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政治经济学试卷A3【含答案】

上传人:东****0 文档编号:156314301 上传时间:2020-12-16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321.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政治经济学试卷A3【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精品】政治经济学试卷A3【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精品】政治经济学试卷A3【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精品】政治经济学试卷A3【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品】政治经济学试卷A3【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政治经济学试卷A3【含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1 政治经济学试卷 A3 一、单选题 (每题 1 分,共 10 分) 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A.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 B.社会生产方式( ) C.社会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 ) D.物质资料生产( ) 2.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 A.生产商品过程中的两次劳动( ) B.生产商品的两种劳动( ) C.生产商品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 ) D.生产商品的先后两次劳动( ) 3.商品价值的实体是: A.抽象劳动( ) B.交换价值( ) C.私人劳动( ) D.社会劳动( ) 4. 资本积累的源泉是: A.资本集中( ) B.资本积累( ) C.剩余价值(

2、 ) D.资本家省吃俭用( ) 5. 剩余价值率用公式来表示为: A. m=v/m( ) B. m=m/v( ) C. m=m/c ) D. m=m/(c+v) ( )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2 6 .剩余价值的产生条件是: A.既不在流通中产生,也不能离开流通而产生( ) B.在流通中产生( ) C.不在流通中产生( ) D.在销售中产生( ) 7. 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的基本公式是: A.I(v+v+m/x)=II(c+c) ( ) B.I(v+m)=II c( ) C.II(c+mm/x)I(v+m/x) ( ) D.I(c+v+m)=II c+Ic() 8. 垄断价格是: A.

3、不受价值规律制约 ( ) B.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 ) C.垄断资本家凭借垄断地位规定的商品价格( ) D.商品价值加垄断利润( ) 9. 国家垄断资本的主体是: A.私人企业垄断资本( ) B.公私合营垄断资本( ) C.国有企业垄断资本( ) D.公共资本( ) 10. 经济全球化的微观主体是: A.跨国公司( ) B.国际卡特尔 ( ) C.辛迪加 ( ) D.国际垄断同盟( )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3 二、多选择(每题 2 分,共 10 题) 1 . 商品生产的内在矛盾是: A.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 B.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 C.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

4、( ) D.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 2 经济规律的类型有: A.某个社会形态特有的经济规律( ) B.人类社会发展各阶段共有的经济规律( ) C.几个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 ) D.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 3.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 A.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 ) B.维持劳动者家属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 ) C.劳动力买卖过程中所需的费用( ) D.为劳动者掌握生产技术所必需的教育和训练费用( ) 4. 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总过程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A.生产( ) B.分配( ) C.交换( ) D.消费( ) 5. 资本集中的方式是: A.以大鱼吃小鱼的方式,兼并

5、中小资本( )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4 B.以组织股份公司的方式,把许多分散的小资本集合成大资本( ) C.以民主协商的方式,吸收中小资本( ) D.以资本积累的方式,吞并小资本( ) 6. 在机器大工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生产社会化的主要表现是: A.企业之间加剧竞争,中小企业被吞并或变成大企业分支机构( ) B.企业生产是以许多人共同劳动为基础的大生产( ) C.各企业、各部门的生产联结为相互依赖的整体( ) D.生产为日益扩大的市场而进行,并进一步形成世界市场( ) 7年剩余价值率与剩余价值率的区别是: A.年剩余价值率是年剩余价值量和预付可变资本之比( ) B.年剩余价值率表示预付可变资本

6、的增值程度( ) C.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 ) D.剩余价值率表示工人阶级受剥削的程度( ) 8. 产业资本循环采取的职能形式是: A.货币资本职能( ) B .生产资本职能( ) C.商品资本职能( ) D.借贷资本职能( )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5 9. 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促使: A.生产和消费不平衡加剧( ) B.生产相对过剩越来越严重( ) C.工人就业人数增加( ) D.生产和消费趋于协调( ) 10. 垄断资本要求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原因: A. 是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的客观要求( ) B是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供给和需求矛

7、盾的需要( ) C是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客观要求( ) D. 是缓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客观要求( ) 三、名词解释(每题 4 分,共 5 题) 1. 国家垄断资本 2. 垄断利润 3. 固定资本无形磨损 4. 劳动力商品价值 5. 资本有机构成 四、辨析题(每题 5 分,共 4 题)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6 1.相对剩余价值与超额剩余价值都是靠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地延 长剩余劳动时间而获得的,因此两者没有区别。 2.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和三种循环形式都是产业资本运动的表现形式, 二者没有什 么区别。 3.既然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是一个客观规律,因此,生产资料生产可

8、以脱离消费资 料生产孤立地发展。 4剩余价值率和年剩余价值率都是剩余价值对可变资本的比率,因此,二者的实质是 相同的。 五、计算题(共 16 分) 某企业投资固定资本 10 万元,使用年限为 10 年;投资流动资本 5 万元,周转时间为 3 个月;雇佣工人 100 人,每人月平均工资 50 元;年产 6000 件商品;每件商品社会价值 为 50 元。求(1)剩余价值率是多少?(2)预付资本周转速度是多少?(3)年剩余价值 率为多少? 六论述题(共 15 分) 怎样理解社会总资本的扩大再生产及其实现条件?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7 政治经济学试卷 A3 答案 一、单选题 (每题 1 分,共 10

