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三历史复习(真题 模拟 原创)专题_08_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学生版).doc

上传人:dr****lb 文档编号:156314302 上传时间:2020-12-1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高三历史复习(真题 模拟 原创)专题_08_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学生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2高三历史复习(真题 模拟 原创)专题_08_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学生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2高三历史复习(真题 模拟 原创)专题_08_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学生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2高三历史复习(真题 模拟 原创)专题_08_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学生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2高三历史复习(真题 模拟 原创)专题_08_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学生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高三历史复习(真题 模拟 原创)专题_08_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学生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高三历史复习(真题 模拟 原创)专题_08_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学生版).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08: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考点定位】(1)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重点考查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共产党宣言的标志意义。(2)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突出考查巴黎公社革命的偶然性、巴黎公社革命失败的历史原因与教训。(3)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着重考查十月革命的主要史实及其重大历史意义。(4)概述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的史实,认识其历史意义。联系考查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有关史实。【三年高考】一2011高考试题及其解析(精选)1(2011年新课标卷文综28)1871年4月,巴

2、黎公社发布文告称,“你是受高利贷者、承租户、庄园主和农场主折磨的一个乡下劳动者,贫穷的短工和小所有主你们的劳动最好的一部分产品要给什么都不干的人巴黎愿意把土地给农民,把劳动工具给工人”。发布该文告的主要意图是 A号召工农群众迅速起义 B进一步巩固工农革命联盟C宣布彻底废除财产私有 D希望得到农村群众的支持2(2011年北京卷文综23)国际工人运动给我们留下了宝贵财富。下列文献按时间先后排列准确的是 共产党宣言 资本论 四月提纲 人民宪章A B C D3(2011年广东省文综21)有学者认为:“19世纪70年代的新欧洲可以看作是唯物辩证法所指的历史上阶级斗争的新阶段。”该观点依据的史实是 A第一

3、次工业革命 B俄国十月革命C共产党宣言发表 D巴黎公社革命二2010高考试题及其解析(精选)1(2010年福建卷文综21)法国政治制度史写道:“l871年的巴黎公社是劳动群众通过其政治代表当家作主的新政治制度的萌芽”。对此解读准确的应包括 “巴黎公社”是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劳动群众”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社会主义政权“政治代表”是指公社委员 “新改治制度”是指无产阶级专政的制度ABCD2(2010年重庆卷文综21)今年是国际劳动妇女节设立100周年。第二国际左派领袖蔡特金为设立该节作出了杰出贡献。与其同一派别的人物是 A.伯恩斯坦 B.季米特洛夫 C.考茨基 D.罗莎卢森堡3(2010年

4、四川卷文综37题第(2)小题)材料二 材料三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一些知识精英和第一代工厂主的后代对社会的不公正感到羞愧,对富裕国家的贫穷现象感到愤怒,希望纠正这种状态。议会制定法律,规定工厂一切机器必须安装防护措施,确立卫生检查制度,对劳动条件定期进行检查。(据钱乘旦英国工业革命中的人文灾难及其解决等)(2)材料二中图13,14反映了当时英国工人怎样的生存状况,揭示了什么社会问题?(3分)根据材料三,概括当时英国有识之士对上述问题的认识,(4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议会立法改善工人劳动条件的主要原因。(8分)三2009高考试题及其解析(精选)1(2009年浙江文综21)下列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

5、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合作的作品德意志意识形态,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B.共产党宣言用剩余价值学说,论证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同样不可避免 C. 十月革命的胜利推翻了统治俄国300多年的罗曼若夫王朝,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D. 马克思和恩格斯发出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伟大号召2(2009年广东历史20)下列关于巴黎公社的表述,正确的是 A公社实行直接民主的政治制度 B公社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C人民有权罢免公社公职人员 D公社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3(2009广东文科基础32)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

6、一武器的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这里的“武器”是指 A暴力革命 B代议制民主 C先进的生产力 D科学社会主义4(2009年福建文综21)1917年11月8日,中国驻俄记者刘镜人致电外交部:“广义派联合兵、工反抗政府,经新组之革命军事会下令,凡政府命令未经该会核准,不得旅行。昨已起事,夺国库,占车站”电文中的“广义派”、“政府”分别指 A俄国共产党 沙皇政府B俄国共产党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C布尔什维克党 沙皇政府D布尔什维克党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年模拟】一2011年全国各地高考模拟(精选)1(2011届新课标全国卷文综模拟二)“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是共产党宣言的开篇词。下列关

