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教育去管制化与教育公共化运动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5586651 上传时间:2017-09-05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709.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澳大利亚教育去管制化与教育公共化运动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澳大利亚教育去管制化与教育公共化运动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澳大利亚教育去管制化与教育公共化运动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澳大利亚教育去管制化与教育公共化运动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澳大利亚教育去管制化与教育公共化运动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澳大利亚教育去管制化与教育公共化运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澳大利亚教育去管制化与教育公共化运动(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经济社会I钟秀梅澳大利亚高等教育的学费、职工改革方案、大学工会集体协商权和政府补贴的变化等一系列政策的改变都朝向私有化的进程其结果是任由大学的管理部门计算如何让公有部门的教育机制开放绘私人公司投资,使澳大利亚教育体系开放于世界市场让教育商品化威为政策导向致力于吸引来自全世界的有钱学生以赚取外汇。这些措施导致了教育的粕0价值的流失,澳大利亚教育“去管制化”与“教育公共化”运动钟秀梅内容提要本篇主旨为探讨澳大利亚的教育变革是在去管制化趋势下,朝向偏重资源运用的效率、市场竞争导向和消费者利益为考虑的变革,对教育本身产生价值冲击。去管制化政策保障新市场的运行,扩大既成市场利润,导致教育资源的垄断和财团

2、化。这也意味着财团的权力扩大,社会冲突增加,公民权力受到限缩与压制。其结果冲击到澳大利亚人民一百多年来所建立的平等主义、进步主义和多元文化等人文社会价值。以及这些价值所体现的不分阶级、性别、种族和国籍的社会内容与教育哲学。随着新自由主义的管理主义导向,这些传统价值逐渐流失。于是,澳大利亚教育工会和公共大学协会等公民组织开始反思新自由主义所带来的危害,他们经由倡议、论辩与活动,提出不同的观点与行动策略。本文旨在探讨澳大利亚公民社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如何对新自由主义去管制化政策进行批判,如何重新组织教育,如何经由论辩提出建设性的方案。关键词去管制化平等主义进步主义 多元文化教育公共化Abstr

3、act:The paper aims to analyses AustraliaS deregulation policy in its education reformThis policy allegedlytries to increase the elf ciency of resource and market competitionIt also targets the reduction of social welfareand promotes the interest of corporationshs a result,it will increase social con

4、flicts and limit 1he nght of citizen-shipNeoliberal features are well established in the privatization of Australian educational programTh e disastrousimpact of the neo-liberalism agenda cf Australian education c n th e lec acy of humanitarian society such as equali-tarianism,progressivism and multi

5、culturalism is obviousHence,cvil organizations such as Australian EducationUnion and the Association for a Public University have been criticizing neo-liberal approach and relhinking alternativesHow did these two organizations debate aboLt the neoliberal policies?Did they make some suggestionsfor th

6、e future?This paper would t吖Io give answers to these questionsKeywords:deregulation,equalitarianism,progressMsm,multiculturalism,public education一、问题思考去管制化(deregulation)成为澳大利亚社会关口81系转化最为剧变的课题,相关的配套政策如媒体产业、牛奶工业与高等教育等的开放市场竞争,是在新自由主义所主导的市场经济理性下开展的。201011 开 放 时 代所谓新自由主义的概念,依照戴维哈维(DavidHanrey)的定义,是历史的产物。

7、亦即,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全球资本积累的动力使得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中心国的资本向外扩张,迫使部分民族国家必须转移公共事业为私有化,确认外来跨国公司的所有权,消除贸易障碍,促进金融政策的松绑。美国政府积极部署的新自由主义策略,最典型的是发生于七八十年代智利、墨西哥以及90年代韩国、台湾、瑞典等国家和地区性质的转型。新自由主义的社会内容为缩减社会福利支出、订立弹性劳动法和私有化等结构性调整政策。由美国主导的国际组织如世界银行、世界货币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推动相关的调整计划(Harvey,2005 o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提姆安德森(Tim Anderson)指出:澳大利亚的新自由主义

8、发展,乃过往20年来的社会剧变,使得澳大利亚社会朝向管理主义的进程。管理主义着重资源的有效应用、市场竞争导向、消费者利益优先和市场扩张等所谓的理性的去管制化。他指出,去管制化有市场与社会的两重意义,市场的部分为“市场的去管制化为保障新市场的运行,和既成市场利润化的扩大、垄断与财团化”,社会的部分则是“社会去管制化,意味着财团的利益和权力扩大,社会冲突增加,导致公民权力的限缩与压制”。(Ander-son,1999)我们可以从金融、媒体、工业关系与教育等实例,了解澳大利亚去管制化政策将劳动群体边缘化的过程。首先是金融的去管制化,开放外国银行人驻澳大利亚市场同国内银行竞争。此项改革虽然使消费者容易

9、取得信贷,但是也加重了消费者的债务负担,一般家庭购屋的房贷也随之增加。国内银行体系为了能和国际金融市场竞争,被迫瘦身,节省分支银行的开销,于是大量座落在乡村的分支银行必须关闭,许多澳大利亚农民与弱势群口82体的贷款反而遭遇困难。由罗伯孔诺黎(Robertconnollv)导演的银行(The Bank),即是描述一名乡村男孩放学回到家里,看见农民身分的父亲,因为农业破产遭银行催缴债务,愤而上吊自杀。多年后,男孩长大了,他努力挤身让父亲走投无路的银行高层,有一天复仇的日子到了,男主角利用计算机程序破坏银行系统,导致银行体系崩溃,复仇者如释重负地走出这家银行。其次是媒体产业的去管制化,这是澳大利亚公

