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贵州省高考地理试卷(大纲卷)(含解析版)

上传人:东****0 文档编号:156144940 上传时间:2020-12-15 格式:PDF 页数:30 大小:697.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贵州省高考地理试卷(大纲卷)(含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2012年贵州省高考地理试卷(大纲卷)(含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2012年贵州省高考地理试卷(大纲卷)(含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2012年贵州省高考地理试卷(大纲卷)(含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2年贵州省高考地理试卷(大纲卷)(含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贵州省高考地理试卷(大纲卷)(含解析版)(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1 2012 年贵州省高考地理试卷(大纲卷) 一、第 I 卷共 5 小题,每小题 0 分,共 140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如图示意 2008 年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四个国家的煤炭生产量和消费量读 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完成 12 题 1 (4 分)图示四个国家中,人均煤炭消费量最高的是( ) A中国 B美国 C印度 D日本 2 (4 分)借助图示资料可以大致推算出相应国家的( ) A单位 GDP 能耗 B碳排放量 C能源进出口量 D煤炭自给率 某大河的一条支流与干流之间存在“吞吐”关系,如图示意该支流出口处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2 19702

2、000 年间年净径流量(输出径流量与输入径流之差)和年净输沙量 (输出泥沙量和输入泥沙量之差) 根据图文资料和所学知识,完成 35 题 3(4 分) 下列个时间段中, 年净径流量与年净输沙量变化趋势最接近的是 ( ) A1970 年1976 年 B1977 年1984 年 C1980 年1989 年 D1989 年2000 年 4 (4 分)该支流流入( ) A黄河 B长江 C辽河 D黑龙江 5 (4 分)1983 年以来,年净输沙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最可能的原因是该支流 流域( ) A建设用沙量增加 B兴修水库和森林覆盖率提高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3 C矿产资源开发力度加大 D连续干旱 6 月

3、上旬某地约 5 时(地方时)日出,据此完成 67 题 6 (4 分)该地可能位于( ) A亚马孙河河口附近 B地中海沿岸 C北冰洋沿岸 D澳大利亚 7 (4 分)A正东、正西 B东南、西南 C东北、西北 D东南、西北 如图示意某地区人口密度读图,完成 89 题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4 8 (4 分)该地区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 纬度 河流 降水 地形 A B C D 9 (4 分)甲、乙两地都形成了特大城市,与甲地相比,乙地形成城市的区位优 势是( ) A地形平坦 B水源充足 C陆路交通方便 D水陆交通枢纽 如图示意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初某时的气压系统,该气压系统以每天 120 千米的

4、 速度自西向东移动据此完成 1011 题 10 (4 分)24 小时后甲地主要吹( )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5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11 (4 分)3048 小时之间,甲地可能经历( ) A持续晴朗高温天气 B连绵阴雨天气 C强对流降雨天气 D沙尘暴天气 二、第卷(非选择题)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 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并贴好条形码 请 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第卷共 4 页,请用直径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在试题卷上作答 无效 12 (36 分)阅读

5、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 图中我国境内某些区域建立了许多国营农场, 引种优质长 绒棉目前,这些区域的棉区是我国最大的上品棉生产基地,种植规模大, 机械化水平高近年来,每至棉花收获季节,数十万外地民工前来这里采摘 棉花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6 (1)推断并说明这些国营农场的分布规律,分析这些地区种植优质长绒棉的有 利条件 (2)距消费市场较远却并未影响该区域上商品棉销售,请解释原因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7 (3)说明该区域商品棉生产的限制性因素 (4)分析该区域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对区域环境的影响 13 (20 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20 世纪

6、 80 年代以来, 考古工作者在广州等地陆续发现了南越王墓等重要历史遗 迹,这些发现对研究岭南历史有重要价值 材料一 秦始皇兼并六国后,开凿灵渠,攻打百越,设置南海、桂林、象郡三郡秦汉之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8 际,中原战乱,秦南海郡龙川县令赵佗举兵兼并三郡,自称南岳武王,定居 番禹 (今广州市) 于通向内地的各个关口屯兵,“绝道聚兵自守” 刘邦称帝后,民生凋敝,无力南征,遂封赵佗为南越王,“与剖府通使”,命其 “和集百越,毋为南边患害”,开通关市南岳国乘机发展,广泛使用铁器, 海内外贸易也相当活跃吕后执政,汉朝“禁南越国关市铁器”,赵佗遂自 称南越武帝,举兵北犯,战争持续了一年多,吕后去世后

7、,双方罢兵休战赵 佗又以财务收买附属于汉朝的闽越等部族, 势力所及, “东西万余里”, “以 兵威边”赵佗以皇帝自居,“与中国侔(对等)”汉文帝实行休养生息 政策,谴使对赵佗“自立为帝”的行为予以谴责,赵佗迫于压力,表示“去 帝制”,继续“为藩臣,奉贡职”但在内部,“窃如故号名” 汉武帝决心彻底解决南越国问题,要求南越国赵兴入朝,“用汉法,比内诸 侯”南越国相吕嘉等杀汉朝使者及主张“内属”的南越王、王太后,“发 兵守要害处”公元前 111 年,汉军十万分数路越岭,平定南越并将其地分 设为九郡,实行与内地统一的制度法令 据史记等 材料二 如图示意灵渠位置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9 (1)从军事角度

