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党课范文10篇

上传人:好**** 文档编号:156305510 上传时间:2020-12-16 格式:DOC 页数:63 大小:1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党课范文10篇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2018年党课范文10篇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2018年党课范文10篇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2018年党课范文10篇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2018年党课范文10篇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党课范文10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党课范文10篇(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年党课范文10篇 【篇一】 近几年,最热的话题莫过于“一带一路”,我们隔三差五地总是能在报刊、网络等媒体中看到或听到有关“一带一路”的新闻或消息,甚至在有些综艺节目当中也会提到“一带一路”。很多人觉得“一带一路”就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延续,那么事实真的就是这样吗?所以我今天呢,就是想带大家了解下古代的丝绸之路,看看它究竟与“一带一路”有什么关系。 古丝绸之路是当前我国“一带一路”战略提出的历史依托。古丝绸之路不仅仅是经济贸易之路,更是亚欧大陆各国的文化纽带。梳理古丝绸之路的兴衰历程,总结成果和经验教训,将对“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其实,两千年来古代中国并没有“丝绸之路”

2、之说,没有这个看上去很“友好”、很“贸易”的名词。汉代以来东西交往最为著名的词汇即“通西域”,当年大汉主动派使西行,一是招兵,抗外侵;二是买马,买汗血宝马,也是为打仗;与丝绸贩卖没任何关系。 今天所谓“丝绸之路”是个舶来语,它是德国的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创造的名词。1869年至1872年,李希霍芬为德国选择殖民落脚点和资源调查而专程来到中国。在他1877年出版的中国:我的旅行与研究中,首次使用了“silk road(丝绸之路)”一词。李希霍芬用这个词来描述这条古代主要进行丝绸贸易的中西陆上通道。 “丝绸之路”这个词提出后,长时间没被学界广泛使用。有些学者认为,中国的丝绸不仅从陆道运往西方,而且也经

3、由海道。所以,法国汉学家沙畹在他1903年正式出版的著作西突厥史料中提出“丝路有海陆两道”,虽然,当时也没人采用他提出“海上丝绸之路”这个概念。但这确实是“海上丝绸之路”概念的第一次提出。 此后,“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概念,在1987年、1990年,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并组织了重大考察活动,历经百年,终成显学。 根据这100年的学术研究,“丝绸之路”的热点并非东方,而是西方。说明不论是古代还是当代,中国的“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对西方的诱惑力,远远大于它对中国的诱惑力。不了解历史的人很容易将古代“丝绸之路”理解为是中国人走出国门做生意的一条商贸大道。事实恰好相反,更多时候

4、是外国商人不远万里来中国做生意。 在我们了解了“丝绸之路”这个词的由来之后,我就带大家去看看了解古代海陆丝绸之路的发展变迁史。 一、古代陆海丝绸之路的发展变迁 丝绸之路的正式开通是在张骞出使西域之后。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本意是欲与大月氏联合对抗匈奴,张骞的出使,虽然没有达到原定目标,但自此以后,连接欧亚的陆上丝绸之路正式开通。随着西汉逐步确立对西域的控制,陆上丝绸之路趋于繁荣。中国的商品如丝绸等沿着这条通道传入西方,而西域的大量物产也传入中国。与此同时,东西方文化交流也沿着陆上丝绸之路蓬勃开展。在汉代,海上丝绸之路也出现并发展。 到了隋唐时期,中国大一统封建王朝重新建立,丝绸之路的商贸往来

5、重新繁荣并到达顶峰。安史之乱后,唐王朝国力大不如前,逐步失去对西域的控制,陆上丝绸之路开始衰落,其东西方交流的主要通道的地位逐渐被海上丝绸之路取代。在唐代,中外贸易呈现海陆并举的特征,海上丝绸之路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宋代河西走廊被西夏占据,中外交流主要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指南针在这时开始应用于航海,极大推动了中国航海事业的进步。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发展达到顶峰,中外海上贸易呈现繁荣局面。宋代沿袭唐代制度,在主要对外贸易港口设市舶司,主管对外贸易。宋英宗时,北宋政府市舶收入达到63万贯,南宋初年更达到200万贯。泉州成为当时的世界第一大港。中国商人与日本、朝鲜、东南亚、南亚、西亚、东非等地区建立

