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练习】《狱中上母书》(语文北师大必修1)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54757407 上传时间:2020-12-0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70.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高练习】《狱中上母书》(语文北师大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提高练习】《狱中上母书》(语文北师大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提高练习】《狱中上母书》(语文北师大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提高练习】《狱中上母书》(语文北师大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提高练习】《狱中上母书》(语文北师大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提高练习】《狱中上母书》(语文北师大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高练习】《狱中上母书》(语文北师大必修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狱中上母书提高练习巢湖市柘皋中学葛庆国一、语言运用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这是一条经典的旅游路线,既能让你饱览大自然巧夺天工般的美景, 又能让你领略多姿多彩的异域风情。近年来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生活条件大大改善,对商场里琳琅满目的高档电器也不再望尘 莫及 了。他在学习上坚持博学审问,对待工作更是兢兢业业,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终于取得了突出的成就。由于过于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判断,不肯认真调查研究,他对于群众的意见总是充耳不闻,所以常常受到大家的批评。有的同学过去对语文学习不重视,到了高中才发现既要补欠账,又要学新知识, 被弄得左支右绌 ,狼狈得很。央视 中国诗词大会这个温文

2、尔雅的节目走红,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节目中一举夺冠的小姑娘更是成为谈论的焦点。A. B.C. D.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截至 12 月底,我院已经推出了40 多次以声光电技术打造的主题鲜明的展览,是建院90年来展览次数最多的一年。B. 书法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近年来在教育部门大力扶持下,使得中小学书法教育蓬勃发展,学生水平大幅提高。C. 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使得这一古老的文明再次吸引了世人的目光。D. 这家公司虽然待遇一般,发展前景却非常好,很多同学都投了简历,但最后公司只录取了我们学校推荐的两个名额。3.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

3、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左传原名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B. 与论语一样,孟子也是以记言为主的散文。论语的文字简约、含蓄,孟子文章篇幅较长,气势磅礴,议论尖锐、机智而雄辩。C. 古人把阴历每月第一天叫“朔”,十五叫“望”,十六叫“既望”,月末一天叫“晦”。如苏轼赤壁赋中的“七月既望”即指阴历七月十六日。D.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中唐新乐府运动主要倡导者,通俗派诗歌代表,浪漫主义传统继承者。4. 思维过程有一些最基本的规则,虽然难以证明,但却是人类长期思维实践的正确反映,这就是“逻辑规律”。下面四个选项中,不违反逻辑

4、规律的一项是()A. 或者采纳他的意见,或者抛弃他的意见,我都不赞成。B. 严禁触摸电线, 500 伏高压,一触即死,违者法办。C. 只有获得一等奖,才能参加决赛,他参加决赛了,所以他已经获得了一等奖。D. 青年团员要带头学雷锋,我是青年但不是团员,所以我不需要带头学雷锋。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魏征,巨鹿人也。 近徙家相州之内黄。武德末, 为太子洗马。 见太宗与隐太子阴相倾夺,每劝建成早为之谋。太宗既诛隐太子,召征责之曰:“汝离间我兄弟,何也?”众皆为之危惧。征慷慨自若,从容对曰:“皇太子若从臣言,必无今日之祸。”太宗为之敛容,厚加礼异,擢拜谏议大夫。数引之卧内,访以政术。征雅有经

5、国之才,性又抗直, 无所屈挠。 太宗每与之言, 未尝不悦。 征亦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又劳之曰:“卿所谏前后二百余事,皆称朕意。非卿忠诚奉国,何能若是!”三年,累迁秘书监,参预朝政,深谋远算,多所弘益。七年,代王珪为侍中,累封郑国公。寻以疾乞辞所职,请为散官。太宗曰:“朕拔卿于仇虏之中,任卿以枢要之职,见朕之非,未尝不谏。 公独不见金之在矿,何足贵哉?良冶锻而为器,便为人所宝。朕方自比于金,以卿为良工。虽有疾,未为衰老,岂得便尔耶?”征乃止。十二年,太宗以诞皇孙,诏宴公卿。帝极欢,谓侍臣曰: “贞观以前,从我平定天下,周旋艰险, 玄龄之功无所与让。 贞观之后, 尽心于我, 献纳忠谠, 安国利

6、人, 成我今日功业,为天下所称者,惟魏征而已。古之名臣,何以加也。”于是亲解佩刀以赐二人。寻遇疾。征宅内先无正堂,太宗时欲营小殿,乃辍其材为造,五日而就。遣中使赐以布被素褥,遂其所尚。后数日,薨。太宗亲临恸哭,赠司空,谥曰文贞。太宗亲为制碑文,复自书于石。特赐其家食实封九百户。太宗后尝谓侍臣曰: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因泣下久之。乃诏曰:“昔惟魏征,每显予过。自其逝也虽过莫彰朕岂独有非于往时而皆是于兹日故亦庶僚苟顺难触龙鳞者欤! 所以虚己外求, 披迷内省。言而不用,朕所甘心;用而不言,谁之责也?自

