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教材(PPT 50页)

上传人:012****78 文档编号:155006708 上传时间:2020-12-09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14.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教材(PPT 50页)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教材(PPT 50页)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教材(PPT 50页)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教材(PPT 50页)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教材(PPT 50页)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教材(PPT 50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教材(PPT 50页)(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一、社会治理概念的提出,创新社会治理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一个新的重大历史命题。*,全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要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健全公共安全体系,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以前,我们更多地谈的是社会管理。十八届三中全会过后,我们更加强调社会治理。 二者的区别,一、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

2、能 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 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专门讲创新管理体制,激发社会活力。 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完善社会管理、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2012年党的十八大在过去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社会管理的理论,提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社会治理这样一个新的思想,实现从政府对社会单向度的管控向政府与社会合作治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转变。,二、什么是社会治理,所谓社会治理,就是政

3、府、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社区以及个人等众多行为者,通过平等的合作型伙伴关系,依法对社会事务、社会组织和社会生活进行规范和管理,最终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过程。*,社会组织 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多种不同的称谓,如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公民社会、第三部门或独立部门、志愿者组织,慈善组织、免税组织等等。这些叫法在内涵上区别不大。与政府、企业相区别,社会组织具有非营利性、非政府性、独立性、志愿性、公益性等基本特征。 2007年,我国开始正式用“社会组织”代替“民间组织”。“民间组织”的“民间”是与“政府”、“官方”相对应的,反映了传统社会政治秩序中“官”与“民”相对应的角色关系,容易让人误解民间组织

4、是与政府相对应甚至是相对立的。因此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社会组织这一称谓。 社会组织称谓的提出和使用,有利于纠正社会上对这类组织存在的片面认识,形成各方面重视和支持这类组织的共识。我国将社会组织分为三类,即社会团体、基金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治理的特点至少有四个方面: 第一是多元主体; 第二是民主协商; 第三是健全法治; 第四是以人为本。,何谓“法治”?,古今中外的政治学家和法学家虽然有不同的理解,但其限制权力、保障权利的精神则是公认的。法治不仅仅是依靠法律治理国家,从而将法律作为政治服务的工具,更是一种精神、一种社会信仰、一种思维习惯、一种生活方式。只有在法治社会里,人们的基本权利才能得到保障

5、,公平正义才能得以实现,社会公众才能过上一种有尊严的生活。与“人治”的恣意性、政策的非稳定性相比,法治乃理性之治、长效之治、普遍之治,因此是一种“善治”、“良治”。,三、社会治理与社会管理的区别 *,第一,社会管理侧重于政府对社会进行管理,政府是社会管理合法权力的主要来源;而社会治理则强调合法权力来源的多样性,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社区组织等也同样是合法权力的来源。,第二,社会管理中政府凌驾于社会之上,习惯于包揽一切社会事务,习惯于对社会进行命令和控制,习惯于扮演“全能型选手”;而社会治理更多的是在多元行为主体之间形成密切的、平等的网络关系,它把有效的管理看作是各主体之间的合作过程,它表明在现

6、代社会,原先由国家和政府承担的责任正在越来越多地由各种社会组织、私人部门和公民自愿团体来承担。,第三,社会管理更多地是表现为从自身主观意愿出发管控社会,想当然地自上而下为民做主;而社会治理是当代民主的一种新的实现形式,它更多地强调发挥多主体的作用,更多地鼓励参与者自主表达、协商对话,并达成共识,从而形成符合整体利益的公共政策。,第四,社会管理的实践主要依靠政府的权力,依靠发号施令;而社会治理则在运用权力之外,形成了市场的、法律的、文化的、习俗的等多种管理方法和技术。社会治理行为者有责任使用这些新的方法和技术来更好地对公共事务进行控制和引导。,二、为什么加强和创新 社会治理,一、观察当前中国基层

