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支配倾向研究述评

上传人:野鹰 文档编号:15479381 上传时间:2017-09-05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717.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支配倾向研究述评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社会支配倾向研究述评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社会支配倾向研究述评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社会支配倾向研究述评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社会支配倾向研究述评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支配倾向研究述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支配倾向研究述评(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理科学进展 2008, 16( 4) : 644650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644 社会支配倾向研究述评 李 琼 郭永玉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暨人的发展与心理健康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79) 摘 要 社会支配倾向是社会支配理论中的一个概念,它反映了个体期望内群体优于和支配外群体的程度。高社会支配倾向者偏好加大不同群体间的阶层差异,并期望优势群体更多地支配劣势群体;低社会支配倾向者偏好缩小不同群体间的阶层差异以增加社会平等,并期望优势群体更少地支配劣势群体。因此,社会支配倾向会影响社会不平等的程度,并可以被用来解释偏见的形成。性别和群

2、体地位等情境因素会对社会支配倾向产生影响,而且社会支配倾向与个体间的支配也是有关系的。 主题词 社会支配倾向,平等,偏见,权力。 分类号 B848 产生偏见的原因一直是心理学中的重要课题1。有些研究者用群体过程来解释偏见,如 Tajfel提出了社会认同理论,而另外一些研究者则认为是人格因素使得某些人更有可能产生偏见2。在众多的人格因素中, 有两个变量能解释偏见的大部分变异,即右翼权威主义与社会支配倾向,而且后者对偏见的解释力更强3。因此,本文尝试对国内外关于社会支配倾向的研究进行整理。 1 社会支配倾向的来源与含义 社会支配倾向( social dominance orientation,SD

3、O)是社会支配理论( social dominance theory,SDT)的一部分4。该理论试图解释以群体为基础的不平等是如何产生的,以及按阶层( hierarchy)的形式组织的社会是如何延续下来的。它包含三个基本假设5。首先该理论假设,以年龄和性别为基础的阶层在所有的社会中均存在,而另一些以广泛的文化因素作为划分基础的社会阶层系统,则存在于那些能产生持续的剩余价值的社会中,这些阶层系统包括南非的种族隔离系统、印度的世袭系统等等。该理论还假设人类社会的平等状况受到两种相互制约的力量的影响,一种是减少阶层间差异( hierarchy- attenuating)的力量,它使得社会趋于平等。另

4、一种是增加阶层间差异( hierarchy-enhancing)的力量,收稿日期: 2007-06-16 通讯作者:郭永玉, E-mail: 它导致并维持了以群体为基础的社会不平等。增加阶层间差异的力量借助于某些思想的传播,比如社会达尔文主义、种族主义的传播,使其能在增加社会不平等的同时,不会导致群体间冲突加剧。因为这些思想让人们相信,世界本该如此。 进一步的假设是,大部分的群体间不平等的形式,如性别主义、种族主义等,实际上都是一种基本的人格倾向的表现,即社会支配倾向。它反映了个体期望内群体优于和支配外群体的程度。高社会支配倾向者会希望内群体更多地支配或优于外群体,而低社会支配倾向者则相反,

5、他们希望群体间的关系是平等的。而且社会支配倾向还能影响个体对不同思想的接受程度,高社会支配倾向者更偏好增加阶层间差异的思想11。 2 社会支配倾向影响社会不平等的可能方式 社会支配倾向是如何影响社会不平等的呢?首先可以从社会支配倾向与价值观间的相关看出些端倪。有研究者使用 Schwartz 价值量表( Schwartz Value Survey)进行研究发现,社会支配倾向与自我提升对自我超越( self-enhancement vs. self- transcendence)的价值观维度之间存在相关。自我提升包含权力和成就等价值观,自我超越是指普遍主义( universalism)和仁慈等价值