7、斯已后,各悉乃诚。若有是非,直言无隐。”(节选自贞观政要 ?任贤)5. 下列对文中最后一处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自其逝也虽过/ 莫彰朕 / 岂独有非于往时/ 而皆是于兹日故/ 亦庶僚苟顺 / 难触龙鳞者欤B自其逝也 / 虽过莫彰朕 / 岂独有非于往时/ 而皆是于兹日 / 故亦庶僚苟顺 / 难触龙鳞者欤C自其逝也 / 虽过莫彰 / 朕岂独有非于往时/ 而皆是于兹日故 / 亦庶僚苟顺 / 难触龙鳞者欤D自其逝也 / 虽过莫彰 / 朕岂独有非于往时/ 而皆是于兹日 / 故亦庶僚苟顺 / 难触龙鳞者欤6.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以及对必修四古文单元涉及的古文化解说不正确的一

8、项是()A谥:即谥号,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的一种称号。B在过秦论中,作者贾谊有“合从缔交,相举为一”的表述,“合从”指的是联合六国共同对付秦国的政策。C在季氏将伐颛臾中孔子说颛臾“是社稷之臣也”。社稷:社指谷神,稷指土地神。古代君主都祭社稷,后来就用“社稷”代表国家。D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认为国家在解决了百姓的温饱问题后,就要“谨庠序之教”,庠序:是古代的学校,商代叫序,周代叫庠。7.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唐太宗一开始就对魏征礼遇有加,每次和魏征交谈都令太宗非常高兴。B太宗认为贞观以前玄龄之功无人可比,贞观之后以魏征的功劳最大

9、。C贞观七年,魏征假托生病请求辞去侍中一职,而遭到了唐太宗的反对。D太宗放弃了自己建造一座小殿的打算,把材料用来替魏征建造正堂。8. 把文中第一处和第二处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卿所谏前后二百余事,皆称朕意。非卿忠诚奉国,何能若是!公独不见金之在矿,何足贵哉?良冶锻而为器,便为人所宝。参考答案一、1.A【解析】巧夺天工: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句中修饰“大自然”,对象错;望尘莫及: 望见前面骑马的人走过扬起的尘土而不能赶上。比喻远远落在后面。句中没有 “落在后面” 的意思;博学审问: 要广博地学习, 要详细地求教。 使用正确;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符

10、合语境;左支右绌:原指弯弓射箭的姿势,左手支持,右手屈曲。指力量不足,应付了这方面,那方面又出了问题。符合语境; 温文尔雅:形容人态度温和,举动斯文。现有时也指缺乏斗争性,做事不大胆泼辣,没有闯劲。句中修饰“节目”,对象错。2.C 【解析】 A搭配不当或偷换主语,“我院”不是“一年”,在“是”前面加上“这”;B成分残缺,第三小句缺少主语,删去“使得”;C 表述正确;D 搭配不当,“录取”与“名额”搭配不当,改为“但最后公司只录取了我们学校推荐的两位同学”。3.D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中作家作品及其文学体裁和文化常识的能力。对于名著作品和常见的文化常识,一定要加以积累和记忆,包括作家

11、、作品、官职等。对于作品内容,要通读并掌握情节。注意识记并辨析常见的文学体裁。本题中,D 项,白居易是现实主义风格。故选D。4.C 【解析】本题考查逻辑推理的能力。这类题首先要注意明确概念含义,然后整体掌握材料内容,要具体结合语境分析推理。本题中,A. 对同一个命题同时否定,违背排中律;B.“一触即死,违者法办”,前后矛盾,违背矛盾律;D.有逻辑错误,“带头学雷锋的”也不一定就非要是青年团员不可。故选C。二、5.D 【解析】“也”句末语气词,其后断句,排除A;“朕”为名词,作主语,其前断句,排除 B;“故”表总结,位于句首,其前断句,排除C句子翻译为:自从他去世以后,我即使有什么过错也没有谁指

12、出了。我难道只在过去会犯错误,而到了今天就变得都是正确了吗?恐怕还是群臣只求顺从我的心意,不敢冒险触犯我!6.C 【解析】 C. 社指土地神,稷指谷神。7.B 【解析】 A “一开始”不正确,根据原文“召征责之曰”可知,一开始并不是对魏征礼遇有加C“假托生病” 错误,根据原文 “寻以疾乞辞所职”可知,是真的生病了; D“放弃自己建造小殿”错误,文中只是说“辍其材为造”,意思是“就留下自己的材料来替魏征建造正厅”,并没有说“放弃自己建造小殿”。8. 你谏诤的事情前后有两百多件,都很称合我的心意。如果不是你忠诚为国,哪里能够像这样?你难道不知道黄金在矿石中,怎么值得重视呢?经过良匠锤炼为宝器,就被人看做宝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职业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