7、于这个“幽灵”表述不正确的是A工业革命的不断深入是“幽灵”得以“游荡”的根本推动力B“幽灵”是马克思、恩格斯为国际工人协会起草的政治纲领C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践“幽灵”的第一次伟大尝试D十月举命使“幽灵”变成现实,是人类进入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体现2(河南省2011年示范高中五校联考文综)亚当斯密在其撰写的道德情操论(1759年)中主张:“政府应公平分配财富,以达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然而资本主义发展的事实却与之背道而驰。”为实现这一目标,率先在政治方面进行的实践是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 巴黎公社的建立C. 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 D. 罗斯福新政的实施3(2011届新课标全国卷文综

8、模拟三)“与先进国家相比,俄国人开始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是比较容易的。”列宁提出这一论断的依据不包括A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达 B无产阶级组织性战斗性强C无产阶级和农民的斗争相结合 D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一环4(四川省绵阳市2011届高三三诊文综)阅读右边漫画革命后的俄国士兵,指出士兵在革命胜利后不可能遇到的现象 A政府退出一战,自己不必去前线打仗B工人和士兵要求全部政权归苏维埃C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特殊局面 D长期流亡国外的布尔什维克党领袖列宁回到俄国二2010年全国各地高考模拟(精选)1(四川成都龙泉中学2010届高三五次调研文综)1895年,恩格斯在导言一文中说:“历史表明我们也曾经错

9、了,暴露出我们当时的看法只是一个幻想。1848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过时了。”这段话反映了恩格斯 A坚定不移的品格B与时俱进的精神C革命理想的动摇D和衷谦逊的品格2(北京市东城区2010届高三二模文综)19世纪 60年代,表明马克思主义与国际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事件是 A“国际工人协会”成立 B欧洲的三大工人运动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D巴黎公社革命的爆发3(广东省韶关市2010届高三二次调研文综)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后,布尔什维克提出“我们不要战争,我们要土地”的口号,在后方按现有成年男子分得土地,前线参战的士兵担心失去分得土地的机会,离开军队逃回家分土地,临时政府对德国的战争也难以为继了。

10、此事反映了 A十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实行土地公有制B布尔什维克和临时政府一致对德国作战C此土地政策对结束俄国与德国的战争起了重要作用D布尔什维克和临时政府一致同意结束对德国的战争4(广东省某校2010届高三上期期中文综)全球通史中写道:“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这里所说的“第二次革命”的直接目的是A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C继续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D巩固苏维埃政权【一年原创】1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说:“一生中

11、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即使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这样两个发现”是指 生物进化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剩余价值规律万有引力定律A B C D2巴黎公社社员墙上写着:“纪念1871年至1872年在这里死去的巴黎公社社员。这些人曾经为一个更公正的社会斗争过,并且拒绝向敌人投降。”对此,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A反映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公社社员的残酷镇压 B表现了公社社员大无畏的品格和伟大的牺牲精神C若有统一的革命政党的领导,就不会出现这种悲剧 D反映了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艰难历程319世纪晚期,欧美工人运动出现了有组织的斗争增多,以合法斗争为主要形式,经济斗争多于政治斗争等特点

12、,最根本的原因是 A革命处于低潮时期 B机会主义思潮泛滥C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D欧美各国社会稳定4据汪之成的上海俄侨史统计:从1904年到1917年,上海公共租界的俄侨人数大体稳定在360人左右。自1918年起,大批俄国人蜂拥抵沪,至1930年,上海俄侨总数已近2万人。促成俄国人大量流入上海的主要原因是 A支持中国国民革命 B躲避国内不稳定局势C上海有俄国租界 D受到“一战”的影响5阅读下列有关俄国十月革命的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俄国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上通过的和平法令指出,苏维埃的工农政府向一切交战国的人及其政府建议,立即就公正的民主和约进行谈判,立即实行不割地(即不侵占别国领土、不强迫合并

13、别的民族)、不赔款的和平。 材料二 11月10日,英、法、日、意等国派驻俄国大本营的军事代表团团长联合发出一份照会:照会威胁说;“如果俄国退出战争,它将遭到最严重的后果。” 材料三 法国军事当局要求俄国的杜霍宁将军阻止谈判的开始,并把俄军留在前线。 材料四 11月27日,德军总司令部的答复来了,他们表示同意和平谈判。 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苏维埃政府对当时的战争采取什么态度?其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三说明了什么问题? (3)材料四反映了德国的态度,德国为什么会采取这种态度? (4)材料一、四的态度产生了怎样的后果?材料二的态度是怎样表现在行动上的?【考点预测】纵观20092011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试题,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这一专题,以马克思主义诞生、巴黎公社革命、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三个方面为主要考查内容,除选择题外,非选择题主要集中考查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指导作用。在2012年的高考复习中,除上述主要考查内容外,还应注重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第一国际、第二国际、第三国际等知识点的复习与练习。【高考母题】1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90年德文版序言中指出:“当宣言出版时,我们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