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汝城“三城四化”建设的调研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5479215 上传时间:2017-11-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推进汝城“三城四化”建设的调研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关于推进汝城“三城四化”建设的调研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关于推进汝城“三城四化”建设的调研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关于推进汝城“三城四化”建设的调研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推进汝城“三城四化”建设的调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推进汝城“三城四化”建设的调研(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我为三城四化 献一策”关于推进汝城“三城四化”建设的调研作者:汝城县农业机械管理局 何好生 2013 年 4 月 18 日【摘要】笔者围绕汝城县委、县政府“三城四化”发展战略定位,积极开展社会经济发展形势调研,重点对该县城乡经济发展布局展开了综合分析,基本找准了制约社会经济发展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初步提出推进“三城四化”建设的对策。关键词:三城四化 建设 调研1、 发展现状及特点汝城位于湘、粤、赣三省交界处,临近粤港澳等沿海发达地区,处于内陆和沿海地区结合点的最前沿,在经济领域属于边缘发展区,在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调整和扩张的梯度转移上有突出优势。近些年来,该县围绕“三城四化”发展战略定位,

2、加速交通、城镇及生态建设,大力发展矿产、水电、旅游、农业等产业,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凸显以下几大特点。1.1 区位交通突出。汝城地处相粤赣三省交界处, “内为衡宝门户,外抚粤赣咽喉”,地理位置相当重要;厦蓉、湘深两条高速公路成“十”字框架贯穿大部分乡镇,县内有多个互通口;1.2 政策环境看好。汝城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革命老区县、比照实施西部开发县、国家电气化建设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财政困难县、罗霄山脉连片开发县等政策,有利于争资立项、加快发展;1.3 自然资源丰富。汝城森林覆盖率高达 73.69%;县内水利资源、风能资源相当丰富,已是全国小水电五强县之一,是湖南省装机容量最大

3、的县;境内以钨铁为主的矿产资源较为丰富,是全国有名的钨矿贸易集散地、铁矿储藏量居全省第二,在全国各地从事矿产开采、加工及贸易的能人众多;21.4 旅游产业独特。汝城位处湘粤赣三省交界旅游“金三角”地带,自然风景,革命遗址和少数民族风情等多种旅游资源相得益彰,旅游产业发展潜力巨大;1.5 农产品牌初成。汝城气候适应果蔬粮食种植,有盈洞金银花、延寿小米椒、文明水果、田庄蔬菜、大坪板鸭、岭秀生姜、旱塘硒山茶、马桥花豆等特优品牌,有金丰、深汝、双友、斌志、荣盛、龙丰等农业龙头企业,农产业发展初具规模。2、存在的问题2.1 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性过重,生产技术滞后,造成资源严重流失、损耗和浪费;2.2

4、现代高效农业、优势农业产业抗灾抗病能力薄弱;2.3 工业发展链条短,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能力不足;2.4 自然资源整合开发利用还不够,应在创新和提升产业品牌上下功夫。3、建议与对策3.1 以资源开发提升为重点,搭建新型工业化平台3.1.1 培育发展支柱产业。要依托资源优势,加快资源型经济结构的转变,推动产业聚集,形成一批由龙头企业带动、民营企业聚集、规模效应突出的支柱产业,鼓励企业开发创新,推进产品更新换代,争创名优品牌,形成“支柱产业+优势企业+ 名牌产品” 的经济发展格局。3.1.2 搭建新型招商平台。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化招商为补充,搭建“政策更优、发展更宽、环境更佳”的新型招商平台,健全媒体

5、招商,发展旅游招商、突破“口碑”招商,实现后发赶超。招商部门要把重点放在引进工业项目和工业发展上,争取在引资数量和项目质量上实现新的突破。同时,实行重大项目跟踪服务制,不断提高招商效果,确保意向型项目顺利签约,及时开工投产。3.1.3 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放宽民营经济投资领域,大力扶持资源深加工型、高技术型、劳动密集型民营企业,形成优势企业和支柱产业紧密结合的发展格局。积极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协调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支持社会资本组建信用担保机构。33.1.4 强化工业园区建设。经济开发区要注重园区硬件建设,配套水、电、环卫等基础设施,支持标准厂房建设,提高园区招商竞争力;积极整合土地资源

6、,抓好项目引进工作,推进现有园区企业开工投产,真正使工业园区成为企业发展的龙头。3.1.5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规范政府行为,保护生产经营者和企业的合法权益。严格检查评比机制,减轻企业负担,坚决查处损害经济发展环境事件,认真落实限时办结制、项目代理制、公开测评制等优化发展环境的制度、建立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长效机制。3.2 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3.2.1 坚持科技兴农战略。以中央 1 号文件精神为指针,突出农业基础地位,落实各项强农惠农富民政策,加大农业投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3.2.2 发展优势农业产业。加大对粮食、蔬菜(水果)、茶

7、叶三大农业支柱产业和特色养殖产业的培育,重点抓好卢该县东岗岭省级万亩茶叶生态观光基地,田庄大棚蔬菜、文明水果等优势农业产业项目,注重引进优良新品种,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强市场竞争力,提升产品质量,促进农民增收。3.2.3 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搭建为民增收平台,做大做强现有龙头企业,培育发展新的龙头企业,着力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鼓励种养大户、营销大户、农业科技人员牵头创办农业科技协会,提高农民综合素质。3.2.4 强化农资市场监管。建立联合打假护农长效机制,加大农资市场治理整顿力度,加大非法制假售假的打击力度;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和市场准入机制,加大动植物防疫检疫工作力度。3.3

8、以城区建设规划为驱动,拉动城乡一体化建设3.3.1 推进城乡互动。加大城市“文明创建”工作力度,发挥城区人口聚集、物流畅通、产业扩张的特点,促进以城兴工、以工促农,推动城乡社会文化教育协调发展。3.3.2 拟定城区规划。编制和完善城区详细发展规划,强化规划监管,严肃查处违规建设行为,实现依法规划建设管理。43.3.3 健全城市设施。加快县城提升扩容步伐,完善水、电、路、环卫等基础设施,提高城区品位,创造良好的宜居、宜商环境。3.3.4 优化融资渠道。完善城区土地储备与开发体系,努力盘活城区土地资源和无形资产,鼓励民间资本、企业股东、市民集资和吸引外资投资城区基础设施建设。3.4 以生态自然资源

9、为品牌,发展地方旅游产业化3.4.1 打造特色旅游品牌。加大生态观光景区的开发力度,完善景区基础设施,打造地方特色旅游品牌,加快旅游产品开发,延伸旅游产业链;积极开展旅游促销活动,不断提高旅游接待水平和服务质量。3.4.2 发展生态观光旅游。利用本地气候特征和传统生产习惯,大力推广上档次的优质花卉、盘景、苗木育种产业,扶持发展高山无公害蔬果、畜牧养殖、中草药种植加工等产业,大力发展热水温泉文化游、九龙江生态文化游、县城休闲文化游、少数民族风俗游等特色观光旅游产业,强力打造“中国养生之都”旅游精品。3.4.3 优化城乡宜居环境。着眼于未来交通枢纽地位,重点发展物流、房产、信息、餐饮、休闲等现代服务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引资建设星级酒店、高档宾馆、连锁超市或购物中心,繁荣城乡经济贸易,提升城乡宜商、宜居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