6、了直接海上联系。海上丝绸之路发展进入鼎盛时期。到元朝,元朝在经济上采用重商主义政策,鼓励海外贸易,同中国贸易的国家和地区已扩大到亚、非、欧、美各大洲,并制定了堪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性较强的外贸管理法则。海上丝绸之路基本维持了繁荣局面,同时由于元朝建立了版图空前辽阔的大一统帝国,陆上丝绸之路也回光返照,重新繁荣。但自元朝以后,陆上丝绸之路再也没有恢复往日盛况。 明朝政府为防范倭寇,实行海禁政策,这使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受到很大影响。随着西方新航路的开辟和隆庆元年明政府解除海禁,海上丝绸之路还是取得了一定发展。而清代虽然在统一台湾后一度放开海禁,但乾隆年间又重新闭关锁国,使得海上丝绸之路彻底衰落。

7、 纵观陆海丝绸之路的变迁史,我们可以看到:陆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受到社会经济状况、中国和沿线国家政局的显著影响,这使得陆上丝绸之路的发展不断变化,状态不稳定,时起时落。而海上丝绸之路受政局影响小,并且更加安全,指南针等先进航海技术的应用,更使海上丝绸之路如虎添翼,因而在历史上能最终取代陆上丝绸之路的地位,成为东西方贸易的主要通道。 现在国家提出三项重大战略,其中一项就是“一带一路”。“一带一路”全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不管陆上经济带还是海上,都有“丝绸之路”这个概念。 关于丝绸之路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它不是一条路,而是一个道路系统,是由不同路线所组成的一个基本走向。一般是指古代从

8、中原地区出发,经过河西走廊,到达今天的甘肃西部,也就是敦煌一带,然后分成三条主要道路:一条称为北道或北线,从今天的敦煌经哈密、乌鲁木齐、伊犁、阿拉木图、托克马克、塔什干,最后到达乌兹别克斯坦的撒马尔罕;第二条为中线或中道,从敦煌经吐鲁番、焉耆、库车、阿克苏和喀什,然后翻过天山经过浩罕,到达撒马尔罕;第三条为南线或南道,从敦煌沿着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玛干的南面,经过若羌、且末、于阗、和田、莎车到达喀什,然后与中道会合,到达撒马尔罕。当然,撒马尔罕不是终点,继续向西,就进入西亚、欧洲和非洲。 今天,“丝绸之路”已经成为中国与外界联系的交通路线代名词。理解这一历史地理背景,就能讨论“一带一路”与它究

9、竟是什么关系了。 二、古代丝绸之路与“一带一路”不同之处 第一,今天的“一带一路”并不是历史上丝绸之路的再现或重建,而是前无古人的一项创举。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历史上开通和维护丝绸之路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外界,而不是中国。史料记载,公元前2世纪张骞通西域。但是,张骞通西域不是为了经济贸易,也不是文化交流,而是出于军事和政治目的。当时,汉武帝了解到有一个种族叫月氏,原来在今天的祁连山一带,后来被匈奴打败被迫迁到大夏(今天的阿富汗),于是派张骞为特使,想说服他们与汉朝一起夹攻,将匈奴彻底打败。但张骞历经磨难十年后终于到达大夏,却无法说服大夏国王,用司马迁的说法就是“不得要领”,只好回来。 等到张骞回来

10、,汉朝已经打败匈奴,并且控制了河西走廊。之后,汉武帝派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这次出使没有什么军事目的,却肩负着政治目的,即向西域宣扬汉朝的强大和富裕,号召西域各国来长安朝见。出发时,张骞带了大批礼品,准备赏赐给西域各国君主,其中最主要的是丝绸。一方面,当时西域各国没有丝绸,“物以稀为贵”;另一方面,长途运输,只有像丝绸这样本身价值高、分量轻、又经得起长期储存的物品才最适合。 这次通西域后,汉武帝每年都派出使团,源源不断地把丝绸运到西域,并配合着进行一次次的扩张。公元前60年,到他曾孙汉宣帝时,汉朝正式设立西域都护府,统治了这片2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所以,丝绸从一开始不是作为一种正常贸易品出

11、现的。不过,从张骞出使后,西域商人看到有利可图,并且丝绸流通到波斯、罗马那里形成了巨大的市场需求,价格堪比黄金,因而不少人不惜以生命为代价源源不绝地往返于这条路上。丝绸之路就是这样形成的。 那么,为什么中国人不进行丝绸贸易呢?明明就是有利可图的事情为什么不去做呢?因为中国固有的天下观念,“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重农轻商,再加上古代黄河流域的粮食足够自给,对外没有什么需求,导致中国人普遍缺少了解外界的兴趣。用现代说法来说,古代中国人缺乏开拓精神和冒险精神,甚至统治者还限制臣民到外面去。所以,没有“外贸”的概念,只接受别国的朝贡,并且薄来厚往,重加赏赐,以显示天朝的气派。现在挖出来的那些沉船,里面那

