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高考对接课时检测(二十六)“实验常考题型”课后加练卷(含答案)

上传人:东****0 文档编号:156144995 上传时间:2020-12-15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36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高考对接课时检测(二十六)“实验常考题型”课后加练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中生物高考对接课时检测(二十六)“实验常考题型”课后加练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中生物高考对接课时检测(二十六)“实验常考题型”课后加练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中生物高考对接课时检测(二十六)“实验常考题型”课后加练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高考对接课时检测(二十六)“实验常考题型”课后加练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高考对接课时检测(二十六)“实验常考题型”课后加练卷(含答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1 检测(二十六) “实验常考题型”课后加练卷 1为探究不同浓度的 2,4D 溶液对绿豆种子萌发的影响,人们用不同浓度的 2,4D 溶液分别处理绿豆种子 12 h,再在一定的条件下培养,得到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分析 回答下列问题: (1)2,4D 是_(激素)类似物,该激素在促进植物生长方面与_(激素)具有 协同作用。在进行正式实验之前,最好先进行_,为进一步的实验探索条件;在实验 过程中,若 2,4D 溶液的浓度较高,可用_法处理萌发的绿豆种子,否则用_ 法。 (2)在该实验条件下,1.6 mgL1的 2,4D 溶液对根和芽的作用分别是_和 _(填“促进”“抑制”或“不

2、影响”)生长;由实验结果可知,不同浓度的 2,4D 溶 液在对 _(器官)生长的影响上体现了两重性;若想在另一器官上也体现两重性,至少 还需增加一组浓度为_mgL1的 2,4D 溶液。 (3)为了进一步确定用于培养无根豆芽的 2,4D 溶液的最适浓度,应选择在 _mgL1和_mgL1之间再设置若干组等浓度梯度的 2,4D 溶液。 解析:(1)2,4D 是生长素类似物,生长素和赤霉素能促进细胞伸长,细胞分裂素能促 进细胞分裂,因此三者在促进植物生长方面具有协同作用。在进行科学研究时,有时需要在 正式实验之前做一个预实验,这样可以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条件;在进行实验时,若用于处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3、2 理的 2,4D 溶液浓度较高,常用沾蘸法处理,否则用浸泡法处理。(2)由图可知,与浓度为 0 时相比,2,4D 溶液浓度为 1.6 mgL1时,可抑制根的生长、促进芽的生长。由实验结 果可知,不同浓度的 2,4D 溶液在对根生长的影响方面可体现两重性,但在整个浓度范围 内,对芽的作用未达到抑制的效果,再由浓度梯度为 0.3 可知,至少还需要增加一组浓度为 1.9 mgL1的 2,4D 溶液。(3)由图可知,当 2,4D 溶液的浓度为 0.71.3 mgL1时, 其对根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 对芽的促进作用先增强后减弱, 因此, 为进一步确定最适浓度, 应在 0.71.3 mgL1之间再设置若

4、干组等浓度梯度的 2,4D 溶液。 答案:(1)生长素 赤霉素(或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 预实验 沾蘸 浸泡 (2)抑制 促进 根 1.9 (3)0.7 1.3 2某兴趣小组研究不同浓度的 CO2对红掌幼苗各项生理指标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 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完善实验步骤: 材料用具:盆栽红掌幼苗若干,设施相同的塑料薄膜温室及供气的 CO2钢瓶若干。 第一步:取长势相似的红掌幼苗若干,随机均分成三组,分别编号为 A、B、C,各置 于一个温室中。 第二步: 分别向 B、 C 组温室中通入 CO2气体至设定值, A 组温室保持_。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3 第三步:在光照强度、温度、湿度等_

5、的条件下培养 30 天。 第四步:每组选取相同部位、相同_的叶片并测量其生理指标,求平均值。 (2)据实验结果图分析: 随 CO2浓 度 升 高 , 红 掌 幼 苗 的 还 原 糖 含 量 也 有 所 增 加 , 主 要 原 因 是 _,同时 CO2浓度较高也会抑制植物的呼吸作用。 较高浓度的 CO2使_,从而减少了水分的散失,增强了红掌幼苗的抗旱 能力。 Rubisco 酶催化光合作用中 CO2的固定过程,该酶的分布场所为_。 解析:(1)对照实验设计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对照原则等。由题意可知,该实验的目 的是研究不同浓度的 CO2对红掌幼苗各项生理指标的影响,自变量是 CO2浓度,因变量是

6、 红掌幼苗的各项生理指标,光照强度、温度、湿度、实验开始时红掌幼苗的长势等均属于无 关变量,必须做到相同且适宜。A 组作为对照组,需保持大气 CO2浓度。(2)由图中还原 糖含量数据可知,随 CO2浓度升高,还原糖含量增加,原因是在一定范围内,较高浓度的 CO2会促进光合作用的暗反应,且会抑制植物的呼吸作用。由图中气孔开度数据可知, 较高浓度的 CO2可使气孔开度下降, 从而减少水分散失, 增强植株的抗旱能力。 Rubisco 酶能催化光合作用中 CO2的固定过程,故该酶应分布于叶绿体基质中。 答案:(1)大气 CO2浓度 相同且适宜 数量 (2)在一定范围内,CO2浓度越高, 暗反应生成的还