8、指出秦开凿灵渠的主要目的,并说明原因 (2)说明灵渠的开凿对当时区域间联系的意义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10 2012 年贵州省高考地理试卷(大纲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第 I 卷共 5 小题,每小题 0 分,共 140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如图示意 2008 年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四个国家的煤炭生产量和消费量读 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完成 12 题 1 (4 分)图示四个国家中,人均煤炭消费量最高的是( ) A中国 B美国 C印度 D日本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11 【考点】97:能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33:分析与综合思想;

9、43:利用图表信息;522: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分析】材料题,呈现非常规知识,引导考生结合所学知识,迁移转化,阐释新 鲜问题该题应注意分析图文信息 【解答】 解:结合图示中各国的煤炭消费量及本国的总人口数即可求出人均煤炭 消费量。结合中、美、印、日四国家 2008 年的总人口数分别约为 13 亿、3 亿、11 亿、1 亿,计算即可。 故选:B。 【点评】解答此题,关键在于读图,此类题目看似新鲜问题,实际考查学生的读 题能力 2 (4 分)借助图示资料可以大致推算出相应国家的( ) A单位 GDP 能耗 B碳排放量 C能源进出口量 D煤炭自给率 【考点】97:能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菁

10、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33:分析与综合思想;43:利用图表信息;522: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12 【分析】材料题,呈现非常规知识,引导考生结合所学知识,迁移转化,阐释新 鲜问题该题应注意分析图文信息 【解答】解:本题需“借助图示资料”,而图中只能读出两个量煤炭生产量 和消费量,所以不要想当然地做。A 项单位 GDP 能耗需要知道国家的 GDP 总量,但是图中读不出来,所以 A 错;B 项煤炭只是能源的一部分,并不是 能源的全部,所以肯定读不出来;C 项原因和 B 项相同,能源进出口至少还 应该包括天然气、石油,但是图中读不出来;D 项用煤炭消费量除以煤炭生 产量就等于煤炭自

11、给率,图中这两个量都有。 故选:D。 【点评】 解答此题, 关键在于读图, 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 调动和运用知识、 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某大河的一条支流与干流之间存在“吞吐”关系,如图示意该支流出口处 19702000 年间年净径流量(输出径流量与输入径流之差)和年净输沙量 (输出泥沙量和输入泥沙量之差) 根据图文资料和所学知识,完成 35 题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13 3(4 分) 下列个时间段中, 年净径流量与年净输沙量变化趋势最接近的是 ( ) A1970 年1976 年 B1977 年1984 年 C1980 年1989 年 D1989 年2000 年 【考点】95:流域开发建设

12、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33:分析与综合思想;43:利用图表信息;532:区域可持续发展 【分析】 据图可知, 年净径流量与年净输沙量变化趋势最接近的是 19701976 【解答】解:结合图例,分析选项所给时间段,可知 19701976 年年净径流 量与年净输沙量变化趋势最接近。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14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读图、析图能力,做题时结合图例,逐一分析选项所给时 间段即可 4 (4 分)该支流流入( ) A黄河 B长江 C辽河 D黑龙江 【考点】95:流域开发建设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33:分析与综合思想;43:利用图表信息;

13、532:区域可持续发展 【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支流的径流量多年平均值、净输沙量多年平均值,再 根据我国河流的主要特征即可判断 【解答】解: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河流的特征。黄河全河多年平均径流量约为 580 亿立方米,长江全河多年平均径流量近 10 000 亿立方米,辽河全河多年平均 径流量较少,黑龙江全河多年平均径流量近 3 000 亿立方米。根据该支流净 径流量多年平均值 1 500 亿立方米; 再根据该支流净输沙量多年平均值可知, 该支流流入长江。 故选:B。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15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我国河流的水文特征,平时要加强对一些主要河流的水 文特征的识记 5 (4 分)19

14、83 年以来,年净输沙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最可能的原因是该支流 流域( ) A建设用沙量增加 B兴修水库和森林覆盖率提高 C矿产资源开发力度加大 D连续干旱 【考点】95:流域开发建设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33:分析与综合思想;43:利用图表信息;532:区域可持续发展 【分析】从题干可知,该流域的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解答】解:1983 年以来,年净输沙量总体呈下降趋势,说明该支流流域的植 被覆盖率提高,水土流失得到较好的控制,兴建水库拦截一部分泥沙,建设 用沙量增加和连续干旱对该支流出口处年净输沙量没有影响,矿产资源开发 力度加大则可能增加年净输沙量。 故选:B。

15、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16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水土流失的防治,做题时先分析所给图形,四个选项逐一 判断即可 6 月上旬某地约 5 时(地方时)日出,据此完成 67 题 6 (4 分)该地可能位于( ) A亚马孙河河口附近 B地中海沿岸 C北冰洋沿岸 D澳大利亚 【考点】81:区域的含义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33:分析与综合思想;45:利用地理规律;512: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分析】考查常规内容,要求考生熟练掌握教材内容,能灵活调动运用 【解答】解:由某地约 5 时(地方时)日出可知,该地此日昼长为 14 小时。6 月上旬太阳直射北半球,由此可知该地位于北半球,排除位于南半球的澳大 利亚和位于赤道附近的亚马孙河河口附近。北冰洋沿岸位于高纬度地区,昼 长远大于 14 小时,而位于中纬度的地中海沿岸最接近。 故选:B。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17 【点评】本题难度稍大,主要考查昼长的时空分布规律,考生需熟记相关规律, 并加以理解 7 (4 分)6 月份该地看到的日出和日落方向分别为( ) A正东、正西 B东南、西南 C东北、西北 D东南、西北 【考点】1J: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太阳日出日落方位问题和昼夜长短计算问题,分析如下: A、太阳日出日落方位:不论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