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106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住在山****ck 文档编号:156434301 上传时间:2020-12-17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郑州106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河南省郑州106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河南省郑州106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河南省郑州106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河南省郑州106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郑州106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郑州106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省郑州106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1.孟子一书记载黄河洪水多次泛滥,殃及多个诸侯国。从当时历史发展趋势分析,解决的根本之道在于A. 委托东周政府专力治黄B. 各诸侯国通力合作,统一治黄C. 统一中原,由中央政府治理D. 诸侯国各自为政,加强治理【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以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孟子记录了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的治国思想和政治策略。因此,题目问的“当时历史发展趋势”中的“当时”指的是战国时期,其历史的发展趋势是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因此,应该是统一中原,由中央政府

2、治理,这才是符合当时历史发展趋势的解决之道。所以选择C。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战国时期时代特征2.在秦代,官僚这种政治角色是从分封制下君主的家臣演变而来的,同时设置官府中掌管薄书案牍的吏胥,辅助官员履行政务。这表明秦代A. 已出现了完整的官僚体系B. 平民政治已取代贵族政治C. 官僚政治的模式已经形成D. 中央文官的地位较为突出【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中国官僚政治是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产物,官僚这种政治角色是从分封制下君主的家臣演变而来的,而在秦代时官僚政治的模式己经形成,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在秦代已出现了官僚体系,但不完整,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

3、除;官僚政治在本质上仍然是贵族政治,平民政治并未取代贵族政治,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文官的地位的问题,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3.中国古代长期存在着“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和冲突。以下各个朝代采取的措施中,不能起到有利于这一矛盾解决的是A. 汉武帝重用身边的侍从、秘书任尚书令、侍中等B. 元代设置中书省,其长官行使宰相职权C. 宋代设置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D. 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汉武帝重用身边的侍从秘书任尚书令侍中等组成内朝,重大事务先由内朝决策,削弱了相权;宋代设置

4、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这一措施分散了相权;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同样也分散了相权。因此排除ACD。元朝设置中书省,长官任宰相等于扩大了宰相的权力,容易形成宰相专权。鉴于此明朝废除宰相,裁撤中书省。因此B符合题意。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君权与相权4.“皇帝召见军机大臣,不许太监在侧,也不准王公及部院大臣擅入军机处,军机大臣不得擅自结交外任官员。”这说明军机处A. 组织严密有利于政令执行B. 君权附庸无行政决策权C. 职官干练提高了行政效率D. 权力巨大凌驾于六部之上【答案】A【解析】材料中“军机大臣不得擅自结交外任官员”说明军机处不但组织严密,政令的执

5、行也比较隐蔽,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参与决策的信息,故B错误;C和D项均于出来主旨不符。5.从秦朝开始就有专门负责监察的官员,从秦至明清,监察官员和监察机构并不代表社会履行职责,因此出现监察官员乃至监察机构贪赃枉法的情形,这种现象无法逆转的根本原因是A. 监察体制的效能有限B. 监察官员和监察机构只是帝王的耳目C. 专制制度的本质决定的D. 监察官员和监察机构只是帝王的工具【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可知监察体制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官员贪污腐败。但是在君主专制条件下设立监察机构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君主专制。监察

6、官员和监察机构的权力来源于皇帝,服务于皇帝,因此决定了其权力有限、效能有限。因为有皇权为依靠,甚至贪赃枉法。这一切都归因于专制制度的本质,B符合题意。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监察制度6.西周宗法制是凭借血缘关系对族人进行管理的制度。同时,贵族们又力图通过婚姻关系的血缘纽带,与异姓贵族建立宗法伦理关系,形成了同姓为“兄弟”、异姓为“甥舅”关系的以巩固西周王族、贵族利益为核心的奴隶主统治。这说明西周政治的主要特点是A. 王权和神权结合,具有浓厚的迷信色彩B. 按照宗族血缘关系实现对地方的控制C. 实现了国家政治权力的高度集中D. 体现了血缘关系同政治关系相结合【答案】D【解

7、析】材料没有提到王权与神权的结合,故A项错误;在西周实现对地方控制的是分封制,故B项错误;先秦时期国家政治权力没有实现高度集中,秦朝建立后,权力才达到高度集中,故C项错误;“凭借血缘关系对族人进行管理的制度。同时,贵族们又力图通过婚姻关系的血缘纽带,与异姓贵族建立宗法伦理关系,形成了同姓为兄弟、异姓为甥舅关系的以巩固西周王族、贵族利益为核心的奴隶主统治”是典型的血缘关系和政治关系结合的模式,故D项正确。7.“在传统中国,政治关系以及其他一切社会关系主要是由宗法因素决定的,而在传统欧洲,政治关系以及其他一切社会关系主要是由契约规定的。”能够得出与此观点史论一致的是A. 古雅典的民主政治B. 古希

8、腊的人文主义C. 古罗马的法律原则D. 卢梭的政治学说【答案】C【解析】雅典民主是为了保障契约的有效运行,而不是契约精神本身,故与材料不符,排除A;古希腊的人文主义重视人的作用,与“政治关系以及其他一切社会关系主要是由契约规定的”不符,故排除B;古罗马的法律原则有利于协调社会关系,体现了契约关系的特点,故C项正确;D反映的是近代欧洲民主思想,与材料时间“传统欧洲”不符,故排除D。8.某中学进行三世纪罗马帝国模拟法庭的课外活动。其中,场景错误的是A. 场景一:原告,一奴隶;被告,一罗马帝国公民。案由:要求取得人身自由B. 场景二:原告,一罗马帝国公民;被告,一移居帝国的外邦自由民。案由:追讨欠款