10、共产业私有化常被研究的案例。澳大利亚的澳大利亚通讯(Telstm)是澳大利亚国营企业的金鸡母,为澳大利亚社会福利系统的主要财政来源之一。1991年电信法(Telecommunications Law)通过,澳大利亚政府同意让其他私人电信公司和Telstra竞争,于是跨国电信产业Optus、Austel和Vodafone等厂牌大举进驻,Telstra私有化,被迫出售49的股份。一时之间,澳大利亚消费者似乎多了选择较为便宜的电信商品的机会。但是,提姆安德森认为整体的社会资源分配成了难题,因为乡村的公民权被剥夺了,以电信成本计算做为衡量的安置系统撤除,乡村的电信补贴政策停止。所谓“使用者付费”的系统

11、,反而让就业困难的群体、没有资源的小区与原住民居民的通讯权利更为萎缩(Anderson,1999)。再次,去管制化影响了工业关系,其具体内容为解除劳动管制、削弱工会权力、重新建构社会与市场管制以利投资者的利润。1996年,保守派总理霍华德(John Howard)主导的职场关系法(Workplace RelationS Act of 1996)的制订,让过往澳大利亚社会引以为傲的工会组织力量遭受影响。工会集体协商权、团结权与工会保护工人权力遭到职场关系法的挑战。该法律直接导致弹性劳动制度的产生,使劳动成为可议价的商品,任由市场竞争原则叫卖,剥夺了社会劳动所保障的基本人权。此法案造成深远的影响,

12、社会关系矛盾加深,百年来所建立的阶级平等的传统受到挑战。因此,与澳大利亚教育良性发展有密切关系的澳大利亚教育工会(Australian Education Union,AEU)和公共大学协会(the Association for a PublicUniversity),对于这波去管制化导向所牵动的一连串教育政策变革,进行组织教育、论辩和提出建设性方案。本文将以他们反对教育去管制化运动的动能为例,探讨澳大利亚教育群体捍卫教育公共化背后的论辩与过程,和其所倡议的教育政策思维可为我们的教育带来何种反思。最后,高等教育的去管制化政策对澳大利亚社会影响深远。悉尼大学副校长嘉文-布朗(Gavin Bro

13、wn)说:“去管制化的全部精力确实是放在与财政和人事管理相关的思考。”也就是说,澳大利亚高等教育的学费、职工改革方案、大学工会集体协商权和政府补贴的变化等一系列政策的改变,都朝向私有化的进程,其结果是任由大学的管理部门计算如何让公有部门的教育机制开放给私人公司投资,使澳大利亚教育体系开放于世界市场,让教育商品化成为政策导向,致力于吸引来自全世界的有钱学生以赚取外汇。这些措施导致了教育的核心价值的流失。以下将以去管制化的背景为轴线,首先回顾过往澳大利亚重要的人文历史资产如平等主义(equalitafianism)、进步主义(progressivism)、多元文化(multicuIturalism

14、)如何影响澳大利亚教育思维。其次思考澳大利亚教育与现实政治之间的关系,在政党政治角逐之下,澳大利亚的教育政策如何转变。最后探讨全球化下的去管制化教育发展带给澳大利亚社会什么样的影响。二、平等主义过往澳大利亚自由主义派学界提出,工人阶级(working class)特指没上过大学、蓝领且工会会口83经 济 社 会员,他们成为长时期平等主义的受惠者或服务对象。自由主义者认为平等主义已经式微,当下的澳大利亚人已是中产阶级,谈平等主义是件奢侈的事。自由派的论点或许有理,根据澳大利亚统计局的资料(Australian Bureau of Statistics),2003年超过65的澳大利亚人是白领,他们

15、是老师、护士、银行职员或公务员。过去50年,蓝领阶级组成了多数的劳动力。据估计,1947年,澳大利亚工人阶级占劳动者的一半,现在只剩13,1966年的制造业工人高达26,到了2002年只占12,显然职场关系法的立法有一定的社会支持度。但是罗卡斯尼克劳斯(Loucas Nicolaou)的研究指出,来自全球各地的移民工人,其实取代了原来定义的澳大利亚蓝领阶级,特别是90年代之后,越来越多来自非洲、拉丁美洲与亚洲的移民工人,补充了澳大利亚的体力劳动来源,从事较为辛苦的工作(Nicolaou,1991 o罗卡斯尼克劳斯带出的问题意识是,不管是白领或是蓝领,凡是拿薪资的阶级,都在工人阶级的范畴,除了少

16、数资本家、公司执行长、国家官员等。因此,平等主义在他的思考脉络中,不论宗教、种族、性别、国籍背景,在阶级关系中都是受雇者,皆应该平等不受歧视。阶级运动所形成的压力,让国家有责任制订一套合理公平的公共政策,包括生活、交通、教育、各种社会福利等,以保障工人阶级的社会安全网络。平等主义在90年代之前,对澳大利亚教育制度的建立有指标意义,低学费的教育制度保障了劳动阶级往上爬升的可能性,也让人人有受教的权利,达到齐头点的平等。澳大利亚少数富有家庭与部分中产家庭会将孩子送去昂贵的私人寄宿学校,或者到欧洲读大学,此种选择属少数家庭,不足以影响公众受教的基本权力。澳大利亚平等教育的维持要归功于澳大利亚教育工会的坚持。澳大利亚教育工会有160500位会员,号称是世界上最大的非营利组织,光是内部职员就有450位。其201011 开 放 时 代中心理念是:维持职场的工作保障,随时掌握工资、教学与学习情况,持续研究并协商最好的工作条件。澳大利亚教育工会的上级单位是澳大利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