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讲 比的意义、性质和应用 人教版 (无答案)

上传人:烟*** 文档编号:156434596 上传时间:2020-12-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讲 比的意义、性质和应用 人教版 (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讲 比的意义、性质和应用 人教版 (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讲 比的意义、性质和应用 人教版 (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讲 比的意义、性质和应用 人教版 (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讲 比的意义、性质和应用 人教版 (无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讲 比的意义、性质和应用 人教版 (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讲 比的意义、性质和应用 人教版 (无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生姓名性别年级六年级学科数学授课教师上课时间年 月 日第( )次课课时:2 课时教学课题 比教学目标1、掌握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2、熟悉比各部分名称3、学会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答比的应用题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重点:利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区别“化简比”和求“比值”;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答比的应用题难点:关于比应用题的解答比知识点一:比的意义 比:两个数相除也叫两个数的比。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通常写成比的形式,也可以用分数表示,但仍读几比几。注:=,表示比读5比1,10:2=5,是比值,比值是一个数,可以是整数,分数,也可以是小数。比可以表示两个相同量的关系,即倍数关系。也可以表示两个不同量的比,得

2、到一个新量。例:路程/速度=时间。例题1:一面红旗,长3分米,宽2分米。长是宽的几倍?宽是长的几分之几? 32 23 (1)32表示什么?长是宽的几倍也可以说成谁和谁在比?是几比几?(2)23表示什么?宽是长的几分之几也可以说成是谁和谁在比?是几比几?例:2: 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100千米,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1)求的是什么?谁除以谁?也就是谁和谁进行比较?(2)汽车行驶路程和时间的比是100比2表示什么?(3)思考:单价可以说成是谁和谁的比? 工作效率可以说成是谁和谁的比? 商可以说成是谁和谁的比?变式1:(1)学校里有10棵杨树,7棵柳树,杨树和柳树棵数的比是( ),柳树和杨树棵树的比

3、是( )(2)小华用2分钟口算了50道题,小华口算的题量和所用时间的比是( )。(3)学校食堂买20千克青菜,用了10元钱;买了30千克萝卜,用了42元钱;买萝卜和青菜数量的比是( ),青菜和萝卜单价的比是( )。知识点二:比各部分名称在两个数的比中,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例如 15 : 10 = 1510= 前项 比号 后项 比值思考:比的前项和后项能随便交换位置吗?为什么?注意:1、根据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可以理解比的后项不能为0; 2、在体育比赛中出现两队的分是2:0.,1:0等,这只是一种记分的形式,不表示两个数相除的

4、关系。例题1: 98中,9是比的( )项,8是比的( )项,比值是( )。变式1:一个比的后项是5,比值是,则比的前项是( )知识点三:比的性质(化简比的依据)1、商不变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2、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3、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根据比的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整数比。化简比的方法:1、 两个整数的比,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2、 两个分数的比,用前项后项同时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再按化简整数比的方法来化

5、简。3、 两个小数的比,向右移动小数点的位置。也是先化成整数比。4、当一个比的前后项不是整数时,把比的前后项扩大成整数再化成最简整数比。例1: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15:10 180:120 0.75:2解:15:10=(155):(105)=3:2 180:120=(18060):(12060)=3:2 =(18):(18)=3:4 0.75:2=(0.75100):(2100)=75:200=3:8 或(0.754):(24)=3:8注:不管选择哪种方法,最后的结果都应该是一个最简的整数比,而不是一个数。变式1: 5:6的后项加上30,要使比值不变,前项应加上( )例2: 求下面各

6、比的比值。(1)35:28 (2)4:20 (3):解: (1)35:28 =3528= (2)4:20 =420= 0.2 (3) : = =3变式1:比的前项乘3,后项除以3,比值( ) A. 不变 B. 扩大到原来的3倍 C. 扩大到原来的6倍 D. 扩大到原来的9倍求比值和化简比的区别在于:1、意义不同。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化简比是把两个数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2、计算方法不同。求比值是用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化简比是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对比进行变形,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3、计算结果所表示的意义不同。求比值的结果是一个数。它有三种表示形式,即整数、小数或分数,如例1中的比

7、值是1、0.2、3。化简比的结果是最简单的整数比,仍是一个比。如例2中的最简比是5:4、3:1。知识点四:比的应用题(一)己知总数和比(根据两数的和与两数的比进行按比例分配)。 总共的具体量 前项总共的份数 = 前项的物体数 总共的具体量 后项总共的份数 = 后项的物体数 例1:沙、石共36吨,沙与石的比是1:8,沙、石各是多少吨?变式1:一个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为36厘米,三条边的长度比是3 :4 :5,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二)已知一个量和比(已知其中一项与两数的比,求另一个数是多少)。 前项的物体数 前项总共的份数 = 总共的具体量 后项的物体数 后项总共的物体量 = 总共的具体

8、量例1:男工有40人,男工与女工的比是4:5,女工有多少人?一共有多少人?变式1: 商店运来一批电冰箱,卖了18台,卖出的台数与剩下的台数比是3:2,求运来电冰箱多少台?(3) 已知相差数和比(已知两数的差与两数的比,求两数各是多少)。 在解决“比的应用”的有关问题时,要抓住解题关键,用所给的数量除以对应的份数,求出每份数,然后用每份数分别乘所求数量的份数,从而求出所求数量。“已知两数的和与两数的比,求两数分别是多少?” 每份数=两数的和比各项的和“已知两数的差与两数的比,求两数分别是多少?” 每份数=两数的差比各项的差例1:沙和石的比是7:9,沙比石少10吨,沙、石各多少吨?变式1:一套西装

9、,裤子的价格比上衣的价格少50元,裤子的价格是上衣的,上衣和裤子的价格各是多少元?课堂练习一、填空。1.在比2:4中,若前项增加4,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该扩大到原来的( )倍。2.一杯糖水,糖的质量占糖水的质量的,糖与糖水的质量比是( )。3. 500克:1.5千克化成最简比是( )。4.一列火车3小时行驶540千米,火车所行的路程和时间比是( ),化成最简整数比是()。5.三角形三个内角比是3:5:2,那么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三角形。6.甲数除以乙数的商是0.25,甲、乙两数的最简整数比是( )二、计算与化简1.求比值。: : 0.75: 4: 2、化简比。35:45 2分米:30厘米 0

10、.3:0.15 : 三、解决问题。1、用120厘米的铁丝做一个长方体的框架。长、宽、高的比是3:2:1。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体积是多少?2、一桶油用去的量占剩下的,已知这桶油共有50千克,用去了多少千克?还剩下多少千克?3、一块长方体木料,长与宽的比是2:1,宽与高的比是2:1,长宽高的和是140厘米,这块木料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4. 列式计算。(1) 甲、乙两数的比7:5,若甲数是49,求乙数是多少。(2) 若m:n:p=4:5:6,且n的值是15,求m和p的值是多少。巩固提高题1、实验中学七年级和八年级人数的比为3:4,八年级和九年级人数的比为2:3,那么七、八、九年级的人数比是多少?2、某车间有两个小组,原来第一小组和第二小组人数的比是5:3,第一小组有14人到第二小组后,第一小组与第二小组人数的比是1:2,两个小组现在各有多少人?3、有一块铜锌合金,其中铜和锌的质量比是2:3,现在加入锌6克后,得到新合金36克,求新合金中铜和锌的质量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