9、C. 场景三:原告,一罗马帝国公民;被告,一新征服地区的自由民。案由:人身伤害D. 场景四:原告,一移居帝国的外邦自由民;被告,一新征服地区的自由民。案由:商业纠纷【答案】A【解析】【详解】公元三世纪,罗马帝国境内自由民内部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已经不复存在,万民法成为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BCD三项场景均有可能出现,排除。奴隶没有公民权,不能成为原告或者被告,故A项符合题意。9.恩格斯指出:“罗马法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多数法律关系”,是“商品生产者社会第一个世界性法律”。下列哪项表述符合材料表达的含义A. 罗马法是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法典B. 罗马法是罗马帝国统治的有力支柱C.

10、罗马法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D. 罗马法是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基础【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多数法律关系”“第一个世界性法律”可以看出,结合所学可知,罗马法中体现的理性原则、平衡观念也非常适合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需要,是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基础,D正确;罗马法是奴隶社会的法律体系,A项表述错误;BC两项是罗马法的特点和作用,但不能体现“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多数法律关系”,排除。10.在伯利克里执政时代,某机构是一个总司一切事务的行政组织,其成员由抽签选出,每日在雅典城中的大会堂内召开会议,除了节日及凶兆日子外,会议皆会举行。这一机构是A. 公民大会B. 五百人议事

11、会C. 陪审法庭D. 十将军委员会【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总司一切事务的行政组织”“每日在雅典城中的大会堂内召开会议”等信息可知是五百人议事会,在公民大会休会期间,议事会是大会最高权力的代表,负责监督行政官员落实大会决议,排除A,B项正确。陪审法庭是司法机关,而不是行政机关,排除C。十将军委员会是最高的军事机构,而不是行政机关,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11.“光荣属于希腊,宏伟属于罗马”这句话主要反映了希腊罗马在人类文明历史上的地位。古代希腊、罗马在人类历史上最主要的贡献在于留给后代的A. 航海与建筑B. 民主与法律C. 自由与强权D. 殖民与征服【答案】B【解析】【详解】古代

12、希腊、罗马在人类历史上最主要的贡献在于留给后代人们的民主与法律。希腊雅典民主开民主政治的先河,雅典正是在民主政治的基础上,创造了希腊文明中的大部分辉煌。罗马法,一般泛指罗马奴隶制国家法律的总称,存在于罗马奴隶制国家的整个历史时期。它既包括自罗马国家产生至西罗马帝国灭亡时期的法律,以及皇帝的命令,元老院的告示,成文法和一些习惯法在内。罗马法是近代西方各国法律体系基础。故选B。其他三项明显不符合题目意思,故排除。【点睛】古希腊特别是雅典的民主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现在的一些民主的原则,来源于希腊,比如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罗马法中的陪审制度、律师制度等对现在影响深远。12.罗马法

13、规定:“法律承认个人有独立的人格,承认个人生活中有一部分是不可干预的,在未经个人许可时,即使国家也不得干预个人生活的这一部分。”该规定A. 强调保护私权,限制公权滥用B. 强调人人平等,打破贵族垄断C. 强调法律至上,维护法律权威D. 强调社会和谐,协调人际关系【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罗马法的特点。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是在强调个人生活是人的“私权”,国家是不能侵犯个人的“私权”的,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的主旨是强调保护私权而不是强调人人平等,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的主旨是强调保护私权而不是强调法律至上,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的主旨是强调保护私权而

14、不是强调社会和谐,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罗马法的特点13.欧洲历史说:“古代希腊的民主与今天西方代议制形式的民主不能完全相提并论。在雅典,城邦的所有公民都有可能亲自参加选举和表决。”这说明了A. 古希腊民主与近代西方民主是完全不同的B. 雅典民主强调公民的广泛参与和直接管理C. 雅典民主比西方代议制优越D. 西方代议制是直接民主【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古代雅典的民主制下,所有公民都有参政的权利,是直接民主;今天西方民主制是代议制民主,是间接民主。故本题选B,排除D。古代希腊民主为近代西方民主奠定了基础,开现代西方民主政治先河,A项“完全

15、不同”过于绝对,排除。西方代议制比雅典民主更加完善,C错误。点睛:本题考查古希腊民主和近代西方代议制的对比。古代雅典城邦具有小国寡民的特点,其条件允许实施直接民主制,为近现代西方代议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分析,即可得出答案。14. 伯利克里时代,雅典通过的一项法律规定:“对一切不相信现存宗教者和一切神明持不同见解者,立即治罪。”根据这项规定,有些人遭到陪审法庭的审判。这表明( )A. 雅典公民权利神圣不可侵犯B. 雅典公民只尊奉神明的意志C. 雅典民主制不能保障言论自由D. 伯利克里排斥“持不同见解者”【答案】C【解析】A项雅典公民权利神圣不可侵犯,材料中没有体现相关内容,而且假如这个正确,那么也不会出现材料中有些人遭到陪审法庭的审判这样的事件发生了。因此排除A项。B项雅典公民只尊奉神明的意志,这个材料中没有体现而且说法过于决定,错误不选。D项,从题干信息“一项法律规定”可知,雅典民主制的弊端是其制度本身的局限性所致,而非伯利克里个人行为,排除D项;C项雅典民主制不能保障言论自由,雅典民主制的弊端,是一种多数人的暴政,个人的声音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