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第二单元课外阅读专项测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p****e 文档编号:156309551 上传时间:2020-12-1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9.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第二单元课外阅读专项测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第二单元课外阅读专项测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第二单元课外阅读专项测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教第二单元课外阅读专项测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教第二单元课外阅读专项测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第二单元课外阅读专项测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第二单元课外阅读专项测试卷(含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课外阅读专项测试卷 总分(100分)姓名:_ (一)想生大蛋的母鸡(节选)(22分)鸭妈妈又生了一个大蛋。 鸡妈妈羡慕地说,“鸭妈妈,你到底吃了什么食物生了这么大的蛋?” “我不挑食,什么都吃。” “我也是。可是不知为什么,我生的蛋,( )个小,( )也不漂亮。” “你生的蛋,我见过了,上面有麻雀斑,是不是你吃了小麻雀?” “别瞎扯了,我怎么会吃小麻雀呢?”母鸡妈妈伤感地说,“鸭妈妈,请你告诉我,你怎么会生那么大的一个蛋呢?” “我也不知道。”鸭妈妈想想说,“我喜欢螺蛳,可能是吃螺蛳的缘故吧。” 正在这时,非常高贵的鹅太太抬头挺胸地走过来。 “鹅太太,你生的蛋又白又大,是什么原因呢?”

2、 “我喜欢吃鱼。 ” “可是我怎样才能吃到鱼呢?”母鸡妈妈问,“你们能帮帮我吗?” “我看只有像我们一样学游泳。”鹅太太说。 为了像鸭和鹅那样生一个大蛋,鸡妈妈一头钻进水里,顿时觉得身子下沉。她拼命地拍打着翅膀,高喊:“救命!救命!” 鹅太太游过来,救起鸡妈妈。 看着浑身湿漉漉的羽毛,鸡妈妈在草地上哭起来。小麻雀感到好奇,当她明白了怎么回事之后对鸡妈妈说:“( )谁,( )要量力而行,不要做自己做不了的事。对我来说,你生的蛋就大得不得了,让我好羡慕。可是不论我吃什么,不论我怎样努力,永远赶不上你生的蛋大。你看我整天喳喳喳不是很快活吗?其实,你生的蛋个个都很大。” 听了小麻雀的话,母鸡不再难过了

3、,她高兴地叫起来:“个个大,个个大” (选自最哲理的童话) (1)在文章括号中填写恰当的关联词。 (6分)(2)文章结尾省略号的作用是( ) (3分)A.表示语意断断续续 B.表示声音的延续 C.表示语音的延长 D.表示意思的递进(3)这篇短文能给人什么启示?从文中找出来,并用“ ”画出来。 (4分)_(4)鸡妈妈能生出像鸭妈妈和鹅太太生的那样大的蛋吗?为什么? (5分)_(5)想想还有什么动物能生出个大的蛋?把它们写下来吧。 (4分)_(二)鲨鱼和救生圈 (16分)防御鲨鱼的救生圈和救生衣的研制可得归功于鲨鱼。大家都知道,“海中霸王”鲨鱼是异常凶残。它经常袭击在水下作业的人和海面上正常行驶的

4、船。为此,科学家一直寻找对付它的办法。又一次,一位好事者把一只饿了好几天的鲨鱼放进了水池里,轮流把涂了不同颜色的板块投入水中,结果每投一次,饥肠辘辘的鲨鱼就猛窜一次,咬住板块不放;惟独见了橙黄色的板块立即调转尾巴逃之夭夭,宁可挨饿也不肯靠近。重复试验了多次,结果都是一样。接着,实验者又用黄色光照射水面,鲨鱼便索性躺在水底“绝食”,一动不动。根据鲨鱼这一特征,人们想到了将救生圈和救生衣涂成橙黄色。这样,既能吓跑鲨鱼,又能使营救人员易于发现目标,从而保证了人身安全。1.防御鲨鱼的救生圈和救生衣是根据_研制的。(3分)2.用_标出本文的中心句。(3分)3.类似本文的例子还有很多,我知道_。(4分)4

5、.大自然是个无穷的宝库,你有没有从周围的动物、植物身上得到了什么启示呢?想一想,把你的想法写下来。(6分)_(三)人造蛛丝(13分)蜘蛛是世界上最常见的动物之一,种类多达三万多种,几()乎在地球的每个角落都能找到它的足迹。在这种人们并不陌生的动物身上却藏着许多神奇的谜。有人观察发现,蛛丝虽然很细,几百根蛛丝合起来,才有一根头发那么粗,但却能承受住强()劲的大风。科学家测试发现,一根蛛丝被拉长到超过原来长度的三分之二,还能恢复到原来的长度。科学家们设想,具有这种极强弹力的蛛丝是制造太空船、降()落伞和防弹()衣等的理想材料。美国有些科学家正在研究一种人造蛛丝,预计在本世纪头十年就能利用基因工程生

6、产出来,它和蛛丝的性能相同,但不是蜘蛛生产出来的。1给短文中加点的字注音。(4分)2写出短文中的一组反义词。(4分)()()3短文第2自然段的意思是()。(2分)A蜘蛛的丝很细 B蛛丝具有极强的弹力4蛛丝可以用来做什么材料,请在短文中用“_”画出来。(3分)_(四)植物的“爱恨情仇”(25分)植物学家指出,并不是人类和动物才懂得爱和恨,植物也有“爱和恨”。当然这种“爱和恨”不是感情的表现,而是体现在生长状况上:有的植物能和睦相处,有的则是“冤家对头”。科学家经过实践证明:洋葱和胡萝卜是好朋友,它们发出的气味可以驱赶对方的害虫;大豆喜欢与蓖麻相处,蓖麻散发出的气味令危害大豆的金龟子望而生畏;玉米