7、原糖越多 气孔开度下降 叶绿体基质 3为研究生长素(IAA)和乙烯对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影响,选用番茄幼苗做了以下实 验: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4 实验 1: 将去掉尖端的番茄幼苗做如图 1 所示实验处理, 一段时间后观察幼苗的生长情 况。 实验 2:将生长两周的番茄幼苗叶片分别进行 A、B 两组处理(A 组:不同浓度的 IAA 溶液处理;B 组:在不同浓度的 IAA 溶液中分别添加适宜浓度的乙烯处理),3 h 后测定细 胞膜的透性,结果如图 2 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番茄幼苗中,IAA 可由_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来;在成熟组织中的韧皮 部,生长素的运输方式是_(填“极性”或“非极性

8、”)运输。 (2)实验 1 中,幼苗将_(填“向光弯曲”“直立”或“不”)生长,这一生长现象 产生的原因是_ _。 (3)实验 2 结果表明,在_和_时,IAA 对细胞膜透性的 影响不显著。B 组加乙烯处理后,随 IAA 浓度的升高,番茄幼苗叶片细胞膜透性显著增加, 与 A 组高浓度 IAA 处理变化趋势具有平行关系,请对这一实验现象提出合理假说: _ _。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5 解析:(1)生长素是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来的;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通 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2)由于幼苗没有尖端,不能感受单侧光刺激,因此不影响 IAA 的分布,IAA 运输到伸长区促进细胞伸长生长,

9、幼苗直立生长。(3)根据图 2 中 A 组曲线可 知,在无外源乙烯和低浓度 IAA 时,IAA 对细胞膜透性的影响不显著。B 组添加乙烯处理 后,随 IAA 浓度的升高,番茄幼苗叶片细胞膜的透性显著增加,与 A 组高浓度 IAA 处理变 化趋势具有平行关系,针对这一实验现象提出的合理假说是:当 IAA 浓度增加到一定值后, 就会促进乙烯的合成,乙烯含量的增加增大了细胞膜的透性。 答案:(1)色氨酸 非极性 (2)直立 该幼苗没有尖端,不能感受单侧光刺激,IAA 均 匀运输到伸长区, 促进细胞伸长生长 (3)无外源乙烯 低浓度 IAA 当 IAA 浓度升高到一 定值后,就会促进乙烯的合成,乙烯含

10、量的增加增大了细胞膜的透性 4研究发现,某细菌 X 的胞内硒依赖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Px 的含量在一定范围 内与环境中硒的含量呈线性相关。利用此原理,可用生物方法检测环境中硒的含量,现欲探 究该检测硒含量方法的最大适用范围和 GPx 含量随培养时间的变化趋势,某小组做了以下 实验。 实验材料:培养瓶若干、细菌培养液、浓度为 0.50 mol/L 的硒酸盐溶液、细菌 X。 (要求与说明:实验仪器、试剂、用具及操作不做要求) 实验思路: 取若干只洁净的培养瓶_, 每组 3 只。 用浓度为 0.5 mol/L 的硒酸盐溶液_,并分别取等量的溶 液加入到上述各组培养瓶中。 将_稀释后, _。 将所

11、有培养瓶放在_培养。 培养 2 h 后,对各组培养瓶取样,对细胞进行破碎,_。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6 4 h 后重复。 对实验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 实验结果GPx 含量(相对值)如表所示: 硒酸盐溶 液浓度 0.05 mol/L 0.10 mol/L 0.15 mol/L 0.20 mol/L 培养 2 h 11 21 33 35 培养 4 h 24 51 75 81 (1)请补充完整实验思路。 (2)以培养液中硒酸盐浓度为横坐标,GPx 含量(相对值)为纵坐标,用曲线图表示实验 结果。 (3)本实验_(填“有”或“没有”)初步达成实验目的。 解析: (1)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该检测硒含

12、量方法的最大适用范围和 GPx 含量随培养时 间的变化趋势,可知实验的自变量为硒酸盐溶液和培养时间,因变量为 GPx 含量(相对值)。 实验设计时需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 根据实验材料及实验结果可知, 该实验设置了 4 组,需用浓度为 0.50 mol/L 的硒酸盐溶液分别配制浓度为 0.05 mol/L、0.10 mol/L、 0.15 mol/L、0.20 mol/L 的硒酸盐溶液。(2)根据表格中数据可知,需绘制两条曲线,在 绘图时注意横、纵坐标及图注。(3)结合题干信息“某细菌 X 的胞内硒依赖的谷胱甘肽过氧 化物酶 GPx 的含量在一定范围内与环境中硒的含量呈线性相关”及绘制的

13、曲线图可知,本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7 实验已经初步达成实验目的。 答案:(1)均分为 A、B、C、D 四组 分别配制浓度为 0.05 mol/L、0.10 mol/L、 0.15 mol/L、 0.20 mol/L 的硒酸盐溶液 细菌 X 等量接种于各组培养瓶中 相同且适 宜的条件下 测定其 GPx 含量,并求平均值 (2)如图所示 (3)有 5科研人员以苦马豆幼苗为实验材料,将苦马豆幼苗分组进行如下研究,实验操作及 其结果如表所示。 分组 1 2 3 4 5 6 7 8 处 理 培养液中 NaCl 浓度 (mmol/L) 0 80 160 240 320 400 480 560 A 组 每天喷洒清水 B 组 每天喷洒 6BA 溶液 结 果 生长速率 (cm/d) A 组 0.3 2 0.36 0.38 0.41 0.27 0.26 0.23 0.14 B0.6 0.49 0.71 0.42 0.44 0.45 0.35 0.37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8 组 0 叶片细胞 中脯氨酸 含量(相 对值) A 组 72 180 165 175 232 295 590 321 B 组 19 3 75 78 291 209 281 215 18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将苦马豆幼苗分为_组, 每组幼苗为 60 株。自变量是 _, 实验中需要定期测量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