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及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特色做法与亮点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5648572 上传时间:2017-11-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及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特色做法与亮点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及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特色做法与亮点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及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特色做法与亮点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及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特色做法与亮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及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特色做法与亮点(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 年 XXX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及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特色做法与亮点XXXXX“三重三突出”深入推进为民服务创先争优今年是创先争优活动的关键之年,XXXX 党支部按照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 的部署要求,紧密结合实际,以基 层组织建设年为抓手深化创先争优活动,坚持重学习,突出队伍素质提升,重表率,突出党员示范引领,重 实效,突出服务履诺践诺,扎 实推 进基层组织建设各项任务的落实,确保党建工作取得实效。一、坚持重学习,突出队伍素质提升以开展“基层组织 建设 年” 活动为契机,党支部将党 员学习教育贯穿于 XXX 服务为民的全 过程,通 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着力提升党员队伍整体素质。

2、 (一)学习规章制度“定 ”到位。坚持行之有效的学习制度,即 领导责任制度、严格学习制度、考勤签到制度、讨论交流制度、学习考核制度,为 扎实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机制保障。(二)学习时间安排“做 ”到位。 严格执行支部“ 三会一课” 规定,党员学习课程一般每月安排一至二次,同时鼓励党员干部带头参加继续教育,注意学习的层次性,渐进性,不断改进学习方式,拓展视野。 (三)学习形式要求“ 多”到位。做到创 新党课形式多样性与实效性相统一,在我们的价值观大讨论、七月党员学习月期间,就采取了多样学习方式。其中“ 微型党课”学习 ,用“讲故事 ”的方法“讲理论”;另外党课借助幻灯片、视频等多媒体形

3、式,有效地增强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果。 (四)学习实践成效 “悟” 到位。通过榜样的示范带动,先 进的党建理论,全体党员、职工对照新区建设和景区转型升级定标杆、找差距,认清自身存在不足,剖析原因,明确目标定措施,形成了学习先进、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真正意义上做到学以致用,以用促学。 二、坚持重表率,突出党员示范引领服务群众,党员争先。XXXX 全体党员创先争优作表率、为民服务当先锋,在促 进 XXX 优质服务中充分发挥 先锋模范作用。 (一)发挥党员先锋引领作用。在庵堂安全巡查、抗台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中,我处党支部领导班子冲锋在前,当好攻坚克难的“ 排头兵” ,第一时间深入一线,全力以赴做

4、好灾前防御措施和灾后整修工作,赢得了群众的好评。(二)深化党员示范服务作用。通过开展 “优 秀党员“评比活动,形成了党员服务常态化流程,同时公开岗位职责、服务承诺和监督电话,切实做到有效监督、常态监督,从根本上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开展党员特色志愿服务。通过建立服务点,针对龙沙二区的孤寡、残疾等特殊群众推行党员结对服务,党员带头,深入小区,为他们提供便利惠民服务,如理发, 卫 生整治,搭建晾衣架,宣传安全知识,提供用电修建等问题的技术支持,主动为小区的群众排忧解难。在重大节日期间,重点向离退休干部职工开展送温暖活动,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护机制。进 一步增强了广大党员的党性修

5、养和工作责任感,架起了一座干群、党群连心桥。三、坚持重实效,突出服务履诺践诺XXXX 党支部认真践行 “五项承诺“,确保基 层组织建设年的创先争优党建工作取得扎实成效。主要采取四个步骤进行:一是宣传动员。组织召开党员大会,向全体党员讲解承诺的意义、内容、步骤和要求,动员和引导党员自觉参与承诺活动;二是提出承诺。每位党员根据自身能力特点,结合 XXXX 实际工作,提出服务承诺事项;三是公开承诺。在党员大会上,党员作出公开承诺,宣读创先争优公开承诺书。四是公开公示。通过党务公开栏、宣传板报等形式,将党组织(党员)创先争优公开承诺书上墙公示,接受群众监督。通过履诺践诺,确保党员工作“上”、 “下 ”渠道畅通。重点是建立目标考核激励机制,完善考评办法,全面考核党员干部、职工的工作实绩,切实解决工作状态、业务能力、工作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努力建设一支胜任 XXXX 事业新要求的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XXXXX”建设目标开好局、起好步贡献智慧和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