7、社会形势的三个着眼点,1、人口突破13亿,按照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最新统计,我国人口内地已经达到了13.4亿人。最新统计数据,2014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为136782万人。 13多亿的人口规模会产 生什么样的效应呢?,3、城市化率突破50,2014年六盘水市城镇化率达到44.5% ,较2013年增加1.02个百分点,比全省40.01%平均水平高4.5个百分点。,“城市病”,人口无序集聚 交通拥堵严重 能源资源紧张 生态环境恶化 房价居高不下 安全形势严峻,二、当前基层社会的深刻变化,1、资源配置从扩散向重新聚集转变。 20世纪80年代,改革从社会基层开始,财富增长扩散。这是我们改革的普惠期。20世

8、纪90年代之后,财富向少数人手中集聚,向少部分地区集聚,这是利益调整期。基层群众成为改革代价的承担者。导到贫富差距加大。 收入分配差距问题已连续多年成为群众最关心的热点焦点之一。,数据说话,数据1:我国基尼系数长期处于高位,官方公布的基尼系数: (国家统计局),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发布中国民生发展报告2014。该报告称,中国的财产不平等程度在迅速升高:1995年为0.45,2002年为0.55,2012年我国家庭净财产的基尼系数达到0.73,顶端1%的家庭占有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财产,底端25%的家庭拥有的财产总量仅在1%左右。,数据2:中国城市发展报告显示,2013年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比

9、为:3.03:1,城乡对比明显,六盘水2014年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1168元和6791元,差距比3.12:1。,数据3: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总收入的比重从65.5%下降到57.5%,且持续下降。,与此相比,美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居民可支配收入占比一直保持在73%以上。,2、社会结构从简单化向复杂化转变。,1978年以前:两个阶级一个阶层,表示分化不大,差异不大,整个社会的流动性小。 2002年初中国社科院发表了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研究报告。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组织资源、经济资源、文化资源的占有状况为标准,把全国社会成员划分成10个阶层。,十个阶层 国家与社会

10、管理者阶层 经理人员阶层 私营企业主阶层 专业技术人员阶层 办事人员阶层 个体工商户阶层 商业服务员工阶层 产业工人阶层 农业劳动者阶层 城乡无业、失业、 半失业者阶层,2.1%,1.5%,0.6%,5.1%,4.8%,4.2%,12%,22.6%,44%,3.1%,现阶段社会阶层结构的新变化,一是阶层结构出现定型化趋势,阶层边界逐渐明晰;(居住地、内部认同) 二是向上流动率降低,阶层复制现象增多; 三是一些社会阶层群体相对社会地位下降; 四是中产阶层发育速度放缓。,3、需求结构从低级化向高级化转变,基本生存需求得到满足,基本需求的标准在逐步提高; 公民的权利需求和政治诉求增加 。,马斯洛需求

11、层次理论,4、从生存问题向公平问题转变,社会各种潜规则产生的不公平感,同工不同酬,同城不同酬,垄断行业形成的垄断收入,公积金的差距,教育的不公平,医疗卫生司法不公平等 。,呼格吉勒图,疑罪从无,、,、,、,呼格吉勒图案承办官员冯志明现任呼和浩特市公安局副局长。呼格被枪决后,包括冯志明在内的诸多警官都因为“迅速破获大案”而获得从二等功到通报嘉奖的表扬。,5、社会矛盾从个体性向群体性转变,“三化” 进程加快涉及的征地拆迁有增无减,大量矛盾相互交织。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战略;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三化”进程显著加快; 政府发展等不起、坐不住、慢不得与群众不愿拆、不想拆、拆得慢相交织。,群众在反对强拆,各种群体性事件频频发生,三个焦点问题:征地拆迁、劳资关系和环境保护,征地拆迁导致的群体性事件占50%左右,环境污染加上劳资关系问题引发的群体事件占到30%左右,其他的占20%左右。,瓮安事件、什邡事件、启东事件、晋宁事件,谢 谢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