6、观,社会支配倾* 这一量表包括 57 项价值观, 用以代表 10 个普遍的价值观动机类型,分别是权力、成就、享乐主义、刺激、自我定向、普遍主义、仁慈、传统、遵从、安全7。 第 16 卷第 4 期 社会支配倾向研究述评 -645- 向与自我提升正相关,与自我超越负相关8。与此一致,有人发现高社会支配倾向者有着竞争的、为权力而斗争的世界观,而低社会支配倾向者有着与人合作、重视他人的世界观9。而且,社会支配倾向还与一系列的社会态度有关,包括喜欢能立刻使自己获得好处的东西、不顾平等或道德等态度10。 从社会认知的角度看,价值观是属于认知层面的人格变量, 它能对人所追求的目标进行心理表征,并能引发目标导

7、向的行为。根据上述研究所表明的社会支配倾向与价值观的相关,有人提出高或低社会支配倾向者分别拥有两种相反的动机性目标,高社会支配倾向者的目标是优越、支配或比他人拥有更高的权力,低社会支配倾向者则追求平等和利他性社会关怀11。 研究表明,高地位群体的成员,如高社会经济地位的人有较高水平的社会支配倾向12,这反映出高地位群体更希望维持社会的不平等及其对外群体的支配,而低地位群体的成员则相反,他们希望社会能变得平等一些。两者在目标上的不同能从社会支配理论的角度来解释。社会是以群体为基础的阶层来进行组织的,支配群体有着更多的特权、自尊和权力,于是在对有限的资源进行分配时,自然是对支配群体有利, 而被支配

8、群体的利益则被牺牲掉。因此,支配群体为了能保持高地位带来的利益,就会更希望维持其优势地位,更偏好阶层划分和对外群体的支配,而处于劣势的低地位群体的成员则反对阶层划分。 当高社会支配倾向者的优势地位受到威胁时,他们更可能表现出内群体偏好, 对外群体产生偏见,包括内隐偏见。在一项研究中,研究者使用斯坦福大学的学生为被试,让他们阅读一段名为“声誉的下降导致入学率的下降”的文字,内容是将最近斯坦福大学的公众丑闻和斯坦福的排名从第一降到第五联系起来,把这些归因为斯坦福的学生并不像人们所认为的那样成熟、亲社会、用功或聪明。这篇文章明显触及到被试群体的精英地位和群体认同,而且,向其精英地位的合法性和稳定性提

9、出质疑。接下来,被试要评价与内群体或外群体的代词(如我们,他们等)相连的特质形容词是好的还是坏的。结果发现,高社会支配倾向者在面对威胁时,内群体或外群体代词都是很强的评价启动词13。因为尽管文章中没有提到外群体,但它已明显使得高社会支配倾向者从“他们”中读出了负面意义。 当群体之间的地位差距真的变小、资源分配会变得更加公平时,高社会支配倾向者会把这种变化看作是一种丧失。有研究表明,那些高社会支配倾向的加拿大本地人,会更倾向于认为移民们从加拿大人手中抢去了就业机会和其他社会经济资源。而在美国则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在对种族平等状况的评价上,白人往往会认为社会在种族平等方面已取得很大进步,但黑人却认为

10、进步得不够。有研究者将社会支配理论与前景理论( prospect theory)的观点相结合来对这些现象进行解释14,前景理论认为当人们对等量的丧失和获得进行主观评价时,丧失会更有分量,会对人造成更大的影响。因为白人本来拥有更多的社会资源,群体间的平等的增加对他们意味着丧失,而同样程度的平等的增加对黑人而言则是一种获得,尽管程度相同,但丧失对白人的影响更大,所以白人会觉得进步已经很大了。 不论是产生偏见还是把平等看作是丧失,显然都会阻碍社会平等的进程。除此之外,个体还会去寻找与自身的社会支配倾向水平相匹配的社会角色,并通过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来影响社会的平等6。有些社会角色是服务于精英或既得利益

11、群体的利益的,这类角色被称为增加阶层间差异的角色,比如司法系统、公司高层人员等,而另外一些则是服务于劣势群体的,它们被称为减少阶层间差异的角色,比如社工和慈善团体等。研究表明,高社会支配倾向者会选择加入那些保持或增加社会不平等的机构,而低社会支配倾向者则会成为减少不平等的机构的成员11。 3 社会支配倾向的性别差异 高社会支配倾向者可能会增加社会不平等的程度,那么哪些人有可能具有较高水平的社会支配倾向呢?哪些因素会对社会支配倾向的水平产生影响呢?社会支配理论区分了性别和一些情境因素可能产生的不同影响。 几乎所有的社会都存在一个或多个支配群体,拥有更多的权力、地位和物质,而且至少还有一个群体处于

