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住在山****ck 文档编号:156434371 上传时间:2020-12-17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9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福建省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福建省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福建省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福建省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省平和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读“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年龄分布和不同年龄段的迁移率统计图”,完成下列小题。1. 图中数据显示( )A. 农村劳动力的迁移日益低龄化B. 5059岁人口迁移率变化幅度最大C. 农村劳动力逐渐高龄化D. 农村劳动力以2029岁年龄段为主2. 农村劳动力迁移率上升的主导因素是( )A.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B. 城乡经济收入差异较大C. 交通条件的改善D. 农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答案】1. C 2. 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人口统计图的判读和农村人口迁移的因素。【1题详解】图中数据显示:从1990年到2005年,我国

2、1529岁农村劳动力呈下降趋势,故A错误;3039岁的农村劳动力先增加后略有减少,4059岁农村劳动力呈上升趋势,因此农村劳动力逐渐高龄化,故C正确;2005年农村劳动力以3039岁年龄段比例最高,故D错误;农村劳动力各年龄段人口迁移率均呈上升趋势,39岁以下青壮年劳动力迁移率上升较快,故B错误。综上分析,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2题详解】城乡收入水平差异是农村劳动力迁移率上升的主导因素,故B正确;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可能会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为农村人口迁移提供了可能,但不是主导因素,故A错误;交通条件的改善,会使人口迁移的范围扩大,迁移更加频繁,也不是农村劳动力迁移率上升的主导因素,故C错误;农村

3、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会减少农村劳动力的外迁,导致迁移率下降,故D错误。综上分析,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网购收货地址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人流的迁徙状况。下示意淘宝网推出的 2013 年与 2012 年人口净流入对比。据此完成下列各题。3. 下列省级行政区中,由 2012 年的人口净流入转变成 2013 年的人口净流出的是A. 江苏B. 广东C. 湖南D. 重庆4. 图中安徽人口流动方向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A. 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B.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C. 接纳沿海企业迁入D. 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改善【答案】3. D 4. C【解析】【3题详解】本题考查图文信息的获取和分析能力。从图中可以看出20

4、12年和2013年江苏是净流出,A错;2012年和2013年广东是净流入,B错;湖南由2012年净流出变为2013年净流入,C错; 重庆由2012年的人口净流入转变成2013年的人口净流出,D对。【4题详解】2012年安徽是人口净流出,2013年人口是净流入。安徽离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近,且劳动力成本和地价等因素都比东部沿海地区低,承接了大量的沿海地区企业迁入,选C。城市化水平一般与经济水平有关,科技水平与经济发展程度和人才有关,安徽地处内陆,在经济水平和人才等方面与东部地区存在差距,故AB错;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与人口流动有关,但不会是主要因素,D错。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小说流浪地球讲述了

5、在不久的未来,太阳即将毁灭,依靠太阳为生的地球也即将面临灭亡。面对绝境,人类拒绝坐以待毙,在地球表面建造出了巨大的推进器,将地球推出太阳系、为人类寻找新的家园。小说主人公结婚的时候,以抽签的方式决定是否能生育下一代,只有四分之一的人能够获得生育的权利。根据小说内容,影响“流浪地球”时代人口容量的因素是( )A. 政策B. 科技C. 资源环境D. 消费水平【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环境人口容量【详解】太阳能地球提供光热资源,间接提供其他能源,太阳即将毁灭是造成地球流浪的直接原因,故影响“流浪地球”时代人口容量的因素是资源环境。C正确。【点睛】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受到资源因素、科学技术因素、

6、对外开放程度、综合生活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一个地方的环境人口容量,与自然资源拥有量成正向关系,与科学技术水平成正向关系,与地区居民的综合生活水平成反向关系。定义中有基本明确表示,一个地区的合理人口容量,不仅仅取决于本地的自然资源,还与本地获得外来资源的能力有关。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读新疆略图,完成下列各题。6. 影响新疆环境人口容量的最主要因素是()A. 矿产资源B. 地形地势C. 科技水平D. 淡水资源7. 提高新疆环境人口容量的合理化措施是()A. 放宽生育政策,鼓励生育B. 大量接纳中西部移民C. 加大科技投入,发展节水农业D. 垦荒拓耕,向南疆中部地区迁入人口【答案】6.

7、D 7. C【解析】【分析】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很多例如,资源丰富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及消费水平等资源是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6题详解】新疆远离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稀少,淡水资源是其主要影响因素D正确。【7题详解】放宽生育政策,鼓励生育和大量接纳中西部移民不能提高环境人口容量,AB错误。科技发展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加大科技投入,发展节水农业,可提高环境人口容量,C正确。南疆中部地区为荒漠地区,不适合垦荒拓耕,D错误。【点睛】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解题的关键是从图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武汉市为实施“百万

8、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2018年7月14日在网上公布了大学生留汉落户试行政策通知:留汉大学毕业生年龄不满40周岁的,可凭毕业证申请登记为武汉市常住户口,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不受年龄限制。据此完成下列各题。8. 武汉市实施这一政策的最主要目的是为了A. 扩大城市人口规模B. 吸纳高端人才C. 减轻农村人口压力D. 城乡均衡发展9. 大学生留汉落户政策的实施,将有利于当地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减缓人口老龄化速度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增加城市发展活力A. B. C. D. 【答案】8. B 9. 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人口迁移的因素及其影响。【8题详解】学生留汉落户试行政策主要是针对大学生和高学历人

