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姑娘(第一课时)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54750082 上传时间:2020-12-0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65.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棉花姑娘(第一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棉花姑娘(第一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棉花姑娘(第一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棉花姑娘(第一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棉花姑娘(第一课时)(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棉花姑娘说课稿棉花姑娘是一篇充满童趣的童话故事, 课文通过棉花姑娘请求燕子、啄木鸟等给自己治病的故事,告诉我们很多的科学常识。本文文中人物角色鲜明,对话较多,段落结构相似,是进行分角色朗读训练的典型范例。那今天我选择教学的是第一课时,我以预习导入新课, 首先抓住故事的起因即第一自然段的内容进行教学。在朗读教学指导中, 我主要以范读、引读为主,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角色的体验,体会棉花姑娘生病难受和着急想请医生治病的心情,通过感受体悟, 再入情入境地朗读,尽量不作纯技术性的指导。由起因导入故事发展过程中,我让孩子再次阅读文本整体感知,通过圈划找出四个医生, 再进行句式的训练, 了解可以用不同的

2、句式来表达相同的意思。初步感知同类事物并列关系时的一般停顿模式。童话故事是儿童喜爱的阅读文本,所以教师要为孩子创设一个阅读的情境,在情境中让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享受阅读的喜悦。在第二自然段的教学过程中, 首先通过句子对比,抓关键词礼貌用语“请”和语气词“吧”,朗读感受棉花姑娘请求的语气。燕子的对话则是通过朗读评价,引导孩子发现燕子内心因为帮不上忙而感到无奈,再通过朗读进行表现。 合作朗读是对话学习的最好朗读形式。让孩子通过同桌进行合理多样的分工可以为以后进行不同形式的朗读打下基础。所以今天我让孩子在尝试合作之前进行合作方式的探究。最后的展示可以说是让学生在会读的基础上进行再次的提升,首先要先掌

3、握句子, 再可以配上动作和神态。 这个环节旨在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激发他们进行阅读展示的欲望。因为本文的 2、3、4 自然段的结构相似,读好了第二自然段,其实学生就掌握了读好三个自然段的方法。 所以在本段的教学中, 我用了较多的时间,采用了更多的方法。整节课的识字我主要采用随文识字, 多次复现,最后集中检测这么一个流程。棉字主要抓字形特点,娘字主要抓读音特点,燕字主要抓住偏旁,瓢字尝试不同识记方法, 而治病的治和别人的别则没有单独拎出来,放在句子中通过反复读最后进行认知。 从最后的集中反馈来看,大部分孩子还是能读对读好这些词, 就是治病的治字在读音上没有做强调不知道后面会不会有错误会出现。对于

4、今天的写字指导, 我主要抓两个半包围结构的字。 语文园地七中,有关于左上包围的字的书写顺序。 我想在今天的课中我从这里切入,通过比较不同的书写顺序,掌握正确书写这两个字的方法。同时对比今天两个字, 还有两个重点可以进行教学, 一是病的最后一笔点和医字中间点的位置进行对比, 二是两个字下面的部分都应该延展出来一点,起到托起整个字结构的作用。 当然在病字教学中我还重点强调了起笔的点,因为这是这个生字正确占位的关键笔画。以上是我教学设计的一些思考, 当然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 我发现孩子们的朗读基础较好, 也乐于进行朗读展示。 但是我给学生自由朗读的时间过少, 所以孩子们没有足够的准备, 导致后面朗读的孩子越来越少。范读的过程中, 我的指向性不够明确,学生没有抓住关注的点,所以体会就没有那么到位。整体的朗读没有体现层次性,没有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一个提升,说明朗读教学缺乏一定的指向性。写字指导过程中,评价后再写没有进行再次反馈,书写的增量不明显,说明我的指导评价也不到位。总之,感谢各位老师的聆听,也期盼能得到各位专家,各位同行的指导。不当之处,还请大家能批评指正!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职业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