12、么多货物是中国运出去的,但船主都为外国人。 所以,历史上中国没有主动地利用丝绸之路,也很少从丝绸之路贸易中获得利益,在这条路上经商的主要是今天的中亚、波斯和阿拉伯商人。今天我们要建设“一带一路”,肯定不是历史上的丝绸之路了,而是要坚持互通互补互利、实现共赢。“一带一路”能不能建成,关键是能不能形成利益共同体。如果最终能形成命运共同体,那么它才是真正巩固的。“一带一路”的伟大之处在于,在今天的全球所面临的政治、经济的大变革、大动荡的格局中,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果断引领全球资本全方位的走向和平发展的道路。“一带一路”将成为全球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划时代的创举。这一次,是中国主动地利用了丝绸之路

13、。 第二,“一带一路”也不是历史上的郑和下西洋。 今天有个观念认为海洋即意味着开放,面向海洋就是开放的、积极的、有前途的。这个观念哪里来的?主要是西方的海洋观。 西方的海洋观没有错,但他们的海洋观主要针对地中海而言,他们的经验也是根据地中海这个地理条件得来的。可世界上只有一个地中海,地中海基本上是一个由陆地包围的内陆海,没有动力的船只在这个封闭的内陆海里航行相对容易和安全。而中国面向太平洋,古代没有动力、没有导航设备的船,能这么容易出去吗? 另外一点更重要的是,地中海周围集中了发达的古代文明,如两河流域、巴比伦、爱琴海、小亚细亚、希腊、罗马、埃及,可以说是群星灿烂、交相辉映。正因为这样,到了海

14、边,就可以有新的发展机会。所以,连马克思也认为海边的人心胸开阔、目光远大。中国有这个条件吗?中国唯一比较接近地中海条件的是渤海。也正因为这样,孔子曾说过:“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事实上,古代山东、河北就有不少人从海路迁到了辽东和朝鲜半岛。但跟地中海比,渤海一个最大的缺点是周围没有其他异质文明。所以,不能把西方以地中海为基础形成的海洋观,随便来套用中国。 古代中国人到了海边,不是看到希望看到未来,而是穷途末路。而阿拉伯商人因为陆路成本太高,特别是唐朝安史之乱后陆路断了,只好改走海路。唐朝以后,中国出口的丝绸、茶叶、瓷器等都是东南沿海生产的,海上运输更方便,运输成本也降低了。所以,海上丝绸之路也不

15、是中国人开辟的,严格来说是阿拉伯人、波斯人开辟的。在唐朝后期,广州已经形成了番坊,即国际社区,居住着好几万名阿拉伯人、波斯人;番长即类似于现在的社区管委会,也由外国人担任。 大家都知道,中国古代航海史上的壮举就是郑和下西洋,郑和的首次航行,历时约两年零三个月,于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九月结束。其后,郑和又率领着这支无敌舰队六次下西洋,前后历时二十九年,合计七次。 怎样看待郑和下西洋,他最初的目的是什么呢?有一种说法是,寻找建文帝的下落。这个说法其实没有太大根据。找一次没有找到,要连着找七次吗?而且一点消息都没有,后来还越找越远找到非洲了,可能吗? 其实,真正的原因还是为了宣扬明朝国威,让沿

16、线小国知道明朝的强大,然后派使者前来朝觐,以此增强永乐帝的政治合法性。郑和下西洋可以不以贸易获利为目的,但不能不计成本,七次下西洋给明朝财政造成巨大经济负担,随着国力衰退,航海的壮举必然随之悄然结束。最后的实际结果是,国库空了,大臣都反对。到了宣德帝时,一天他心血来潮要看郑和下西洋的档案。大臣们害怕皇帝又要搞第八次、第九次下西洋,就骗他说找不到了,然后把档案全部销毁。所以,今天有关郑和下西洋的档案都没有了。今天,我们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必须实事求是地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绝对不能再搞郑和下西洋这样的事情了。了解古代中国“海上丝绸之路”,才会知道今天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绝非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简单重复、简单继承。 通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