9、分) 1.A 2.C 3.A 4. C 5. B 6.A 7.A 8.C 9.C 10.A 二、多选择(每题 2 分,共 20 分) 1. ABCD 2.ABC 3. ABD 4.ABC 5.AB 6. BCD 7.ABCD 8.ABC 9.AB 10.ABD 三、名词解释(每题 4 分,共 20 分) 1. 国家垄断资本 是指资产阶级国家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它以两种形式存在:一种 是国家用来调节阶级利益的各种货币资本; 一种是用来经营国有企业的资本, 即国有企业垄 断资本,是国家垄断资本的主体。 2.垄断利润 是指垄断资本凭借其垄断地位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3.固定资本无形磨损:

10、是指它在价值上受到的损失,也称精神磨损。它包括因技术改进 导致生产同样机器设备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 以及出现效能更高的同类新机器设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8 备,使原有的机器贬值。 4.劳动力商品价值:是指维持和再生产劳动力这一特殊商品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劳动力价值的大小取决于这些生活资料所必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5. 资本有机构成 是指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 成。用公式表示:C:V。 四、辨析题(每题 5 分,共 4 题) 1.相对剩余价值与超额剩余价值都是靠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地延 长剩余劳动时间而获得的,因此两者没有区别。

11、这种观点不正确。 因为超额剩余价值虽然从实质上看是属于相对剩余价值, 但二者还是 有明显的区别的。 (1)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 于社会价值的结果, 是个别资本家追求的直接目的, 相对剩余价值是整个社会资本家阶级共 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是许多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必然结果。 (2)超额剩余价 值是个别先进企业的资本家获得的, 这是一种暂时现象, 相对剩余价值是整个资本家阶级共 享的,这是长期稳定的现象,因为竞争促使许多资本家都会提高劳动生产率,都力求获得超 额剩余价值,所以竞争的结果使资本家获得相对剩余价值。 2.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和三种循环形式都

12、是产业资本运动的表现形式, 二者没有什 么区别。 这种观点不正确。因为: (1)二者的含义不同。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是指 货币资本形式、 生产资本形式和商品资本形式。 这三种职能形式不是三种不同类型的独立资 本, 而是同一产业资本在其循环的不同阶段中不同作用的表现形式。 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9 式是指货币资本的循环、生产资本的循环、商品资本的循环。产业资本循环是一个无止境的 运动,在连续循环过程中,它不仅要依次经过三个阶段,变换三种职能形式,而且每一种职 能形式都要经过三个阶段,回到他原来的出发点,完成自己的循环运动。 (2)二者所要说 明的问题不同。 通过对产业

13、资本循环三种职能形式的分析, 说明产业资本的循环是生产过程 和流通过程的统一,只有坚持这种统一,才能保持资本的活力,体现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 价值。通过对产业资本三种循环形式的分析,说明它们之间各有特点;货币资本循环从货币 形式方面表现产业资本的价值增值目的; 生产资本循环从生产形式方面表现产业资本的价值 增值的再生产过程; 商品资本循环从商品形式方面表现产业资本的价值增值的实现条件, 从 而加深对产业资本本质的认识。 所以, 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和三种循环形式是有明 显区别的,二者不得混淆。 3.既然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是一个客观规律,因此,生产资料生产可以脱离消费资 料生产孤立地发展

14、。 这种观点不正确。因为: (1)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是在技术进步、资本有机构成提 高条件下的客观规律。 但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 归根到底要依赖于消费资料生产的发展并受 它的制约。因为生产资料生产部门所需追加的消费资料,必须有消费资料生产部门来提供, 否则生产资料生产部门的工人买不到必要的生活资料,就会影响本部类的发展。 (2)同时, 生产资料生产部门的产品有很大一部分是为消费资料部门提供生产资料, 如果消费资料生产 不能相应扩大,生产资料部门迅速增加的产品就会找不到市场,所以,生产资料生产是不能 脱离消费资料生产而孤立发展的, 它只能在社会资本再生产两大部类按比例发展的基础上实 现。 4剩余

15、价值率和年剩余价值率都是剩余价值对可变资本的比率,因此,二者的实质 是相同的。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10 这种观点不正确。因为: (1)从质的规定性看,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同可变资本之 比, 它表示的是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年剩余价值率是年剩余价值量和预付可变资本之 比,它表示资本家预付可变资本的增值程度。 (2)从量的规定性看,年剩余价值率的高低 直接受资本周转速度的影响,而剩余价值率则不受资本周转速度的制约。因此,剩余价值率 与年剩余价值率是不能混淆的。 五、计算题(共 15 分) 某企业投资固定资本 10 万元,使用年限为 10 年;投资流动资本 5 万元,周转时间为 3 个月;雇佣工人 100 人,每人月平均工资 50 元;年产 6000 件商品;每件商品社会价值 为 50 元。求(1)剩余价值率是多少?(2)预付资本周转速度是多少?(3)年剩余价值 率为多少? 解: (1)剩余价值率 全年商品价值总量:50 元*6000=30(万元) 每年消耗的固定资本:10*(1/10)=1(万元) 每年消耗的流动资本:5*(12/3)=20(万元) 流动资本中每年工资支出:V=50*100*12=6(万元) 每年消耗的不变资本:c=1+20-6=15(万元) 年剩余价值量:M=W-(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