、任何时间、在任何装置上实现网络化的无缝连接。(Seamless Connection to Anyone, Anywhere, Anytime, on virtually Anything)在 2001 年 ITU 世界电信发展报告中,其结束语是:20 世纪的目标是实现:任何地方、任何时候、任何人(anywhere ,anytime ,a

3、nyone)的通信。21 世纪的目标应该是实现:处处、时时、人人(everywhere,all-the-time,everyone)的通信。展 望 电 子 线 缆 最 新 发 展 概 况http:/www.xinya- ,已日益深入到当今社会各个活动领域,上网浏览、信息交换、电子邮件收发、网上 IP 电话、远程教育、网上 MP3 音乐、网上娱乐、网上办公以及电子商务等先进通信业务日趋普遍,发展迅速。我国因特网发展速度更快,自 1994 年起步以来,网民数每年大约以 400的速度增长,到 1997 年已达到 62 万。2001 年 6 月底已达 2650 万人,预计 2005 年将达2.4 亿,

4、这意味着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网络市场。为了适应网民迅速增长以及网络业务向高速、多媒体发展的需求,信息通信网络正在不断向高速、大容量的方向飞跃发展,电子线缆作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必不可少的传输媒质之一,必须适应全球信息业的发展需求,以更宽的频带、更高的速度、更优的质量来满足各种新业务的需求。下面展望当今电子线缆主要品种的发展概况。1、双绞线电缆双绞线电缆(Twisted Pair Cable)是传统的话普通信媒质,使用最为广泛,是当前电信接入网的主体。在全球范围内,双绞线缆接入比例高达 94,其通信业务正在向非话音业务方向发展。利用高速 Modem 上网,其速率可达 56kb/s,利用一线通 I

5、SDN 方式上网,速率进一步上升到 128kb/s,而利用更新的 ADSL 方式;其下行速率为 1.58Mb/s,作为新一代家庭网络应用方式,利用电话双绞线的 Home PAN 速率也可达 l10Mb/s。因此,目前利用双绞线电缆已形成了种类繁杂的各种宽带接入新方式,并且日趋普遍。而新一代数字通信双绞线电缆的问世,包括 UTP、FTP、STP、SSTP 系列产品,将宽带接入的速率推向新的高度。当前正在大力推广的 FTTPLAN 方式,采用光缆到大楼、五类电缆到户,其速率可达 150Mb/s,是其他方式无法比拟的。而 Intranet(内部网)的发展更进一步提升了宽带接入的速率。在一些先进的智能

6、大楼综合布线系统应用以及美国军方的 LAN应用,五类电缆已不再满足要求,必须使用五类电缆以上的更高等级。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对上述数据电缆的使用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全美防火协会(NFPA )的规定,进入大楼的数据通信电缆必须满足安全要求,其中 MPP、CMP 为最高等级,即 Plenum Cable(天花板隔层电缆) ,应满足 UL910 试验规定的阻燃、低发烟等特殊要求,这种电缆必须采用 EEP 介质绝缘以及 Flamarrest 之类的高阻燃 PVC 护套,对于防止大楼火焰的伤害十分有利。表 2 其他类别电缆称为 nonplenum cable,其阻燃要求有所降低。目前国内敷设的五类电

7、缆大都为此类产品,其安全性尚有待进一步改进。电缆直径应小于 1/4 英寸(6.35mm) ,MPP 为多用途无花板阿层电缆,CMP 为天花板同层通信电缆,MP 为多用途电缆,CM 为通信电缆, CMX 为限制使用的 CM 缆。2、移动通信用射频电缆移动通信是当今电信业发展最迅速的领域。全球移动通信用户数逐年剧增,1999 年底用户总数达 4.87 亿户,2000 年底则高达 7 亿户,年增长率 44,2005 年可达 13 亿。由于移动通信能满足现代化的“5W”通信要求(即whoever、wherever、whenever 、whomever whatever,即任何人可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与

8、任何人进行任何形式的通信) ,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偏爱。世界先进国家,如日本,其移动用户数已达 5690 万,超过了固定电话用户 5550 万,走在这一发展潮流的最前列。若按人口普及率计算,冰岛则高达 77.4%,已超出了原先领先的芬兰(65.l%) 。我国正在移动通信领域逐渐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发展速度十分惊人,到 2001 年 7 月用户总数达到1.206 亿,超出美国的 1.201 亿,跃居世界第一,预计 2005 年可达 2.9 亿户。但是,目前我国的绝大多数移动用户为 GSM 用户,属于第二代移动通信( 2G) ,而当今世界发展潮流为第三代(3G )甚至于第四代( 4G)移动通信,能满足今

9、后移动多媒体通信以及移动因特网的发展需求。为满足这一新的发展需求,今年我国联通公司已实质性启动 CDMA网络建设,计划在未来三年内投资约 85 亿美元,到 2005 年拥用 6000 万 CDMA 用户,以赶上移动通信新发展的历史潮流。移动通信基站系统是移动网络基础设施的主要部门,其投资费用约占整个网络投资的70,具有极大的市场。作为基站馈线,最新一代产品是物理发泡绝缘、皱纹铜外导体射频电缆,其市场应用前景十分光明。目前,这种射频电缆的主流产品已形成完整的系列,包括 14、3 8 、l2、5 8、 78、l (l4 ) ,l(58)及 2(14 )等多种规格的产品,以及 14 、3 8 、1