12、被支配的地位。社会支配理论认为,有两类因素能用来对群体进行划分并决定其地位高低。正如前文基本假设中提到的,有些社会阶层系统是以广泛的文化因素作为划分基础的, 比如基于种族、国别、宗教等因素来划分群体,这些划分是没有一般性原则的6。而以性别为基础的阶层则存在于所有社会中,它具有跨文化性。在所有主流文化中,-646- 心理科学进展 2008 年 男性总是比女性拥有更多的权力和更高的地位12。 而高地位群体成员拥有更高的社会支配倾向水平,对此研究者们提出了不变假设( invariance hypothesis) ,认为在其他条件均相同时,男性的社会支配倾向水平总是比女性高15,而且社会支配倾向的性别

13、差异具有跨文化和跨情境的稳定性。为了验证这一假设, Sidanius 等人调查了 1897 名洛杉矶市民,这些被试的年龄、社会阶层、信仰、教育程度、政治思想、种族、原籍等都有着相当大的差异,结果显示即使是在控制了这些因素之后,男性的社会支配倾向得分仍然比女性要高。还有一项研究搜集了包括美国、以色列、新西兰、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的数据,结果也支持了不变假设,而且男性比女性高出的程度在不同国家之间也是很接近的16。 社会支配倾向的性别差异会在很多方面影响个体的行为表现。一种现象是男性在增加阶层间差异的角色中占大多数,而女性在社会工作和慈善团体等减少阶层间差异的角色中的比例很高。这就出现了一种疑问,究

14、竟是性别因素还是社会支配倾向水平上的差异导致了男女在社会角色上的差异?研究表明,性别、社会支配倾向水平以及对阶层角色的偏好三者间都有相关,但在控制了社会支配倾向水平后,性别对阶层角色的偏好没有影响。男性和女性在阶层角色的偏好上没有差异。相反,在控制了其他因素后,具有不同社会支配倾向水平的人在偏好上仍然有显著差异6。这说明是社会支配倾向造成了个体对阶层角色的不同选择,男性和女性正是因为有着不同的社会支配倾向水平才使得他们拥有不同的社会角色。 而且高社会支配倾向者会阻止低地位群体成员对他们的优势地位产生威胁,男性也不例外。他们占据着支配的社会角色,而且有维持他们的群体支配的强烈愿望。当女性接近男性

15、主导的领地时,男性会通过使用传统性别规范等合法化神话的方式来维护他们的高地位15。性别社会化,包括男性化和女性化都与社会支配倾向有关。男性的特质,如支配和武断等,与高社会支配倾向者的特征相对应,维护了他们的支配地位;与女性化有关的特质,如关怀和同情, 则与低社会支配倾向者的特征相对应,且会使她们保持较低的社会地位17。所以,女性为了得到领导地位,必须违背社会规范,而当女性表现出支配行为时,可能会得到相当负面的评价。 在一项研究中,实验者先给男性被试看一段女性管理者的支配和服从行为的录像,然后让他们对录像中表现出传统或非传统行为的女性分别给予评价17。结果发现,男性对两者的看法是不同的,他们更不喜欢支配的女性领导者,认为其更无效,更无能。而且这种对支配的女性领导者的不喜欢,受到男性社会支配倾向水平的强烈影响。 从进化论的观点来看,男性之所以会有更高的社会支配倾向,是因为男性能否成功繁衍其后代直接取决于他们是否获得并维持了较高的社会地位和权力。还有研究发现,性别是自我分类和其他分类的主要维度,即使是在一个并不是以性别来对群体进行分类的情境下,性别编码也会比种族编码强得多18。因此,性别系统不会像武断设置的系统那样受到情境的影响。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