9、才的,故最主要目的是为了吸纳高端人才,B正确。【9题详解】大学生留汉落户政策主要是针对40岁以内的,能减缓人口老龄化速度,带动消费和技术的进步,增加城市发展活力,正确。主要针对是大学生等高学历人才,对城乡一体化进程影响较小。人口增加会加大城市生态环境压力。D正确。【点睛】综合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已跻身六大世界级城市群,其城市人口比重达68%。下图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示意略图。完成下列各题。10.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能够跻身六大世界级城市群主要原因是()A. 经济发展水平B. 城市环境质量C. 人口增长模式D. 城市功能分区11. 长江

10、三角洲城镇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苏州与杭州城市等级和服务功能相同B. 上海的等级最高且服务范围最大C. 南京城市等级和服务范围小于宁波D. 台州的城市服务范围被湖州覆盖【答案】10. A 11. B【解析】【10题详解】造成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跻身六大世界级城市群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水平,长三角的经济增长速度快,经济水平高,A对。城市环境质量、人口增长模式、城市功能分区不是成为世界六大城市群之一的主要原因,B、C、D错。据此分析选A。【11题详解】长江三角洲城镇中,苏州比杭州的城市等级低,服务功能少,A错。上海的城市等级最高且服务范围最大,B对。南京和宁波不在同一省区,在行政管理上没有隶属

11、关系,C错。台州、湖州的服务等级相同,二者不具备相互覆盖关系,D错。据此分析选B。12.地形因素对建筑物布局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如自然通风、日照效果等。为了达到良好的通风效果,在不同风向的坡面,建筑物布局合理的是( ) 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自然环境对建筑的影响。【详解】为了达到良好的通风效果,上风向的建筑物应该较低,以减少对下风向建筑物的阻挡。迎风坡的风向从山坡下方吹来,故下方建筑物应该较低,错误,正确;背风坡的风从山坡上方吹来,故上方建筑物应该较低,正确,错误。综上分析,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珠三角桑蚕业的发展成为桑基鱼塘发展的强大驱动力,1925 年桑

12、蚕业全盛时,珠三角生丝和丝织品等占到了广州出口总值七八成,成为不折不扣的经济支柱。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一个独特的群体“自梳 女”登上了历史舞台。珠三角自古以来妇女便需要和男子一样去承担生活生产的重担。正当盛年的女儿若出嫁便对娘家造成不小的损失,“不落夫家”和自梳”便得到娘家的默许。特别是丝厂大量出现后,对女工需求的迅猛增长,更是惟生了“自梳女”群体的扩大。桑蚕业丰厚的利润让为此工作的女性取得了独立的经济地位,她们为了适应机器缫丝这种工业化生产管理要求,又想摆脱封建婚姻的束缚,加之西方文化传入,独立自由思想的侵染, 导致自梳”风气的产生,女性集体性地抗拒婚嫁。清末民初顺德蚕业极盛时,有“十女九不

13、嫁”之说。 结合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3. 30 年前密集的桑基鱼塘如今已很少见,其最主要的原因是A. 珠三角沙化加剧B.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的发展C. 商品粮基地建设D. 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14. 珠江三角洲地区“自梳女”产生的根本原因是A. 经济生活上的独立B. 西方自由思想的浸染C. 劳动生产技术的提高D. 家庭传统观念的影响15.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丝价暴涨,推测其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影响是A. “自梳女”人口数量快速增加B. 鱼塘面积萎缩C. 男性劳动力失业人数增加D. 自梳女赴南洋谋生【答案】13. B 14. A 15. A【解析】【13题详解】伴随着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

14、建设用地不断增加,城郊农业也不断发展,桑基鱼塘如今已经很少见了。选择B。14题详解】据材料可知,“ 自梳女” 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经济生活上的独立,西方文化思想的浸染只是次要影响因素。选择A。【15题详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丝价暴涨,将促进桑 蚕及缭丝产业的发展,进而导致“ 自梳女” 人口数量快速增加。选择A。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16. 图中阴影区域表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 乳畜业B. 大牧场放牧业C. 季风水田农业D. 商品谷物农业17. 该农业地域类型发展的区位优势是( )A. 科技发达B. 地广人稀C. 机械化水平高D. 雨热同期【答案】16. C 17. D【解析】试题分析:【16

15、题详解】图中阴影区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季风气候区和东南亚热带雨林气候区,故其农业地域类型应该为季风水田农业。【17题详解】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季风气候和雨林气候区,这里雨热同期,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机械化和科技化水平低。考点:该题考查农业地域类型。18.下图是四地区 1 月、7 月气温及 7 月降水和全年降水量柱状图。从气候条件考虑,四地区中农业产值的构成最可能以乳畜业为主的是( )A. 地B. 地C. 地D. 地【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四地区1月、7月气温及7月降水和全年降水量分布可判断,地最低月温在0C以下,降水量集中于夏季,故判断为温带季风气候;地最低月温在0C以上,气温较较差较小,降水量终年分配较均匀,故判断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地终年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