7、和豌豆同种,两者生长健壮,相互得益;葡萄园里种上紫萝兰,能使结出的葡萄香甜味浓;玫瑰和百合是好朋友,把它们种在一起,能促使花繁叶茂;旱金莲单独种植时,花期只有一天,但如果让它与柏树为伴,花期可延长三至四天;在月季花的盆土中种几棵大蒜或韭菜,能防止月季得白粉病。英国科学家用根、茎、叶都散发化学物质的莲线草与萝卜混种,半个月内就长出了大萝卜。相反,有一些植物则是“冤家对头”,彼此水火不容。如丁香花和水仙花不能在一起,因为丁香花的香气对水仙花危害极大;郁金香和勿忘草、丁香花、紫萝兰都不能生长在一起,否则会互不相让;小麦、玉米、向日葵这些植物不能和白花草、木樨(x)生长在一起,不然会使它们一无所获;另

8、外,黄瓜和番茄,荞麦和玉米,高梁和芝麻等,也都不能种在一起。研究植物之间的相生相克,是一门新兴的学科生物化学群落学。科学家认为,这门科学可以指导人们更好地规划城市绿化、美化环境,合理布局农作物种植。在栽培植物时,应注意把相互有利的栽在一起,千万不要让“冤家对头”同住,以免同室操戈。1.文章第一段所说的植物的“爱和恨”的具体含义是什么?作者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6分)_2.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有哪几种?请列出两种,并举例说明。(6分)_3.本文的结构方式是( )。(2分)A总分 B分总 C总分总 D并列4.弄清植物的“爱恨情仇”有什么意义?请用文中的文字来回答。(3分)_5.本文的题目用了哪种

9、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如果用平实的语言命名,本文题目可以如何命名?(8分)_(五)苍蝇与宇宙飞船(24分)令人讨厌的苍蝇,与(宏伟宏大)的航天事业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仿生学却把它们紧密地联系起来了。苍蝇是声名狼藉的“逐臭之夫”,凡是腥臭污秽的地方,都有它们的踪迹。苍蝇的嗅觉特别(灵活灵敏),远在几千米外的气味也能嗅到。但是苍蝇并没有“鼻子”,它用什么来充当嗅觉器官呢?原来,苍蝇的“鼻子”嗅觉感受器分布在头部的一对触角上。每个“鼻子”只有一个“鼻孔”与外界相通,内含上百个嗅觉神经细胞。若有气味进入“鼻孔”,这些神经立即把气味刺激转变成神经电脉冲,送往大脑。大脑根据不同气味物质所产生的神经电脉冲的

10、不同,就可区别出不同气味的物质。因此,苍蝇的触角像是一台灵敏的气体分析仪。仿生学家由此得到启发,根据苍蝇嗅觉感受器的结构和功能,仿制了一种十分奇特的小型气体分析仪。这种仪器的“探头”不是金属,而是活的苍蝇。就是把非常纤细的微电极插到苍蝇的嗅觉神经上,将引导出来的神经信号经电子线路放大后,送给分析器;分析器一经发现气味物质的信号,便能发出警报。这种仪器已经被安装在宇宙飞船的座舱里,用来(检测测量)舱内气体的成分。这种小型气体分析仪,也可检测潜水艇和矿井里的有害气体1.从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在下面画“_”。(6分)2.短文中有一个设问句,请你找出来并在下面画波浪线。(2分)3.联系短文,给“风马

11、牛不相及”选择恰当的解释:()(3分)A.风和马、牛彼此顾及不到。B.疯了的马和牛跑不到一块儿。C.比喻事物彼此毫不相干。4.苍蝇的嗅觉感受器在头部的_上,它像灵敏的_仪。仿生学家根据苍蝇嗅觉感受器的结构和功能,仿制了_,造福于我们人类。从中我得到的感想是:_。(10分)5.下列不属于小型气体分析仪的作用的一项是()(3分)A.检测宇宙飞船舱内气体的成分。B.检测潜水艇和矿井里的有害气体。C.优化飞机的飞行速度。参考答案:(一)、(1)不但而且 不论都 (2)B (3)不论谁,都要量力而行,不要做自己做不了的事。 (4)不能。因为那是鸡妈妈做不到的事情。 (5)鸵鸟 乌龟 鳄鱼(二)、1. 鲨

12、鱼对黄色很敏感2. 防御鲨鱼的救生圈和救生衣的研制可得归功于鲨鱼。3. 示例:根据蜻蜓的翅膀发明飞机机翼4. 示例:利用水母的特点来发明会发光的东西。(三)、1.jqinjindn2.粗细3.B4.科学家们设想,具有这种极强弹力的蛛丝是制造太空船、降落伞和防弹衣等的理想材料。(四)1.植物的“爱和恨”的具体含义是指:不同的植物之间,有的在一起可以互相促进生长,有的在一起则互相干扰、排斥,不利于对方的生长。“爱”和“恨”分别形容不同的植物之间互相依存、促长以及互相干扰破坏的特性。作者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植物间相生相克的关系,容易引起读者的兴趣。(言之成理即可)2举例子,如“洋葱和胡萝卜是好朋友驱赶相互的害虫”,“丁香花和水仙花不能在一起危害极大”等;作比较,文章的第二段和第三段将植物之间互相促进生长的现象与互相排斥破坏的现象进行了比较,更加鲜明地说明了植物之间相生相克的关系。3.C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