10、2 、7 8 筹规格的超柔软跳线产品,可充分满足备种移动通信基站的使用要求。在这一领域的最新发展是采用高温绝缘材料的阻燃型产品,以及 LMR 之类的柔软型馈线电缆。高阻燃型馈线可满足安全方面的高要求。国外已发展出采用微孔氟四带绕包绝缘,以及采用更新型的低密度聚四氟乙稀推挤绝缘的相应馈线产品。而 LMR 型馈线则是采用自粘型铝塑薄膜纵包及镀锡铜线编织的更为柔软的结构,可大大降低成本,并可直接馈电到天线,不需要跳线,使用更为方便。3、CATV 电缆CATV 电缆自从 20 世纪 40 年代在美国问世以来,发展十分迅速,96 的家庭敷设了CATV 电缆。我国 CATV 事业自 20 世纪 80 年代

11、以来发展更为迅速,到 2000 年底已达9000 万用户,跃居世界第一,但普及率仅为 28%,尚有很大的发展余地。特别应指出的是,我国 CATV 系统绝大多数是单向系统,双向化改造还刚开始。在全国领先的上海 CATV 双向化改造工程,宽频带用户接入能力已达 100 万户,上网速度可达 10Mb/s,使传统的广播电视网变成双向互动的多方位服务平台,除了传输电视节目的质量大为提高,可适应今后高清晰度数字电视之外,还能提供高速、价廉的上网服务,使电视、语音、数据“三网融合 ”从理想变为现实。全上海还有近 23 的 CATV 用户也将进一步实施双向化改造,从而为普通家庭用户提供了最理想的宽带进入方式。

12、由于全国CATV 用户数每年将递增 5001000 万户,再加上双向化改造的全面开展,为 CATV 电缆开辟了十分良好的应用前景。为满足双向化的 HFC 组网方式 CATV 网络建设的需求,CATV 电缆工业应进一步提高质量,特别是应该大力推广四层屏蔽电缆,即采用双面铝塑薄膜纵包(自粘型) 、导线编织、双面铝塑纵包、导线编织的外导体结构,使屏蔽衰减指标提高到 110120dB,从而大大提高双向 CATV 系统上行通道的传输质量。4、结束语随着新世纪信息社会的来临,各行各业的电子化日益普遍,电子商务(ECommerce) 、电子教育(E Learning) 、电子家庭(EHome )等新事物层出

13、不穷,为电子线缆的应用开辟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通信系统的“5W”化:Whoever 任何人;whenever 在任何时间;wherever 在任何地点;whomever;与任何人; whatever 实现任何通讯需求)世界通信业进入新变革时代发布时间:2008-7-23 点击数: 345 月 20 日,第 43 届世界通信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作为全球顶级的世界通信学术会议,世界通信大会首次来到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举行。依托 2008 世界通信大会这个信息交流的开放平台,围绕通信“更快、更高、更强”的主题,各国同行聚集北京进行技术研讨和互动式交流,共同探讨世界通信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14、对增强了解、共享经验、促进合作以及推进世界通信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通信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各国通信业的蓬勃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各国信息社会建设的进程。当前,世界通信业形势正发生着深刻变化,技术、网络、服务的融合催生了新的生产和组织方式。为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满足用户不断变化的个性化需求,通信网、互联网和广电网,都在向 IP 化、宽带化、移动化和多媒体化发展,并呈现出融合化的发展趋势,三网融合的进程正在加快。网络技术向下一代网络的演进取得了积极进展;移动网通信在发挥方便、快捷优势的同时,开始向图形和图像的完整传输、更好的应用和更高的速率方向发展;固定网通信在发挥宽带高速传输优势的同时

15、,正在向方便宽带接入的方向发展。移动通信网和固定通信网,在技术上交叉渗透、相互促进、融合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国通信业与世界通信业的联系日益紧密,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不仅是中国通信业发展的需要,也是世界通信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更快技术创新提速过去十年中,电信业以前所未有的加速度,经历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变革,成为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而电信技术更是日新月异,在伴随电信业的融合、变革过程中大跨步前进。当前,宽带网络整体向下一代网演进,在 3G 技术高速发展的同时,4G 已经提上日程,移动固定融合、移动宽带化和宽带移动化的发展已经越来越快,同时,无线通信领域的技术发展速度加快,技术竞争加剧,未来的通信世界将呈现网络日趋融合、多种接入技术综合应用、新业务不断推出的高速发展态势。固网技术宝刀不老虽然移动对于固网的替代在近两年呈现加速度的趋势,但是固网作为数据交换的核心平台仍然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固网技术仍然在不断高速演进,继续创造一个个的发展奇迹。宽带网络整体推进为了支撑日渐丰富的宽带应用,整个电信网的带宽升级步伐依然按照“超摩尔定律”前行。其中,40G 的密集波分复用技术、具有波长级大颗粒业务传送能力的 OTN 技术都是当前的热点。波分复用走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